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繞道呂梁

204繞道呂梁

石嶺關城裡,太史慈也是一籌莫展的,他率兵來到這裡已經三日了,但斥候卻尋找不到一點有關曹操的蛛絲馬跡,曹操就彷彿憑空消失了一樣。

根據郝昭之前的講述,曹操確實率軍抵達了關前,並射過來了一封箭書,也就是那封想借道晉陽,去攻打上黨的書信。

但是,一連三日,這裡卻音訊全無,這讓太史慈有些坐立不安。

這是他第一次獨自領軍作戰,所以太史慈將這次作戰看的很重要,只允許勝利,絕不允許失敗。

“將軍,軍師來了,說有要事與將軍商議!”太史慈的親隨走進了房間,躬身說道。

“快請!”

片刻之後,張紘便從外面走了進來。

太史慈忙道:“軍師來的正是時候,我正在爲曹操的事情而煩惱,你說我們到這裡已經三天了,可是卻沒有看見曹軍的一點動向。不知道爲什麼,我有種不詳的預感,心裡面也總是七上八下的……”

張紘道:“我此次前來,正是爲了此事,我總覺得,曹操已經不在這裡了,很有可能,已經繞道他處……”

“繞道他處?”太史慈疑惑的問道。

張紘點了點頭,當即從懷中拿出了一幅地圖,直接攤在了桌案上,然後對太史慈道:“太原三關易守難攻,若走此道攻入太原的話,勢必會耗損許多兵力。曹操兵少,必然不會冒險走此道。我以爲。曹操必然會繞道他處……”

說到這裡,張紘便對太史慈說道:“張遼、郝昭都是幷州人。對幷州的地勢應該最爲清楚,將軍不妨將他們叫來,詢問一下是否還有別處可通向太原之路。”

太史慈點了點頭,當即派人去找張遼、郝昭二人到房間裡來。

片刻之後,張遼、郝昭二人先後進入了房間,異口同聲的向太史慈拜道:“參見將軍!”

“不必多禮,你們都是幷州人,應該對這裡的地形十分了解。如果你們是曹操,不想損兵折將的攻打太原三關,但又很想進入晉陽,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張遼、郝昭二人聽太史慈這麼一說,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登時異口同聲的道:“走呂梁山!”

太史慈、張紘都急忙問道:“呂梁山?”

郝昭是本地人,對這一帶的地形遠比張遼還要熟悉。當即說道:“呂梁山在太原西部,全長數百里,呈東北——西南走向,整個地形成穹隆狀,中間高,兩邊低。這條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宛如一條脊樑,縱貫整個太原郡,若從雁門郡繞到呂梁山西側,一路南下。便可抵達西河郡的離石,然後再從離石向東進入茲氏。便可沿平陶、大陵直接殺到晉陽城下。這一路雖然道路也有不少崎嶇,但比之走太原三關來,卻要平坦和寬闊許多,極易適合行軍。”

“遭了!”張紘聽後,登時大叫了一聲,“曹操一定是率軍繞到呂梁山西側,走此道向晉陽城去了。”

太史慈皺起了眉頭,急忙問道:“軍師,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已經過去三天了,不知道曹操是否已經抵達晉陽城下,我軍應該立刻點齊兵馬,返回晉陽,否則的話,晉陽城就會被曹操攻下了。”張紘道。

太史慈立刻下令,讓張遼去集結所有騎兵,立刻返回晉陽。

臨行時,郝昭留下二百人守關,他率領一百名士兵,也跟着太史慈的大軍一起返回晉陽城。

……

晉陽城裡,王凌仍在不斷的招募兵勇,並打開了武庫,爲他們發放長槍、弓箭和一些鎧甲。

幾天之內,王凌已經募集了五千兵丁。但這些人大多都沒有經受過訓練,所以還只是一羣好勇鬥狠的烏合之衆而已。

爲此,王凌帶着這五千兵丁來到校場上,親自訓練他們。

這天,王凌正在校場上訓練他們的隊列和紀律,忽然一個斥候匆匆趕了過來,走到王凌身邊,便立刻叫道:“長史大人,太守大人請大人速去太守府一趟,說是有積極重要的事情!”

王凌於是讓屬下繼續監督新兵訓練,自己則快步前往太守府。

來到太守府,王凌直接進入了大廳,但見王輝在大廳裡一臉焦急的模樣,雙手背在身後,在那裡踱來踱去。

“大人,你找我?”王凌一進入大廳,便立刻拱手道。

王輝見王凌到來,急忙將一封密報遞到了王凌的面前,連忙說道:“彥雲,你快看看這封密報!”

王凌接過密報,迅速的瀏覽了一眼,不禁眉頭緊緊皺了起來,驚訝之餘,失聲道:“曹操居然率領大軍繞到了呂梁山西側,從離石向晉陽進發了?”

王輝道:“如今曹操已經攻克了茲氏,平陶、大陵兵少,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早晚會被曹操攻克。這樣一來,晉陽就岌岌可危了!”

“報——”

就在這時,一個斥候拉着長腔,快速的跑進了大廳裡,直接跪在了王輝的面前,抱拳道:“啓稟大人,城南三十里處發現一股兵馬,大約三千人左右!”

“來的這麼快?”王輝聽到這個消息,登時嚇得面如土色,一屁股跌落在地上,若非地上鋪着一層蒲團,他的屁股非被摔成兩半不可!

王凌聽後,雖然也是眉頭緊皺,但卻沒有像王輝那樣嚇得面如土色。他反而追問道:“這股兵馬打的是什麼旗號?”

“回稟大人,這股兵馬什麼旗號都沒有打。”

“速去摸清這股兵馬的來歷,然後回來報告給我!”

