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

“夜襲!”

飽含涼州腔調的呼喊尖利地劃過夜空,涼州騎手揚臂高呼的動作猛然一僵,雄壯的身子歪着倒下馬去,呼喊聲也在羽箭崩弦中戛然而止,失去主人的涼州健馬還兀自冒着身後箭雨向營寨奔跑着,幾支流矢紮在馬臀,令它跑得更快,陡然間有人射中馬腹,尖銳的箭簇深深刺開三寸口子,駿馬在奔馳中僵住片刻,接着龐大身軀狠狠犁出近十步,撅在地上只能無力地發出щщш..lā

襲擊來得毫無徵兆,那些席地幕天的涼州兵甚至都察覺不到地面的震動,蔡陽城下篝火打地亮如白晝,遊曳的值夜騎手也沒有見到絲毫倪端,突然間馬蹄聲自營地兩側炸響,馳騁馬背的荊州人帶着強弩與弓箭奔殺而來,環刀反射着篝火亮黃,勾走睡夢中的涼州兵性命。

“他孃的有仇當日報,狗日的荊州人不讓睡覺了!”

姜晉罵罵咧咧地自中軍帳內一骨碌爬起來,披着甲掛一躍便至帳簾前,攥着環刀竄出營帳,呼喝着對營寨內混亂的軍卒罵道:“荊州那幫狗孃養的有涼州人擋着呢,慌個屁,給老子擂鼓聚兵,集結營門!”

諸多軍卒這才反應過來,就算夜襲受襲的也是營外的涼州人,何況見到姜晉出來都找到主心骨,一時間營寨中擂鼓的擂鼓、點兵的點兵、傳令的傳令,軍樂吹鼓起來,人心裡便不慌了。

這時代的大將,大約不過幾條來路,要麼家學淵源身處將門,自幼典籍教習伺候;要麼命途多舛身前臨陣,死裡逃生習得本事;姜晉顯然是後者,燕北對他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不論盜馬虜的精於算計、商賈士的機狡市儈還是草莽將的兇猛剽悍,姜晉與過去的燕北彷彿是一個模子刻出來,至於臨危不亂,也是一樣。

人的才能都是逼出來的,被放在度遼將軍這個統御萬千兵馬的位置上,經歷平定冀州的血戰與幷州的苦楚,司州沉澱兩年,就是頭豬,都知道該怎麼領兵。

姜晉心裡可比營寨裡那些軍卒慌多了,天知道營寨外頭是什麼情況,領軍至荊度遼部上下都沒想過如何守備營寨,營地外防着大幾千涼州人據守,因而連壕溝、壘門都不曾搭建,涼州人若是不能抵擋,敵軍頃刻間就能一把火燒了他的營寨。

慌也沒用,他身在這個位置,別的一概不懂,但卻知道不能慌。就像燕北過去常掛在嘴邊的,他若怕了,別人怎麼辦?幾萬人的軍隊都指望着他呢!

倉促跑上望樓,營寨與蔡陽城當中數百步空地上篝火映照通明,此時收入姜晉眼底的到處是兵荒馬亂。涼州騎兵在戰場上兇悍之名傳天下好幾百年,但隨董卓入京、李郭掌政,涼州兵的混亂之名也傳揚很久,此時此刻,姜晉能看出來涼州人爲什麼成不得大事。

戰場上到處步騎奔走,像早年塞北草原上受驚的馬羣,分不出個東南西北,悶頭亂竄……要不是人影綽綽中有些騎兵騎着明顯是南方矮馬的荊州人左右馳射,姜晉還以爲是涼州人自己嘯營了呢!

荊州只有兩個馬隊,分別自東西兩側突入涼州兵夜宿的營地,當下顯然已穿插衝鋒一個來回,正在自兩側撤離戰場。僅有兩隊,這很好解釋了爲什麼涼州兵的斥候不能發現他們防患未然,也很好地解釋了爲什麼涼州人當初那麼兇最後還是沒能成事。

“就他娘兩三百騎,嚇得那鳥樣!”

知道敵軍虛實,姜晉的心完全放了下來,邁步走下望樓對涼州兵破口大罵。他倒是沒忘記剛纔自己也被嚇得夠嗆心都提到嗓子眼,可誰讓受襲的不是他呢,站着說話姜度遼肯定不腰疼!

李大目姍姍來遲,方纔他在整頓軍士。這座營地裡屯着兩營軍卒,分別由姜晉、李大目親領,姜晉的部下自不必說,雖說在燕氏嫡系兵馬中屬於難得的弱旅,可放眼天下,到底像他們這樣有如此充足作戰履歷的軍隊卻是少有,何況兵甲軍械從趙**需那都緊着他們供應,屬於金錢堆出來的老卒;李大目那就不行了,他手底下帶的是黑山黃龍、大計的兵,這幫人有些是早年黃巾餘黨、有些是冀州亂匪強盜,加入黑山軍後便一直在山裡挨餓受凍,不過是與董卓涼州軍遠遠地打了個照面,後來再沒經歷過什麼大陣仗,被燕北劃拉到司隸去屯田。

本質上來講,這就是一羣會殺人的民夫,讓他們佈下陣仗去打別人,嗷嗷叫着就去打;可被人佈陣衝鋒時,也是嗷嗷叫着捱打。

營寨外的涼州兵一亂,營寨裡的李大目部便也亂了,李大目費好大一番手腳才止住亂勢,趕緊趕到營門,卻見姜晉搖頭晃腦地已經下來了,連忙問道:“營外怎麼了?”

“沒事,荊州人復那幾塊石頭的仇,夜襲呢。就兩三百騎,正往外撤呢,涼州人反應過勁就該追殺到城下……這幫人都是死士,出來應當就沒想活着回去。”姜晉對荊州人的敢死氣概欽佩無比,兩三百騎就敢沖涼州營,膽氣不可謂不壯。誇完了荊州人他也沒再罵涼州人,對李大目問道:“咋纔來?”

提到這事李大目比營外涼州人還難受,神色不善道:“營外一亂,營裡一個軍侯搶開營門收拾細軟就要帶着幾十個部下做逃卒,讓我殺了。他孃的,趙王就不該在司州給他們田,過去的黑山強勇如今全成軟腳蝦,一打仗光他娘想着回去睡小娘!”

“你我說了不算的事就別想,沒用!”姜晉擺着手,頭也不迴向前走,“回頭問問敵騎領軍將領叫什麼,這是個有膽色的,可要小心些別被莽夫取了命……蔡陽城,不好打。”

話纔剛說完,身後營寨外突然再度炸響紛亂,還不知何事轉眼馬蹄聲越來越近,接着便是寨門轟然倒塌傳出巨響。姜晉矮着身子回首望去,只見煙塵蕩起,數騎破土而來,爲首一人兜鍪上插鳥羽,扯一副長弓朝他勁射而來!

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奪鹿侯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六章 鎮關中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