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

現實世界當中,想要進入任何一個圈子,都是需要付出一些報酬的。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學生之間的團體,也有可能會付出一包糖果,或者是一個馬屁的代價。除非,是那種高級圈子的人,想要進入低級圈子,那樣,不但不會付出任何代價,反而能得到一定的好處。

但財團這個圈子,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高端的圈子。而環亞這些年來的發展,雖然碰觸到財團的邊緣,並且在實力上,比某些財團更加強大。可即便是這樣子,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引薦機會,環亞依舊不能被那個圈子認同。

好似華夏想要加入世貿組織,誰敢說華夏的實力不足以加入這個圈子?可以說,華夏現如今,即便是不加入這個圈子,論到實力上,比很多加入世貿組織圈子的國家,實力更加強大。但這樣強大的國家,想要加入世貿組織,依舊是非常艱難,談了幾十年都沒有談好,直到最後付出鉅額的代價,才讓那些圈子裡面的人點頭,允許你的加入。

可能有些人會說,既然你有那個實力,完全能夠滿足加入圈子,那麼即便你不加入這個圈子,也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吧?有這樣想法的人,對於圈子的看法,還是太過膚淺。實力是實力,圈子是圈子,有了圈子,纔會有更強大的實力,如果一直在圈子外晃盪,早晚會被世界給拋棄。

這世界,從來都不是圍繞着一個人來轉的。閉門造車的後果,只能是讓發展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窄,到最後想要進步一點點,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就好像學習一樣,如果你不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學習上去,那麼你和其他完成了學業的人,在知識上,就有了差距。而這點知識上的差距,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爲你的致命缺點。

那學習的學校,就好比是一個圈子。以現在知識的廣泛性,你可以在很多地方,都能夠看到學校裡面學習的那些知識,除非那些保密的知識,基本上的東西,你在外面都能找得到。但這些知識,你真正想要依靠自己一個人的思維,學習完成,絕對比起在有同樣學生學習的學校裡面學習,要困難很多,因爲在學校裡面學習的那些人,他們有着老師的引導,他們可以有着別人相互借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人的腦袋,即便是再聰明,也有着片面性,絕對比不上多個人一起研究。

而財團這個圈子也是同樣,對於那些達不到這樣高度的公司來說,如果能夠加入到財團這個圈子裡面去,肯定要比在外面獨自的打拼,要輕鬆許多。而對於那些早就達到這樣高度的公司來說,一直不進入這個圈子,而是在外界不斷的遊走,那發展的路線,就會變得十分狹窄。

現如今的環亞,也存在着這個問題,這幾年,劉東是把環亞發展得非常的不錯,現金富裕得就連美國那些大型財團都羨慕嫉妒恨。但是,這還不夠,想要真正的上臺面,這點東西,根本就不足以成爲環亞的依仗。因爲就算環亞你再有錢,別人拿不到手裡面,自然不會重視你環亞。現在的環亞,就好像一個暴發戶土豪,想要真正的進入上流社會,還缺乏一定的基礎。

雖然後世很多人都認爲,所謂的上流社會,也就那個鳥樣,大家能看到的就是他們的奢靡,還有他們二代之間的鬥富,還有誰又上了某某模特明星,出現了什麼門之類的東西。覺得這樣所謂的上流社會,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但對於劉東這樣的明白人來說,那些東西,不過是一小部分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上流社會的精髓,根本就不是這些東西。什麼叫上流社會?那是靠着很多實力強大得都差不多的集團勢力,共同組建起來的。進入這個圈子,就代表着有和你差不多檔次的人,可以和你合作,就代表着有些內幕的消息,能在這樣的場合獲得,就代表着你想要發展,就不是一個勢力在戰鬥。各種各樣的好處,絕對是圈外人目瞪口呆的東西。

香港的上流社會,環亞是早就加入到這個圈子裡面去了。雖然看起來對環亞沒有什麼多大的幫助,既不能讓環亞從這裡面得到多少實際的利益,也不能讓環亞能夠一步登天,好像很雞肋。

但如果沒有這個上流社會,劉東公司裡面的人才,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多,環亞在香港的發展,也不會那麼順暢。因爲很多人才的交流,也就只有在某個圈子裡面進行,你要是圈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哪些人才有哪些本事。到了一定高度的人才,自然是會在某個圈子裡面流通,你要是不加入這個圈子,你能得到這樣的人才?那絕對是妄想!

