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

良鄉的戰鬥來得快,去得也快,整場戰鬥接戰不過須臾之間,白馬義從仗着快馬突襲而來隨後疾馳而走,待燕北的傳信騎卒趕至各部將領軍中時早已逃出很遠,再難追上。

燕北傳信也並非是爲了讓他們追擊敵軍,而是要防備敵軍突襲。這樣一支好似先漢衛霍殺入匈奴領土不帶輜重的騎兵於鄉野之間太難搜尋,無論是誰都難以保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將他們抓住。

即便成功追擊之後交手,亦難保證己方騎兵是他們的對手,而沒有大軍陣從旁策應,單靠騎兵對騎兵,即便將太史慈的弓騎布放出去,未必打的過不說,就算打過也難以收到太大的戰果……倒不如且讓他們跑了。

“將軍,此戰我部傷四百七十六,亡六百九十,少部軍卒失去戰力。”說到戰損,典韋顯得悶悶不樂,即便決定開戰便知曉會出現傷亡,但及至此刻仍舊令人心中難以接受,“戰場上找到五百餘具敵軍屍首,俘虜百餘。”

讓典韋感到難過的並不單單是士卒的死傷,還有在計算戰損之後,以多擊少的戰鬥他們的死傷居然比敵人多,這纔是令人感到不快的根源。

騎術精湛的白馬義從像一條滑不溜秋的泥鰍,大搖大擺地自山坡上衝過來,殺傷他們的士卒之後又有恃無恐地離開,只留下不到五百的屍首。【】

這仗打的憋屈到家了。

“不必爲此羞愧,以步卒抗騎兵,這已經是很好的戰果了。”燕北嘴上這樣說,心裡也是這樣想,並非是爲了安慰典韋。揮手說道:“儘管我部有三千之衆,卻並非全軍與敵交手,未能合圍便無法留下敵軍。好了,去看看拷問的如何了。”

典韋提着鐵戟下去,行進間破損的甲片撲朔朔直響,方纔短暫的接戰中典韋數次衝鋒在前,親手斬及足有十六,身上的鎧甲受盡摧殘不說,料想皮甲之內亦受到不少暗傷。

燕北舉目向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望去,軍士在死去的屍首上扒下鎧甲收取兵刃,更有持着兵刃巡行在戰場上搜尋尚未嚥氣的敵人,給他們補上一刀,隨後牽着無主的白馬加入搜尋戰利的行列。至於那些死去馬屍則僅僅與戰死的屍首分隔開……當他們離去後,緊緊跟隨在後面的民夫將會把這些馬肉就地切割,在兩日內運送至方城之下。

攻城軍隊將以馬肉鼓舞士氣,不過也有可能沒有所謂的攻城。

最初燕北的幕僚們就認爲嚴綱襲擊安次縣是爲了聲東擊西,而後來自涿郡的斥候探報公孫瓚軍夾裹百姓欲驅趕往冀州,印證了這個想法。而現在,這個來自公孫瓚軍的小將再度領兵突襲,更令燕北感覺他們在涿郡很有可能碰不上任何一場艱難的攻城戰。

如果兵馬行進合理,麴義能夠及時將五阮關封鎖,決戰很有可能在五阮關以東的山脈近畿進行……面對數以萬計的公孫瓚軍兵馬與十餘萬擔驚受怕的百姓?

到現在燕北都不知道他要面對的敵軍主將究竟是誰……如果是嚴綱,那麼再好不過,燕北與那個人曾經有過些許交集,聽人提起過嚴綱的性格,爲人尚屬正直,應當不會做出以百姓爲屏障的惡事。

不過若是公孫瓚與關靖,就未必了。關靖是謀士,智謀之士大多冷血無情,而觀進兵中原後公孫瓚的行徑更是百無禁忌,如果是他們兩個人只怕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到時進退兩難的就是燕北了。

等待俘虜口中的情況,足足等了半個時辰。拷問俘虜這種事燕北一向提不起什麼興趣,何況他知道最終這些俘虜的結局大多一死……最精銳的白馬義從對公孫瓚的忠誠就像燕趙武士對他的忠誠一樣,幾乎沒有倒戈投降的可能。而這些人又都是技藝精湛的武士,就算解去兵甲放到安平鄉鐵礦充作奴隸都令人難以安心。

但是現在還不能殺,否則傳出去令敵軍知曉會對接下來的戰事造成困擾。

典韋沉着臉從遠方緩緩走來,帶了幾個手臂染血的軍卒對燕北拱手道:“將軍,他們從俘虜口中問出東西了,領兵的小將叫公孫續,是公孫瓚的長子。”

“公孫大侄子?呵!”燕北輕笑一聲,這小子有他父親的本事與膽魄,若非恰逢如今天下大亂,早生二十年怕也是一位幽州將軍。笑過了,燕北接着發問道:“嚴綱呢?”

“回將軍,安次只是一處誘餌,領兵者不過是軍中司馬,只是打着嚴綱的旗號混淆將軍視聽。嚴綱如今已從方城前往涿縣。”拷問俘虜的軍卒第一次距離燕北如此接近地答話,神色間透露出些許拘謹,拱手說道:“他們說涿縣防守嚴密,嚴綱要等少將軍退還再向五阮關行進……屬下不知五阮關在何處。”

“遼東的新兵?”燕北皺皺眉頭,若是隨他南下過的老軍卒不會不知曉五阮關在哪,“以前是做什麼的?”

“回將軍,屬下從前是沓氐的獄卒,兄長在冀州戰死,家中充作軍戶,在汶縣分得五十畝田,後……”士卒看到燕北臉上的笑意,卻更緊張一時忘了自己想要說什麼,懦懦道:“後來進了水寨,補兄長的職位,調入將軍侍衛。”

這是家裡已經爲他丟掉一條性命的軍卒,燕北緩緩點頭,笑着問道:“上戰場,怕不怕?”

“屬下不怕!”

“你做的很好,下去吧,到了方城可以好好休息一日。”燕北說着便揮手讓士卒退下,轉而向身旁傳令軍卒說道:“傳令全軍,急行軍前往方城,令斥候營探近畿五十里,朝涿郡探查……如果俘虜說的是真話,將有一場大勝等着我們!”

嚴綱要在涿縣等候公孫續,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帶着十萬餘萬百姓,他們的軍隊走不快。麴義的軍卒現在距離五阮關已經不遠,留給他們至少還有五六日的時間。

如果能奪下五阮關最好,即便是不能,亦能在交通要道截斷敵軍退路。

燕北很期待接下來的戰事!。

a

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