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

“張遼小兒,我還未去尋你,你倒先來了!”

夏侯淵一路都緊緊攥着拳頭,自良山兵敗起,他便憋着力氣要和張遼再戰一場分出勝負,此次聽說張遼領兵攻打他們的家鄉譙縣,當即火冒三丈地領兵出征。

若換一般人,前番爲張遼所敗,或許心氣上便低上一等,可夏侯淵非但沒有絲毫遲疑,反而更加精進地籌謀針對張遼作戰特點的戰術,以期徹底擊敗這個敵人。與之相對的是曹操對這本家兄弟的信任,儘管夏侯淵前番敗於張遼之手,但此次仍舊讓夏侯淵領兵出征。

當然了,曹操就在後面領軍壓陣,也不怕夏侯淵出什麼紕漏。全軍聽聞張遼在沛國出現的消息幾乎相同的都是又喜又怒。喜的是知道張遼在哪便不必擔憂他的神出鬼沒,但同時也因家鄉被張遼領兵而憤怒……張遼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打譙縣。

譙縣是個在兗州豫州,就算在沛國裡都不算什麼機要位置。即不臨大河也不臨大山,戰略上唯一亮點大約也就是臨着四條交通要道,可這隻需駐上一曲人馬便能封阻,何必賣力不討好地進攻只有千餘駐軍的小城?

沒有別的原因,張遼就是想要激怒他們,吸引他們。

但這事躲不過,就因前些時候說的,譙縣掌握着交通要道。也就是說,就算張遼不攻打譙縣,想要繞過濟陰郡的曹軍也只能從這邊來,沒有別的選擇。

夏侯淵這次不小看張遼了,儘管他的兵馬還在疾行,但並未與東路諸軍拉開太遠,像個不過十餘里路程,一路向譙縣奔去。當他接近譙縣,當即命斥候向東灑出三十里,時刻回報張遼部援軍動向。

望着越來越近的譙縣城池,幾名曹氏將領的臉色都不大好……張遼攻城的速度太快,顯然有備而來,不過幾個時辰城頭便已換了旗幟,這自然是張遼手快,可他們並沒有攜帶攻城器械啊!

一羣人火急火燎地趕到譙縣城下,望着兩丈高的城牆紛紛沒了脾氣,這纔想起他們來時根本沒想過會打城戰,各個只想着援救譙縣,連雲梯都沒準備。

好嘛!上萬軍隊圍着譙縣城池三面席地而坐,看上去就像一羣軍紀良好的起義軍!

連軍帳、營造事物全都丟在後軍輜重由夏侯惇帶着前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這幫人可以歇了。

“也不知道,咱跑這麼快,過來圖什麼?”

“抱怨有屁用,你來的時候就想着帶雲梯呢!”

諸將聚在一起抱怨片刻,散去前往各自駐防的城門外領兵。現在再抱怨也已經晚了,只能等後軍的夏侯惇領兵前來才能發起攻城。

至於城中的‘張遼’突然領兵殺出來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存在的可能。

“張遼不是傻子,三門之外是我軍最精銳的衝突士,我反倒擔心當主力趕到他會從東門逃跑。”夏侯淵籌劃一番,對李典說道:“曼成,就請你領兵繞過城上敵軍耳目,於東門外十五里設下關防,阻攔敵軍。如果敵軍大部自東門走脫,請你無比阻攔他們一刻光景。”

李典只有三千部下,指望攔住城中‘張遼’所領萬餘大軍幾乎沒有可能。但張遼在追逃間同樣不敢死戰,只要李典能阻攔張遼部敵軍半數一刻時間,待夏侯淵等人反應過來領兵殺上,便是一場大勝。

李典當即領命,儘管他知道這將是慘烈的活計。但凡張遼部軍士要突圍,他們就像河面橫船的走軻想要以一己之力攔住衝鋒的鬥艦般被撞得粉碎。但沒有辦法,諸部將軍中,只有他的部下有這樣力挽狂瀾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諸部兵馬中,也只有他的部下不姓曹。

曹操很公道,李氏宗族的戰功從不會少;但諸將同樣對他也不夠友好,當艱難的戰事來臨,誰不希望將別人推出去呢?不過當自己就是這個‘別人’時,悲哀也無法避免。

陳宮看不見李典去了哪裡,但他知道城下的敵人變少了。

三面城牆外總共上萬敵軍,一下十之二三不知去向,無論如何都能瞧得出來,不過陳宮並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他的注意力一直盯在張遼離開的方向,只要敵軍沒有去那邊,便說明情況不壞。

而如果不在張遼離開的那個方向,敵軍便只有可能去一個地方……東門外的遠處,圍師必闕的訣竅,在城外稍遠的隱蔽處屯兵,十里之外,那是最讓逃兵放鬆警惕的地方,也是圍城作戰中最容易出現大規模傷亡的地方。

“石砲能砸中他們麼?”

陳宮不是武人,但同樣精通六藝中的射術,挽開長弓便朝着敵軍陣線拋射而去。看着箭矢紮在上百步外的開闊地將左右敵軍嚇一跳,他不滿意地搖搖頭對身旁將官又好似自言自語道:“有些遠了。”

遠的不是勁射而出的箭矢,是敵軍據守的位置。居高臨下的箭矢射出上百步並不出奇,但石砲不能達到這樣的射程。燕軍的石砲算不錯的了,陳宮聽說最早出現在幽州戰場的石砲僅僅能拋射巨石五十來步,現在的石砲普遍在七十至百步之間的射程已極爲優秀,但面對這樣的圍城戰鬥仍舊有力不逮。

他倒希望這五十架石砲換做武鋼弩車,能給敵軍造成更大的士氣打擊。

“把弓弩隊調過來,射遠。”陳宮將長弓放到一旁,對左右道:“敵軍不願攻城,激怒他們,或讓他們退避。”

當下的情形敵軍不願攻城是必然,即便弓弩能造成幾十人的殺傷也未必能逼迫敵軍攻城,沒有五倍兵力與攻城軍械,攻城永遠是吃虧的活計。但陳宮別無選擇,他不能什麼都不做看着別人圍城,把一切希望都交給張遼。

只要敵軍在弓弩下退避,便能打擊他們如虹的士氣,不論敵軍在接下來做出什麼選擇,對陳宮而言都是好事情。

幾百個弓弩手在城頭久違,當箭雨如蝗向敵軍射出時,在他們的身後,東城牆的遠方,卻傳來喊殺之音……8)

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