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

正午日光下,駱縣南部揚起片片凜冽刀光,滾落頭顱堆滿車駕。潘棱張起大弓,虛起眼來,撒手箭矢飛過,遠方雙手受縛掙脫繩索尚未跑遠的匈奴俘虜只待發出一聲叫喊便應聲而倒,透胸而出的箭簇帶出鮮血緩緩浸紅沙地,曾在高句麗以孤軍遊鬥月餘,參與紇升骨屠城的燕氏殘忍宿將卻沒再看一眼,收起長弓立在乾旱的土地上,緩緩咬着牙齒讓顎骨鼓起大塊。

潘棱吃盡了匈奴人的苦頭,前番度遼部大敗,隨他自遼東殺出的舊部損失殆盡,數年征戰讓他相熟的老部下只剩下百餘人,故而殺起匈奴毫不手軟。

現在他的偏將部軍卒大多是幷州邊民,大約是幷州地處邊郡百姓多習武事的緣故,雖然新兵不少,戰力卻並未減弱多少。最開始他是瞧不起這些張着受氣包樣的民夫,哪裡比得上過去遊俠兒兇猛剽悍,可這些滿面怯畏的幷州邊民在與匈奴人交手幾次之後,因膽小怕事而更聽軍令,反而讓他對部下軍卒指揮更加得心應手。

如此看來,最開始那兩陣好幾十好幾十潰散給他帶來的困擾,幾乎可忽略不計。

真可謂有得有失,自遼東雖燕北以來,潘棱打了許多年仗,雖然在戰陣上仍舊沒有太多進步,但到底有了一套自己的挑兵選將的經驗能供今後傳給兒子……兇猛敢戰的遊俠兒很好,在戰陣上膽氣足,可以作爲伍長、什長乃至屯長、軍侯,普通軍卒則最好用老實聽話的民夫,越老實越好。這樣組成的軍隊在戰爭中令行禁止,既有勇夫可鼓舞士氣,又有呆卒能聞令而出,方可戰無不勝!

沒錯,潘棱把這些老實人稱作呆卒。

可他娘不是呆卒麼,匈奴人衝擊駱縣南的方向衝了三十多次,全是逃離呼衍骨都侯大部的潰軍之卒,此次反叛之後中原大地再無他們容身之處,都想着從北方衝到草原上游牧,到駱縣看見潘棱才知道被堵死了,盡數都成了亡命之徒,發了瘋地要衝出一條生路。陣線壘牆衝破一層修一層,一次次阻敵,壕溝被人屍馬首填平,土地被紅白之物染盡,就連先前郊野裡幾座屋舍瓦礫兒都沒了,這羣呆卒仍然堅守不退,換了從前那些老兵油子,能行?

一旬有餘的戰事,打到今日,潘棱隨姜晉自雁門至王庭前部下三千餘衆,如今也只剩下七百來號,沒幾個逃卒,全死在一片土地上。

“去到城裡,會騎馬舞刀的,十五往上五十往下,凡是要交賦稅的全給老子拉出來!”他不知道這仗還得打多久,現在不經通報燕北便私自募兵,到時候八成要挨罰,可挨罰也比守不住來得痛快。他跟着姜晉和匈奴人打輸了,本就帶着將功贖罪的心思,指着駱城罵道:“別他娘讓他們在上頭巴巴看着爺們打生死,下來出力氣!耶耶這兒上好的弧刀鎧甲駿馬,再配上彎弓響箭,殺匈奴!”

潘棱的話說的雖大,但他自己也知曉根本強徵不到多少人,一座城裡滿打滿算幾萬人,可老弱婦孺篩去之後便只剩一兩萬,一兩萬裡還要挑出會騎馬舞刀的,能有多少?反正於他而言一千兩千不嫌少、三千五千不嫌多,全他娘拉來,多一個都是賺的!

雖說是強徵,潘棱也沒說謊,他這十餘日收整的戰利可是不少,那些逃竄的匈奴人鎧甲帶的不多,估計路上嫌沉都丟了去,但馬刀、弓箭、駿馬這保命的傢伙事都留着,他們在這宰了兩千多個匈奴人,便空下來四千多套衣甲,只要強徵的軍卒平時有些操練,武士還談不上,總歸是壯士的。

軍卒領命帶着百人隊策馬朝城門奔去,瞧見城池開了門,潘棱便不再多想,扯着嗓子對部下喊了幾句修繕營寨挖掘壕溝,這便帶着十餘騎斥候朝南奔去,他得走遠了看看,怕走過來的匈奴人趁他不備。

這一去便奔出三十里,一往一返雖說仰仗快馬,總歸忙活了半日,待傍晚回到營地潘棱就樂了,壕溝營壘修繕完了不說,營地裡多了上百堆篝火,儘管夜幕下看不出多遠,但粗略數去竟不下兩千餘人。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如何能強徵來這麼多人,還如此安生地圍坐在篝火堆連衣甲都穿得整整齊齊!

潘棱翻身下馬甩了個鞭花,順手攬住迎面跑來的親信張口便問:“這得有兩千多人吧,怎麼這麼多?”

“將軍,就募來六百多,城裡三十多個大戶人家都不樂意充軍,家兵個個都比我親衛隊還多……”潘棱最見不得部將一副受氣包的模樣,當即咬着牙呲手便扣到刀柄上:“你手裡的刀是擺設?按上勾結匈奴的冠子殺上三五家,看他娘還敢不敢,唔,你他娘捂老子幹啥!”

罵到興起眼看就要入城拔刀殺人的勁頭,忽然被滿面驚駭的部將堵住了嘴,好不容易掙脫便聽部將小聲說道:“燕將,大司馬來了,在中軍帳!”

“大,大司,主公?”潘棱一聽臉上神情由怒至驚由驚至喜,嗆啷啷環刀入鞘快步向前奔出兩步,便見中軍帳掀開露出欣長的身形,還未看清火把光亮下的面孔便見那人露出滿口森白牙齒,熟悉的聲音便已傳至耳邊,“幾年未見,你潘將軍都學會強徵鄉勇了,你要殺誰呀?”

“不殺誰不殺誰,縣中大豪太過欺人,罵兩句出口惡氣!”潘棱賠笑,走近了微微矮身問道:“主公從哪邊過來,屬下隨斥候向南走了幾十裡地都沒見人影……可是有何將令示下,派個軍卒來就是了,何勞您親自來一趟啊!”

“不是來找你的。”燕北聽着潘棱謹小慎微的語氣輕笑,指着南邊說出一句,隨後翻身領潘棱步入軍帳,這才說道:“把斥候收回來吧,南邊幾萬兵馬正向北趕,出不了差錯。”

潘棱微微瞪眼,斟酌着問道:“打完了?”

“差不多,最後幾千騎繞過美稷鑽進大漠裡,讓匈奴的劉猛圍了。我過來看看你的戰果,派五百騎東行領路。青州袁本初起兵,回去還要接着打,本來想帶你回去……你這軍紀啊,都當了幾年將軍了,還跟百姓逞威風呢。”

“你順着河水往南走吧,快則時日緩則兩旬,就能碰上度遼將軍,有氣概別和我族兄弟使,去和外族使,押送匈奴人南下鞏縣,你們去。”說着燕北稍顯幾分疲憊地嘆了口氣,末了纔看着潘棱笑道:“完了索性留在河南,駐軍滎陽就地募兵操練,全聽沮公與安排……某擔憂曹氏也會趁亂起兵北上,你去看好了阿瞞肘腋!”

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