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大結局

最終任大道還是拿着劉東的方案去和英國人打交到去了。原本劉東是準備力拓,必和必拓,還有淡水河谷三架馬車都讓環亞給沾點油水。但沒想到即便是礦業那麼不景氣的年月,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沒有對這些東西放手過。

這個時候,劉東已經有些相信前世聽到的一些流言,說是日本人放棄了某些權益以後,美國人和英國人才允許日本人進入全球資源領域。要不是這樣的情況,劉東很難相信日本人能夠那麼輕易的入主力拓,必和必拓,還有淡水河谷這三駕馬車。

九零年的末尾,馬拉松似的談判,總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結果,環亞以蘇聯油田作爲交換基準,讓英國人對力拓和必和必拓放手,雖然到最後這兩家企業依舊有英國人的股份在裡面,還有日本人的股份,但那些股份,對於環亞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不影響大局了。

而到了九一年,這一年就是環亞豐收的年份,不但在蘇聯獲得豐收,就算是在日本,環亞也大有斬獲,本來劉東以爲環亞的出現,會讓日本泡沫經濟提前破滅,但沒想到歷史的慣性卻一如既往的強大,雖然股票開始回落,但日本的房地產行業,卻依舊還顯得有些堅挺。雖然劉東知道這僅僅是一塊木板的問題,但由於環亞未來還需要在日本賺錢,所以踢碎這塊木板的重任,環亞並沒有參與。

但沒有參與踢碎木板,不代表環亞就會對日本有什麼好招待。由於環亞有自己的銀行,而且資金充沛,調動起來也十分的方便,所以在接下來揮舞砍刀的時候,環亞並沒有手軟,從高峰一直殺到末尾,直到九三年才吃夠了撤退,而這一揮手,環亞就淨賺了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資產,甚至這些資產,在某些程度上,還低估了一些。

如果說在日本是吃烤肉,那麼環亞在蘇聯的動作,就相當於在吃烤全羊。由於環亞手上擁有大量的蘇聯盧布,而且環亞又和那些美國大夫有着一些隱秘的聯繫,再加上其他的蘇聯大勢力,聯手做局,環亞出動資金,爲那些蘇聯勢力提供炮彈,然後那些蘇聯勢力充當重炮,衝在了第一現場,由蘇聯人自己揭開的吞併寡頭時代,正式開啓。

那些寡頭們在環亞充足的炮彈下,精神抖擻的衝擊着蘇聯每一塊領域,如果說前世這些傢伙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的積累着自己的實力。但這一世由於環亞的存在,再加上八九年就開始的雙方走私大規模交易,他們本來的儲備就比較充足,再加上環亞這幾年來吸收達到了上萬億的盧布作爲炮彈,僅僅是幾次的衝殺,蘇聯原有的體系就徹底的崩潰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他們自己瓜分戰利品的時代。

而在這次衝擊當中獲得最大好處的,如果不算上劉東環亞,還有里歐萬塔他們的團隊,僅僅是蘇聯人,哦,現在應該叫做俄羅斯人他們自己,獲得最大好處的不是之前和劉東他們合作的那些大勢力,而是葉利欽自己培養起來的那些嫡系部隊。

而這些人當中最爲耀眼的幾個人當中,列夫捷特這個環亞蘇聯的高層,絕對是名列前茅。在某一個不太友好的時段裡面,列夫捷特這個傢伙被那些俄羅斯人直接稱之爲環亞的蘇聯惡犬。由此就可以想見,列夫捷特當時的工作能力有多麼的出色。

但列夫捷特在做完那筆買賣以後,就消失在蘇聯大衆的視線之外了,偶爾有知道列夫捷特消息的人,也最多僅僅能瞭解到列夫捷特出現最多次數的地方是在華夏。而想想列夫捷特環亞的背景以後,對於這樣的傳聞,大家還是十分的肯定。

要說里歐萬塔他們這些美國大夫,更多的時候是從政治上對蘇聯下手,那麼環亞這麼一個在蘇聯有些特殊的公司,就完全是在經濟上對蘇聯下手。

由於環亞提供了充足的炮彈,讓那些俄羅斯的新寡頭們獲得了充分的利益,所以在新的俄羅斯領土上面,作爲一個外來者的環亞集團,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和那些新的俄羅斯掌權者們,共同的瓜分了蘇聯這塊龐大的蛋糕。

再加上後來環亞又聯合了華夏官方對俄羅斯的友好幫助,環亞就直接成爲了新的俄羅斯和華夏官方友誼見證的橋樑。至於華夏對於俄羅斯友好幫助以後,在蘇聯到底獲得了多少經濟和科技上的利益,那就只有老天才知道,就連俄羅斯自己人,也不太清楚在那瘋狂的幾年當中,華夏到底得到了什麼。

但當接下來的二十年當中,華夏不斷的拋出一些華夏血統的高科技以後,俄羅斯人才明白他們到底失去了什麼。但那個時候的俄羅斯,雖然在武器上面因爲遺留了蘇聯大部分的財富,但在民生方面,卻一點都離不開華夏這個工業基地,再加上大部分俄羅斯新的利益階層都和環亞還有華夏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所以在俄羅斯的官方上面,報道得最多的並不是華夏怎麼怎麼俄羅斯了,而是美國還有歐洲的那些國家怎麼怎麼俄羅斯了。

