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

高句麗的樑水大敗、紇升骨城之敗,並非是敗在其兵員不精悍。可想而知,拿出去到西面與漢朝打仗,各部大加皆是摘選出麾下最精銳驍勇的士卒,這樣的軍隊又怎能弱了。

可關鍵就在於,將領方面他們比燕北差上太多。高句麗與扶餘國連年征戰,但兩國戰法都是那個模樣,畢竟雙方勢均力敵,繞着一座山脈打了兩年的仗,在平地上還能有什麼好手段?

何況將領上燕北拿出麾下最驍勇善戰的麴義等人,於戰陣中近乎完全放權,可高句麗呢?尚未真正交手,伊尹漠便先殺死一名領兵三千的小加,後來更是做出錯誤判斷分兵使得戰局損兵折將。

待到據守紇升骨城,即便是有心奮起,以五千之兵抗萬衆之軍……燕北要是伊尹漠就直接從城中撤出去,一把火將紇升骨城全部燒個乾淨。城沒了可以再建,但若漢軍打到這裡卻發現紇升骨城無險可守,只能退回睡虎口。

那樣一來,高句麗的格局便大了。

不過世上沒有後悔藥吃,新大王伯固早在知曉次子伊尹漠在樑水大敗之後便急火攻心,當着宮議噴出鮮血,栽倒於王宮正中,隨後一病不起。如今主持國事的是其朝中大輔與主簿,經樑水一戰,伯固與伊尹漠在國中威望大減,尤其如今兩名世子都不在王都,國君又被氣的無法主持國政……大輔與主簿終於有機會把持朝政。

像西面漢朝鄰居的那個董卓一樣!

兩國距離不遠,但消息溝通並不順暢,尤其近年來戰事不斷,邊境時常封鎖,更令消息缺乏有效傳播的途經。如今董卓都已死去快兩個月,他們的頭腦裡還仍舊幻想着把持漢朝朝政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這並不美妙,尤其是高句麗面臨着燕北這樣的強敵時,整個國家都談不上美妙。

伊尹漠的求援書信穿至國內城,還做着把持朝政春秋大夢的大輔與主簿才知曉伊尹漠非但在漢朝境內慘敗,甚至連阻擋漢度遼將軍的能力都沒有,短短半個月便被漢軍兵臨紇升骨城之下,伊尹漠手中近兩萬大軍如今只剩寥寥五千人。

驚人的噩耗令人難以抑制心頭的恐懼,如今高句麗國中大加心頭感受不亞於黃巾之亂愈演愈烈之事又聽聞西北羌亂的感受。

燕北若是真要兵臨城下,他們拿什麼抵擋?

國中大輔當機立斷,紇升骨城必須保在高句麗手中,若丟失西面門戶落入漢人之手,恐怕留給他們的就只能是再次遷都了!

鑑於如今紛亂時局,國中又無兵可用,高句麗主簿幾乎是彷彿賭徒下注一般,將國內城三千王軍僅僅留下一千彈壓街市,兩千最精銳的王軍與各部大加再度交出的四千軍卒,徵發六千民夫沿途北上馳援紇升骨城。

只是這支援軍北上的路還未走完一般,便受到紇升骨城逃出百姓的夾道相迎……紇升骨城慘遭屠城,沿途行二十里路便可見到數以千計的流民就食於野。久居宮中以驍勇著稱的王軍大將賀渾鹿阻止民夫向流民發放軍糧的請求,爲此與各部大加四千軍的將領交惡。

大加的部衆不似王軍,三千王軍各個都是國中貴族出身,隨便一個軍卒外放都足夠擔當十將,但部衆軍都是平民出身,哪裡見得了古書上人競相食的慘劇發生在眼前,爲此他們分出近半軍糧救助那些自紇升骨城逃難而出的百姓,同時每一名軍士都對那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恨得咬牙切齒。

漢,度遼將軍燕北!

這幾年這個名字在高句麗可謂老幼皆識婦孺盡曉,沒有任何人能忽略這個近幾年中突然起於遼東並繼續走向漢朝割據幽州諸侯的年輕將軍……卻公孫、擊黑山、討董卓,顯赫的戰功成爲他的代稱,或許在今後,這些功績之後還要添上‘屠句麗’。

王軍大將賀渾鹿不願將糧草救濟百姓是有原因的,自從他們將軍糧分給流民,跟在他們軍隊之後的流民便越聚越多,這幾乎沒有懸念。單憑這羣好似蝗蟲般地流民,他們根本無法活着去到國內城,甚至即便去到國內城又能怎樣呢?他們沒有重新開始生活的本錢。當見到收復紇升骨城的軍隊之後,他們全都跟在軍隊之後,朝着紇升骨城一同進發。

他們不是民夫,不好約束,造成的混亂也是可想而知,何況他們每日還都在消耗軍中的糧草。

當時和他生悶氣的部衆將軍如今已經完全釋然,只差磕頭認錯。

賀渾鹿並不領情,只是打馬自低頭認錯的將軍身旁走過,悠悠地說出一句,“你收留他們,若在野外遇到漢軍騎兵,看你如何收場!”