“喏!”斥候轉身便出了大廳,一去不返。

王輝哭喪着臉,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道:“這還有什麼好查的,一定是曹操的先頭部隊來了……”

“未必!大人,太史將軍在離開之時曾經說過,他這次帶來了五千精兵,兩千騎兵已經到了,但還有三千步兵未到,這股兵馬又是從南而來,其兵力不多不少的正好是三千人,我以爲,這支兵馬或許是太史將軍的部下。”

“你怎麼這麼肯定?”王輝問道。

“曹操攻佔了茲氏,茲氏在晉陽西側,平陶、大陵雖然沒有多少兵丁,但如果遭受到曹操的攻擊,就一定會有消息傳來。而且就算是曹操的軍隊來了,也應該是從晉陽城西殺來,不應該出現在城南三十里處。如今平陶、大陵兩地都沒有任何消息傳來,加上一支三千兵馬的軍隊從南而來,所以我推測是太史慈所部的步兵。”

“若果真如此,那就最好不過了,這樣一來,我們或可能與曹操一戰。”王輝道。

王凌道:“大人,如今應該立刻派人去石嶺關,通知太史將軍,就說曹操已經從繞過了呂梁山,從西側殺來,請太史將軍速速回到晉陽城助戰。”

“嗯,你說的對,我這就派人去石嶺關。”

即便是王凌推算出來從南來的那支兵馬是太史慈的部下,但出於謹慎,他還是下令關閉晉陽城的城門,然後讓士兵紛紛登上城樓,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半個時辰後,斥候再次從城外回來,此時王凌正在城樓上焦急的等待着,見斥候歸來,便立刻打開城門,放斥候入城。

斥候一臉高興的登上了城樓,來到王凌面前,立刻抱拳道:“啓稟大人,小的已經摸清了那支兵馬的來歷,他們是前將軍太史慈的部下,領軍之人是定遠將軍高順。”

王凌聽到這個奏報,也是開心不已,當即說道:“我猜的果然沒錯。現在他們距離晉陽還有多遠?”

“不足十里!”

王凌聽後,於是讓人做好迎接準備,他與高順雖然認識,但並不太熟悉,沒有他與張遼那般親密。但王凌知道,高順治軍嚴謹,一直在呂布帳下擔任大將,那個時候,張遼尚未受到重用。

而且,高順此人非常善於打仗,如今晉陽城裡有太史慈、張遼、高順,又有張紘擔任軍師,若兩軍聯合起來,統一作戰,說不定還能將曹操擊退!

又過了兩刻鐘,高順帶領着三千步兵終於駛入了王凌的眼簾,站在城樓上望眼欲穿的王凌,一看到高順帶着軍隊出現,立刻大聲喊叫道:“打開城門,迎接高將軍到來!”

高順帶着軍隊,很快便抵達了晉陽城下,當他看見等候在城門口的人是王凌時,不免的有些驚訝,但片刻之後,隨即又恢復了鎮定。

兩下照面,王凌上前一步,急忙抱拳道:“太原長史王凌,恭迎高將軍到來!”

高順拱手道:“王長史不必客氣,你我原是舊識,這些禮節便可免了。不知道太史將軍可在城內?”

“太史將軍與張將軍一起去了石嶺關,目前不在城裡。不過,我已經派人去通知太史將軍了,太史將軍應該明日就會回來。”王凌道,“高將軍遠道而來,一路上鞍馬勞頓,將士們也都疲憊不堪,還是快些進城休息吧!”

高順拱手道:“有勞王長史了!”

在王凌的安排下,高順率領着三千步兵魚貫進入了太原城。

與此同時,太史慈、張遼、張紘、郝昭以及兩千一百名步騎兵,也從晉陽城的東門進入了城內。。)

669 斬草除根543 荊州易主15069 溫侯呂布431 涼州亂18549 荊州易主21323節 節敗退749 朵思大王260 誘敵深入722 再議遷都602 燃燒的長江42045 自知之明168 賊兵來襲251 五虎將軍365 東擊烏桓543 荊州易主15344 展開追擊418 涼州亂5104 抗旱救災195 袁術之心215 出使荊州011 大戰典韋110 騎兵集訓532 荊州易主4535 荊州易主7038 烏雲踏雪193 天子詔書609 燃燒的長江49487 遠征交州5740 模擬訓練314 曹操造反616 燃燒的長江56141 偷襲成功322 烏桓攻城184 關內換防641 投降派583 燃燒的長江23574 燃燒的長江14726 遷都辦事處818 祝融夫人066 青州援軍204 繞道呂梁451 西風烈18178 換血運動181 發明創造778 爲難440 西風烈7009 曹操之怒360 閻柔捱打133 夜會貂蟬412 財源滾滾469 山雨欲來風滿樓6456 西風烈23422 涼州亂9683 城中細作760 伴君伴虎476 山雨欲來風滿樓13741 處處伏擊759 糜家長子708 險些喪命408 水戰失敗580 燃燒的長江20468 山雨欲來風滿樓5770 等待356 陣前單挑494 荊州風雲6741 處處伏擊791 入谷777 裝病374 燧發步槍603 燃燒的長江43258 孝子甘寧821 燕王手書387 孫權歸來126 遭遇埋伏660 冷氏父子224 吸引視線710 私下會面517 劉備的宿命5006 偷襲沛城056 追殺曹仁144 呂布舊部748 朵思反叛118 青州刺史037 約法三章123 兵進兗州121 攻取江東371 司馬仲達635 初戰失利815 龐德請罪443 西風烈10721 人口銳減584 燃燒的長江24610 燃燒的長江50417 涼州亂4654 江州丟了279 圍而不攻822 巡查歸來269 張瀚學武329 霹靂啞彈241 九品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