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拓跋兄妹

花雲擡起一隻手,有氣無力地指了指高秀兒,說道:“俺不讓他們動,除非你來幫俺。”

蕭大鵬怒道:“你這狗官,竟敢對秀兒妹妹無禮!”

高秀兒蛾眉微蹙,有些不悅。女孩子的閨名並非什麼人都可以亂叫的,蕭大鵬的話纔是真的無禮。只是屋子裡人很多,高秀兒一時卻不便發作。

忽聽香草喊道:“哎呀,小姐,他又暈過去了。”

蕭大鵬滿臉不屑地說道:“理他作甚,讓他死掉算了。”

高秀兒終於忍不住說道:“你們都出去,病人需要通風!”

蕭大鵬轉頭對村民們說道:“聽見沒有,大家都出去,都出去!”

卻聽高秀兒冷冷地說道:“你也出去!”

當初高秀兒流落到長山村的時候,因爲相貌醜陋,蕭大鵬甚至有些害怕看見她那張臉。誰知道,她和劉子秋一起失蹤兩個月,回來以後竟然變得嬌豔如花,看得村子裡的那幫少年目瞪口呆。蕭大鵬少年心性,竟暗暗生了仰慕之情。

但劉子秋現在是一村之主,他的女人誰敢打主意?蕭大鵬也只敢在夢裡想一想罷了。剛纔看到花雲似乎想佔高秀兒的便宜,蕭大鵬盛怒之下,脫口喊出了“秀兒妹妹”,發現高秀兒並未反駁,頓時有些沾沾自喜,把自己當成了這屋子的半個主人。孰料他還沒高興多久,竟也要被趕出去了。

凝霜見主母生氣,小心翼翼地說道:“要不讓奴婢來吧。”

這時,卻見魏徵拱手說道:“夫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高秀兒點了點頭,對凝霜、凝露姐妹說道:“你二人繼續冷敷他的額頭,我去去便來。”

來到外間,見四下無人,魏徵才壓低聲音說道:“魏某聽阿福說過,此人曾在夢中呼喚主公的名字。此人又是餘杭鷹揚府郎將,他的位置對主公所謀之事至關重要,還望夫人不拘小節,救他一救。”

整個江南只有餘杭一座鷹揚府,這座鷹揚府轄下的兩千府兵便成了江南唯一一支軍隊,其地位勿庸置疑。

更爲重要的是,謝家已經派人打聽清楚了,這次劉子秋被徵從軍,就是前任鷹揚郎將楊萬項搗的鬼。而眼前這個新任鷹揚郎將卻似乎與劉子秋頗爲交好,由他繼續在任上,顯然比朝廷另派他人要好得多。

高秀兒卻笑道:“魏先生請放心,即使他不是鷹揚郎將,奴家也會救他。”

魏徵奇道:“這是爲何?”

“大哥說過,此人或許知道我夫君的近況。”高秀兒臉色凝重起來,說道,“自古征戰,九死一生。郎君遠行,奴家又怎能放心得下,總要救醒了他,好好問上一問。”

直到第二天晌午,花雲才悠悠醒了過來。他一睜開眼睛,便看見一個年輕貌美的婦人坐在榻邊,不由茫然地問道:“俺這是在哪裡?是你救了俺?”

那婦人微笑着說道:“這裡是長山村,我叫高秀兒。”

“噢,俺想起來了。”花雲突然坐了起來,神色慌張地說道,“那俺這傷口……”

高秀兒將他重新按回榻上,小聲說道:“放心吧,都是我一個人處理的,沒有第三個人在場。另外,你身上的公文我先收起來了,等你身體好些,再拿給你。”

花雲這才鬆了口氣,說道:“謝謝你,你可認識一位叫劉子秋的?他是俺的結義兄長,家就在長山村。”

高秀兒嫣然一笑,說道:“我的夫君就叫劉子秋。”

“啊!”花雲失聲驚呼,半天方道,“還真是巧啊。”

高秀兒收起笑容,問道:“花……花兄弟,你可知道我夫君的近況?”

