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山雨欲來風滿樓16

479山雨欲來風滿樓(16)

張合見公孫康衝着他來了,嘴角上只是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緊握手中長槍,突然拍馬而出,迎着公孫康便殺了過去。

而在張合背後的騎兵,也一起衝向前去,緊緊的跟隨着張合。

張合和公孫康相向而行,兩人驅着座下的戰馬都以最快的速度向對方衝了出去,都想將對方一擊必殺,直接殺了對方,以激勵士氣。

可是,公孫康卻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他雖然一直很悍勇,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根本不是張合的對手。

兩馬相交,張合的兵器略長,先行出手,一出手便是將人置於死地的必殺技,但見他手腕連連抖動,手中握着的一根長槍,霎時間舞出了一團團殘影,朝着公孫康撲面而來,讓公孫康分不清到底哪裡是真,哪裡是虛。

直到此刻,公孫康才意識到,自己勇氣可嘉,可能力卻不足,他揮着長劍不停地遮擋,突然腹下的戰甲被一個堅硬的東西刺中,他低頭一看,竟然是張合的長槍。不過,他卻沒有多少緊張,因爲他身上的戰甲非常的堅硬,足以擋住一切利器的襲擊。

公孫康甚至可以瞥見到張合驚詫的眼神,就在這一瞬間,公孫康瞬間出手,揮劍朝着張合砍了過去。

然而,張合併未氣餒,一個鐙裡藏身,便藏在了馬腹之下,躲過了公孫康的這一次揮砍,就在他與公孫康要擦身而過的時候,張合看準時機。再次將手中長槍刺出。直指公孫康的後背。

這一次。任憑公孫康再怎麼有能耐,也無法躲過這致命的一槍。

“叮”的一聲悶響,鋒利的槍尖直接刺中了公孫康的後背上戰甲的甲片,槍頭始終無法刺透甲片,傷到公孫康的身體。

但是,讓公孫康意料不到的是,這一次張合用力非常大,幾乎使出了全身所有的力氣。槍尖斜斜刺中甲片的同時,直接朝上迅速滑了過去,只聽見“嗤嗤”的聲音直響,朝着公孫康頭盔下面與戰甲相接的空白處而去。

長槍如同靈蛇吐信,槍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刺中了公孫康的脖頸,加上張合用力過猛,槍頭從公孫康的後頸直接刺穿了他的喉嚨,槍頭從前端突顯了出來,竟然直接將公孫康從馬背上挑了下來。

而與此同時。張合突然從戰馬上躥了出來,站在地上。將公孫康的屍體給挑了起來,並且滿目猙獰的衝着對方衝過來的將士喊道:“公孫康密謀造反,已經被我殺死了,罪只在公孫康一人,爾等無罪,如果爾等再跟隨公孫康一起造反,只有死無葬身之地!爾等如今身陷重圍,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張合的這一聲大喊,如同滾滾驚雷,再加上他用長槍將公孫康的屍體挑的高高的,公孫康的部下幾乎都能看到。其餘人本來跟隨公孫康造反就是圖個榮華富貴,如今公孫康、公孫恭兄弟都已經死了,他們羣龍無首,加上將士們又被重重包圍,心驚膽戰,也不知道是誰先說了一聲投降,緊接着萬餘將士都紛紛停止了前進,站在原地,高舉着手中的兵刃,蹲在地上表示願意投降。

張彥和諸葛亮站在無慮縣城的城樓上,看的一清二楚,諸葛亮更是親眼看到了剛纔的那一幕,突然失聲說道:“張合真乃一員虎將也!”

張彥呵呵笑道:“大勢已定,遼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平定遼東之後,本王任命你爲遼東太守,留在遼東,處理善後之事,你可願意?”

諸葛亮聽後,頓時抱拳道:“屬下何德何能,竟能擔此重任?”

張彥道:“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的謙虛就是虛僞了。水鏡先生曾將你譽爲臥龍,把龐統譽爲鳳雛,如今鳳雛已在西北小有成就,就連你的好友徐庶也擔任了張掖太守,莫非你自認爲你的能力還比不上龐統和徐庶嗎?”

“屬下……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屬下……”諸葛亮一時無法言表,支支吾吾的道。

張彥道:“好了,本王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你就不用計較那麼多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遼東又地處大漢的邊陲,情況非常的複雜,除了你以外,我實在想不出第二個人來。除此之外,張將軍也會跟隨你一起去遼東駐守,保境安民,以後你們兩個要攜手合作,爭取把遼東治理的井井有條,懂嗎?”

“屬下知道了,多謝燕王殿下的厚愛,屬下一定不會辜負燕王殿下的期望的。只是,屬下來了遼東,那麼天工坊怎麼辦?”

“這個你就不需要操心了,天工坊有馬均他們在,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對了,這次本王還要多謝你設計出來的沖天雷,是發信號的極佳工具。”

戰爭還沒有開始,就隨着公孫恭、公孫康的死而結束了,萬餘公孫氏的將士,全部選擇了投降,也被全部俘虜。

接下來,張彥帶着大軍,正式前往遼東,一路上浩浩蕩蕩的,暢通無阻,雖然電閃雷鳴,雖然狂風暴雨,卻無法阻擋的了張彥大軍的步伐!

