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決心

秦守業聽了這話,好似有些意動一般臉色有所變化,頓了頓道:“其它兄弟是如何想的?”

王程見他臉色變化,大約也是不想堅守,頓時大怒,正要說話,卻有兩個百戶搶在他之前出言提議與蒙古人一道南逃。“千戶大人,城池根本守不住,撤兵吧。”“是啊大人,撤兵。”

王程等人十分激動,頓時就與提議撤兵的人吼了起來:“我大明的將士,豈有不戰而逃的道理!”提議撤兵的人自然也有話來應對。

秦守業卻並未干涉他們對吼,只是貌似低頭沉思。衆人吼了一會兒也累了,副千戶張勝轉過頭對秦守山說道:“秦千戶,到底是在城中留守還是與蒙古人一起南撤,還請儘快決斷。要不然等撒馬爾罕國之兵兵臨鐵門關城下,就是想撤也來不及了。”

“我覺得還是與蒙古人一起撤兵的好。留在城中必是全軍覆沒的結果。”他最後還是忍不住又說了一遍。

秦守山站起來,掃視一圈前的這十幾個人,問道:“我剛纔看着,兄弟們都說過自己的想法了?其中張勝你們六人提議南撤,王程你們六人要堅守。人數相當。”

“正是如此,才需秦千戶親自決斷。”張勝又道。

“我已經有了決斷。”秦守山說過這句話,頓了頓,看着張勝滿懷希翼的臉,笑了笑,大聲喊道:“李源進來!”

他的親隨李源帶着其它十幾個人應聲走進來,站在屋子正當中,躬身說道:“請大人吩咐。”

秦守山伸手一指張勝:“將他們幾人綁起來!”

“是。”李源聽了秦守山的吩咐,雖然心裡覺得詫異,但手上絲毫不慢,一轉身就將繩索套在張勝身上,拉緊綁住;其它幾個親隨也照此綁住了另外五人。

張勝本以爲已經勸的秦守山動心了,況且平日裡他十分隨和,沒想到自己會被綁,一愣神間已經被綁住,頓時明白了他的決斷,大喊道:“秦千戶,我等所說是爲了保全城中的將士民伕,你莫非一定要爲了成全自己的忠義之名而玉石俱焚不成?”直到此時,他仍然不放棄自己的想法,雖然明白秦守山已經勸不過來,但適才支持防守鐵門關城的人也有兩個並不堅定,想要離間他們。

“呵呵!”秦守山輕笑一聲:“到了此時,你還要離間?既然如此,我本要留你一條命,但是現在,”他轉過頭對李源說道:“將張勝推出去斬首!”

“秦守山,你!”張勝還要說話,但話尚未說完就已經被李源推了出去,頓時破口大罵起來:“我在底下等着你被撒馬爾罕國人砍了腦袋!”

但罵聲並未維持多久,幾聲輕響過後已經停止。李源提着他的腦袋走進來,躬身問道:“大人,屍首如何處置?”

“總算是同僚一場,就不必侮辱屍首了,入土埋了吧。至於其他幾人,關入監牢之中。”秦守山吩咐道。李源答應一聲,提着腦袋退下。

“秦千戶,這,就算要堅守城池,也不必殺了他們。”王程剛纔被這情形被嚇住了,此時才反應過來,小聲說道。

秦守山側頭看了他一眼,沒有回答,只是說道:“你們幾個返回自己的百戶,將所有將士全部叫出來,在校場集合,我有話要對他們說。”又對幾個隨從吩咐:“百戶長被斬了的百戶,下令由試百戶代理百戶之職,也將自己百戶的將士全部叫出來在校場集合。”

隨從自然不會不聽命;幾個百戶被他剛纔乾淨利落的處置嚇住了,也躬身答應。

秦守山待他們全部退出去後,拿出手巾擦了擦汗,又喝了一杯茶,輕聲嘀咕一句:“我不僅是爲了自己的忠義之名,更是爲了大家!”說完這句話,也走出屋子去了校場。

他在校場等了一會兒,漸漸的有將士在百戶的帶領下趕過來,慢慢堆滿了校場。

秦守山掃視一圈,見到所有的百戶都已經前來,外面還圍着上百個看熱鬧的民伕,咳嗽一聲,走上高臺。

“諸位將士,適才得到消息,正有一支人數大約萬餘的撒馬爾罕國之兵南下,奔鐵門關城而來。本千戶已經決定,不逃不撤,死守鐵門關城!”

下面的將士有的人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但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頓時騷動起來。他們當然知道此時城中只有一個千戶的人馬,並且城池也只是草草建成,並不堅固,城池被攻破的可能很大。

秦守山對下面的騷動充耳不聞,繼續說道:“此戰必定十分艱難,敵軍將士是我軍十倍,城池也尚未修建完畢,咱們很可能都死在此地。但是此城必須要守,此戰必須要打!”

