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懼一戰

燕北放下書簡,雖然北方安定,天下卻正是多事之秋。x23us.com更新最快

黃河以南的關東諸侯一個都不消停,曹操發兵攻打豫州,兵馬勢大要收復郭貢部下的半壁豫州之土;佔據南方的袁術去歲和揚州劉繇部下的張英、樊能打了一場,今年劉繇又驅逐了袁術留在揚州南方的兩個太守,同時也不接受劉表派到豫章的太守諸葛玄。而到今年,樊能被袁術部將紀靈擊敗後逃離揚州生死不知,張英則在與孫策的大戰中被當場挑殺。至此劉繇落敗,跑到劉備的徐州避難。

這正給了袁術進攻劉備的藉口,當即率兵席捲揚州而過,北上入徐州。劉備見袁術勢大,便在三月向結盟的袁紹、曹操求援,不過曹操主力大軍又剛發往豫州,僅命留守州府的從事滿寵率三千軍士前往徐州助戰。而方纔自田豫手中奪到東萊得到青州南部的袁紹則更爲光棍,一道路途遙遠的手令便傳到徐州……即便有了曹軍三千軍卒,對比袁術舉大軍而來也只是杯水車薪。

當年曹操攻徐州,都快把徐州根底子打爛了,滿打滿算,百姓不足幽州四分,軍械老舊幾近毀壞、雖有精卒,糧草上卻有力不逮難以久戰。

偏偏袁術卻有部下奮戰各地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這陣仗還未開始,劉備的底氣便要矮上三分。

這便是最近各地間使送到燕北案前的各地局勢,對於徐州的戰事也只知道四月的事,再往後卻是不清楚了。不過這對燕北而言也大有好處,旁的不說,至少南邊的關東諸侯都將眼睛盯在徐州、豫州上頭,他就能騰出手來收拾西面的馬壽成了。

燕北輕輕點頭,望向立在堂下的馬岱,年紀輕輕一身戎裝,綬帶印信顯示出他是徵西將軍部下的一員校尉,腰間束帶與兜鍪上竟然還有西域異獸的雕文,也不讓馬岱就坐,笑着問道:“馬校尉,你甲冑上的異獸,是什麼?”

馬岱本以爲燕北會先問他爲什麼來中原,聽到燕北的話頓了一下,才仍舊保持拱手的姿勢說道:“回大司馬,這是獅子,是西域的異獸,距長安西去一萬五千裡有烏弋國,有獅子、犀牛。”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燕北也不深究,對馬岱問道:“我聽說徵西將軍沒有安定涼州的意思,反而帶兵東出隴關,佔領了長安……即便要與朝廷爲敵,也不必這麼着急吧?”

馬騰這一步,走得讓燕北有些懷疑自己。難道燕氏先後殺了胡軫、楊定、李、郭汜、段煨,那麼多個西州大將,就沒讓馬騰感到一丁點的害怕,他前腳在鄴城就任大司馬,後腳馬騰就敢佔領長安?

太託大了吧!

“大司馬多慮了,我們並沒有與朝廷爲敵的想法,在下正是奉將軍之命向朝廷進貢以表尊敬的。”馬岱雖然長得木訥了些,但說話總帶着笑臉倒也讓人平添喜意,對年長不過幾歲的燕北且恭且敬,道:“只是希望大司馬能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能讓我們屯兵在扶風,那是馬氏的家鄉。”

燕北眯着眼睛瞧了瞧馬岱,道:“你們又和韓文約打仗了?”

什麼扶風是馬氏的家鄉,燕北是一點兒都不信的,襄平還是他的家鄉呢,怎麼不見他燕大司馬拉出十萬大軍屯兵在自己家鄉啊!

聽到燕北這麼問,馬岱硬憋着想笑卻不能笑的神情無比認真地說道:“大司馬,今年春徵西將軍與鎮西將軍在隴縣殺白馬結爲異性兄弟……我們沒打仗,親如一家。”

喲,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西涼的兩個軍閥頭子結盟認兄弟,這麼重要的事情燕北居然不知道!

“他們結爲兄弟,涼州百姓有好日子過了。嗯,這樣的話若是對陛下說,也許真的就應允你們了。但燕某還是聽出了你的意思。”燕北將玉斧丟在案上,立起身來踱步,隨後轉頭對馬岱說道:“就是說,你們既想佔領長安用兵馬控制三輔,又不想和燕某打仗……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雖然到現在燕北還是弄不清馬騰到底想的什麼,的確三輔比涼州好,土地肥沃不假。但現在三輔沒有多少百姓,和潼關以東差不多。一時半會,沮授連洛陽近畿還未處理好,也沒時間去收拾潼關以西,但就這樣把土地給馬騰總讓燕北感到擔憂。

不僅僅燕北,天下人誰不對涼州人感到擔憂呢?

“大司馬,爲了扶風,馬氏不懼一戰,已故的李車騎知道。”馬岱微微昂起頭,雖然他知道自己現在站在冀州鄴都的大司馬府邸,堂門之外便有上百個精銳驍勇的武士,當他仍舊看着燕北說道:“在下前來便是希望能避免與閣下的戰爭,徵西將軍很尊敬您,否則也不必迢迢兩千裡派在下送來西域的器物。”

燕北皺住眉頭,他看出馬氏恐怕是真不想和他打仗,否則確實不必做這麼多。或者說是馬騰至少在現在不願和他打仗,只是想選擇更容易的手段得到長安附近的土地……至於扶風?誰在乎呢,左右燕北並沒有多在乎馬氏關於扶風的執念。

其實他不知道,自孝武皇帝始爲充實涼州漢民,不准許涼州人內遷,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在得到戰功後就向皇帝請賜內遷,因此張奐一族才從涼州人變成弘農人。而馬氏一直都在扶風,也就是馬融、馬日的嫡支;馬騰的祖上則因在涼州爲官,家道中落,去官後便留在涼州,久而久之成了貨真價實的涼州人。

燕北看着馬岱不可置信地問道:“你們當初就因爲這事和李稚然打仗的?”

馬岱沒有回答,卻也好似默認。

“我知道你們不懼一戰,燕某亦不懼。但燕某也曾有過真心歸附朝廷卻險被拒之門外的感受。如果你們誠意歸附,燕某也不在意馬氏屯兵扶風。”燕北說着,便眯着眼睛笑了,道:“我會任命馬將軍爲右扶風,准許他屯兵槐裡。但是同時,你們要受命於司隸校尉的節制,並且朝廷會任命涼州刺史,馬氏要爲朝廷說服金城韓文約接受節制。韓、馬兩位將軍,各遣一子至鄴都爲郎官,侍奉陛下左右……馬氏連一戰都不懼,這些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吧?”

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