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定 大結局

鄴都陷落在興和六年三月初,數年之前燕北親自督造這座比原先擴大三倍的鄴城作爲新的國都,而數年之後,燕北又親自帶兵攻破這座城池。頂點小說更新最快

居住在邯鄲與鄴城之間的鄉里百姓傳聞說:皇帝造反了。

趙王終於準備起兵大皇帝了。

這件大逆不道的事在冀州百姓眼中是如此平常也如此平淡,甚至百姓夾道相望時還不忘記給趙王行禮。

根本沒有謀朝篡位帶給百姓那種龐大的驚慌失措與恐懼,反倒滿滿的都在意料之中。這叫什麼,燕仲卿之心路人皆知?

但這根本不像王爺向皇帝發起反叛,倒像是守軍簞食壺漿迎王師,燕北的兵馬在鄴都城下陳布石,鼓樂聲爲士卒激起士氣,一彈爲發,鄴都城門就緩緩打開了。

燕北撓撓鼻子,整支軍隊所有武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張臉上都是尷尬這是回家了啊!

投降的城門校尉說,趙王將戰書送到鄴都後,皇帝就在宮中飲了很多酒,酒醉後又哭又鬧,幾個大臣硬拉着皇帝讓他登城指揮作戰,皇帝說什麼都不去,一溜煙又跑回宮裡了。

從城外紮營到進內城,整個過程沒有發生過任何戰鬥,這簡直是在走親戚。

不過在皇宮門口,燕北軍還是遭到了阻攔。坐在宮門樓上大司農孔融不知從哪弄到一套燕氏的赤玄校尉扎甲,刻意將胸口甲片漆着的章紋塗得亂七八糟,握着漢劍破口大罵。在他身邊還有幾個並不擁護燕北的劉氏舊臣,並沒有都跟着孔融一起喝罵斥責,只是攥緊了長戈短劍。

燕北被罵的狗血淋頭,記憶裡上一次敢這樣臭罵他的人是襄平令公孫域,都不知道埋到哪兒去了。

燕北就是再心平氣和,面對這種痛罵羞辱,也很難露出笑容,何況……他轉過頭,對隨行的史官問道:“如果此刻放箭,史書上當如何記?”

年輕的史官仰頭小心地看了一眼趙王,不動聲色地將方纔記下孔融的辱罵慢慢劃掉,道:“孔融罵高祖,萬箭穿心。”

這個高祖,用的巧。

不過燕北搖搖頭,顯然這個回答並不滿意,瞥了史官一眼,道:“不用劃掉,都記下,一字不落地都記下。”

說罷,趙王擡起手掌,卻並未落下,“不要放箭,攻破宮門,把他們全部俘虜,一個都不能死。”

他們應當受到懲罰,對燕北來說最大的懲罰手段是什麼?並非是嚴刑拷打或直接**毀滅掉一個人。他有足夠的權勢,能奪走他人本應有的,也能不讓人得到其想要的。

讓他們眼見王朝破滅卻無能爲力,讓他們本欲爲盡節配臣卻不得其所,讓他們一生都活在陰影之下。

所謂掌控生死,既可奪走人生的希望,亦可剝奪人死的權力。

燕北不單掌控生死,甚至通過人的作爲來掌控千百年後,後人的眼光。

“如此,又當如何記載?”

燕北笑了,在騎兵的簇擁下緩緩踱進久違的鄴都皇宮,身後被束縛孔融的叫罵漸行漸遠,最終被兵將敲昏過去。

鄴都皇宮,飲多了酒的皇帝哆哆嗦嗦將印璽推了出來,燕北看都沒有看,他說:“降陛下爲宋國王,享封邑,可?”

皇帝應諾,煌煌四百年王朝落下帷幕。

燕北登基爲帝的消息不論傳到哪裡,都能引發軒然大波,但所有地方又出奇地穩定,並未因此生出亂象。

五月,邯鄲城爲邯鄲都,再開拓城池,重引漳水爲護城河,諸州上表祝賀。燕趙設丞相空懸,人們說這是爲出走的荀悅留下的位置,但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

趙承漢制,沮授田豐等人進位三臺,冊封義、張遼、徐晃、田豫、太史慈五人爲前後左右五方將軍,加封呂布、張燕、韓馥等爲無實領的雜號將軍,王義與馬超進封縣侯,姜晉進大將軍位,數月則遷。

消息傳至蜀郡,劉備急得跳腳,再度向馬超宣戰,卻無奈兵微將寡,再度爲馬超所擊,一戰之後又爲馬超奪取三座城池。消息傳至曹,消息傳不至曹操處,南面的戰事比北方更加複雜,在張遼一再爲士武添送軍備的情況下,曹操無力與張遼爭鋒,北面又懼怕爲張頜所獲,只好帶兵繼續南走,且戰且退最終退避至日南一帶,不爲人所蹤。

劉備在堅持半年後,向燕趙投降,受封涿侯,世居邯鄲。

孫權則在瀛洲做了三年州牧,後亦爲孫策遷墳至吳郡,進入邯鄲久居。

天下,爲之平定。

數年之後,在交州更西南的方向去上千裡,名叫諶離、身毒的異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混戰,戰不過三年而定,建立南國,一封來自南國的國書字體吸引了燕北,在落款處,清晰地寫着南國皇帝,故人曹孟德。

後記。

燕北開天下十八州先河,史稱燕趙神明皇帝,取民無能言、照臨四方之意。年終五十六,後燕桓登基。燕趙立國二百七十餘年,終因內亂而終,爲後世王朝立下盛世之基。

全書完。

新書《開海》,是個明朝中期的故事。明天發佈,審覈可能會在半天到一天左右,到時候讀者朋友可以加收藏,謝謝。

《縱兵奪鼎》就這樣完結了,其中有亮點有瑕疵,能得到大家的包容,真是萬分感謝。唉,說的爲打賞加更,到完結有些更新也還都欠着……很抱歉啊!如果可以的話,我放在下本書里加更吧,哈哈!這一年多讓我學到很多,技藝也有了長進,增加許多經驗,謝謝大家長久以來的相伴給了我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大家的機會。

很喜歡寫書啊,能交到很多朋友,如果方便的話讀者朋友可以加入我的羣,羣號在作品簡介裡有,沒事可以一起閒聊聊天。

四百多天,二百三十萬,寫的不算快,讓讀者朋友們等得辛苦啦,新書應該會在更新速度上更快一些,不過要等到上架之後,上架前應該會保持在每天兩更的幅度,上架後儘量每天多寫一些,多更新一些。

希望新的故事能讓大家喜歡,也希望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謝謝!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奪鹿侯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