“鐵門關城是從西域北部進入南部的咽喉要地,是陛下、是殿下掌控南疆最重要的城池,若是此地被撒馬爾罕國奪取,大明這些時日爲了控制南疆的謀略將前功盡棄。所以必須堅守此城。”

“況且,我大明自從太祖皇帝稱帝以來,雖然也偶有敗仗,卻從未有過不戰而逃之事,諸位將士難道願意成爲大明史籍中第一支不戰而逃的衛所的將士不成?”

聽到這番話,幾個百戶、試百戶原本略有些躁動的心平靜下來。他們可是朝廷的經制武將,若是棄城而逃,前途就全毀了,所以爲了前程也不能逃跑。

但是普通將士仍然躁動。他們又不是官,朱尚炳在再怎麼也不至於因爲逃跑而將他們都砍了。又沒有危害到現在的整個戰局。

“諸位將士,你們與我一般,都是軍戶,世世代代在大明爲兵爲將,若是有了棄城而逃的履歷,即使最後得以活命,也會被記上一筆,從此被其它人指指點點,不僅自己會如此,自己的妻兒老小也會被指指點點,成爲軍中的異類。”

聽到這話,所有的士兵都安靜下來。他們不是被招募而來的僱傭兵,他們是大明的軍戶,世世代代都要當兵,自己被指指點點不可怕,但是兒孫的前程都沒有了,就十分可怕了。

見震懾住了他們,秦守山頓了頓,又道:“不瞞諸位將士,我秦守山之所以要堅守鐵門關城也是有私心,但是這私心卻不是爲了我自己,是爲了我的兒孫,也是爲了諸位的兒孫。”

“若是能夠在將士如此稀少的情形下守住鐵門關城,自然是大功一件,不僅是我,就是諸位將士,也必有封賞,朝廷絕不會吝惜珍惜之物和前程。”

“若是城池被攻陷,咱們全軍覆沒,也是爲陛下、爲殿下盡忠而死,朝廷前年對征伐安南之戰戰死的將士的撫卹你們也都知曉,咱們死守鐵門關城力盡而死,朝廷必定不會薄待了咱們的兒孫,一枚子孫免死罪的勳章會有,也必定還有其他撫卹,也能得到朝廷優待,不用擔心衣食。”

“所以我決定,全軍留在城中,堅守鐵門關城絕不撤退!”

底下的將士們沉默了一會兒,有幾個人喊道:“奶奶的,爲了兒子的前程,爲了家裡不丟人,這條命,就丟在這裡了!”

“當年老家饑荒,我爹我大哥都餓死了,是朝廷正好打到我老家將我招入軍中才活下來,後來又娶了老婆生了孩子,這條命就賣給朝廷了!”又有人說道。

衆人隨即紛紛表態,要死守鐵門關城。秦守山表情變得柔和了一些,待衆人安靜下來後說道:“我秦守山也會留在城中與衆人一起死守城池,絕不會爲了活命私自逃跑。王程你們幾個,挑出幾十個士兵將城中所有的馬聚攏在一起,包括我的那匹好馬也是一樣!”

待王程等人答應後,秦守山又吩咐幾句,最後說道:“爲了陛下,爲了殿下,爲了咱們的家人,死守鐵門關城!在全軍覆沒之前絕不讓任何一個撒馬爾罕國之兵入城!”

“諸位將士退下吧,去準備守城之事。若是有人想給家人寫信,趕快寫好,趁着城池尚未被圍,我派人送回伊吾城。”

“解散!”

……

……

烈日之下,此時的鐵門關以北,空中正飄蕩着滾滾煙塵,幾乎就要廕庇了天空。一支足有萬餘人的軍隊正沿着峽谷南下,整齊的腳步聲使得大地都震動起來。

在這支軍隊的最前面,有十幾個人騎着馬正在奔馳,其中一人鼻樑高聳、棕發碧眼,忽然停住馬,問身旁另一人:“前面就是鐵門關城了吧?”

雖然這一行人大多都是鼻樑高聳,但他身旁這人卻長着一副東方人的樣貌。此時他身穿一件突厥長袍騎在馬上,聽到身旁的人問話馬上回答:“回大人的話,這就是鐵門關城。”

“已經到了。”這人笑了笑,轉過頭吩咐:“哈坎,庫樂,你們兩個帶兵趕快到城池前方,組裝攻城器械準備攻城。若是明軍已經棄城而逃,就直入城中,但要防範明軍埋伏。今晚,咱們要在城內休息。”

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649章 糧典婿第495章 殿試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565章 道理第1714章 王妃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590章 薛救齊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93章 樣子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673章 三日後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395章 結果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1510章 審問感謝和求訂閱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185章 什麼菜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633章 出門第1010章 焦急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1673章 三日後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685章 行刑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411章 北撤第851章 忘了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161章 事情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365章 誰決定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308章 封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435章 還有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