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

興沖沖的義帶兵直衝西域,他的部下在酒泉換馬,十之三四的騎兵在這把坐騎換成駱駝,以減輕進入大漠後的水源負擔,接着長驅入西域。

中原王朝已經許多年不曾發大軍進入西域了。燕北這一舉動無端令沿途諸國感到擔憂,紛紛派遣使節向義軍引路,旁敲側推地都想問出義此行的目的。偏偏麴將軍這個人啊,性格有些怪,說他傲是傲,但更重要的是性格欠。

這個欠是欠罵也是欠揍,尤其是揍了也不改。

單單這麼看,燕北這次讓義做西域大都護,基本上算是所託非人了。麴將軍是燕氏出了名協調不好衆人關係的狠角色,要是趙王給他的命令是征服西域,只要輜重後勤跟得上,估計達成主命的問題不大;但若說讓他做西域大都護,管轄好治下西域諸國……這事兒太難了。

估計折騰到最後,就是西域諸國皆被麴將軍逼反,然後大家叮咣打上幾年,最後結果多半還是麴將軍把西域征服了。

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義改不了得瑟。性格是改不了的,但有些獨特的人生經歷,卻能改變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位置估量。倘若一個人地位低下,那麼他就是再狂,也狂得有個限度。

義也是如此。

他的人生,大約要分成三段來敘述,第一段便是遇見燕北之前,自視甚高的涼州籍貫的冀州人,沒什麼特別。但他的第二段人生,遇到燕北之後,便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涼州小豪強之子,變成所向無敵的天下名將,而且還是天下第一的名將。

世上能有幾個天下第一?

義就能算作一個。幾乎以一人之力,拱衛還是燕二郎的燕北,以遼東抗一州,接着以幽州吞冀州,再則發兵徵袁氏,以至雄踞中土。天下名將何其多,可誰又能拱衛主君達成如此雄途偉業?止義一人而已。

狂傲,他有狂傲的身家。簡而言之,征服青州之後的義是誰都看不起的,燕北老大他老二,蒼天只能屈居第三。

然後啊,他就在泰山郡吃了個悶頭大虧,自己心裡落差千丈……狂不動了。

說起來這也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有時候像燕氏諸多大將那樣,戰績都是有勝有負,總的來說勝多敗少的,就可以稱之爲名將了;像麴將軍這樣,戎馬倥傯十個春秋,基本上沒敗過的,那是鳳毛麟角,地位尊崇也是應有之義。

但栽個大跟頭之後就不一樣了,尤其在於義兵敗之後養傷的那段時間,燕氏發生太多事了。張遼把曹操從兗州攆進荊州,轉眼平定三州;徐晃與田豫接替義的位置,不單平定袁紹,連着江東的孫氏也轉眼兵敗流亡海外。

遠的不說,就說近處的太史慈,漢與鮮卑打了上百年的戰事,太史慈出北疆帶兵一個春秋擊破東鮮卑征服西鮮卑,將軻比能趕到瀚海與溪鼠同窩……哪個都是能比肩義的功勳!

義還和誰狂去啊?

尤其可怕的是養傷這段時間,燕北成天派人往他府上送史書。燕北這個人也很有意思,他看過的書,自己心裡覺得不錯,就想讓跟自己關係好的人都看看,好似這能彰顯他自己的品味一般。可他看的都是什麼書,都是史書啊!趙王是不愛看兵書的,因爲他覺得單單兵書並不能讓他學到治國的道理。

史書,越是地位尊崇的人,看史書時的心態便越奇怪……他們總能從史書中看到自己,因爲用不了多久,待他們百年之後,也是一定會被寫入史書的。

每當如此,病榻上的義就想啊,他怎麼就他孃的被臧霸給打傷了呢?

義越是這麼想,自己心裡的那點囂張氣焰便越來越少,以至於最後甚至讓燕北等人感到反常,麴將軍這也有點兒忒謙卑了吧?猛地禮貌起來,旁人還不習慣呢。

以後等後人讀起史來,翻到姜晉那一頁,他們會想,姜將軍真是可惜了,文武全才的神將啊!拱衛趙王的從龍之臣,行軍征戰無人能出其項背,一輩子基本沒敗過,易水河畔以水攻之法擊敗數倍於己的公孫軍,奠定趙王雄於燕代的大功。至於在幷州被匈奴擊敗,那是姜將軍麾下部將不中用的緣故啊!

可說起義呢?將軍不算什麼,他的敵人都太弱了,你看但凡跟麴將軍對敵的人基本都沒跟別人打過,這能算強嗎?唯獨跟別人作戰過的臧霸,一動手就把麴將軍打敗了不說,還在陣中把他擊傷……哎呀呀,麴將軍還是比起燕氏其他大將弱得多啊!

就是時無英雄,才讓麴將軍做了大將,你看後來他麾下那些將領像徐晃、田豫他們,那不都是威震天下的大將,麴將軍的官職功勳戰績,還不如自己當年的手下呢!

這叫什麼事?

義心裡壓力也很大啊,他真怕自己將來百年之後,在史書上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以後麴氏後人還怎麼立足,別人一說你祖宗是個水貨……這能行嗎?

所以雖然義在邯鄲滿是謙卑,但進了西域,便滿面的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拉出個西域國家大幹一場。可惜讓麴將軍失望了,這些西域諸國都對趙王尊敬的緊,連帶着對他麴將軍也是異常尊敬,不論走到哪,諸國皆派出官吏隨行,甚至有幾個國家還派出多少不等的兵員隨同征戰。

給足了麴將軍的面子。

自然,也沒給他機會憤怒,眼看着離到貴霜邊境還早,義只能寄望於宋建到時候能弄出個不尊王命的事,先把他收拾了。至於已經從隨同變成被夾裹至西域的張天師?

算了吧,天師的脾氣,那是真好啊!

別管義再怎麼無禮,張天師是一點兒都不跟他計較,說來這也不奇怪,自接觸燕氏之始,張天師認識的都是些什麼人?儘管從沒見過燕北,但燕北給張魯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安插在漢中郡的寺衆郎。第二印象,就是極爲霸氣的馬超成了燕氏麾下戰將……張天師早習慣跟粗蠻任性的涼州人打交道,還會怕義這點兒臭脾氣?

走着走着,他們離邊境線上宋建的駐軍便不遠了。

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