第1386章 合二爲一

“不過有一家姻親,也就是李家家主李泰元的女婿家十分無恥,不僅不幫襯,還落井下石,將他們家的女兒休了,送回李家。真是一家無恥之徒。”秦鬆臉上也露出很厭惡的神情,說道。

作爲姻親,你害怕後面還有更大的惹不起的官兒,不出手相助也就罷了,竟然在這種時候休了娶的媳婦,就算秦鬆自己也算不上什麼好人,但也看不上。

“這一家確實無恥。”允熥也點評道。又不是滿門抄斬的大案,根本沒這個必要。說完這句話,他正想再問幾句,忽然想起一事,又問道:“李家家主李泰元有幾個女兒?”

“陛下,李泰元共有三個女兒。”秦鬆答道,同時心下有些奇怪。允熥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說是何人檢舉此事,所以並不知曉與李詠琳有關。

“有幾個已經出嫁?”

“只有長女出嫁。李泰元次女十三歲,三女九歲,都未及笄。”

‘看來李詠琳對昀蘭說謊了。可她爲何說這個謊話?是了,她被人休棄,自然是面子上掛不住,不願提起。’允熥心裡想着。

‘或許也有另一種可能?’允熥忽然又想到什麼,問道:“李家的姻親可協助了官員圖謀李家產業?”

“這,請陛下恕臣的罪過,臣並未考慮這一點,也並未命下屬查證。”秦鬆忙請罪道。

“這才幾日,就算你想到了多半也查不到,朕豈會怪罪。”允熥笑道。

“臣必定馬上令下屬查證此事。”秦鬆又道。

“罷了,大過年的,讓錦衣衛的校尉都好好在家過個年,不必命令他們這幾日也需勤奮查案。不過你需讓下屬知曉,是朕命你查證此事。”允熥又道。

別的節日也就罷了,過年這種日子,大多數人都不願在外面忙祿,強行讓他們幹活也是出工不出力,心中還不高興,不如讓他們休息;但只要將自己關心此事的消息放出去,自然會有那急於立功受賞之人主動加班,也不會耽誤查證。

“是,陛下。”秦鬆眼珠一轉,也想明白了允熥的想法,不由得暗暗佩服:‘陛下真是聰明。’

允熥又問了幾個問題,見他確實沒有查到別的事情了,說道:“愛卿將近除夕還爲朕親自去蘇州查案,朕心甚慰。盧義,你去將朕那件鹿皮大衣拿來,賜給他。”

“陛下,這萬萬使不得!”秦鬆馬上說道:“臣何德何能,能得陛下賞賜御用的衣服!”

“又不是龍袍,有什麼使不得的?”允熥笑道:“何況愛卿有虎皮大衣,狼皮大衣,熊皮大衣,羊皮大衣,小時候還穿過狗皮衣服,李氏也有一件狐狸皮,就差鹿皮衣服了。朕賜給你這件鹿皮大衣,正好讓你冬天的皮衣湊個齊全。”

允熥這話是笑着說的,但秦鬆聽了心中又驚又喜。雖然他有什麼皮衣不算是秘密,但皇帝能知道可就不一般了,秦鬆即爲允熥關心自己感到高興,同時也暗暗心驚,也就不敢再推辭,躬身領賞。

“這就是了。一件鹿皮大衣,也算不上什麼。”允熥又道。

君臣二人又說了幾句話,秦鬆行禮退下。允熥又吩咐道:“盧義,叫王喜前來。”過不多時王喜走過來,他問道:“朕讓你翻找蘇州府呈上來有關‘李氏’或‘商戶’的奏摺,可找到了?”允熥自己不願意將時間都花在翻找奏摺中,所以將本來正與皇后一起操辦除夕夜宴的王喜拉過來負責此事。宮裡這麼多宦官、宮女,包括他重新啓用的王進、王步等人,允熥最信任的還是王喜,不說他基本不會牽連進此事,即使真的收了賄賂,聽到自己吩咐他查這件事,即使馬上向自己請罪也不會包庇。

