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燧發步槍

374燧發步槍

諸葛亮、馬均、龐統、徐庶、王倫等人都紛紛跪在了地上,不敢直視張彥。

“燕王殿下請息怒,屬下等在實驗的過程中,確實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既然燕王不滿意這些武器,那屬下等再加以改進便是。”諸葛亮朗聲道。

張彥道:“你們都起來吧,這三種新式武器,連弩尚需改進,火銃、火炮必須要重新鑄造。我已經跟你們說的很清楚了,我要的東西,不是這麼簡單的,你們也不要來敷衍我。如果你們誰還不懂的話,我可以再給你們講解一下火銃、火炮的原理。”

隨後,張彥等人回到了大廳,張彥再次就火銃、火炮的一些知識進行了講解。諸葛亮等人都是頭一次接觸到這些新鮮的事物,難免會有一些迷茫,但是在張彥詳細的闡述中,這些人的腦海裡也大概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不過,張彥還是有些不放心,便決定常住濮陽,親自參與研究和設計,準備親手打造出第一支真正的火銃。

有了張彥的參與後,火器的研究和設計也快了很多。張彥對槍支彈藥十分熟悉,雖然自己不會造,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摸着石頭過河,再製造火器的每一個過程中,都親自監督,並且加以指導。有些火器的零部件以現有的條件無法制成,但聰明的張彥用其他東西作爲代替。

經過七天的不懈努力,史上第一支火銃被完美的鑄造了出來。

說是火銃,其實就是一支仿造的步槍,槍托、槍管、扳機,應有盡有,即使是槍支內部的小零件,也都非常完善,可以很好的完成發射的準備。

不過,由於技術的缺乏。以及物品的匱乏,再加上時間的緊迫,張彥只是鑄造出來了一支前裝步槍。不過,再發射的裝置上,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再依賴於用火引燃,而是採用用燧石來進行發射。

所以。此次張彥鑄造出來的一支步槍,是一支燧發步槍。

此槍長約一百一十釐米,口徑約有二十毫米,槍管內裝填火藥,然後再裝填一顆小型的鐵彈珠,扣動扳機時。步槍的撞針會直接撞擊到夾着燧石的部位,從而製造出極大的火花,使得槍管內的火藥劇烈燃燒,並且加以膨脹,最後形成一股巨大的衝擊力,將前方的鐵彈珠給彈射出去。

生產出來這支燧發步槍之後,張彥親自拿着這支步槍進行了幾次試驗。最後給出了結論,此槍的最佳射程爲一百米,但是由於槍管內沒有膛線,準確性能卻比較差,在最佳射擊距離內,張彥連續射擊了十次,結果只有六次命中箭靶,其中命中靶心的只有兩次。其餘四次全部脫靶。

雖然這並非是張彥所中意的步槍,但在短短的時間內,並且以現有的科學技術條件,能夠生產出這樣的槍支來,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燧發步槍的生產成功,也爲諸葛亮等天工局的人注入了一種新鮮的血液,如何提高射程。如何提高準確性,如何提高射擊的速度,都成爲了他們未來將要研究的方向。

同時,火器的發展以及裝備到軍隊裡。也成爲了張彥日後的重點。

於是,張彥便讓諸葛亮等人先製造一百條步槍,至於火炮,仍然採取點火發射,不過,炮筒要粗大很多,也要深很多,總之火炮要威力大,射程遠。

之後,張彥離開了天工局,並告訴諸葛亮等人,一百條步槍生產完畢後,便派人送往彭城,至於需要什麼物資,儘管提出來,張彥會盡力滿足他們。

回到彭城之後,張彥立刻從錦衣衛裡挑選出來了一百個人,讓他們時刻待命,準備迎接新的武器到來,把錦衣衛當成第一批使用新式武器的人。

不過,這個等待的時間比較漫長,因爲生產步槍的工藝較爲複雜,生產一支步槍的時間也比較長。

隨後的幾個月裡,中原大地上一切太平,很快便迎來了公元二零一年。這年的春節,張彥正是頒佈天下,因新皇劉馮的登基,以及平定了河北,穩定了北方的邊境,所以改元武德,以公元二零一年爲武德元年。

也是這個時候,朝廷中的文武大臣都放假十五天,過了元宵節之後,再開始上班,讓各位辛苦了一年的文武大臣們,都得以和家人好好的團聚團聚,過個好年。

元宵節剛剛過去沒有三天,剛剛上班的攝政燕王張彥,便接到了一封來自河南的上疏。

奏疏是河南州州牧張紘親筆書寫,洋洋灑灑的數千言,但其奏疏中的大致內容概括起來,卻只有兩個字,那就是“遷都”。

隨着大漢逐漸的穩定,加上舊都洛陽連年的恢復,彭城已經不太具備作爲一個都城的資格,雖然彭城一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爲了一個大型的都市,移民的人口也與日俱增,原先張彥所規劃的彭城也隨着人口的激增而變得越來越擁堵。

營建一個新的的都城,來緩解地區之間的差異化,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以,張紘想人之所想,首先以奏疏的方式呈現給了張彥,建議將大漢的都城遷回洛陽。