彷彿印證着他這句話一般,沒過幾日,當他們接近紇升骨城只有數十里時,來自西北方向的斥候回報,發現敵情。

“將軍,騎兵,好多漢軍騎兵!”

其實也不需要斥候再多嘴了,山坡上那些迎風而展的紅綢與顯眼無比的大纛長幡都昭示着那支令人感到恐懼的軍隊,漢軍。

紅色,旌旗是紅、戰甲是紅、甚至就連駿馬的當胸與覆面也是紅!在那縱橫不過五百步的山坡上露出令人心驚膽戰的一片赤海……賀渾鹿緊緊攥着戰刀,從牙縫間狠狠刺出一句,“誰知道,那片山之後還有多少騎兵!”

“結陣,結陣!禦敵!”

雪亮的長刀與矛戈林立而起,爲了奪回城池,整支六千人的軍隊只有王軍中有七百餘匹矮腳馬,還有不少是貴族軍官爲了代步只用。騎兵在攻城中並無多大用處,因此除了軍官坐騎與拖拽攻城軍械的馱馬之外,真正的騎兵只有四百。

在兩三百年前,漢朝鄰居爲了對抗北方更強大的遊牧部落匈奴人,嘗試過無數次以步卒對抗騎兵,儘管戰果頗豐,漢朝逐步走向雄踞天下,但他們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賀渾鹿出身高句麗顯貴,熟讀兵書曉習弓馬,當即對全軍傳令道:“將攻城軍械布放於外,阻攔敵軍進攻!”

軍令是好的,但那些早就被漢軍嚇破了膽的流民在這一刻成爲真正的亂民,大敵當前早就忘記軍隊救助他們免於捱餓的痛苦,一些人丟下手中輜重甚至搶開軍糧揣上幾把立即朝遠處奔逃,還有些人爲了保命衝進正在轉換陣形的軍陣中,擾亂了己方號令。

一派兵荒馬亂之中,山坡上數以千計的騎兵帶着滾滾煙塵殺將而來,賀渾鹿高聲吼道:“檀弓手,放箭!”

彷彿早就知曉他會如此應對一般,一騎當先的太史慈揮舞着長戟朝左右騎兵傳令道:“騎兵散開,自西向北遊射而過!”

伴着這聲軍令自騎兵中口口相傳,兩千餘騎剎那間自原野上炸開,一下子到處都是漢軍騎兵的身影,自四面八方朝軍陣衝來。高句麗軍爲了應付騎兵而準備出的檀弓陣無法齊射,只能散射而出,結果自然收效甚微。

這個時候賀渾鹿才意識到他們要面對的是怎樣一支軍隊。

弓騎兵。

太史慈儘管衝鋒而出,卻並未託大,粗略估計這支連民夫在內的軍隊足有上萬,在田野裡鋪開了一望無際,與之相比他們不到三千人的弓騎手實在太少,他可不敢直接讓軍士衝進敵軍陣形中搏殺,甚至不敢讓騎兵放肆遊鬥,而是準確地下命令決定殺上一陣拋射些箭矢便向北離去。

這裡離紇升骨城還有五十多裡,他們弓騎的機動遠遠強於高句麗的這支攜帶衆多攻城軍械的軍隊,他們還有的是機會!

長戟被置放在馬身側面卡住,拽出身後大弓,太史慈引領小股騎兵列陣自高句麗軍陣側面臨近數十步猛地向被轉彎,同時手中長弓夾着三支箭拋射而出。

這種時候幾乎不需要瞄準,敵軍列出防備衝騎的密集軍陣,一箭下去只要不偏出太多,總能射中敵人的。與殺敵相比的,太史慈更注重自己的袍澤如何活下來……弓騎兵想活下來,就要快!

嗖嗖嗖!

伴着箭矢在空中勁射的聲音,天空中往來不斷的箭矢拋射,有己方弓騎攢射而出的箭矢,也有高句麗軍中檀弓手沒頭沒腦地向四周拋灑的箭雨。

因爲擔心他們是衝擊重騎兵,密集陣型中弓手都處在陣列正中,距離外圍的騎兵太遠,雙方似乎都沒有瞄準,僅僅是以速射的手段將箭矢潑灑出去,至於中不中,能不能傷到敵軍,都是運氣的事。

高句麗弓手不但多,而且質量出色,手中檀弓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兵器,殺傷力自是非常驚人。不過在陣形密集上看,終究還是高句麗兵要吃些虧,短短几波箭雨互射,高句麗陣中外圍的矛戈手便倒下數百,而騎兵傷亡甚至不到一百,接着便只能看着漢軍騎兵朝着北面揚長而去。

漢軍沒有給高句麗軍造成多少傷亡,可由於流民的哄搶,使得他們的軍糧是實打實損失了接近十之二三,這幾乎是他們吃上五日的糧食了!

而在另一邊,太史慈領着騎兵奔出五里緩緩踱馬,一面給駿馬飲水一面對部下傳令道:“讓弟兄們砍些木支製成引火之物,敵軍攜帶大量軍械,明日清晨我們再去敵營,燒了它們!”

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