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御賜之物

172御賜之物

一團團陰慘慘的烏雲,在天空中沉重地、徐徐地移動。西北風一無阻擋,長驅直入,還夾雜着氣勢洶洶的呼嘯聲。

剛剛渡過長江的張彥等人,頓時感到一陣的寒冷,只一江之隔,江南與江北的溫度差異竟然如此之大。

如今已是十月天氣,張彥擡起頭,看着那灰濛濛的天空,但見鉛灰色的雲層壓的很低,根據他所瞭解的氣象常識,這種天氣,應該快要下雪了。

全軍上下出徵的時候,還是深秋,如今寒風吹來,將士們都有些瑟瑟發抖。好在江都令足夠機敏,早早的就帶領着一羣衙役等候在江邊,爲張彥等人遞上禦寒的衣物。

陳登、周泰、蔣欽被張彥留在了牛渚,協助劉繇防守長江,劉繇爲了表示感謝,任命陳登爲金陵郡太守,周泰爲石城令、蔣欽爲丹陽令,他自己則與薛禮在秣陵駐紮,並且將軍隊的指揮權,全部給了陳登。

正如陳登先前在給張彥的信中所說的那樣,劉繇雖然有治理地方的才華,卻無統兵御將之能,而且更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否則的話,劉繇也不會做出這樣的傻事來。把自己軍隊的指揮權,全部給了陳登,這無異於是將自己給架空了,成了一個光桿司令。

或者,是劉繇對張彥太過信任了,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將來。

在張彥看來,劉繇是愚不可及。不過劉繇這樣的做法,倒是讓張彥打消了在以後取劉繇而代之的打算,如今整個江東雖然還處在分裂狀態。但陳登已經有實際的掌控權。祖郎、焦已都以陳登馬首是瞻。會稽太守王朗也與陳登交厚,除此之外,陳登還主動的寫信給豫章太守華歆,相互聯絡感情。

陳登的所作所爲,無非是爲日後奪取整個江東打下了基礎。

陳登留在了江東,廣陵太守一職空缺,張彥在思慮了一番後,便讓呂岱爲廣陵太守。率軍駐守廣陵城。

張彥則帶領着太史慈、張紘等人,迅速返回彭城。

一行人走到東陽縣時,紛紛揚揚的大雪開始從天空中落下,爲了能夠早日趕回彭城,張彥下令軍隊加速前進。

抵達盱臺縣時,張彥等人乘坐船隻,於三日後抵達了彭城。

如今已經進入了寒冬季節,大雪紛紛揚揚的下着,一連下了好幾天,整個大地都籠上了一層銀裝。

冬天是寒冷的。但在張彥的府邸裡,卻是溫暖如春。

一車又一車黑乎乎的煤炭。從礦場裡不斷的運到了彭城,張彥利用這些煤炭,在府中取暖。除此之外,張彥還將煤炭分給了下屬,讓他們也享受享受這些待遇。

徐州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張彥借用自己的先知優勢,從去年時,就已經開始開採煤炭了,利用這些煤炭,運送到各個冶煉廠,讓他們鍛造兵器、戰甲,不斷的補充軍隊的需要。

呂布戰死,曹操被擊退,袁紹忙於應對公孫瓚,袁術則按兵不動,整個黃河以南、長江以北虎牢關以東的地帶,難得有了一絲的平靜,張彥正好趁着這個時候潛心發展,一方面嚴令各地訓練士兵,一方面大肆開採礦產資源,打造優良的戰甲、鋒利的兵器,準備在明年的時候,爲全軍更換裝備。

除此之外,張彥還專門找來了一批工匠,專門開闢出一塊地方,修建房舍,取名爲“天工坊”,開始研發新的武器,用現有的資源和技術,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這日,張彥正在天工坊裡,對一羣能夠巧匠說道:“現在我軍用的只是普通的弩,一次只能射擊一支弩箭,而且射程較短,射速較慢。天神曾經託夢於我,說是這世上還有一種弩,叫做連弩,能夠連續不間斷的發射十支弩箭,你們都是這方面的能工巧匠,不知道你們能否將這種弩給製造出來?”

