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

“正是靠着他們我才能壓制住本地的佛教勢力,若是處置了,我還如何壓制本地的僧人?本地僧人更加危險。我也只能容忍他們了。”朱高煦很有些無奈。

這筆錢若能不還,他肯定不會還,封建統治者大多將商人看做肥羊,長大了就要薅羊毛,他也不例外;可廣東佛教協會事關他壓制本地僧人,他也只能還錢了。不過佛教協會對於他這樣的王爺也不敢得罪,若是打輸了先欠着也沒什麼。

“可是你,還有賢烶,你們二人到底是怎麼想到從錢莊借錢打仗的?”朱模又問道。他對於這點很好奇。

“這說來就話長了。”

原來朱高煦得知滿者伯夷即將發生內亂後,就要籌措軍費,準備出兵。大軍出征,需要提前預備糧食,軍械也要檢查一遍換成新的;可他手上雖然還有糧食,但錢不夠了,沒錢給將士換新軍械。拿着舊軍械倒也不是不能打仗,但若是讓本地寺廟僧人與大戶人家得知,以爲自己實力衰弱,指不定鬧出多少事情來。

朱高煦思來想去,決定向朱贊儀借錢打仗換兵器。安南雖然比不上中原富庶,但前幾年大軍打過來的時候朱贊儀也不知滅了多少不聽從號令的大戶人家,很是得了一大筆錢。安南雖然小打小鬧不斷,但沒有大規模戰爭,應該還有不少錢。正好他有一批本地特產也送到寶安市舶司售賣,朱高煦就讓水師護送着順便去一趟寶安。

可不想借錢的請求被朱贊儀拒絕了。他在接見前派人與使者閒聊,得知朱高煦借錢的緣故是爲了出兵攻打滿者伯夷,頓時起了心思,也要派兵參戰。可他這一派兵參戰,也要籌備軍糧、軍械,就沒多少錢能借給朱高煦了。何況朱贊儀也怕萬一打了敗仗朱高煦不還錢,只答應了很少的數額,根本不夠。

使者幾次勸說都不成,只能帶着船隊離開河內前往寶安。

去寶安市舶司做生意的商人也知曉使者去越藩的目的是什麼,就將此事當做奇聞趣事與旁人說了。本來這也沒什麼,大家說過去就忘,卻不想此事傳到了當時正好在寶安市舶司的蕭卓耳中。

由於寶鈔攜帶方便也不容易丟,所以市舶司內不論本國、番國商人手裡都有不少寶鈔,也是寶鈔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允熥害怕聽聞能夠用寶鈔兌換金幣後市舶司的商人紛紛兌換,於是提前派人去兩個市舶司與商人溝通,讓他們相信寶鈔的信用,不要將寶鈔兌換成金幣。蕭卓曾經做過海商,後來又在上海市舶司做了幾年買賣,認識的商人極多,正好能辦這個差事。

蕭卓自己也願意辦。雖然這件事有難度,可做成了必定會讓陛下對自己更加看重,所以他在蕭涌成婚後不久就去了兩個市舶司。

經過反覆勸阻,又許下了一些承諾,他總算讓大多數商人答應不將手頭的寶鈔兌換成金幣,心裡鬆了口氣,就帶着下人去市舶司內逛一逛,打算買些大明不常見的珠寶帶回去讓兒子送給公主,在買東西的時候聽說了此事。

蕭卓當時就心中一動,馬上帶着隨從離開市舶司,找到廣東佛教協會理事之一的六榕寺主持俞堅和尚,告訴了他此事。他當時對俞堅說道:“俞堅大師,我看不如由貴寺開設的六合錢莊借錢給蘇王殿下。我估算過了,六合錢莊定然能夠拿出這麼一筆錢來。”

都是內行人,俞堅也不說假話,實話實說道:“蕭老爺,這筆錢鄙寺的六合錢莊自然是拿的出來的,但爲何要借錢給蘇王?你也說了,這筆錢借出去蘇王是要拿來打仗的,若是勝了還好,若是敗了,得多少年才能把錢還上?”

“而且借錢給官府利息一向不高,年息大多隻有二分四,遠不如借給私人,我爲何要借給蘇王?”

“俞堅大師,您說的不錯,蘇王殿下若是打敗了,這筆錢估計得拖欠好些年;把錢借給他利息也不高。但大師,六合錢莊現下可將儲戶存得錢都借出去了?許多錢都在錢莊裡面幹放着,借不出去吧。既然如此,爲何不借給蘇王殿下,即使利息低一些,也是利息,總比干放着強。而且蘇王殿下這些年在南洋也沒打輸過仗,此戰得勝可能較大,不必擔心收不回來。”蕭卓不慌不忙的說道。

他這話打在了俞堅的軟肋上。這個年代一般人的觀點都是能不借錢就不借錢,城裡借錢的人很少,他們作爲寺廟也得要點兒臉,在乎點兒名聲,不能做出把錢借給賭鬼等他們還不上錢的時候收老婆孩子抵債的事情,這樣一來能放出去的錢更少,存款準備金率在八成以上,主要利潤還是來自手續費,以及自家的其它買賣週轉之用。

俞堅又仔細想了想,覺得蕭卓的話有道理,但反而更加疑惑:“蕭老爺,您的話是不錯,但您與蘇王殿下非親非故,爲何要插手此事?蘇王殿下的使者也絕不可能算到您這個時候會在寶安,提前請託。”

“這個,此事若是成了,當然對我有好處。不過詳細您就別問了,等過兩個月後您看邸報自然會知曉。”蕭卓說道。

他所想的,自然就是設立錢莊總行會一事。他在離京前就已經聽允熥說起過此事。他當時並不知曉自己能夠當上總理事,但全國的錢莊、當鋪都會歸錢莊總行會管是一定的。要想京城的總行會能夠從地方上多收點兒錢,就得讓錢莊多賺錢,所以他當然要積極促成這次借貸。這一筆借貸雖然不算什麼,但蕭卓看到了其中的廣闊前景。若是這一次運作的好,以後南洋的諸位藩王,甚至是番國都借大明錢莊的錢打仗,這是多大的一筆利潤?他們這些總行會的人又能多得多少錢?不過當時此事尚未公開,他也就不敢告訴俞堅,只能這樣含混的說一句。

俞堅在不知道錢莊總行會的情況下,經過反覆思量,最終答應借錢給朱高煦打仗。

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249章 解釋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62章 撫慰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60章 祖陵第46章 再至麪館第248章 龍潭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1209章 賢才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373章 重力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012章 母女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01章 玻璃後記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284章 獨眼狼第2章 太子將死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600章 三家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感謝和求訂閱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番外20:祭拜長陵第309章 何福與宋晟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678章 岷寧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969章 計算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257章 從頭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