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婚禮

一直到三月底,老朱的病纔好,允熥這才把工作交還給老朱。但是之後老朱的精神一直不好,直到允熥的大婚才恢復過來。

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禮節,親叔叔死了怎麼都得齊衰期一年,這一年內不能娶、嫁的。但是皇家不一樣,按照古代的禮節,都是以日易月的,所以允熥只是服喪十二天就行了。再加上老朱並未有放慢的表示,所以大婚的籌備也只是耽誤了十二天,就又開始了。

就在允熥並沒有感覺的時候,突然有禮部的官員來告知允熥該爲了婚禮準備什麼了,他才恍然大悟:自己要結婚了!

欽天監,這個允熥看起來完全是吃閒飯的衙門,選取了五月初八是好日子,宜嫁娶,所以就定在這一天大婚。

但是早在這一天之前好幾天,整個文華殿就已經忙的飛起了。婚禮有六步,先是納采、問名。老朱以禮部尚書任亨泰爲儐者,開國公常升爲使者,去位於金吾前衛坊的薛家納采、問名。

先是老朱下制:奉制納薛氏女爲皇太孫妃,命卿等行納采問名禮。

然後儐者對使者說:“敢問是什麼事?(敢請事)”使者說:“儲宮納配,屬於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納采之禮。”

儐者到未來太子妃家裡告訴他使者說的話;主婚者,也就是未來太孫妃的父親薛寧說道:“臣薛寧之子,不足以備採擇。恭承製命,臣薛寧不敢辭。”

儐者再出來告訴使者,使者進去把彩禮送進去,說道:“某奉詔採擇。”說完再出來。

儐者再對使者說:“敢問是什麼事?”使者回答道;“儲宮之配,採擇既諧,奉制問名。”

儐者再走進去告訴主婚者,主婚者說:““制以臣薛寧之女,可以奉侍儲宮,臣薛寧不敢辭。”儐者再出來告訴使者,使者再進去按照禮儀奉送大雁,並且宣制曰:“臣奉詔問名,用於占卜(將謀諸卜筮)。”主婚者曰:“臣薛寧長女薛熙瑤,王氏出。”

之後還有納吉、納徵、請期、醮戒四步,每一步都要花不少時間。

從醮戒開始,允熥就得開始忙活了。允熥那天就忙活了一整天,東宮的官也得跟着一起忙活。等結束了禮儀,允熥和齊泰他們都累得要死要活的。

然後就是婚禮當日的三個步驟了。不過在婚禮的前一日,東宮官就都又忙活起來了。按照明制,除皇帝大婚不用親迎以外,皇儲君婚禮也得親迎,並且不光是一個人去,整個東宮的官員都去,並且爲了第二天熟悉道路,前一天就排練一遍。

到了婚禮的正日子,允熥和冊封皇太孫那一天一樣,寅時就起來了。王喜、王步等人懷着各種各樣的心思爲允熥穿衣。

允熥穿上冕服,坐上車,從文華門出。過文華門的時候,允熥側眼看到以齊泰、耿璇爲的東宮官立於文華門右側,都穿着朝服,旁邊還有樂手在吹吹打打的。

本來耿璇應該已經去山硒上任了,但是他非要參加允熥的婚禮,又因爲秦鬆不願引人注目,所以允熥也就同意了。

允熥乘輅,一路聽着吹吹打打的聲音來到金吾衛坊薛家的大門口。此時薛家的院子可不是兩年以前允熥見到過的樣子了,這幾個月工部的官員徹底整修了薛家的院子;不僅如此,爲了允熥乘坐的輿能夠方便的進來,從坊門到薛家家門口的道路全部都整修了一遍,鋪上石板。

允熥下輿,走進薛家的的大門,東宮官跟隨他走進去。引導官引導他們走進會宴的地方。

薛家後院,薛寧的妻子王氏正在和薛熙瑤說話,聽到外邊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王氏哽咽着說道:“我該說的都說了,只願你和怡兒能得太孫歡心,早日誕下皇嗣。吉時快到了,你快把衣服穿好,準備出去了。”語罷,淚如雨下。

薛熙瑤也流下淚來,但是強笑道:“我今日就要去那見不得人的去處了,孃兒倆不說說笑笑,怎麼哭起來。一會兒等我去了,也不知是否還有回來的時候。”

轉過頭對在一旁哭泣的妹妹薛熙怡說道:“姐姐今日入宮先爲你準備,等過幾日你入宮了,就不似姐姐這般了。”薛熙怡爲側妃,雖然六禮一起準備,但是入宮要晚上幾天,並且禮儀要簡單的多。

薛熙怡不答話,仍舊是哭。

這時,薛家請的教養嬤嬤掀開簾子,說道:“哎呀我的娘娘,吉時馬上就要到了,還不快點兒穿好衣服,別待着啦。”

薛熙瑤馬上開始整理衣服,然後下地穿上鞋,戴上冠冕,走出屋子。

允熥正在會宴的地方與薛寧說話。允熥從未有面對岳父的經驗,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該說什麼好,問答了幾句就不知道說什麼了。薛寧也一樣,丈婿二人就愣在了這裡。好在吉時馬上就到了,薛寧整理了一下朝服,站起來說道:“臣引導殿下。”說着往門外走去。

