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

何老二從後院的一個小門出去,兩個大漢正在那裡等着呢,見到何老二出來,忙迎上來簇擁着他走。

其中一人問道:“這個鄒濟糊里糊塗的,咱們幹嘛還每月給他錢。二位指揮使大人那裡分走的錢就那麼多了。”

何老二笑道:“不給他分錢,他萬一把事情捅上去怎麼辦?咱們是借了魯王府的皮,但是小打小鬧的還成,要掙大錢沒有縣令的庇護是不行的。”

這人一臉受教的模樣,然後又問道:“那知府大人有沒有收錢?”

何老二一臉的高深莫測:“那我就不知道了,四品的官兒可不是咱們這樣的人能見的。”

何老二然後又說道:“對了,今日那位大人說了,後日什麼皇太孫就要到兗州了,讓咋們這幾天都在家老實待着不許出去鬧事。你們倆聽到了沒有!”

剛剛沒有說話的人說道:“什麼皇太孫,還能管着兗州的事情?”

何老二伸手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那是比魯王殿下更厲害的人,要是想要咱們這樣的人的小命,伸伸手指就有無數人來殺咱們。我跟你說,要是你這些天出去惹事被抓了,我可不敢管。”

那人說道:“除了皇上,還有比魯王更厲害的人?”

何老二說道:“這你就沒見識了吧。這皇太孫,就是現在的皇上死了之後的皇上,你說他比魯王厲害不厲害?”

然後何老二看他還在那裡嘀嘀咕咕的,又說道:“你別瞎幾把嘀咕了,把事兒記住了就行了。”

=============================================================

縣衙後院,回到寢室的鄒濟樂呵呵的把收來的金子拿出來細細的點點,然後放進自己存錢的小箱子裡。

他的妻子馬氏看着他,幾次欲言又止。鄒濟回頭看到自己的妻子的表情,說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我不過是收了點兒錢,有什麼的。”

其妻馬氏說道:“夫君,我知道之前你在青州受了打擊,但是也不能這樣自暴自棄啊。你稍微收一點錢也就罷了,縣衙裡這麼多‘大爺’、‘二爺’指着你吃飯呢,老家的老人也都等着你寄錢回去。但是這些錢都是傷天害理得來的,怎麼好安心收下。”

本來樂呵呵的鄒濟突然面孔扭曲地說道:“什麼傷天害理,之前我在青州當知府的時候,齊王**民女,搶掠民財,我上報京城,就算陛下不對齊王怎麼樣,把他叫回京城訓斥一番總可以吧,竟然絲毫沒有下文;反倒是齊王知道了,阻撓府衙的事情,最後在三年的考評中均爲下等,被貶到滋陽當知縣。”

“我算是看透了,給老朱家幹活一點好處也沒有,就得能撈就撈。陛下是不會訓斥魯王的,就是被知道了也沒事,靠着魯王就安心收錢吧。反正我什麼也沒幹。”

============================================================

第二天一早允熥一行人辰時相繼起來。允熥按照昨日的安排讓齊泰他們出去了,自己帶着幾名侍衛繼續“體察民情”。

中午時分,允熥和幾名出去探查情況的人在一家中等規模的酒家相聚。等大家都坐好了,夥計把菜都上齊了,侍衛秦楠說道:“殿下,我們在兗州城中裝作過往的傳信兵丁,到處貌似隨意的打聽情況,現大家對於先魯荒王十分懷念,都說魯荒王雖然主政兗州時日不長,但是德被全部百姓。”

另一名叫做羅炳忠的侍衛說道:“百姓們都說這些打着魯王殿下的旗號盤剝百姓的人是在三年前出現的,說是魯王殿下下了命令要組建皇莊,然後他們就開始大肆搶奪百姓的田地,到現在已經有三千多頃地了。”

後面一個名叫何勇的侍衛說道:“三年以前魯王殿下才四歲,根本不可能下達什麼命令吧。”

另一名侍衛趙輔說道:“所以才說他們是假傳命令,是有罪的。”

允熥沒有聽到這兩個人的小聲議論,他聽着另一名侍衛毛重說道:“如果說建皇莊還有可能是陛下的旨意的話,那修建別院、爲王府護衛修房子就肯定是他們私自的主意了。”

侍衛陳興說道:“我打聽了,這些出面的惡漢有上百人,昨日只不過是一小部分,不過領頭的就是昨日那個漢子,大家都叫他何老二。”

頓了頓,陳興又說道:“今日我在城中,未看到有惡漢行兇,來到昨日說要今日來砸傢伙什的地方,也未見真的有惡去砸。甚是奇怪。”

聽陳興說這個,秦楠、毛重、羅炳忠等人稍加思索,也紛紛說道:“確實今日未見到有惡漢出來。”

到此所有會說山東方言的人就都說完了自己探查到得情況。允熥思索片刻,卻未表達意見,而是說道:“今日是二十九日,三、六、九爲衙門接百姓的狀子的日子,下午陳興、秦楠你們兩個和我去縣衙看看這名叫做鄒濟的知縣怎麼判案。”

然後大家纔開始吃飯。允熥心中有事,所以吃的不多就放下了,侍衛們見到允熥放下碗筷紛紛又大口的扒了兩口飯也放下碗筷。

一行人向樓下走去,陳興去結賬。允熥邊走邊思索,突然聽到陳興說道:“你們這也不是小酒家了,怎麼不收寶鈔?要收寶鈔竟然要加上二成的價兒,你這是怎麼做的生意!”

允熥回過頭去看。那夥計應該是見到他們這麼多人,又一個個的看着不像是平民百姓,耐心說道:“回這位大爺的話,雖說寶鈔可以兌換糧食,但是得是在濟南府纔有的兌,我們兗州府是沒有的,託人去濟南府兌糧食都要一成的報酬和路費。”

“並且現在官面兒上一貫錢兌四貫鈔,但是現在不是初春一貫錢換四石糧食的時節,而是一貫錢可以買五石糧食,相當於一貫錢換五貫鈔,我們按官面兒的價兒收寶鈔是不上算的。本店本來就是本小利薄,再按照官價收寶鈔做買賣得賠錢。我們也是沒辦法。”

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467章 幕後臺前番外14:大辯論下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67章 國力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98章 議婚第113章 出行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289章 生擒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48章 卡廷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135章 實話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280章 心得第490章 薛氏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633章 出門第167章 國力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304章 水師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1010章 焦急第691章 猜到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645章 鐵紀鐵150章 挖坑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617章 榮譽感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271章 教子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362章 撤退第1464章 光榮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089章 血色(一)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