其中一個工匠張大着驚訝的嘴巴,問道:“連續不間斷的發射十支弩箭?天下真有這樣的弩?”

“天神託夢告訴我的,我想應該不會有假。這段時間,你們除了研發連弩之外,還可以改進現有的弩,讓弩的射程遠一些,射速快一些……”

不等張彥把話說完,陳羣不知道何時來到了張彥的身邊,伏在耳邊低聲說道:“啓稟主公,天使到了。”

天使,即天子的使者。

張彥一聽到這話,急忙問道:“天使現在何處?”

“在大廳中等候。”

張彥簡單的吩咐了一下工匠們,便和陳羣一起出了天工坊,留下一羣工匠在哪裡愁眉苦臉、費勁腦汁的思考。

以往的訊息傳遞,大部分靠郵差,天子派遣使者到來,這還是頭一次,所以,張彥顯得尤爲驚訝。

回到府中,張彥赫然看見大廳內坐着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漢子,此人身材魁梧,須長及胸,國字臉,八字眉,身穿一身勁裝,看上去倒有幾分威武。除此之外,天使的身後還侍立者兩個隨行人員。

張彥一踏入大廳,便拱手道:“天使遠道而來,下官本府有失遠迎,還請天使多多包涵!”

天使見張彥到來,急忙站了起來,一邊打量着張彥,一邊說道:“張將軍鼎鼎大名,我在朝中早已有所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真沒想到,張將軍竟然是如此年輕!”

“天使過獎了。不知道天使如何稱呼?”

“我姓董,名承,在朝中擔任侍中。這次奉陛下之命,帶來了敕封張將軍的聖旨,還有陛下賞賜的一些禮物。”

原來是董承。歷史上,他不是漢獻帝的岳父嗎?

張彥一臉笑意的拱手道:“原來是董侍中,失敬失敬。”

董承也不囉嗦,直接開門見山的道:“既然張將軍來了,那我也就不耽誤事情了……”

說着,董承便將聖旨給拿了出來,朗聲道:“聖旨到!徐州牧、安東將軍、留侯張彥接旨!”

張彥立刻雙膝跪在地上,叩首道:“臣跪聽聖旨!”

在張彥身後的陳羣,也一併跪在了地上,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董承打開聖旨,開始朗聲宣讀道。

張彥、陳羣都仔細的聆聽着,天子在聖旨中敕封張彥爲鎮東將軍,並且增加其食邑三千戶,讓張彥一併領取徐州、青州、兗州三州的州牧。除此之外,還賞賜給了張彥一件錦袍。

董承宣讀完畢,張彥朗聲便道:“謝陛下隆恩,微臣必當竭盡全力,保境安民,不辜負陛下對微臣的期望!”

這時,董承打開了隨身攜帶的包袱,拿出一件華貴的錦袍,直接遞到了張彥的手中,意味深長的對張彥道:“張將軍,聖旨乃陛下親筆所寫,錦袍也是陛下平時所披,請張將軍務必倍加珍惜,千萬不要辜負了陛下對張將軍的偌大期望!”

張燕擡起頭,見董承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轉瞬即逝,不知是何用意。

接完聖旨後,張彥便安排人要熱情的款待董承,但卻被董承拒絕,只喝了一些粗茶,便要離開彭城。

張彥苦口婆心的勸說董承暫時留在彭城一天,董承始終未能接受,騎着馬,冒着風雪,便要走。

無奈之下,張彥只好親自將董承送出彭城,一連送了十里。

臨分別時,董承緊緊的握着張彥的手,眼神裡更是充滿了期待,對張彥道:“張將軍,陛下的敕書以及所賞賜的錦袍,請一定要妥善保管啊……”

張彥聽到此話,頓時起了一絲狐疑,這董承握着自己手的力道很重,眼睛裡也不敢流露出太多的感情,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敕書和錦袍,到底是爲了什麼?

