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多邊行動

感謝電話,還有傳真。這讓原本需要很久才能處理的消息,變得更爲及時了。遠在日本的陳志豪打了一個漂亮仗,作爲老闆的劉東當然是第一時間知道。

雖然到現在還在有很多日本工業界的人才在源源不斷的加入到東方工業公司,但對於劉東來說,這已經沒有多重要了。因爲單單看現在所能看到的形勢,他就知道,自己的大工業之夢不再是多麼遙遠的事情了。

日本作爲一個二戰的戰敗國,在短短的二十年就又崛起了,然後到了八十年代,成爲了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要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對於教育的重視。有着源源不斷的人才培育,再加上之前戰敗並沒有損失到他們的根基,所以,纔有了日本人二十年崛起的奇蹟。

劉東原本就知道日本的人才很多,但那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現在,他終於能夠具體的觀察到日本人的脈搏。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僅僅是這段時間陳志豪所招聘的人才,就有差不多五百人。別看五百人好像很少,但實際上,這五百人基本上都是研究員級別的。研究員級別的人才,可不是能隨便亂說的,這可不是後世華夏那種,隨便發表兩篇抄襲而來的論文就能評上的那種研究員。而是拉幾個人就可以組建一個項目的那種研究員。

這樣的實力底蘊,簡直不可想象。而這還僅僅是研究員級別的,沒有達到這樣級別的一般科研人員,那就更多了。可以說,這次的招聘,直接就讓劉東的科技實力底蘊上升了不知道多少個層次,就連現在國內華夏的那些特大型企業,也沒有劉東的底蘊強。

尤其是陳志豪還特意挑選過,這些人涵蓋的科學種類,從材料科學到精密加工,從機牀設計到材料應用。要是這些人開始工作,劉東的工業項目能從材料到機牀生產,甚至於現在國內還處於原始狀態的數控機牀,陳志豪新招收的這些人裡面,都能夠設計出來。

雖然那些一線的出名的專家是一個都沒有挖到,但是二線的那些專家陳志豪也沒有少挖。因爲資金充裕,陳志豪也捨得下本錢,那些原本不怎麼得意的二線專家,也得到了相當豐厚的待遇,比起在大公司來說,待遇平勻要高三層,並且,在東方工業公司,那些二線的專家能夠發揮的餘地,比在大公司要強很多。

這樣的條件下,還是很能夠吸引一部分有抱負有理想的日本專家。因此,東方工業公司的科技底蘊,一下就上升了好幾個檔次,雖然依舊不能和那些屹立多年的日本本土大型企業媲美,但對於在這些行業相對比較薄弱的國內來說,東方工業公司所擁有的底蘊就太強了。

就在陳志豪在日本瘋狂挖牆角的時候,香港這邊,劉東也沒有閒着。深感人才儲備不夠的他,這次決定下大力氣來招收一批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劉東有着後世的經驗,對於人才的重要性有着相當深刻的認知。

雖然後世電影裡面葛優葛大爺所說的那句:“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這話有些搞笑,但卻道出了實情。

後世大學擴招了,看起來人才是多了不少,就連現在相當搶手的大學生,在後世根本就是爛大街的貨色。但劉東知道,這僅僅是表象。那些純粹是在學校混日子的大學生是沒有多少人待見,但真正有底蘊的大學生,依舊是非常搶手。

這樣的情況下,要是劉東還不能夠真正的正視這些問題,那他所創建的公司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完整的規劃,和強大的執行力,一個公司想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當中獲得一席之地,那是不可想象的。當然,這並不代表後世國內的那些壟斷性國企,那些企業,就算做得再垃圾,依舊財源廣進,這個確實沒辦法做對比,只能說是這種事情是特例。

在香港招收人才,自然不會像是在日本那樣,能夠招收到很多工業研究方面的人才。因爲香港的地域特徵和規劃,就不能夠存在這樣的大工業範圍。

但是,這並不代表其他方面的人才就會少。一個公司想要得到長足的發展,就離不開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要僅僅是隻有科技底蘊,那就成了純粹的研究院了。產品研發,銷售,再反哺研發,纔是王道。

現在劉東所擁有的科技研發能力已經不弱了,但是在行政管理和銷售這個環節,劉東所需要的人才就不夠看了。雖然到現在,劉東的第一份產品都還沒有做出來,但也不得不現在就開始打磨團隊。要不然等到產品出來了,卻突然發現根本就沒有人員來管理和銷售,那就悲劇了。

