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

田豫一劍刺死公孫度是燕北想象不到的意外驚喜,其實出兵在外沒有太多事讓燕北掛懷,唯一擔憂的也就是遼東的那點事,眼下公孫度已死,燕北心中再無牽掛。 ̄︶︺sんц閣浼鐨嗹載尛裞閲瀆棢つww%w.%kanshuge.lā

他難得飲至酩酊。

次日一早,有軍卒在軍帳之外喚醒燕北,言說營門外又來了幾個潁川人,爲首的是個中年士人,說是潁川荀氏拜訪將軍。

燕北盤腿坐在榻上揉着發脹的額頭,迷迷瞪瞪地讓侍從尋他的衣甲。

昨日收到遼東除公孫度的喜訊,長久以來領兵在外的顧慮都被他丟到九霄雲外,只顧一時歡愉竟讓凡事克己的他飲多了酒,印象裡昨夜似乎還拉着麴義在城外跳舞,敲擊盆缶爲劍舞的郭嘉伴奏……可他着實是記不得昨夜最後是如何回到營帳的了。

“昨夜我是如何回到帳中的?”燕北立着張開雙臂,任由侍從爲他披掛甲冑,皺着眉頭說道:“昨夜飲酒甚多,竟是記不得了。”

年輕的侍從輕笑,如今在將軍身旁侍奉的隨從都是早年間追隨燕北的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比燕北麾下的任何一名戰將差上多少,侍從笑着對燕北答道:“將軍,昨夜是趙司馬與陳長史把將軍扶回帳中的。”

侍從雖是這麼說,可心裡卻笑得夠嗆……何止是扶,那幾乎是扛了。陳羣雖不瘦弱,卻也不是力大無窮的武夫,開始是他一個背起燕北,可還沒走上幾十步便撐不住了,所幸有趙雲在一旁,這才合計着把燕北弄回來。

燕北戎馬倥傯多少年,身材修長卻也不輕,何況還有一身甲冑,哪裡是尋常人背的動的!

“嗯,我知曉了。那個,長文現在何處?”燕北給自己扣上最後兩個甲扣,便要驅馳侍從將陳羣喊來,說道:“叫他代我出營迎一下荀氏的長者吧,潁川來人他總是要見一見的。”

“這……”親隨有些遲疑,說道:“陳長史與趙司馬昨夜把將軍送回營帳後便在帳外值夜,二人暢談了一宿,早上屬下還見趙司馬在營中巡視,這時可能陳長史方纔睡下。”

得,大營裡除了郭嘉又多了倆夜貓!

說來也有趣,燕北一想陳羣與趙雲的性格,他們兩個也確實應當是合得來的……當下心裡也爲部下之間關係融洽而感到開心。

只要部下將領像麴義那樣的刺頭就一個就好,有那麼一個就夠了。若再多,他燕仲卿可吃不消。

“罷了,那便讓陳羣睡吧,不要叫他了。你給阿晉傳話,讓他將那些潁川人放進來,請到我帳中。”燕北抽着鼻子嗅了嗅帳中仍然瀰漫着昨夜的酒味,擺手道:“算了,去偏帳吧,等會把帳簾掀開透透氣……讓廚人熬一些清粥,對了,找一趟子龍,他若是還未休息就讓他回帳睡覺,把防務交給黎陽營的趙威孫。”

一場酒醉,醒來兵荒馬亂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只是就怕被前來拜會的潁川人看出什麼,回頭再把賢才志士嚇跑,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燕北的偏帳平時都只是放些雜物,比如隨軍的案几、睡榻坐榻、戰時的胡凳或是刀劍槍戟等物,可此時顯然顧不了那麼多,總不能讓潁川來的賢士鑽進自己滿是酒氣的中軍帳。

果然不出燕北所料,昨夜與陳羣長談一宿的趙雲直到現在還未休息,親隨回來報信說趙雲剛纔領了燕北的口令,這纔去與趙威孫換防……這種踏實做事的氣質在燕北麾下幾乎很難看到,尤其在最早的老班底身上,那是根本看不見的東西。

只有趙雲習慣如此,在軍中任勞任怨,旁人疲懶,大多將值夜等累活交給趙雲,他也從不抱怨。

這種秉性深得燕北喜愛。

雖然頭腦還有些不夠清醒,但燕北的精神卻十分激動,儘管身體端莊地坐於榻間,可內心卻早已摩拳擦掌,希望前來拜會自己的荀氏士人能給他帶來驚喜!

不多時,姜晉領着一衆潁川人來到帳外向燕北通報,不過這些人卻並未全部進來,只是有一姿容甚美的中年人入帳,對着燕北拱手先拜道:“在下潁川人荀悅,見過將軍。”

“啊!先生您就是荀仲豫,長文多次像我提起您的名字,請坐吧,請坐。”這可真是讓燕北感到欣喜了,他早就聽陳羣說過,荀彧、荀攸、荀衍、荀諶、荀悅這五個人是當今無雙。可在荀悅報出自己姓名之前他並未想到來的會是這五人之一。連忙起身相迎道:“您是長者,稱我爲仲卿即可,不必拘禮。”

如今荀彧去冀州韓馥那裡避難,荀諶在袁紹手下謀事,荀攸在長安刺殺董卓而被囚禁……這當今無雙的五人,也只剩下荀衍與荀諶仍舊居於鄉里,燕北真沒想到這個好像隱士般的荀悅會來拜訪他。

陳羣的書信,功不可沒啊!