爲什麼要遷都,張紘在奏疏中旁徵博引,闡述了遷都的重要性,以及洛陽作爲龍興之地的必然性。

這封奏疏數千言,張彥竟然一字不落的看完了,而且看完之後,竟然也有一種想立刻遷都的衝動。

不過,張彥並沒有立刻展開行動,而且冷靜的思考了起來。

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僱傭兵了,在來到這個世界裡的數年內,隨着許多事情的發展,張彥也漸漸的武裝了他的頭腦,他現在已經是一個身處高位的人,掌握着全天下的權力,牽一髮而動全身,彭城是他的老巢,若真的打算把大漢的都城遷到他地,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但是,彭城的地理位置確實有些欠佳,不如洛陽一帶有高山險阻,八關緊鎖,是一個渾然天成的龍興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還位於整個大漢的中心位置。

於是,張彥就遷都之事,專門在早朝上進行了一番商議,希望羣臣能夠給出比較中肯的意見。

朝堂上,一向鮮有人聲,但今天遷都的話題一經提出來,便立刻引來了軒然大波。

大臣們各抒己見,紛紛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但最終還是匯聚成兩股意見,一是贊成遷都,認爲洛陽本來就是大漢的都城,只是遭逢董卓之亂時,纔會被付之一炬,回到舊都,是必然的事情。

另外一種意見是反對遷都,認爲洛陽雖然是舊都,但那裡已經成爲了一片荒蕪,如果要遷都,還需要營建新的都城,勞民傷財,不如就在彭城原有的基礎上進心擴建,可以省去很多的煩惱。

贊成遷都,和反對遷都的意見基本上是一半對一半,兩邊人在朝堂上脣槍舌劍,針鋒相對,喋喋不休的吵個不停。

最後,張彥懶得聽了,直接宣佈退朝,遷都之事,以後再議。

退朝之後,張彥把張昭、陳羣、顧雍等心腹之臣留了下來,向他們再次詢問遷都之事。

陳羣說:“遷都不是不可以,但現在時候未到。河北剛剛平定,邊境剛剛安定,戰事初定,許多地方需要用到很多的額錢財,此時遷都,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張昭、顧雍也都是差不多的意見,認爲遷都可以,但卻不是現在,或許十年之後再遷都不遲。

不過,張昭卻向張彥建言,遷都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也應該及早定製營建新都的事情,可以在洛陽舊都的基礎上,營建一座新的都城。

張彥聽從了張昭的建議,給張紘寫了一封信,答應遷都,但是卻不是現在,因爲洛陽現在根本不具備遷都的條件,並囑咐張紘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裡,潛心營建新都的事情,準備建造一座新的,龐大的都城。

同時,張彥專門參考歷史上的都城建造,畫出了一幅宏偉的鉅製草圖,派人把新的都城的草圖送給張紘,讓張紘全權負責營建新的都城的事情,並且按照圖紙上的比例進行建造,分批次,分期進行建造,準備用八年的時間,建造這座宏偉的都城。

信使派出去後,張彥接着又接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消息是李財送過來的,說是公孫度已經在遼東死了,但是公孫康並沒有舉行發喪,並且秘密集結軍隊,意圖不軌。

張彥得到這個重要的信息後,便陷入了沉思當中,河北剛剛平定,邊境上的遊牧民族也受到了他的重創,按理說這個時候的遼東應該會有所警示,老老實實的待在那裡纔對。

可是,李財的信息卻說公孫康在秘密集結軍隊,意圖不軌,難道公孫康是傻子不成,竟然敢頂風作案?

片刻之後,錦衣衛便送來了公孫度的一封書信,張彥接過之後,匆匆一看,便皺起了眉頭……

551 荊州易主23777 裝病233 斬殺劉勳655 共商大計052 曹軍動向516 劉備的宿命4747 以少勝多417 涼州亂4399 虎威將軍654 江州丟了742 甘寧到訪812 軟禁的馬超247 參將許定663 鬼王張衛582 燃燒的長江22643 最後的衝鋒042 拜會陳羣818 祝融夫人490 荊州風雲2452 西風烈19169 二賊歸降357 詐降失敗045 自知之明542 荊州易主14445 西風烈12263 滿門抄斬127 人中呂布739 再續情緣039 血染浮屠735 開城投降818 祝融夫人204 繞道呂梁075 張彥歸來381 荊州水軍467 山雨欲來風滿樓4023 與美同行225 徐晃變裝774 選將714 中計了385 清掃江夏383 蒐集證據580 燃燒的長江20278 全面戰爭497 荊州風雲9222 鬼村之名149 另類手段760 伴君伴虎298 陣前搦戰767 兀突骨181 發明創造099 學而不用770 等待741 處處伏擊826 落網288 交鋒試探434 西風烈1566 燃燒的長江6617 燃燒的長江57143 重重包圍783 巫術802 太守楊秋038 烏雲踏雪641 投降派035 羣賢畢至830 詐降817 深入敵後498 荊州風雲10446 西風烈13608 燃燒的長江48099 學而不用776 借兵527 劉備的宿命15141 偷襲成功143 重重包圍259 黃祖來襲633 和平的機會262 袁紹增兵142 萬箭穿心592 燃燒的長江32105 救援北海137 刺客郝萌640 攻心計071 賢弟張遼704 葭萌關806 密道迷失290 兜個圈子196 賈詡來投726 遷都辦事處249 白馬騎士793 反擊447 西風烈14032 無字家書052 曹軍動向234 班師回朝361 平定河北361 平定河北256 建安三年585 燃燒的長江25655 共商大計358 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