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

皮爾馬哈麻聽了這話馬上問道:“爺爺,到底怎麼才能讓蒙古人自願當炮灰?”他雖然水平不高,但聽了半天也聽明白了他們的謀劃,趕忙詢問。

“其一,當然是讓蒙古人相信我軍一定能夠打敗明國。蒙古人過去二十年被明國打的太慘了,自從擴廓帖木兒死後還從來沒有在萬人以上的戰役中打敗過明國軍隊。”

“但明國打的越狠,蒙古人心底對契丹人的恨意越重,何況他們本來都在契丹人的地方享受非常舒服的生活,卻被趕到了草原上,恐怕日思夜想的就是擊敗明國,重新回去過舒服的生活。”

“原本他們打不過明國,只能是在心裡想想而已,可等到我帶領軍隊來到蒙古草原,許諾他們打進長城以南後可以過上和當年一樣的生活,他們肯定願意跟隨我軍打仗。”帖木兒說道。

沙哈魯和耶斯布心裡仍舊沒有解開疑惑。雖然蒙古人肯定想打敗契丹人重新進入華北地區,但他們也不傻,不會願意做炮灰的。不過他們覺得帖木兒必有下文,所以沒有說話。

帖木兒果然還有下文。“其二,就是因爲我得到了一個人。他就是元國前任大汗尼古埒蘇克齊汗額勒伯克的兒子、掍特穆爾汗坤帖木兒的弟弟,本雅失裡。”

“蒙古人十分重視血統,只有黃金家族的後裔才能當大汗,我這樣只不過是黃金家族女婿的人即使自稱爲大汗也得不到他們的承認。”帖木兒笑道:“這在平時當然不是好事,但在那時就是好事。”

“現在蒙古草原自稱大汗的人烏魯克特穆爾並非是黃金家族的人,雖然憑藉自己部族的力量強行當了大汗,但所有的部族都不服,整個蒙古草原實際上處於分裂狀態。”

“而我手裡的本雅失裡是正統的黃金家族後裔,只要我帶着本雅失裡來到蒙古草原擁戴他爲蒙古大汗,就會有許多蒙古人願意投奔他。等我再消滅了烏魯克特穆爾的部族後,對蒙古部族進行整合,就能讓他們作爲我軍的炮灰。”

實際上,帖木兒用兵打仗從來都是能有政治手段可用就一定會用,在正式開戰前想方設法分裂敵人,從而以最小的代價擊敗他們,帖木兒能夠戰無不勝,與政治手段的廣泛運用是分不開的。

“父親,可是如何保證本雅失裡當了蒙古大汗後會同意父親的做法?他會不會過河拆橋?即使到時候他過河拆橋,我們也不能殺了他,要不然蒙古人會馬上和我們反目成仇。”皮爾馬哈麻又道。

“你說的不錯。”雖然皮爾馬哈麻一直在反駁他,但帖木兒還是很高興的說道:“但我能保證本雅失裡不會如此。因爲他已經皈依了天方教,信奉起了真主!”

“不僅是他一個人,他當初跑到撒馬爾罕時所帶來的幾百個人都已經信奉了真主。若說本雅失裡自己裝作信奉真主,他屬下的幾百個人不可能是裝的。”

“這樣本雅失裡最信任的人都是真主的信徒,他們會不遺餘力的在蒙古草原傳播真主的信仰,並且鼓動所有蒙古人南下進攻契丹人的地方。”

“本雅失裡只能依賴這些人,他不可能馬上就信任阿魯臺等人,所以不可能剷除他們,只能任由施爲。在他們鼓動下,我軍就能夠得到足夠的炮灰了。”

其實一神教也並非鐵板一塊,對於信徒來說,異端是比異教徒更爲可惡的存在,異教徒尚有可能活命,但異端一定不得好死。不過本雅失裡屬下的這些人當然和帖木兒信奉的是同一派系,自然會爲效力。

聽了最後這段話,皮爾馬哈麻等三人才完全知道了帖木兒的謀劃,頓時覺得這個計劃很靠譜,站起來躬身說道:“大汗/父親/爺爺英明!”

帖木兒笑了笑,又說了幾句話,囑咐皮爾馬哈麻在留守撒馬爾罕城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囑託沙哈魯在東征過程中既要謹慎也要會審時度勢,又吩咐了耶斯布幾件事情。

待他吩咐完畢,皮爾馬哈麻與沙哈魯行禮退下,耶斯布也躬身行禮。

帖木兒呼了口氣,正要站起來活動一下,擡起頭卻見到耶斯布還沒有離開,奇怪的問道:“耶斯布,你還有什麼事情?”

“大汗,”耶斯布急促的看了看四周確定除了他們兩個沒有其他人,隨即聲音略有些顫抖的說道:“你的計劃當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大汗,你是否還有足夠的精力來施行這個計劃?”

“大汗,您今年已經七十歲了,而東征明國,從現在算起絕非一兩年能夠成功的,若是您在計劃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發生了大家都不願發生的事情,該怎麼辦?”

耶斯布指出了這次東征最大的問題:帖木兒的年齡。他今年依照回曆已經七十歲了,到底能再活幾年不好說。要是尚未滅亡明國就病逝,那不僅對東征,對整個汗國都是滅頂之災。

帖木兒汗國是一個相當鬆散的國家,雖然一共有兩千萬人,但直接聽命於汗王的只有三四百萬,帖木兒手下的二十多萬精兵就是從這三四百萬人中選拔出來的。

但因爲沒有有效的管理方式,即使手下的二十多萬精兵也分別歸屬於不同將領和他的後代,也不是完全一體。

現在整個汗國能夠正常運轉是因爲帖木兒的巨大威望,沒有部族敢不聽他的話。一旦他忽然去世,繼任者又沒有足夠的威望,整個汗國就會迅速分裂。這甚至還不如當年的鐵木真初創時的蒙古帝國,起碼鐵木真死後政權實現了平穩過渡。

這樣的話耶斯布是絕對不敢公開說的,即使是私下裡說他也猶豫了很久,最後才下定決心。‘爲了汗國,即使大汗賜死我,我也必須說出來。’

帖木兒從沙發上站起來,揹着雙手在屋內走了一會兒,對他說道:“現在,也只有你敢對我說這樣的話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東征絕不可能停下!”

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185章 崩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387章 喜歡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495章 殿試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402章 吳橋第634章 橫濱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72章 投奔第1140章 臨危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670章 攻緬——殺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35章 宣府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84章 醒來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473章 親子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1209章 賢才第626章 好馬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395章 燕軍人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446章 說話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335章 去孝陵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980章 唱戲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1686章 總督府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522章 回賜第559章 入城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119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沙使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365章 對陣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651章 岷州第544章 聽到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