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

沒有絲毫意外的,堂堂朝廷大司馬下令幽冀養起了驢子,這讓燕北無端引來許多笑話。x23us.com更新最快朝廷東遷至鄴城已經很久了,眼看着便滿一年,而朝臣也大多摸準了燕北的性格,既不像董卓那樣暴戾,亦不似李郭那樣野蠻。於是……大家就敢嘲笑他了。

其實很多時候,草莽出身的權貴,比那些世勳世祿的貴戚更能包容別人,用好聽話來說也就是更加寬宏大量。只是往往,這些權貴並不覺得。

平心而論,無論有暴怒之稱的董卓還是粗鄙不堪的李郭汜,在楊彪、司馬朗等人直言之下,卻大多沒有惱怒地殺掉這些公卿。反倒是幷州大族出身的王允,僅僅因蔡邕編史便藉故將他殺死……誰是真正的心胸狹窄之輩呢?

但也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對比給百姓帶來的災禍,一百個王允綁在一起,也比不上董卓或是李與郭汜。

燕北更不必說,儘管因他過去連年發動戰爭,使天下因他而死的人數俞十萬,但他本身並非是殺意暴虐之人,尤其在對待公卿士人上。他善於學習,這不僅僅體現在他好學,而更在於野蠻生長毫無家學的他知曉總結前人失敗的經驗,學習並謹記別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追隨張角起兵造反後,他看到張角失敗的原因,是陷入站在士族豪強對立面,並接納匪類,讓他知道單單聯尋常百姓的兵卒與亂軍是不足以成事的,所以後來當他追隨張純造反,軍中的中流砥柱並非是他過去的老兄弟,而是重用義與高覽這些投降的漢軍中下級軍官,得以在十幾萬亂軍中脫穎而出。

公孫瓚的兵力很強、袁紹的聲勢浩大,但他們一個窮兵黷武不知恤民而一個私心過重漸漸失去士人歸附,借用這樣的機會,他在遼東分田於民免除賦稅、爲冀州百姓平黑山之亂,討董首次發兵,得到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的聲勢。

後來的董卓爲他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也讓他親眼看着董卓以兵威執掌朝廷,看董卓成事、看董卓事敗,自己身死不說,整個宗族在萬歲鄔中被一朝戮盡。

現在正是他用董卓與李郭失敗來銘記於心的時候。人們說董卓死於暴虐,燕北卻認爲董卓做的還不錯,只是太過不小心,所以他立輯校寺,震懾朝廷諸公;李郭纔是真正的死於暴虐與不通法度,所以鄴城局勢安定,才能讓公卿各司其職,並且……有董卓的前車之鑑,燕北並未打算過早地拉攏公卿和他站在一起,包括鍾繇、伏完在內的諸公,只要不與他勢不兩立即可。

董卓是第一個率軍入京控制朝堂的人,即想把持權柄,卻也不敢在某些事情上做的太過火,是以自己的兵將都只能不過擔任將校的官職。但到燕北的時代,便不同了,他用李大目把守宮禁,用太史慈爲執金吾守備鄴都。

沒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尋伏完飲酒時笑談到燕北下令幽冀養驢的事,伏完說京中公卿多言此舉荒唐尤勝先帝在西邸走驢,燕北也只是笑着對伏完道:“輔國將軍拭目以待,我們平定天下,興許在幾年後便要依靠這些荒唐之事了!”

他的話令伏完感到驚奇,燕北責令州郡養驢的命令極其浩大,要五年內幽冀各郡依照賦稅建成能夠豢養少則百頭多則千頭的牧場。倒不是沒人想過燕北要用這些驢子投入戰爭,但與其用這樣的投入來養驢,還不如去建成馬場……即便幽冀二州不缺駿馬,可戰馬這東西難道還嫌多?

再想追問什麼,燕北卻不說了。

說也說不清楚,肉食者何其粗鄙?他們只知道驢子沒有戰馬跑得快,卻不知道驢的拉馱能力比戰馬強上不止一籌,戰事可運送輜重,閒時能耕犁土地。他讓人在城外試過,一頭驢跨上犁頭一日便可耕出三畝田來。

雖然還比不上耕牛,但比人力強多了。牛這玩意兒,尋常百姓哪裡買得起,不知多少家裡連牛都沒有的只能靠人力,一年到頭照料四十畝地便已至極。

若是過去,四五十畝地也不少了,畢竟田價貴而人多……可現在還是過去的情況嗎?幽冀二州算是天底下百姓最多的地方也不過才五百萬人,因爲戰爭讓大片土地荒廢沒有人去耕種。在更加荒涼的關中,過去富庶的司州眼下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十萬人,甚至僅僅和人少田少的幷州持平,這還是因爲燕北遷了白波、黑山的人進入關中,否則那裡就是一片赤地。

現在的問題是,人少地多,再去依靠人力耕種顯然行不通。過去在遼東施行的法令已經換到了幽州冀州,只要家裡田地沒到荀悅規定二百畝的百姓可以自己去郡縣官寺領農具和田地,賃耕三年地就白送,頭年還免稅。就這樣還很難把田地送出去,因爲耕不過來。

單單依靠人力和農具,哪裡能耕種那麼多土地。就是看着眼饞都不敢去領,因爲州府設有督田官,賦稅是按照田地畝數收的,而不管收成。就是說如果家裡有二百畝田,哪怕只耕出五十畝,大收時的賦稅也要照着兩百畝官府的統一標準去收。

所以許多田地仍舊荒在官寺手裡,沒有田地的百姓寧可去別人家做佃戶養活自己,也不願從官寺領田自己耕種。因爲大氏中有耕牛,但他們普通流民根本買不起耕牛。

但耕牛不好養,就算燕北能以州府的名義去豢養耕牛,也一樣很難推廣到百姓家中,因爲該養不起耕牛的百姓仍然養不起。這不是因爲市面上沒有耕牛,而是他們根本買不起,買得起也養不起……耕牛是不能太累的,甚至有的百姓僅僅用牛車來代步卻不讓它耕田,因爲耕牛累了便趴在地上不吃草,第二天也不能幹活。

但驢子不一樣,它不用**粟,好養活的很。如果州府能在牧場大量養活驢子,以後百姓也一樣能養,耕田便能變得更加容易,甚至就連出行、力役,也會變得簡單。

燕北對這樣的事情始終報有龐大的熱情,因爲在做這些事時,他能切身體會到自己在改變整個天下!

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