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

燕氏唯一留在鄴都的,就是甄堯。

這段日子鄴都一日比一日亂,就是甄堯的心也一樣,亂。

過去諸侯王嫡妻被稱作王后,但如今人們多把過去的王后稱作王妃。後,漸漸成爲只有皇室能用的稱謂。甄堯的五個姐妹,都是王妃。現在南方一封信傳回來,告訴他甄氏一門將會出個皇后……似乎都沒有那麼欣喜若狂了。

伏完在御史臺門前停車駐馬,看着絞死在木樁上的屍首暗暗皺眉。甄堯是個體面人,怎麼會在三臺官寺之外做出這等暴行?

頓足不過片刻,前去報門的武士便氣呼呼地走來道:“主家,御史臺門卒不讓進,還大放厥詞別說輔國將軍,就是皇帝親臨該不讓進也還不讓進!”

甄堯太狂妄了!

伏完身旁跟隨的武士甚至做好了伏完點頭他便率人踏開御史臺的想法,卻見伏完的確點頭了,但點頭的同時已親自邁步上前,對低賤至極的守門武士拱手道:“可勞壯士通報侍御史,老夫伏完,可否入內與侍御史一敘?”

三臺中的御史臺如今已經沒什麼人了,如今的朝廷還需要御使嗎?唯獨剩下一個侍御史甄堯,掌管的還是趙國輯校寺。

伏完是在數年前見過燕北親衛的,眼下御史臺門口侍立的根本不是什麼門卒,而是正經的遼東武士,在先前的幾年裡他們穿着插羽扎甲做漢朝的羽林武士,現在他們脫了扎甲換上赤色大鎧,搖身一變便又成了當年的燕趙武士……這是趙王北賴以稱霸北方的精銳力量。

強攻?

誰知道高門之後有多少這樣兵甲齊備的武士,雖說調來城中駐軍不計傷亡定是能攻下御史臺,但就目下伏完身後這些武士是絕對不夠用的,倒不如講講道理,興許還能進去。

出乎意料的是高門洞開,露出甄堯帶着矜持笑容的臉,烏黑的眼圈讓他看起來有些憔悴,眼神卻閃閃發亮,拱手道:“輔國將軍,堯早知道有人會來,卻沒想到是你,請進吧。”

御史臺中,伏完渾身汗毛都炸了起來……甄堯怕是被燕北突然要反叛的消息嚇壞了,御史臺的庭院、亭道,到處是披甲執銳的武士,武士們在高臺後架起木壘,搬運箭矢顯然準備應付一場可怕的攻堅戰。

這個瞬間伏完突然知道爲何天下會變成這般模樣,爲何趙王與皇帝的關係會變成這般模樣。因爲燕氏這些人遠比他們要果斷的多,不會瞻前顧後。

進了堂中,伏完便開門見山地道:“侍御史,趙王爲何要反叛,如今朝廷與皇帝對他都毫無威脅啊!”

“毫無威脅?恐怕輔國將軍此言不實呀!請飲蜜漿。”甄堯在堂中踱步,從人奉上飲物他也不忘向伏完盡地主之誼,隨後才自案上翻翻找找,邊說道:“去歲冬月皇室大祭召集百官,雖然如今鄴都沒有百官那麼多,甄某姑且這麼說,當日耿紀隱晦地邀太醫令吉平在祭祀後前往他的府宅。祭祀結束後已是半夜三更,他們談了些什麼,輔國將軍會不知道?不知也無妨,在下便讓您知曉。”

說着甄堯在案上翻出一冊左伯紙縫裝的書放在伏完面前的案上,探手示意他翻開,道:“那天夜裡他們兩個躲在耿侍中府上暗室中密謀達旦,所言觸目驚心,卻逃不開想要以齷齪手段殺死趙王。第七句,‘可殺之’;第十五句,‘應死’;第四十九句,‘鎖死宮門,斫殺’,凡此種種,至於說辱罵趙王那些話,甄某便不想提了,與這比起來言語侮辱已不算罪過……輔國將軍您的意思,這是對趙王毫無威脅?”

這書冊對伏完來說,纔是真正的觸目驚心,整整一冊書近萬言,事無鉅細地記錄了耿紀與吉平、吉邈等人在耿紀府上暗室中徹夜談話,儘管其中有些段落不知是因耳目被支開還是並不重要而漏記,也仍舊令他徹骨生寒。

暗室爲何被稱作暗室,談話毫無保留地被旁人停下並記錄下來,這還是暗室?分明是與大庭廣衆無異!

“這……侍御史,耿侍中是?”

伏完說罷,甄堯便接連擺手,道:“您別這麼看着我,甄某沒什麼才能,就連這侍御史的官職都是因爲姐妹嫁對了人才得來。殺人這種事,甄某是萬萬做不來的,何況即便我想,姐夫也不讓。趙王離開鄴都時再三叮囑,讓我不要在鄴都生事,只要安心在這三臺之中住着。不過若無趙王叮囑,你以爲他們還能活到近日?”

伏完歷仕先帝、少帝、當今皇帝三帝,其間經歷董卓、王呂、李郭諸人掌政,沒有一個像是燕北這樣帶給他巨大壓力,哪怕是董卓也不行。董卓是放縱西涼兵明着嚇人,可實際上就算明面上頂撞他,只要佔據道理朝臣便多半不會被殺,那是一把雪亮的刀子;王允就更不行了,不過有些才學的一介獨夫;至於李郭,僅僅學了董卓三成本事,使得秩序崩潰。

可燕北不同,燕北是藏在牀下上弦的強弩,鋒刃在睡覺時緊緊貼着人們的肌膚。刀子總是要收鞘的,榻下強弩卻讓人不得輕鬆,因爲人累了乏了,總是要上榻歇息的。

這是恐怖。

甄堯從未說過他掌握了多少信息,可誰都知道,這巍峨都城之內分明任何事都逃不開他的耳目!

“耿紀非我所殺,不過甄某卻爲他報了仇,那個殺死他的家僕就被絞死在外面,您來的時候應當見了。輔國將軍,其實我不想殺他,非但認爲他無罪,還想賞他千金呢!”甄堯一直在笑,只是臉上的笑意有時淡些有時濃些,比方說現在,“可我打着趙王的旗號在鄴都就得按他的規矩行事,姐夫是講道理的,我也就只能講道理。趙王的道理,爲主盡忠該賞,以臣弒主就該殺。事情到今天這步,是朝臣一步一步逼出來的,我想您也無話可說。皇帝現在不好過吧?姐夫心裡也不會好過,可是啊,輔國將軍——”

“你知道我多高興!”甄堯笑着的臉上甚至有幾分瘋狂之態,攥緊了拳頭緊咬着牙關,身體都剋制不住地顫抖,“我的姐姐和妹妹,她們將是皇后皇妃;我的外甥,不論是哪個外甥……將位及至尊!”

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六章 時過境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