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

弓高以西,張頜將馬刷擲進桶中,濺起的泥水順着重騎鎧的扎甲裙落在地上。連日以來不曾解甲,貼身的罩衣已被騎鎧內襯的牛皮磨破,不知何時起,兩條肩帶下的膀子血淋淋。

張頜在昨日抽空卸去肩甲請隨營醫匠看過,皮外傷無礙,只是上過藥粉後反覆磨礪,等這場仗打完,一兩個月怕是都難提起重物。

伴着前些日子的陰雨,創口附近捂到發白的肉將會在未來某日躺在鄴城或是冀州的某一座城池明亮的大堂裡乾乾淨淨地剜掉。

他希望是在南皮城。

環刀蘸着水在原石上磨礪,沙沙地磨刀聲沉默而堅韌,張頜終於開口問道:“昨夜的火從觀津西面燒,那是我們的營寨啊,你看清楚了?”

張頜面前拜倒的軍卒滿面驚慌失措,點頭應道:“千真萬確啊校尉,那絕不是觀津城裡的火,西北風,若是觀津城着了,城東的田是一定都會燒燬的,亮的絕不會是觀津城上……”

“夠了。”

磨刀聲停,張頜沒有擡頭仍舊專注着盯着自己的刀刃,只是微微擺頭,道:“你下去吧,讓士卒燒飯,半個時辰後集結。”

等士卒跑開了,向山野間方圓數裡散佈的十餘個營地傳達命令,張頜才怔怔地擡起頭來,看着歸於平靜的林間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麴義和高覽是把淳于瓊顏良文丑都當作軟柿子捏在手裡隨意把玩。他們圍而不攻,就是想避免堂堂之陣中士卒傷亡,求拖住觀津、武邑之間的萬餘敵軍,靜待南皮陷落,攻心招降這支人馬。

就像王門的倒戈那樣,張頜明白。

可把戲終究玩過了,那是一萬大軍,不是能隨意把玩的東西啊。就是一萬頭豬,衝鋒起來誰敢擋?

“吸!”

張頜皺起眉頭,不自覺地將指腹按在鋒銳的環刀刃上,眨眼便流出幾滴血液,殷紅。

昨夜的西北面的大火燒了一整夜,從子時起直至放明,三個時辰那邊的天都是亮的。沒人救火,一直到今日正午纔有青煙冒起來,看得人心裡發涼。

那個方向,燕將軍屯着三萬大軍!

就是三萬頭豬用鼻子去拱,一個時辰再大的火也拱滅了!

只有死人才沒法去滅火,目下大約就像升起的青煙,灰飛煙滅。那不可一世的麴將軍,恐怕也成了外焦裡嫩的熟將軍。

水火最無情,去歲姜校尉在易水河畔不分敵我地淹死三萬多人,恐怕今年觀津一場滔天大火又會吞噬兩萬多人之性命。

這還打個屁啊!

張頜用鐵鞋在地上拖出一條橫線,環刀在橫線上扎出三個點來。左邊是觀津武邑,那現在有一萬以下的敵軍,可能五千可能八千夾裹着大勝之威的虎狼之師;右邊是弓高乃至南皮,散佈着袁譚派出的各路追兵,可能五千可能八千佈下天羅地網的以逸待勞之兵。

夾在中間的這個倒黴蛋兒,就是他張儁義,手裡攥着可憐巴巴的兩千多人,連戰馬都只剩四百多匹的疲憊之兵,軍糧吃了這頓這頓下頓又要殺幾十匹坐騎。

“敵我相差有些懸殊,嗯,還是看看地利吧。”張頜不再去想頗爲荒唐的以一當十,環顧左右頭腦早已飛至天外想着記憶裡冀州近畿的地形圖。

北面有一條能同向莫縣老家的大路,敵人沒能力封鎖,但距離太遠,他就是下令把所有坐騎都慢慢屠宰了都趕不回去;西面一條路,直通武邑可以和那些帶着大勝之威的渤海名將一較高下;東面還不錯,三條路分別通向重兵把守的南皮、無舟可楫的漳水、渤海重鎮弓高。

好極了……方圓五十里無險可守,弓高縣西真是他張儁義今生今世的福地!

無論向東向西,最後的結果不會比現在用環刀抹脖子更難看一點。

張頜的環刀映出一張年輕的臉,他是誰?他是信奉明哲保身的張儁義啊!他會怎麼選。

當然是走北邊,一路殺馬行向莫縣,就算食物不夠,最後難免不會遇到村落鄉里,自己這一營兵,至少在退至鄴城或是薊縣之前,自己這一營兵是能夠保全的。但是今後的事兒,可就不好說了。

麴義高覽新敗,無論是退到鄴城的活將軍還是死在觀津的熟將軍,三萬大軍沒了,燕將軍麾下所能驅馳的便只有趙雲那兩萬餘軍士,便是算上雜七雜八潘棱典韋等人的本部,也不過堪堪四萬。這點兵力要想在今年一統河北是難了,單單從鄴城調到渤海就要半個多月,仗還沒打冬天就來了。

等到明年,休養生息的袁紹捲土重來,冀州少不得一番爭奪。

“校尉,各隊軍士皆已整備,我們向哪裡進發?”

士卒頷首,張頜以沉默中擡手向北以迴應……他決定了,不管兩邊有多少敵人,他做好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連克渤海數城,以這兩千兵力已經足夠了。

直至翻身上馬,張頜沉聲說道:“我們退出戰場,回莫縣。”

在尋常人等看來非同小可的退出戰場,此時自張頜口中卻是輕巧無比,幽冀二州四通八達的道路皆被他記在腦海,離開仍和地方,於他而言皆不在話下。

只是當他策馬行至官道,盤算率領麾下僅餘兩千殘兵敗將離開弓高時,回眼望向西方,張頜的面上露出難言的情緒。

如果麴義高覽死了,死在觀津城外昨夜燃起的大火裡,在遙遠將來的某一刻,他是否會因今日沒有轉身而後悔?

如果麴義高覽活着,活在踉踉蹌蹌逃離追兵的路上,在遙遠將來的某一刻,他是否會因今日沒有轉身而後悔?

鬼使神差,張頜駕着坐騎踏上西面的官道,馬蹄緩緩朝着觀津城的方向踢踏。

“將軍,那是西面,觀津城。”

張頜回過頭,點頭之後緩緩擡起手臂,道:“傳令吧,我們不去莫縣了,去觀津,救救我們的兩位將軍……如果他們沒被昨夜的大火蒸熟。”

也正因這一轉頭,讓張頜失去避過淳于瓊的機會。

當他們踏上前路一刻之後,斥候來報,前方發現大股兵馬,打着淳于字樣的旗號。

8)

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奪鹿侯的野望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