張彥先率領張合、高覽等騎兵先行,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到了遼東的襄平城。漢軍突然到來,襄平城裡一片混亂,公孫氏的家人更是慌亂不已,但張彥進城,已經沒有誰能夠阻止的了啦,張合、高覽很快便控制了襄平城,張彥命人將公孫氏的家人全部抓了起來,嚴加看管,一個也不準放過,準備讓襄平的百姓公審公孫氏。

公孫氏在遼東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雖然公孫氏兄弟倒了,但是公孫氏的餘部還在,加上公孫氏在遼東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欺凌周圍的東夷國家,到了公孫康當政時,就更加的變本加厲,使得百姓都對公孫氏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公孫氏生吃活扒了。

兩日後,漢軍盡數抵達襄平城,張彥按照蟄伏在這裡的錦衣衛提供的消息,派兵前往各個縣,鎮壓公孫氏的餘部。並且嚴令東夷各國,不得收留。

一時間,遼東頓時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公孫氏的餘部知道無法抵擋,紛紛乘船出海,前往倭國。

只過了半個月的時間,公孫氏的勢力在遼東便被全部廓清,而風雨過後,迎來的依舊是豔陽高照,晴空萬里,遼東的這片天空上,難得出現了一次藍天。

不過,張彥並未就此離開,而是又在遼東留下來了十天,主要是着手處理和東夷各國的關係,以高句麗、扶余等國爲首的東夷,都嚴重的感受到了漢軍的強大,紛紛表示,從此以後,永遠臣屬於大漢,永不背盟。

張彥則提出,讓東夷國歌全部併入大漢,從此屬於大漢的一部分,接受大漢的任命,但保留其王室貴族,採取一國兩制的方針,即讓東夷各國自己治理自己,但各國的首領,必須要接受大漢的任命,纔算真正意義上的首領,否則則視爲非法。

高句麗、扶余等國也都被迫無奈,誰讓他們的實力不如大漢呢,便答應了下來,並且與大漢訂立盟約,東夷各國成爲大漢的封國,受到大漢的保護,大漢教授東夷人農耕,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東夷人可以自由出入漢境,漢人也可以自有在東夷境內來往,並且准許漢人和東夷人相互通婚,東夷各國全部納入遼東郡的管轄範圍,組成新的遼東郡。

盟約簽訂之後,以高句麗王、扶余王爲首的東夷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封賞,帶着各國的軍隊,回東夷去了。

接下來,張彥正式任命諸葛亮爲遼東太守,張合爲東夷大將軍,闞澤爲遼東長史,一併留在遼東。

之後,張彥便班師回朝,臨走時,還告訴諸葛亮,東北這裡發展潛力很大,有很多的金礦、鐵礦、煤礦,而且土地十分肥沃,只要和東夷人相處的比較融洽,就能讓這裡變成大漢的糧倉。

而且張彥還告訴了諸葛亮,他回到彭城之後,會分批次遷徙百姓到遼東,增加遼東的人口,用以開發荒地,開採各種豐富的礦產,他準備用十年的時間,將遼東變成大漢的糧倉,以及大漢賴以生存的大後方,而這一切,都要靠諸葛亮來完成,希望諸葛亮不要辜負他的期望。

諸葛亮聽了張彥的宏偉目標,自感肩膀上的擔子很重,並且告訴張彥,他一定不會辜負張彥的期望。

之後,張彥便和賈詡一道,率領大軍離開了遼東,單獨留下張合和兩萬精兵駐守遼東,出了襄平城後,張彥再次和賈詡分道揚鑣,他騎着白龍馬,要自己乘船渡海返回彭城,遠比走陸路要近的多。

於是,賈詡帶着大軍,返回薊城,並且帶着張彥交給他的重任,與張彥分別。

張彥將整個北方全部委任給賈詡,讓賈詡着重發展北方的農業和經濟。如今北方各個不太平的地方悉數被平定了,烏桓被內遷,鮮卑被迫西遷,北方的大草原也成爲了漢軍用來放牧養馬的地方,並且在不久以後,能夠爲大漢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張彥來到遼東的渡口,一身勁裝,牽着白龍馬,乘上了前往徐州的船隻,正式踏上了回京的歸途。

遼東被平定了,那麼下一步,則是改革了……

517 劉備的宿命5281 人仰馬翻121 攻取江東504 荊州風雲16220 全殲敵軍678 密室囚禁518 劉備的宿命6657 嚴顏動手738 故人重逢535 荊州易主7702 勢如破竹774 選將414 涼州亂1435 西風烈2115 狼狽而逃107 真實用意767 兀突骨518 劉備的宿命6596 燃燒的長江36193 天子詔書003 展開激戰806 密道迷失320 荀彧獻計580 燃燒的長江20137 刺客郝萌572 燃燒的長江12390 諸將請戰535 荊州易主7385 清掃江夏209 斬殺韓猛788 擔憂803 不堪回首093 劍下留人136 荀攸獻計140 陳宮之死537 荊州易主9044 擂臺比武053 曹操來了372 今科狀元420 涼州亂7742 甘寧到訪244 離間李郭158 白虎來襲681 安置逃兵269 張瀚學武287 先聲奪人291 鄴城急報478 山雨欲來風滿樓15582 燃燒的長江22296 神醫仲景014 徐州首富548 荊州易主20170 反覆無常093 劍下留人617 燃燒的長江57703 南中造反433 涼州亂20432 涼州亂19284 天子受凍213 賈詡之策610 燃燒的長江50275 曹操來襲765 烏合之衆022 前往郯城442 西風烈9610 燃燒的長江50162 以退爲進381 荊州水軍647 一個考驗137 刺客郝萌451 西風烈18400 燕王顯威588 燃燒的長江28553 荊州易主25492 荊州風雲4310 擁立新皇301 防守嚴密591 燃燒的長江31791 入谷590 燃燒的長江30462 西風烈29794 蟲圍526 劉備的宿命14479 山雨欲來風滿樓16507 荊州風雲17663 鬼王張衛481 研討會045 自知之明379 偶遇仲達063 鮑氏兄弟614 燃燒的長江54568 燃燒的長江8386 行刺孫策420 涼州亂7581 燃燒的長江21387 孫權歸來402 步步爲營532 荊州易主4364 引君入甕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