“官家,臣確實找到了兩封蘇州府呈上來的有關‘李氏’或‘商戶’的奏摺。其中一封是今年三月上奏,聲稱朝廷設立產業園區,使得商人受原衙役之害少了,但他們不僅不感恩,反而偷稅漏稅,請求嚴查商戶偷稅漏稅之事,並重加懲罰。”

“第二封是今年八月上奏,先是請罪,聲稱蘇州這幾個月治安較差,又請求對犯罪之人加重處置。“

“奴婢又搜尋了都察院的奏摺,今年二月一名叫做明良的御史向陛下奏報,彈劾定遠縣令李潛山。陛下又命別人去定遠查證,查得此人確實有貪贓枉法之事,下令讓其罷官回鄉。”王喜回答。

“看來他們最晚今年二月就決定對李家動手了。”允熥冷笑道:“他們還很有耐心麼,從二月份一直到十二月份,一直不急不躁的逼迫李家。”

聽到王喜的彙報,允熥更加生氣。這是一次有預謀,而且預謀了很長時間的官員企圖侵吞商人產業的事情。如果他們只是臨時起意,允熥雖然也不會放過,但也不會這麼生氣。

“刑部內肯定有人與他們勾連,而且官位不會太低,至少也是員外郎,只是不知這人是誰。茹瑺,他就算沒有參與此事不知詳情,但多半也收過賄賂。若是他並未參與此事,朕雖然不會懲罰他,但也不能不警告他一番。正好他在刑部任上也好幾年了,該換換地方了。”

“還有大理寺。按照章程,刑部審過的案子大理寺還要再審覈一遍,才能定罪。莫非***真的參與此事?”允熥自言自語道。

盧義等宦官早就遠遠的走了,不敢靠近;王喜雖然站在他身旁,但也眼觀鼻鼻觀心,就當沒聽到,更不會搭話。

允熥自言自語了幾句,轉過頭來對王喜說道:“你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王喜忙笑道:“比起操辦除夕夜宴,翻找奏摺並不辛苦。”

“也是,”允熥也笑道:“除夕夜宴是宮裡一年到頭最要緊的事情,可不敢有一絲馬虎,確實比翻找奏摺更辛苦。”

“不過你做事認真,朕也不能不賞你。你侄兒在國子監已經讀書五年,該升入最高等的率性堂了。在率性堂裡讀一年書就要分配差事了。朕保你侄子一個好差事。”

“多謝陛下隆恩。”王喜馬上跪下說道,滿臉的欣喜。這個侄子是他們家唯一一個讀書成了的,中了秀才後就入了國子監,盼着以後做官。但眼看着做官的日子越來越近,他們家對此的爭論也越來越激烈。

這個侄子的父親,也就是王喜的三哥還明事理,但他的妻子馬氏卻不明事理。馬氏覺得自己的小叔子作爲皇帝身邊非常受重用的宦官,大事影響不了,安排自己侄子一個好官位這樣的‘小事’還做不到?所以鬧着讓王喜一定給她兒子在京城安排一個好位置。官品不必高,但一定前途遠大,而且差事不多。

聽到這話,王喜當時就想分辨。他侄子柳毅果選的專業是刑法系,這一專業是招收人數最多的專業之一,需求量極大,但大多是派到地方上做縣尉或按察使司衙門,極少留在京城,他想讓侄子留在京城本就不太容易,再想安排一個前途遠大、差事不多的官職,是萬萬做不到的。這樣好的位置盯着的人很多,大多是吏部尚書親自安排,他可影響不了吏部尚書,他又不是漢代桓靈二帝時的中常侍。

可他想了想,覺得嫂子只是一個無知村婦,與她說也白說,只能暗地裡想辦法,不過也已經做好了被三嫂數落的準備;可這時允熥說了給他侄兒安排個好位置,他就不用擔心了。

而且,他侄子在陛下面前掛了號,只要做事勤勉不貪污受賄,將來升官也不會慢,又是一重好處。有這兩重好處,王喜當然高興。

“你快起來。大過年的,又不是向朕恭賀新年,不用總跪來跪去的。”允熥說道。

“是,官家。”王喜答應一聲,站起來,但臉上仍然充滿喜悅之情。

允熥看了他一眼,心道:‘朕這個獎賞還有第二層意思,看來他是沒想到。不過也好。’