對於管理和銷售人員,香港所有的人才就比較多了。由於香港地少人多,研發人員和工廠放在香港明顯很不划算,所以這年月,香港很多公司,和東南亞聯繫比較緊密,基本上稍微大一些的企業,都是把自家的工廠設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亦或者是泰國。而公司的總部,基本上都是在香港。

這樣就照成了,香港本土其他人才可能不太突出,但是管理和銷售專業方面的人才,就如過江之鯽。再加上香港大學這些高等學府每年都輸出大量的人才,讓香港變得人才濟濟。

有這麼好的人力資源,要說劉東招聘應該算不上多困難。但實際上,這其中卻有一些小小的不方便。因爲劉東的公司是要面向大陸的。

去年在香港因爲發表了中英聯合聲明,香港迴歸鬧得沸沸揚揚,很大一部分香港人對於迴歸這個嚴肅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當局有意無意的煽動下,這種討論的對立性更加強烈。

延伸到香港的普通民衆,對於這種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就更讓人有些無所適從。劉東要基於大陸來招收人才,就弄得有些不太好辦。因爲對很多人對於大陸沒有安全感,尤其是在英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那些精英們,對於劉東公司就更加抗拒。

劉東招人,居然沒有多少人前來應聘。這樣的情況,弄得劉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因爲這觀念問題,並不是錢就能解決的。而且現在香港的發展前景還是充滿希望,雖然受到了中英聯合聲明的影響,但那些精英要想找個好工作並不是很困難的。所以,對於劉東的公司,就表現的興趣缺缺。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人來劉東的公司應聘,因爲很多聰明人都看到了來自大陸的商機和誘惑,對於一家主打大陸的公司,還是相當有認同感。但是,這樣的明白人,在這個時候的香港畢竟不多,遠遠達不到劉東預計當中的期望。

尤其是陳志豪在日本高歌猛進的時候,他這個真正的老闆卻在香港連人都招不到,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但成績卻是實實在在的,騙不過別人。

雖然大多數的時候,老闆的理念是有事秘書幹,沒事兒幹秘書。只要學會放權,讓有能力的人去做他所擅長的領域,這樣就是一個好的老闆。但是,劉東好歹也是真心想做一件具體的工作,誰能知道香港人民居然那麼不給面子。給他們工作機會都不要,弄得這兩天劉東的心情那是份外不爽,連對陳潔都顧不得發展發展小曖昧,玩玩小情調。

最後,還是非專業性女秘書陳潔給劉東指了一條明路。既然現在這些香港人那麼信奉英國人,那就聯合渣打銀行開個招聘會,就不信這樣還不能夠成事。反正劉東的公司從創建以來,就沒少麻煩渣打銀行,他們之間的業務來往也比較頻繁,對於香港人來說,渣打銀行這塊牌子,可比劉東的環亞國際有名氣多了。要是能拉上渣打銀行,想來很多問題都是能夠迎刃而解的。

被陳潔這麼一提醒,劉東才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是鑽進了死衚衕。放着渣打銀行這個大牌不打,卻偏偏要玩什麼自力更生。他的公司雖然在香港上層社會不是什麼秘密的存在,都知道劉東的公司很生猛,但是在香港平民社會當中,卻聲明不顯。

單單就把自己公司的牌子打出來,那些應聘的人誰知道你是幹嘛的?雖然劉東的公司是在中環,但高級皮包公司也是能捨得下本的。對於那些不瞭解劉東公司底蘊的聘請人員,當然不會覺得劉東公司多麼有實力。

這纔是劉東招人最大的障礙。一個沒多少知名度的公司,想要招收到大量合格的人才,那需要花費的工夫不大才怪。想明白這點的劉東,終於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小清新格調,而選擇華麗麗的和渣打銀行等在香港知名度很高的公司開始聯合招聘。

(今天上午外婆入土爲安了,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需要處理。如果不出意外,從明天開始,蒹葭就能夠恢復每天兩更的更新了。)

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172章 王家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10章 鋼材出爐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95章 意外的衝突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543章 當面打臉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221章 迴歸第101章 商業考察團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107章 友好會談第551章 禍水東引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535章 安排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74章 只欠東風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271章 託付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47章 新的動向第103章 蘇聯,蘇聯!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398章 一頭冷汗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383章 回憶過去第380章 旅遊名額第653章 家族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194章 分田地第627章 保證第359章 仁人志士的選擇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265章 新的投資意向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647章 折服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