雖然有些時候華夏和俄羅斯依舊有很多矛盾,但這些矛盾都不影響根本,而在遠東地區,活躍得越來越多的人羣,並不是高鼻樑黃皮膚的斯拉夫人,而是勤勞勇敢的華夏人。在俄羅斯的某些城市裡面,最多的人口都變成了華夏人,雖然在城市管理階層當中,俄羅斯人依舊佔據多數。但對於華夏人,他們卻並不會用出太過激烈的手段,並且保證這些華夏人的利益。

即便是偶爾有些俄羅斯民族激進分子出現在蘇聯官方上面,但這樣的人也常常會很快的消失在人羣的視線當中。對於這些不友好分子,無論是俄羅斯高層內部,還是華夏這邊,都對他們沒有任何好感,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這些人都是孤獨的行者,得不到大衆和高層的支持。

當時間跨過了九八年這個年份的時候,環亞集團的大名,就算是在世界財團圈子當中,也算是一個響噹噹的稱號,雖然依舊比不上那些猶太集團實力雄厚,也比不上那些老牌財團渠道寬廣,但背靠着華夏這麼一個龐大的市場,環亞的能力,並不會讓任何人輕視。

相比起老一輩的紅色資本家,環亞這個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在那些帶有有色眼鏡的財團面前,環亞這個新興的勢力,比起華夏老一輩的紅色資本家更加的恐怖。至少華夏老一輩的紅色資本家,是絕對不會擁有像環亞這樣巨大的能量,也不會擁有環亞那麼龐大的資金流。

至於那些外國勢力爲什麼會知道環亞的恐怖,那是因爲環亞在九七年香港金融風暴當中,讓很多大鱷都吃了一個大虧。至於他們那些大鱷到底吃了多少虧,對於外界外行的人來說,那是一個徹底的謎團,因爲就算是那些吃虧的財團,也從來都沒有公佈過這些數據。

但僅僅看量子基金在東南亞的時候風生水起,領頭羊的風範一時無兩,卻在帶領着大批跟風者來到香港以後,連水泡都沒有冒幾個,就被環亞金融給收拾了。僅僅從這一點最近的環亞金融交手的記錄當中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環亞絕對擁有海量的現金流。而這樣的現金流,卻是大家都恐懼的東西。

要知道,當初打香港主意的財團勢力,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量子基金雖然名頭很大,但他身後那些隱藏起來的大鱷比起量子基金來,都還要更加有分類。在那樣的情況下,華夏官方都還沒有出手,僅僅靠着港島本地的勢力,就把這些在東南亞風光很久的勢力給弄得狼狽的退出了香港。香港其他的家族勢力大家都不陌生,而正是因爲不陌生,所以外界都知道他們的能力。

以當時外界的推測,僅僅是這些香港本土勢力,完全不可能抵擋得住那樣的洪流。但事實上,在加上了一個環亞金融以後,那些之前很威猛的大漢們,在退出港島的時候,卻猶如殘花敗柳。僅僅是這麼一次交手,卻讓世界上絕大部分財團都記住了環亞金融這麼一個名字。

在吃了這麼一個大虧以後,在業界也爆出了當初八五年環亞就有插手過廣場協定,在八七年就插手過黑色星期五,在九一年插手過日本房地產泡沫,同年更是插手過蘇聯解體。這樣一件件威猛的事情被翻出來以後,全世界的人才知道了這麼一個低調而又兇狠的角色。

而九七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環亞在金融行業上就好似金盆洗手了一般,即便是兩千年美國納斯達克板塊有了劇烈的波動也沒有看到環亞金融再次出手。

大家對於環亞更多的瞭解,卻是來自環亞那些實業公司的發展。如果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世界上的人對於環亞的印象大多數都是在金融領域上面,那麼從兩千年開始,世人的目光越來越多的聚集在了環亞的實業上面。

從最爲基礎的自然資源,到最爲高精尖的電子行業,環亞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甚至某些美國秘密機構堅定的認爲環亞這個讓人懼怕的巨無霸,有很多跡象證明他們的身影出現在了戰火紛飛的非洲。甚至美國的後花園南美洲,環亞的腳步都存在。

但這樣的爭論,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正式的報道當中,最多也就是在花邊新聞上面,即便是在美國那樣的自由地方,也沒有哪家報紙會正式的證明這些東西。至於到底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真正明白人都知道,美國股市很多地方,也有環亞的身影。環亞雖然不在金融行業上面興風作浪了,但並不代表環亞手裡面的刀就徹底的鈍了下去。

但是在零四年的英國報紙上面,卻有英國的石油公司證明環亞的黑手無處不在,他們堅信美國情報部門的指正,因爲環亞公司就是不擇不扣的惡魔。

在那份銷售額空前的報紙上面,證實英國石油公司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被環亞公司算計,虧得眼淚都掉了下來。但更加具體的報料,卻再也沒有刊登在那家報社的報紙上面,之後那份指責,也變成了絕響。

至於到底什麼地方虧了,某些明白人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澳大利亞原本聲名顯赫的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已經湮滅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而這樣顯赫的公司,他們現在的名字叫做環亞礦業。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74章 只欠東風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70章 轟動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224章 堅持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170章 轟動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552章 制定潛規則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220章 瑣事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330章 給你一個留下來的理由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168章 談判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9章 首長關注第260章 崩盤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260章 崩盤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298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654章 進退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102章 在路上第9章 首長關注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380章 旅遊名額第547章 核武器的威懾力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22章 絕密級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