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

增設將軍部,是燕北早就想要做的事情。儘管因朝廷遷都留下的陣痛令他不能及時發兵向南,但南方以曹操、袁紹爲首,還有異軍突起的孫策飛速擴張都令燕北感到心驚肉跳。哪怕他們目下均對朝廷態度曖昧,甚至在年前都遣來使者上貢,卻不能讓燕北對他們打消疑慮,反而愈加忌憚。

都做過諸侯,燕北從他們上貢的物品中很容易看出他們隱晦的寓意,也清楚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朝貢,多是些金玉製品與些許過去的寶物。就像燕北從前向朝廷上貢孔子履一般……只有在這個時候,燕北才知道自己過去上貢孔子履的做法是多麼好笑。

孔子履對他沒用,所以他交給朝廷。而曹操、袁紹等人的心中想來也是一般,這些金玉對他們無甚用處,所以交給朝廷。

其實說白了都是在拿皇帝和朝臣當二傻子。

偏偏啊,皇帝和朝臣就吃這套,有時候人就是欠。過去李傕郭汜餓着他們,恐嚇着他們,所以當燕北給他們平時達官貴人都不屑去吃那些有腥臊味的豬肉時,各個感動的痛哭流涕。可現在他們吃飽了,燕北敬重着他們,倒也沒什麼感覺了。

這是人之常情,燕北理解。

可他孃的曹孟德袁本初送來些金玉器物,一個個侍御史議郎百般誇讚笑得合不攏嘴是怎麼回事!

實在是入冬了,就算大殿裡燒着地龍也讓燕北凍得嘴脣發紫,否則早青着臉把那些墳地裡刨出來的破爛玩意丟出去了。

沒錯,就是墳地裡刨的。

過去姜晉做過那些勾當,燕北粗略地掃上一眼就知道,當那些重溶的金餅和琉璃放在一起的時候,他不但看出這些東西是從地下挖出來的酎金,還知道琉璃多而金少。

挖了劉氏祖宗的墓,還把琉璃送回來,金自己留下……一羣傻子還在朝堂上爲他們說好話。

可燕北偏偏不能站出來說這些東西是地裡挖出來的,處在風口浪尖的他並不像讓人知道他過去也幹過掘墳盜墓的事情。

‘曹孟德啊曹孟德,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就是做這事的吧?’

前些時候,燕北得到兗豫消息,曹操新募能人異士立一箇中郎將與幾個校尉,名字詭異員額不多,並非摘選精悍戰將,顯然不是爲了征戰而用,當時還讓他狠狠地憂心了一段時間,不過轉眼便在朝堂上知曉了這些人的用處。

籌措軍費。

這也不難想象,各路諸侯雖然富有天下,紛紛裂土行稱王之事,但因戰爭這頭吞金巨獸,他們也同樣貧窮不堪。可以說,現在還未死掉的這些諸侯,沒有誰是窮奢極欲的,哪怕他們能夠拿出百金千金來賞賜立下戰功的部下,可對於他們自己,卻是一個賽着一個摳門。

因爲沒錢。

燕北在天下諸侯中算富有的了,現今他當之無愧地是整個天下最富有的人。這不單單是因爲他坐擁幽冀二州,也因爲他的商隊在無關卡的二州自由通行之外,還可以與塞外東夷北虜通商,亦能平安穿越戰亂的幷州與相對安定的關中,與涼州、益州、荊州進行買賣。

只是連他所掌握的朝廷都因錢糧之事焦頭爛額,更不必說旁人了。

這不是個好時代,對所有人來說。愈加激烈的軍爭致使諸侯與百姓的關係更像義務,一切爲了戰爭。

種田、賺錢、挖礦、冶鐵,甚至讀書養馬,都是爲了戰爭。

當然也並非沒有桃園,比方說偏遠的益州、交州,還有相對風雅的荊州,百姓的生活狀態便要比哪怕幽冀都要好多的。除了涼州幷州是自己和自己鬧,關東地區一直是軍爭與衝突最爲激烈的地帶。

這種時候,南方諸侯不向朝廷上繳賦稅,便是有不臣之心。

說實在的,掘墳盜墓的確是快速擴充軍費的好方法,只是燕北不能用。

不過相較而言,就算是不盜墓的燕北,也要比掘墳後的曹操富裕太多。

他不擴充軍費,他要擴充的是軍隊!

不出意料,光祿勳擴四個校尉部的提議在朝中沒有造成太大影響,裁撤北軍也超乎燕北想象的順利,甚至僅有大司農孔融提出異議,他認爲光祿勳擴四個校尉部是可以的,但每個校尉部最好只增設員額七百……因爲朝廷沒錢。

而裁撤北軍五校那麼順利的原因也是一樣,公卿的悟性還是很高的,既然現在朝廷的運行並未因缺少官職而受到影響,那爲什麼還要用那麼多兩千石呢?

事急從簡,這種時候人們反而認識到像燕北這樣諸侯的軍府官職較少而處事靈活的好處,官職也並非只能懸而不能改。

在這一點上,種輯率軍北走也是有好事情的。至少當初他在皇宮那樣說燕北的壞話,不少人都在心裡替他揪了一把冷汗,雖然在現今看來公卿也同樣不認爲前往遼東是多好的差事,至少他們認爲燕北不像李郭那麼野蠻。

要知道,在孔融當着皇帝譏諷種輯之後,不少人都覺得燕北到現在還未殺人,種輯八成就是頭一個了。

但這場風波就像沒發生過一樣,種輯家小仍在鄴都安好,他自己帶兵前往遼東,甚至後來從太尉府上還傳出燕北讓他去安定高句麗的風聲。

這讓朝中原本就正直的公卿鬆了口氣,至少燕北不像傳聞中那麼暴戾;同時也讓那些居心叵測的人狠狠地清醒了一下,燕北不像董卓,更不像李傕……這個大司馬比他們狠多了。

人們怕死嗎?敢去對抗權貴的人通常都是不怕死的,利慾薰心早就讓他們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那他們怕什麼?怕無聲無息地就死了。

被董卓殺死,被李傕殺死,能讓原本不聞一名的人突然便名聲鵲起,甚至子孫後人都會在將來得到重用。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變得不怕死,可燕北呢?

一聲不吭就把人扔到北疆去了,就是死……也是死於外族作戰,自己本事不精上,能留下什麼善名?

這可不是死得其所。

燕北沒空理會公卿是怎麼想的,他正在大司馬府看着書信,極力壓抑着心頭的怒火。

度遼部在幷州因西河、五原等地之事與南匈奴王庭交惡,雙方交戰,度遼部戰敗退回雁門,度遼將軍姜晉負傷,希望燕北能讓左賢王劉豹回匈奴王庭,彌合與朝廷的關係!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