花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俺離開隊伍的時候,二哥他們還在弘農。按照時間推算,現在應該過了隴西吧。”

……

按時間推算,大軍確實應該已經通過隴西了,只是楊廣沒有繼續前行,而是率領一隊京軍宿衛,在隴西郊外圍場打獵。五十萬大軍逗留在隴西,消息不可避免地傳了出去。高昌、伊吾等屬國聽了信,都派來了使臣。到了二月初三,吐谷渾的使者也來求見。

在西陲一帶,不肯聽朝廷招呼的就只有吐谷渾。如果楊廣只是爲了田獵,不會跑這麼遠,更不可能帶着五十萬大軍。現任吐谷渾國主叫慕容伏允,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大隋軍隊的矛頭所指,自知難敵,趕緊派使臣前來朝見楊廣。一來探聽虛實,二來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向朝廷服軟。

誰知,楊廣這次勞師動衆,已經下了極大的決心,根本就不可能草草收場。對於吐谷渾使者,楊廣連見都沒見,只派長孫晟隨便應付了幾句,便把他們打發走了。

楊廣又在隴西郡停留了三天,率領大隊人馬繼續西進。

二月初八,車駕停在金城郡狄道縣。忽有內監來報,說是党項羌人前來進獻土產。

楊廣性喜奢華,對土產不感興趣,揮了揮手,說道:“賞他們每人兩匹白布,讓他們回去吧。”

許廷輔死後,內監塗德信便接替了他的位置。初時,塗德信還處處小心。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也開始大肆撈取錢財。按照楊廣的本意,這些党項羌人進獻的土產他便不要了,那幾匹白布卻是另外賞他們的。但在楊廣眼中一文不值的土產,對塗德信來說都是財富,他便毫不客氣地替楊廣全部接受了下來。

自漢以來,金城、澆河、西平諸郡就羌漢雜居,再往西直到吐谷渾的領地都可以見到羌人部落的蹤影。前來進獻土產的這些党項羌人便是來自吐谷渾的領地。

隋朝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其用意不言自明。這些党項羌人生活在吐谷渾的領地裡,即使不參與這場戰爭,也難免要遭受池魚之殃。所以,他們這次前來求見楊廣,進獻土產是假,真正目的卻是想要內附於大隋朝廷。

二十年前,大隋王朝還是楊堅當家。那時候,年輕的拓跋木彌剛剛也當上這支党項羌人的首領,他覺得吐谷渾人對部落索取無度,於是派人向大隋提出內附,但被楊堅拒絕了。

拓跋木彌的部落已經由當初的一千多戶發展成了三千多戶,他自己也步入壯年,行事穩健了許多,早已不似當年的魯莽。內附強大的隋朝雖然仍是他的夢想,但卻不會向當年那樣直接提出請求,一旦被拒絕,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還要擔心遭到吐谷渾人的迫害。所以,拓跋木彌這次學聰明瞭,沒有直接請求內附,而是以進獻土產的名義先行試探。

部落大了,作爲首領,各種雜務也就多了起來,拓跋木彌難以脫身,便派了他的次子拓跋元居和小女兒拓跋千玉前來。因爲要避開吐谷渾人的耳目,拓跋元居沒敢多帶隨從,只請了族中一名叫做來羅衛慕的長老陪同。拓跋木彌又另外挑了兩名勇士給他們擔任護衛。

一行五人乘興而來,結果連楊廣的面也沒見到,他們精心挑選的土產,最後只換來了兩匹白布。其實,按照楊廣的命令,他們應該可以拿回十匹白布,倒也不算吃虧。只是塗德信日前膽大,不僅收了他們的土產,還短走了八匹白布。

羌人尚武,拓跋元居血氣方剛,哪裡受得了這個氣,當時便要去闖楊廣的車駕問個明白,卻被來羅衛慕攔住,勸道:“隋人勢大,難以相抗,切記首領的吩咐,不可招災惹禍!”

