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到兵部

允炆看了看,與各位堂官交談幾句,到該下班的時間就下班了,然後直至與黃子澄約定的地方。

在朱標還在世時,因黃子澄學問甚好,文采飛揚,允炆就與他交好,以至於允炆的很多觀點都深受黃子澄影響。但這幾個月因爲朱標的死,允炆的病,以及黃子澄調官爲太常寺卿等,二人已有日子沒見面了。他倆一見面,就很激動的互相問好,就差說一句‘我想死你啦!’

不過這一對好基友並沒有花多長時間來寒暄,因爲允炆必須在宮門落鎖之前趕回去,時間並不充裕。黃子澄道:“殿下,現在殿下被派到戶部處理事物,真是天賜良機啊,戶部事物雖然雜亂,但戶部之官員都是溫文爾雅的文人,殿下與他們甚好溝通;並且現在臣的好友姚善正好在戶部任主事,足可幫助殿下。那三殿下在兵部,所打交道的以武將爲主,若是寬了,則陛下肯定不滿,若是嚴了,則事情不好辦;特別是先太子妃是開平王之女,常家門生故舊軍中甚多,三殿下更是左右爲難。”倆人又說了一會兒話,交流了一下在生活中的問題和文學上的新感悟,時間就已經快到宮門落鎖的時間了,黃子澄怕允炆不能及時趕回,說道:“現在殿下已經出來做事,見面的機會甚多,不急在今天。”允炆又與他依依惜別,才向皇宮返回,正好在東華門與允熥相遇了。兩個人對視了一眼,似乎都不驚訝對方在這個時間點回來。從今天,或者說從昨天老朱下了那道讓他們出來工作的旨意開始,他倆已經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所以見面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互相打了招呼;雖然之後一路同行,但卻幾乎什麼話都沒有說。

明明昨天還是在一起親切討論的兄弟,今天,就已經互不理睬;明明之前還是曾經在父親的喪禮上抱頭痛哭的兄弟,今天,就已經形同陌路。權力,真是最邪惡的東西。回到文華殿東暖閣後,突然散出文青氣息的允熥如此想着。然後他馬上給了自己一巴掌,混蛋,今天的畫風怎麼變成這樣了,作者你sb了吧。

言歸正傳。今天允熥在兵部呆了一整天,一直到宮門快要落鎖纔回來。除了先和尚書、侍郎見面寒暄一下,然後每一個司都瀏覽了一遍,並代表大明皇室,親切慰問了爲大明江山繁榮富強、大明百姓富裕安康而兢兢業業的工作着的各級官吏以外,就是研究齊泰(現在還叫齊德,爲了方便,統一叫齊泰)這個人了。齊泰與黃子澄,方孝儒被認爲是導致建文帝被朱棣幹掉的三大罪魁禍,基本上是無能的代名詞。允熥在現代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看到燕王靖難這一段,爲了確定這三個人到底廢不廢物,還特意查看了《明史》。

在看完《明史》的齊泰傳,黃子澄傳,方孝儒傳以後,允熥覺得把黃子澄和方孝孺當做廢物也就算了,但覺得其實齊泰還是有些本事的。起碼看人比較準,曾堅決反對讓李景隆當主帥打朱棣(相反黃子澄卻一力主張任李景隆爲主帥),要是當時允炆採納了齊泰的意見,沒準朱棣在建文二年就蹦躂不了了。同時,齊泰可確確實實是朱元璋看中的人,還特意給他改了名字(由齊德改爲齊泰),可見對他很重視,而老朱的眼光可不差,不可能就正好看走眼了齊泰吧。

本着對老朱眼光的信任,允熥決定與齊泰套近乎,爭取將他收入賬下(你哪來的“帳”),說不定自己王霸之氣一散就鎮的他納頭便拜呢!

