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燕北這尊大神,偏跑去找劉備那小妖,這事真讓燕北不知道該怎麼說姜晉。
過去做馬匪的時候姜晉就喜好收集些老東西,不過那時候大夥誰都沒讀過書,見識也淺,只當是姜晉戀舊,卻不想粗俗匪類中亦有一顆志趣高雅的心……這事對旁人而言可不是那麼好理解的,不過在燕北看來倒也正常。畢竟任何喜好都非一蹴而就,姜晉早就顯露出他略顯弔詭的喜好。
不是每個黃巾餘黨都能十餘年如一日地收着一根破黃巾。
得了燕北提醒,姜晉這才發現其實他身邊到處都是將來會值錢的物件。就不要說燕北推給他的酒盞與小佩刀了,姜晉在薊縣的大宅裡還存着最早巨馬水河畔燕北送他的甲冑呢!
當事情發生變化,大多數時候外人而言顯而易見,當事人卻總後知後覺。這種情況於姜晉而言感觸尤其明顯,姜晉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貴人,僅僅是交好運的亡命徒罷了。甚至不光是他,就姜晉身邊的所有人——這些於天下而言高不可攀貴不可言的人,在姜晉心裡一個個只是尋常。
趙王燕北是個技藝精湛的馬匪頭子,除了偶爾不務正業做個買賣沒啥大缺點;驪州牧王義是個吝嗇的膽小鬼,會算個數動動嘴皮子還行一點都不能打;麴義倒是能打但歸根結底是個口無遮攔的老混蛋;張頜滑不溜手像只大泥鰍鬼精鬼精;沮授就厲害多了,但讀書人可是真可怕在司州把上黨的張揚、楊醜、眭固玩弄於股掌之間;至於高覽?哼,挨那頓揍十幾年了姜晉還是忘不了胡瓜大的拳頭!
至於他?
就是個缺了三根指頭的老盜墓賊,沒什麼好說的。
換句話說,他們都並非骨子裡的貴人,或許已經非常強大,卻不是那麼地讓姜晉感到尊敬。
反倒是廣陵引火**的袁紹、南邊橫槊賦詩的曹操、鑽進西南大山裡的劉備,甚至是死掉的董卓與在荊州被打得頭都擡不起來的劉表……對姜晉來說,那些纔是這個時代的名人、大人物。
此時此刻,姜晉才終於反應過來,鬧了半天他所仰慕的那些人,已經被他們狠狠地甩在身後。
很遠了。
沒辦法,有些人活在以後,比如甄堯整天盼着姐夫稱帝外甥做太子;有些人活在現在,燕北一腦子平定天下;而有些是活在過去的,那年燕北帶着姜晉巨馬水刺陶謙轉眼已經是半輩子之前的事兒了,可姜晉現在回頭想想卻彷彿昨日。
世道變得太多,時間又走得太快,變化的速度讓人有些跟不上。
轉眼之間,喜好收藏的姜晉便得到最適合他的使命……還有啥比親手造一個留存久遠的王陵更讓人心動?或許這個收藏並不屬於他,但史書會永遠記得,姜晉修趙王陵!
前人記載的東西是靠譜的,不靠譜的始終是看書的人,姜晉永遠都想不到因爲他讓燕北這麼個足矣稱得上‘清心寡慾’的主君擁有了嗜好。
燕北並不喜飲酒,當然也喝一點,但卻只是飲一點,甚至數年不曾醉酒一次。而趙王的起居注中也僅有這麼一次提到酒,‘趙王好酒,晉求家寶,遂以盞賜之。’這成了燕北在後人眼中經常醉醺醺的佐證。
“我去過霍驃姚墓,在茂陵。神道上有馬踏匈奴的雕像,趙王陵也應當有一個,不,四個。還有石人,姜某請示過趙王,就依照現今官位最高者二十四,武官將軍以下、文官州牧以下,依其官職、爵位、功勳高低,各十二人衣着相貌築石人守陵,百年之後共受香火。”姜晉說着向一旁偏頭,指了指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匠人首領道:“記下來。”
對這件事諸將州官是沒有異議的,燕北已經決定,只要他們沒有別的想法,待趙王陵修成,這些功勳之士皆可在趙王陵附近修築陵墓。那不但是燕北的陵墓,也是燕氏後世子孫的祖陵,因而籌劃之責無比之巨,他們要爲燕氏今後數代選定大體位置。
至於爲什麼這樣,燕北的解釋是山那邊便有過去戰國時諸趙王、趙將陵墓,他怕入土之後打不過他們,所以要找些幫手,好到另一個世界繼續攻伐天下。
不過這也只是嘴上說的話,說白了還不是爲了收買人心!
這裡是燕北早先選擇好的陵墓所在,邯鄲城北面的紫山山麓,在山上已有徵發的千餘匠人帶着學徒漫山遍野地丈量地勢,山下則紮起兩座能容整個校尉部的營地,不過如今營地裡僅有二百餘武士巡行。
雖然駐軍不多,但裡面的大人物也不少,既有沮授這樣的趙國相、也有呂布這樣的侯爺、更有姜晉這樣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度遼將軍,自然也少不得任少府的甄堯。
現下他們幾個都沒有軍職,二百餘巡行武士都是他們的私兵部曲,趙國有制,官員可以豢養一部分私兵部曲,但最多也不過百人。這在過去只是校尉的儀制,因爲當初他們中官職最高的也不過纔到校尉,到後來燕北發現這個制度不好,便沒有再繼續增添私兵,但只是減了下面官吏的親兵數量,將虎賁包含在爵位裡,最大數量仍舊是百人。
接着姜晉又說着走過神道後的機關、暗道之類的見解,旁邊侍立的匠人一面記下一面暗自心驚……這位將軍所說的籍貫都是新近數十年中時興的貴人陵墓機關,這東西一般人是接觸不到的。
倒是呂布聽到姜晉看過霍去病的神道,眼睛亮了起來,問道:“你也去過茂陵?”
姜晉沒好氣地說道:“姜某可沒進去,茂陵諸多陵墓,早在姜某去之前便不知被誰搬空,料想是呂侯了。”
姜晉去茂陵是駐軍司州的時候了,而早在董卓遷都長安,便派呂布發掘茂陵,所以姜晉老早就知道那沒什麼好東西,自然也就沒動歪心思。
“你該去看看,真的。”呂布笑了,早年耀武揚威的他這些年磨平了崢嶸,倒像是個高健的鄰家大伯拍拍姜晉的肩膀道:“那些石刻的兵俑,雄渾壯闊……記下來,趙王陵也該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