拓跋元居猶自忿忿不平,說道:“隋軍雖衆,在我眼中卻不值一提,我倒要去街上走走,找個人比上一比。”

來羅衛慕知道勸他不住,轉念又想到隋軍自有軍紀,應該不會允許士兵在街上隨意走動,倒也不是十分擔心,於是便陪着他一起走出客棧。

狄道雖然只是西北邊陲的一座小縣城,但因爲這裡是通往西域的必由之路,街道兩邊盡是店鋪,卻也十分繁榮。而楊廣又喜歡奢華,駐駕之前就通知了狄道縣令,要求城中所有的店鋪通宵營業。那縣令甚能揣摩楊廣的心意,由官衙出錢,給每家店鋪都統一換了燈籠。

天色已晚上,站在街邊看去,兩側的店鋪掛滿了大紅燈籠,燈籠上各家店鋪的招牌異常醒目,有什麼“李記鐵匠鋪”、“小李雜貨”、“李二酒家”,竟然絕大多數是以李字命名。

拓跋元居勉強也識得幾個漢字,看到這些大致雷同的招牌不覺哈哈大笑。

來羅衛慕見多識廣,小聲解釋道:“此地百姓以李姓居多,店鋪的招牌寫成這樣,並不奇怪。”

拓跋千玉卻歪着頭說道:“哥哥,李姓看樣子是漢人的大姓,乾脆咱們也取個漢姓,就姓李好不好?”

拓跋元居對這個妹妹最是寵愛,否則也不會帶她一起出來,不由笑道:“那好,以後我就叫李元居,你叫李千玉。”

“好啊,好啊,以後咱們也來城裡開家店,就叫李記山貨行!”李千玉興奮起來,拍起了小手,不經意間卻看到路邊有家“李記羊肉鋪”,忍不住嚥了一下口水,說道,“哥哥,我餓了。”

拓跋元居也看到了那家店鋪,說道:“也好,先去填飽了肚子,再去找隋人的晦氣!”

第75章 和時間賽跑第71章 自家人第56章 尋求安慰第54章 洞房花燭夜第30章 驚魂未定第72章 壞了大事第53章 敵襲第20章 皇后定評第38章 打消了念頭第25章 逃亡第9章 江南富第67章 惹出禍端第59章 貼身侍衛第64章 樊梨花第31章 誤會第22章 主動出擊第61章 交鋒第113章 堡壘第49章 無賴第53章 敵襲第72章 請降第52章 無條件投降第12章 抓鬮第27章 打聽點東西第22章 主動出擊第57章 像一個人第2章 苦澀滋味第35章 種子第54章 洞房花燭夜第32章 首鼠兩端第13章 寶藏第7章 預警機第59章 有辦法了第73章 尋找礦藏第43章 抽絲剝繭第22章 再臨謝家第14章 論英雄第23章 首領第75章 和時間賽跑第71章 惡鬥第22章 再臨謝家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42章 依靠第94章 記仇第67章 惹出禍端第69章 狹路相逢第17章 難題第63章 大膽的計劃第53章 現在就決定第53章 現在就決定第25章 盡言其詳第33章 命案第70章 抄了後路第17章 小公主第7章 課題第111章 落入圈套第15章 失敗第43章 丸藥第56章 尋求安慰第6章 翻身做主人第6章 做你的女人第64章 發落第7章 尋人第68章 花雲當官第55章 忘掉悲傷第33章 西海族第68章 吃醋第7章 尋人第14章 三關第20章 閒言碎語第52章 無條件投降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4章 混戰第26章 義無反顧第28章 報喜第6章 讀書人第35章 種子第63章 事不可爲第47章 雪狐皮第7章 神臂弓第94章 記仇第75章 割發代首第41章 空手套白狼第35章 蕭昕的秘密第13章 自投羅網第37章 流求來歸第59章 黑風暴第9章 東都洛陽第19章 圈套第59章 黑記鐵匠鋪第69章 最佳人選第34章 花落誰家第71章 追!第41章 香草的秘密第85章 秘室第115章 變亂突起第22章 再臨謝家第31章 重回長安第9章 東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