不過事實證明允熥並沒有什麼王霸之氣,也鎮不住任何人。齊泰只是非常有禮貌地和他說話,對他的提問也解答的非常仔細,但既不熱情,也不疏遠,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允熥一看就知道現在收服他是沒戲了,正好齊泰現在是職方司的主事,有的是資料地圖可以看,爲了化解尷尬,允熥要了份資料看起來。

這是一份關於海邊上備倭軍的日常操練等的資料。現在才明代初年,就有倭寇了?允熥疑惑的想着,這他還真不知道。現在rb的局勢不是還算穩定嘛,離什麼‘戰國時代’還有一百年呢吧?對於海上,允熥自然也是有想法的,先於遠西白人一百年開啓大航海時代,那代表着多大的利益,允熥可是非常清楚。不過現在不適合提,還得再等等。

哎!這不是有了一個和齊泰說話的正當的理由了嗎?於是允熥拿着資料,對齊泰說:“齊大人,我看咱們大明的軍制還有專門的備倭軍,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現在的倭寇很多?”

齊泰正在處理巴蜀、雲滇(含貴黔省)二省軍隊要求調派軍糧的文件。這二年川滇一帶叛亂不少,調兵甚多,軍糧的調撥壓力可不小,從哪個糧倉調糧食要仔細考慮。聽到了允熥的話,齊泰停下手頭的工作,解釋道:“回稟殿下,自元末大亂以來,本來作海貿生意的商人,很多都改行當了海盜,並且東瀛國家,地小民窮,元末大亂之時,無人顧及沿海百姓,使得海盜劫掠百姓十分容易,東瀛四面環海,百姓多通水性,見狀,紛紛來當海盜荼毒我大明海邊之民。不過自我大明一統天下以來,積極備倭,又數次曉喻東瀛國王使其約束百姓,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倭寇了,備倭軍也裁剪了不少,剩下的不過是用來有備無患。”

允熥一聽就明白了,大亂的時候海商很難從內地拿到貨物,即使拿到價格也高,再對外銷售掙不到幾個錢。一般的小海商承受不起,只能搶了。不過他最驚喜的是齊泰的觀點,他竟然從成本的角度(搶劫成本)考慮爲什麼有倭寇,而不是像一些讀書讀傻了的人一樣從什麼民族性格上考慮。後世的允熥作爲一名經濟學相關專業畢業的人,認爲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之所以生都是可以從經濟的角度解釋的,絕大多數的事情的起因都是因爲利益,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而不是什麼民族性格(當然也有例外)。

允熥又隨便問了兩個問題,齊泰一一作答。允熥又沒話了,只能又找了一份資料看。就這樣,允熥一直在兵部,具體來說是職方司,待到快到宮門落鎖的時間,齊泰也要下班的時候,才啓程往回趕,正好在東華門遇到了允炆。

晚上回去,允熥開始想老朱把自己派到兵部是爲什麼,昨天淨忙着興奮了,沒考慮這個問題。今天冷靜下來,注意到:爲什麼把允炆派到了戶部,而把我派到了兵部呢?不過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大多數人都看透了老朱的想法。允熥當然也想到了。看來老朱對於藍玉等人非常忌憚啊。允熥這樣想着。常遇春都死了二十多年了,允熥的親媽常妃也死了快十年了,之後允熥一直沒有見過常茂(已死),常升或藍玉,但朱元璋竟然還在怕允熥偏向他們。可見常家當年在軍中的勢力有多大。而徐達地位還在常遇春之上,又到洪武十七年才死,徐家更應該是深不可測,是不是因爲這樣,徐達的女兒纔不能嫁給老大老二和老三?

允熥現自己又跑題了,連忙正回來,但現也沒什麼可以想的了,又看會兒書睡覺了。

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39章 戰——血戰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851章 忘了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5章 賜名朝鮮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308章 封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557章 我來也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5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時間緊迫啊第532章 縣試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161章 事情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1713章 劍指……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777章 解惑(二)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720章 退休第479章 科舉(完)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73章 關於常家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06章 婚禮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1539章 答應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823章 戰安南——救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45章 武德衛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282章 年前第646章 衛徽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633章 出門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633章 出門第1720章 退休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589章 湘王第1558章 增兵!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番外14:大辯論下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204章 彌勒佛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