允熥也趕忙站起,走出大門,面向西站着。

薛熙瑤穿着褕翟花釵,走進閣內,到北邊面向南站立。

儐者又與主婚者進行了複雜的交流,然後允熥再次走進閣內,站立於大門的左邊,然後又走到閣子的南邊,面向北站着。

薛熙瑤沒有穿什麼鳳冠霞帔的,那都是民間女子結婚時穿的,太子妃可以拿那個當常服穿,所以沒必要特意婚禮時穿。

並且薛熙瑤也沒有紅蓋頭,皇家不興這個。允熥一擡頭就看到了薛熙瑤。

允熥雖然嘴上說着誰都一樣,但是總願意娶個漂亮的。允熥掃了幾眼,覺得她比兩年以前見面時更成熟了些,更漂亮了些,雖然仍然青澀,但是也不是如同青蘋果一樣的了,更像是將熟未熟的樣子。允熥不便多看,反正回去了有的是時候看,掃了幾眼就又低下頭去。

薛熙瑤也看了允熥幾眼,隨即覺得自己好像是見過他似的,但是想不起來什麼時候見過了。她雖然記性好,但是兩年以前的事兒了,又不像允熥因爲看到姐妹花那麼印象深刻,當然想不起來了。她也不好多看,掃了幾眼,覺得還算入眼就低下頭去。

允熥從執雁者手裡接過大雁,雙手遞給主婚者。主婚者薛寧跪下接受,然後站起來退到閣子的西邊。允熥再拜,然後走出閣子。

薛寧的妻子王氏站在閣門口,允熥行禮拜見,王氏還禮。允熥走出院子,站在外邊。

薛寧和薛熙瑤先後走出。薛寧生硬的說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違命。”。

王氏同樣按照規定的‘臺詞’說道:“勉之勉之,爾父有訓,往承惟欽。”

薛熙瑤三拜,然後跟從宮女上輿出門。她雖然沒有看見,但是能猜到的,是父母必然留下的淚水。

薛熙瑤與允熥坐於同一輅上,回皇宮去。輅內是有服侍的人的,並且允熥覺得不是說話的時候,就沒有說話。他不說話,薛熙瑤更不可能說話,二人一路無言來到文華殿。

到了文華殿,允熥站到文淵閣大門東邊,薛熙瑤站到大門的西邊,然後在引導者的指引下,允熥揖着薛熙瑤,走進殿內。

進了殿,本來就要行合巹禮了。但是,洪武年間的禮儀尚不完全,老朱又極愛一家人在一起熱鬧,所以合巹禮被推後了,老朱家和一般家庭一樣聚在一起宴飲起來。

明日是朝見皇帝的時間,所以老朱是不便在今日出現的。但是允熥的叔叔、兄弟們是沒有這個顧忌的。

以朱楩爲的皇族成員當然先拜見了薛熙瑤。不管平日裡怎麼稱呼允熥,也不管他們和允熥的輩分如何,所有人都是一揖到底,說道:“見過太孫妃。”

薛熙瑤也手忙腳亂的還禮。允熥說道:“看你們一個個的,都幹什麼呢!”

高煦行完了禮,笑道:“三哥是心疼嫂子了?來來來,咱們大戰三百回合,不醉不歸。”

允熥笑道:“你剛多大就喝酒,小屁孩一邊去。”

高煦叫道:“我今年都十二了,可以喝酒了。”

朱有燉撥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十二歲的小孩子誰說的可以喝酒了?燕王叔?等我見了燕王叔就問問說沒說過這話!”

允熥走上前笑道:“和他說什麼,讓下人看好了不讓他喝酒就成了。”

二人走到一邊,各飲了一杯酒,允熥說道:“上次談過的那個編寫戲曲的事兒,你想的怎麼樣了?”

朱有燉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長子,現在是周王世子。不過這並不是允熥對他另眼相看的原因。後世的允熥曾經因爲喜愛中國古典文學讀過《中國古代文學史》,其中就有朱有燉的大名。允熥因爲朱有燉身份特殊所以記住了他。

朱有燉是少有的親王編寫戲曲的。在允熥的想法中,戲曲會有重要作用,所以他與朱有燉交好。

有燉回道:“不就是寫一個說魏武徵烏桓的本子嘛,好寫,已經寫了大半了,過幾天就好了。”

允熥說道:“倒不着急,慢慢寫就好,但是一定要表現魏武的寬容大度。”

有燉說道:“知道,知道。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這些事情明日再說吧,今日只喝酒。來,再乾一杯。”允熥忙舉杯相應。

第181章 安頓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151章 會見前第1136章 上陣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378章 禮物第1383章 事情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1135章 實話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646章 衛徽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098章 遺書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476章 結束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205章 勸諫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273章 家話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60章 祖陵第291章 家族宴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965章 工業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261章 監局只見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160章 祖陵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83章 準備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49章 對話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62章 二十八日第1138章 陳立傑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486章 惦記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766章 發現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384章 秦與浙第139章 戰——血戰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79章 下鄉進村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645章 鐵紀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