而某些決策上面的事情,下面的人幫不了忙,但是有了這個圈子,你就可以靠着圈子裡面的人脈,東拉西扯的扯上一些關係,進而實現自己的目標。你要是圈外人,求爺爺,告奶奶,都沒有人能夠指點你。

環亞之所以在香港這個上流社會圈子裡面,看起來好像沒有獲得多少利益,那完全不是因爲圈子的問題。而是環亞自己的問題,因爲環亞在香港的企業,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個空殼,沒有什麼實際的產業,是在香港這個地方獲得的。所以在企業運作上,好像關係不怎麼大,但這並不代表上流社會這個圈子不重要。要是環亞沒有加入這個圈子,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黃三水的環亞國際事務研究所獲取情報的渠道,都要小上一部分。

所以,圈子這個東西,非常重要。這還僅僅是香港這個小圈子,如果論到世界性財團這麼一個大圈子,那就更加重要了。你不加入到這個圈子當中,很多東西你在外界根本就接觸不到。就算是接觸到了,在外界獲得的代價,絕對要比在圈子裡面獲得的代價要高很多。

正是因爲這樣子,劉東纔會想着依靠日本房地產的事情,讓環亞有契機,介入到這個圈子裡面去。只有真正進入這個圈子了,環亞未來的發展道路,纔會越來越寬闊。這次去日本,也不過是去亮個像,想要一蹴而就的進去,根本不可能。

但如果沒有這個契機,劉東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進入到這個圈子的範圍之內。以前的環亞是沒有這個實力進去,但現在有了這個實力進去,卻沒有自己的門路,香港的圈子倒是可以幫幫忙,但香港那邊財團圈子的層次,也算不上高。想要獲得與環亞相匹配的地位,也就只有像現在的日本,什麼亂七八糟的勢力都摻合在一起,劉東與某個財團打交到,就能讓更多的財團,關注到環亞這個企業。

論到影響力,在香港財團圈子亮相,絕對沒有在現如今的日本亮相,更加深入人心。而且,以環亞在日本掌控的資源來看,別的財團,也能更加明白環亞的實力,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和環亞這樣的公司合作,比起在香港那地方來說,更容易顯露自己的肌肉。

有了這樣的想法,劉東雖然恨不得立馬就飛到日本去,高調的和美國財團和日本財團談判,但是事實的情況卻是,劉東不得不依舊在香港待着。因爲如果劉東要動,那基本上就代表了在日本必然會有些收穫,在還沒有收穫的時候,他這個董事長就巴巴的跑了過去,實在有些太過急迫,也會讓那些美國人和日本人,自覺的擡高身價。

日本這裡的行動,可以說是一環套着一環,如果日本的行動能夠達到劉東的既定目標,而環亞也能進入財團這個圈子,那麼之後謀劃蘇聯,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環亞的同盟軍。而這些同盟軍的加入,不但不會分攤環亞在蘇聯的既得利益,還會讓環亞獲得更多的好處。

蘇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大得就算美國人死命的算計他們,也不過是把蘇聯搞得很是虛弱,元氣大傷。但蘇聯依舊有崛起的希望,後世的蘇聯,也就是俄羅斯,靠着一個強力的人物,就能再次的登上世界級大國的舞臺,這點雖然的確有強力人物的功勞,但更多的功勞,卻要獻給原蘇聯的強大底蘊。

如果沒有這些底蘊在,就算再強勢的人物,也救不回已經跌入深淵的俄羅斯。美國人都尚且不能完全乾掉蘇聯,就更何況是劉東這樣小小的商人?那麼大的肥肉,一個人單打獨鬥獲得的利潤,絕對沒有幾個人聯合起來獲得的好處多。

越是多的人聯合起來,就越是能瓜分更多的東西,到最後大家分贓的時候,也能比一個人打拼的時候,獲得的東西更多。美味的東西,無論是誰,都不會覺得夠。

如果這個時候,能在日本那裡,拐彎抹角的聯繫到里歐萬塔的那個團隊,那事情就會更加的美妙了。但很可惜,這樣的想法,想成爲現實的可能性,比用高射炮打到蚊子的機率,更加渺小。

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585章 大話題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306章 緣由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191章 開超市(下)第199章 兄與弟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549章 逼宮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51章 獨斷專行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162章 宋書記發飆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547章 核武器的威懾力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13章 搶錢計劃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112章 會談結束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14章 公司成立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9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下)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60章 陪同考察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642章 都很糾結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221章 迴歸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518章 陽謀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360章 徹底擺脫人才困擾第580章 袁智勇的轉變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144章 環亞特鋼開工第47章 新的動向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271章 託付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638章 打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