他再看了看董承身後的兩名隨行之人,這兩個人的目光一直在緊緊的盯着董承,左手更是牢牢的抓住腰中所繫着的長劍,神情緊張,似有什麼擔心。

就在這時,董承忽然伸出一根手指,在張彥的手背上快速的寫了四個字,眉頭緊鎖,目光更是迫切非常。

張彥皺了一下眉頭,心中狐疑更大,他清楚的感覺到,董承在他手背上寫了“袍內有物”四個字。

張彥大致猜測到了什麼,衝董承點了點頭,輕聲說道:“董侍中大可放心,天子御賜之物,我一定會妥善保管!”

說這話時,張彥也用力握了一下董承的手,並快速的在董承的手背上寫了“瞭解”兩個字。

董承會意,這才舒展了眉頭,鬆開了張彥的手。

“董大人,時候也不早了,我們還是快些上路吧!”一直在董承身後的隨行人員不耐煩的叫道。

董承道:“慌什麼?沒看到我正在和張將軍告別嗎?一點規矩都不懂!”

訓斥完這名說話的隨行人員,董承便朝張彥拱手道:“張將軍,我們後會有期,就此告辭!”

“董侍中慢走!恕不遠送!”張彥也拱手道。

董承調轉馬頭,對兩名隨行人員喝了一聲,便拍馬而去。

張彥目送着董承離開,漸漸的消失在地平線上,也立刻掉轉馬頭,往彭城急奔。

回到負重,張彥立刻拿起天子賞賜的錦袍仔細的摸索了一番,在錦袍的一個角落裡,摸到了一點凸起之處。

他二話不說,立刻抽出佩劍,直接將錦袍挑開,一封密信赫然展現在他的面前。

713 鬧劇036 當面對質290 兜個圈子657 嚴顏動手007 斬殺曹昂174 賦稅整改096 虎癡許褚431 涼州亂18347 荀彧之死531 荊州易主3240 開始改革089 張彥中箭468 山雨欲來風滿樓5654 江州丟了784 出征477 山雨欲來風滿樓14020 神醫華陀478 山雨欲來風滿樓15752 馬超入關418 涼州亂5603 燃燒的長江43132 又見典韋782 蛇陣355 錦囊妙計778 爲難815 龐德請罪271 大戰陰雲430 涼州亂17278 全面戰爭834 改朝換代547 荊州易主19073 陶謙病危581 燃燒的長江21107 真實用意072 亢父險道583 燃燒的長江23109 陷入圍困582 燃燒的長江22308 北征黑山293 黑夜突圍068 窮寇莫追703 南中造反392 提拔五將783 巫術750 斬殺朵思095 袁術退兵775 擅自行動238 白眉馬良051 驍騎將軍056 追殺曹仁194 海內名士143 重重包圍653 真的死了202 太原王氏295 曹操中毒488 遠征交州6623 一個啞巴166 馬拉松跑465 山雨欲來風滿樓2636 填平護城河644 平定江南575 燃燒的長江15292 久攻不克799 等候多時100 鹽商造反235 傳國玉璽447 西風烈14466 山雨欲來風滿樓3802 太守楊秋560 荊州易主32096 虎癡許褚717 火燒葭萌關483 遠征交州1403 江東使者188 徐晃勸諫758 渾然不知771 誘敵550 荊州易主22227 袁術出逃560 荊州易主32680 小兵張嶷593 燃燒的長江33743 前來勸降779 試探589 燃燒的長江29591 燃燒的長江31239 劉表壽辰050 返回彭城218 斬殺紀靈417 涼州亂4067 漢室宗親151 曹操突圍790 辨認445 西風烈12831 獸兵535 荊州易主7372 今科狀元504 荊州風雲16599 燃燒的長江39132 又見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