這時時候已經到了午時,允熥起身去坤寧宮用膳。他到了坤寧宮,見熙瑤在殿內,首先有些驚訝:‘除夕夜宴都安排好了麼?爲何她會在這裡?’但隨即又想到:‘她連日勞累,我應當首先關心她的身體纔是,怎能琢磨事情做沒做好?’於是出言道:“你這幾日這麼忙碌,可不要累壞了自己。”

“今日就能略微多休息了,除夕夜宴已經安排好了。”熙瑤聽到這話非常高興,笑着說道:“妾安排好後又認真檢查了幾遍,確保不會有疏漏。”

“倒是夫君你,這幾日又在忙朝堂之事?夫君不比妾,妾一年到頭只有臘月這幾日事情最多最忙,平時也不怎麼忙碌;夫君你平日裡十分忙碌,只有過年這幾日能歇息,豈能還爲朝堂之事費神?”

一邊說着,她又恨恨的說道:“準是因那一日瞧見了那幾個不知好歹的大臣所進的奏摺。夫君,大過年的,何必爲幾個不知好歹的大臣影響了心情?”

“幾個不知好歹的大臣所進的奏摺?”允熥略一愣神,回想起來她指的是幾個文官對自己重賞曹徵進諫的奏摺。

“朕竟然將他們給忘了!”允熥不由得說道。這幾天因爲忙李家之事,他都把那件事給忘了。

“不是此事?那夫君您,”熙瑤本想問他在忙什麼事,硬生生止住話頭,繼續說道:“不管是什麼事,大過年的,都不必爲此費神。”

“你怎麼知曉那幾人進諫之事的?是了,奏摺又不是密奏,通政司又要抄錄副本,天下的官員都能看到,準是你嫂子告訴你的。”

“夫君答應你,這兩日不再琢磨朝堂之事了。”允熥說道。

“這纔好。”熙瑤笑道。同時在心裡暗暗想着:‘幸好前幾日我嫂子入宮一趟。’她之所以知道幾個文官上摺子就允熥重賞曹徵之事進行進諫,是因爲她吩咐盧義這幾日若是有彈劾的奏摺先壓下來,不要讓允熥看到,省的影響了他過年的心情;盧義那一日沒有攔下,向熙瑤請罪,大概說了說奏摺上寫了什麼,她才知曉。雖然熙瑤是一片好意,但被允熥知道了也不是好事。

說過此事,他們夫妻走進殿內,又與孩子們說了幾句話,去膳堂用膳。

剛坐下還沒有坐穩,就聽宦官通傳:“淮南長公主求見。”他們剛擡起頭來,就見到昀芷急急忙忙的跑進來,對允熥說道:“皇兄,我母妃生了病,求皇兄派太醫去瞧一瞧。”

“太妃生了病?待詩,你馬上去太醫院,請太醫過來診治。”允熥瞧着昀芷臉色焦急,病應該不輕,也馬上吩咐道。

“是,官家。”待詩也不敢耽擱,答應一聲走出膳堂,就向太醫院跑去。

“好好的,太妃怎麼就忽然生了病?”熙瑤關切的對昀芷說道。

“前日因風和日麗,母妃就出來曬曬太陽,誰知忽然掛起大風,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就着了涼;昨日吃的東西應當腸胃也不適應,腹瀉,兩者交替,就病了。”昀芷說道。

“人上了年紀,可要注意。尤其先着涼後腹瀉,兩者同時發生,可不就病了。以後定要注意。”熙瑤道。

“以後妹妹定然注意。”昀芷點頭答應。

她正要再說什麼,忽然允熥說道:“昀芷,你剛纔說什麼?”

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518章 爲什麼第1251章 反應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268章 生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1514章 議論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362章 撤退第492章 閱卷第716章 新錢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107章 成親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155章 出征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249章 烏龍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489章 胥史第1250章 副校長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510章 審問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557章 我來也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472章 賽兒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291章 家族宴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後記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472章 賽兒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2章 太子將死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575章 回 道第625章 體育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番外20:祭拜長陵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697章 永問第481章 改任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65章 送行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