陳羣曾向他着重介紹過荀悅,言辭之間對這位性情沉靜之人的才智心性極爲推崇。他說雖然荀悅的才智不亞其父,只是久居家中才名聲不顯。

燕北起身邀請的模樣雖說有些前倨後恭的含義在內,卻也的確是禮賢下士之舉,荀悅並不與燕北多說,坐下之後再度拱手,對燕北說道:“將軍,在下此次些妻兒前來,是爲了投奔將軍。”

“投……這真是再好不過了,我十分需要閣下的智慧與才能。”荀悅言簡意賅地說明自己的想法,不過倒是得了便宜的燕北感到難以接受,他見過郭嘉那樣喜好考驗人的策士,也有陳羣這種潛移默化的人才,甚至還有沮授共患難出的交情,荀悅如此開門見山倒是令燕北感到不太習慣,他遲疑了一下,呵呵一笑掩飾尷尬,問道:“仲豫先生,容在下好奇多問一句,天下英豪不知凡幾,燕某竊局其間常常感到惶恐,你難道是單單因爲長文的一封書信便做下投身於我的打算嗎?”

“不是這樣。”荀悅的臉龐清瘦,歲月未能給他帶來太多痕跡,只能令他的眼神中更加堅定,他看着燕北說道:“前些時候文若認爲潁川將遭戰亂,奉勸族人遷居,在下並未同意。並非是因爲認爲潁川安全,而是因爲冀州也不安全,管袁氏之作爲,便知曉其人目無朝廷。投奔將軍,是爲躲避戰禍保全宗族;也是爲了一展所長而助將軍興復漢室……在下認爲,關東諸將能平定亂世者,只有將軍了。”

這真是……好大的讚譽,甚至讓燕北感到惶恐不安。

興復漢室?

平定亂世?

那是要蓋世人傑才能做到的事情,古往今來能達成這四字者纔有幾人?

燕北知道,眼前年過四旬的中年長者恐怕是因他一心討董的作爲纔來投奔的,當然了,這其中陳羣說了不少好話的書信也會起到不少作用,但凡是人啊,就算是智力低微的癡兒都會有自己的打算,何況被陳羣稱作今時無雙的荀悅呢?

“先生的話令在下擔憂有負先生重望而感到惶恐,但無論如何,能得到您的稱讚都令我感到榮幸之至。”燕北的身子坐的更加端正了,此時此刻昨夜的宿醉帶給他的頭昏腦脹都彷彿跑得沒有蹤影,他問道:“既然先生來投奔我,那麼,您的才華可以在什麼地方幫到我呢?”

談話的氣氛從荀悅進入偏帳之後便變得正式非常,現在更是令人心生緊張之意,但荀悅卻很輕鬆地對燕北說道:“在下此次前來,原爲將軍獻上九議。”

“九議?”

“在下學經與法,歷數先賢所得致治之術,大致爲先屏四患,再崇五政……是爲九議。”荀悅坐地端端正正,拱手對燕北說道:“四患者,一曰僞、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虛僞會擾亂俗禮,貪私則破壞法度,放任使人越軌,奢靡將敗壞制度。四患不除,則政令雖出卻不能行。俗亂則正道荒敗,就算是天地也不得保人性;法度崩壞則世道傾頹,就算是人主也不得守其制度;人們爭相超越行軌則禮便不復存在,即便聖人降世都不能遵守他的道了;制度敗壞人們的*便放肆開來。雖然這四個並非全部,但這便是在下所說的四患。”

燕北本來就很重視荀悅,而現在,更是重視到無以復加。在他帳下,何曾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對他講解何爲人主的道理?儘管荀悅的出發點應當是爲了朝廷,但在燕北看來這四患放在天下任何一個諸侯,甚至太平時節的皇帝身上同樣受用。

先帝貪私而奢靡,致使朝廷崩壞,促成當今的亂局。從前燕北一直認爲世道變壞是從大賢良師起兵開始的,但今天聽到荀悅的話,他纔開始回望那段歲月,歸根結底這事壞在賣官鬻爵上!

這荀仲豫,可比遼東的幾個大儒、名士像大儒、名士多了!

“在下受教了!”燕北端端正正地給荀悅行出禮來,接着問道:“請問先生,那五政呢?”

先前的除四患,是道盡了法家思想,後面的五政,就要與儒經有關了吧?

“興農桑以養百姓民生,審視自己的好惡以正天下之俗,宣揚文教來彰顯人們的其教化,立下武備以秉承我們的威信,言明賞罰來統領立下的法度。”荀悅再度向燕北拱手,輕聲說道:“這,便是在下要說的四患與五政了。”

——

(俗,大約是現在三觀的意思)

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二章 做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