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

當然,這些東西現在劉東也就只有想想而已,真要開始建造重型工業車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能有大筆的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究當中,依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要知道,就算是二十年後,整個華夏內地的工廠,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進入到這個領域的廠家都寥寥無幾,做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甚至都不能說是好,而是在國內勉強能用,在國外也就只能佔據一些低端的市場。

而工程機械或者說是特種車輛這一行,低端市場的份額並不大。做相同的一款車,華夏做出來的特種車輛能賣一百萬人民幣一輛,那麼像奔馳雷諾這樣的企業,他就能賣一百萬歐元。所以這其間的差距,絕對是外行人難以想象的。

但大多數人是寧願買奔馳他們的產品,也不會買華夏的產品,這並不是說他們就有崇拜品牌的特性,而是他們的產品真的值這個價錢。幾十年來不斷的更新技術,加大研究力度,根本就不是一個決心就能立馬趕上的。

所以,即便要進入這個領域,劉東也要有着充足的準備工作才行。至少要在發動機這一塊做得有相當的優勢,纔會考慮做工程機械這個難題,反倒是做一般的小汽車,不是那麼困難,敲敲打打也就能弄出來一些成品。

宋慶在劉東的身旁自然不知道劉東轉眼間就想到了要做工程機械,他碰了一下劉東,然後說到:“劉老闆,你看,這裡就將是你們公司以後車間的地基,不光這裡,就這一片,都是你們公司一期工程的車間範圍,這些地基,完全是按照抗七級地震的工程量來建的,所以,一般的什麼地質災害,絕對不會影響到工廠的生產設備,就算是嚴重的地質災害,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看着眼前這一片並不是很深的地基,劉東對於宋慶的話表示懷疑。七級地震這麼淺的地基就能防備,那實在是把這麼嚴重的地震災害看得太輕鬆了。但想想鐵都這邊好像也並不是處於地震帶,可能等到自己的廠房完全廢棄,也遇不到地震,那麼地基淺一些,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劉東前世的記憶記得鐵都這邊,好像都沒什麼地震,再加上離那些江河也比較遠,也不會出現洪澇災害,那麼一般的小地質問題,對於工廠的威脅基本上就相當於沒有。

劉東眼裡那點神色,哪裡能瞞過宋慶。雖然他的脾氣很好,但涉及到自己的專業領域,那還是有些話語權的。更何況當兵的本來就是直脾氣,即便宋慶出來攬活兒,也改變不了他當兵人的本色。

“是不是不太相信?劉老闆?”宋慶問到。

既然被宋慶當面提問了,劉東也不好辯解,於是點了點頭,算是默認。

宋慶看到劉東點頭,對着劉東說到:“如果劉老闆不介意,我們可以下到地基裡面去看看,我相信你只要看了下面的情況,肯定就不會懷疑了。“

本來就是來搞視察工作的,劉東也不想把這工作流於表面,雖然這些人來搞基建,劉東是十分放心的,但放心是一回事兒,自己考不考查又是另外一回事兒。考察不代表不放心,而代表着劉東的做事態度,要什麼事兒都聽下面的人報告,總會出現問題,而他如果實地的深入的考察,就算他是個外行,什麼都不懂,也能震懾別人,不會有人在打歪腦筋。

於是劉東一行人跟隨着宋慶的腳步,下到了地基裡面的大坑。陳潔這個時候反倒是輕鬆了許多,雖然衣服什麼的這次之後,不花大力氣清洗絕對會報廢,但現在總比剛纔好多了,至少,她現在沒有穿來時的高跟鞋,而是在吳一平那裡弄了一雙平底鞋,至於吳一平那裡爲什麼會有女士的平底鞋,這個事情暫時不用考慮,反正對於陳潔來說,在這樣崎嶇不平的路上,穿平底鞋絕對是享受。要是還穿着高跟鞋在這晃來晃去,她都不知道能不能走重型汽車來來會會碾壓出來的土路。

由於這個地基本就不深,所以劉東他們也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就下來了。由於下面正在挖土方,所以泥土塵灰什麼的就特別的多,劉東既然有決心下來,這點小小的事情自然是能夠包容的。

當劉東他們踏上了最下面地基的土地上時,都有了明顯的感覺,比起剛纔走下來的那段土路,這下面的地雖然有些凹凸不平,但總體上來看,是很平整的,並且,很牢固,沒有剛纔那條土路踩上去那麼軟綿。

宋慶算不上是一個察言觀色的能人,但他對工地這邊的情況是瞭如指掌,所以當劉東他們踏上這裡的土地以後,就開口問到:“劉老闆,這下你感覺到了不同吧?雖然打地基都是要牢固下面的土地,但是能達到我們這樣牢固的並不多,一個是他們少有相關的工程機械,另外一個就是外面的工程隊也沒有我們的技術好。這麼給你說吧,在這裡做壕溝工事,只要一些必要的鋼筋木板,就算大炮都轟不掉這個地方。”

都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劉東這個時候也低下頭看了看自己踩着的土地,發現腳下的這些泥土,那是相當的緊緻,可能就算用鐵釺砸,也很難深入這片土地。怪不得宋慶敢說就算用大炮轟,也轟不掉這裡,工作是相當的紮實。

可劉東對於工地上的具體事物也不是特別瞭解,所以這土地緊緻是否達到要求他也一無所知。但既然宋慶敢當着自己的面這樣說,他就絕對能做到。要知道他這一開口做出的承諾,可不僅僅是代表他一個人,而是代表着他們一個團隊。而他們的團隊,肯定也不會允許有污點的存在。

有了這樣的檢測結果,劉東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實際上劉東也並不需要工廠地基能防住大炮的轟擊,那完全沒有必要,他這裡的工廠又不是做軍工的,也不需要實驗軍事設備。有一個能用幾十年的廠房,都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再吹毛求疵,他就不是要蓋廠房,而是蓋碉堡了。

看到劉東滿意,宋慶卻依舊沒有停歇的說到:“這個土地僅僅是地基的一部分,真正的地基好不好,還得看我們的建築材料和手藝,而這兩點,我們工程隊也是不缺的。不瞞劉老闆你,由於你給的價錢足夠,材料也都是好東西,而我們的手藝也不是自誇,絕對要比那些省級的建築單位要好。有這兩點,不說多了,只要老闆你需要,這廠房就算用一百年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一百年?那麼久?”劉東這下是真的驚訝了。

他可是知道,要論到全世界的建築使用年限,華夏的新建築,平均年限絕對讓人臉紅。記得以前無聊的時候看過一份報子,就是介紹的全世界主要幾個國家的建築使用年限。

要是用一句話來形容華夏的建築使用年限,那絕對是五十年罕見,三十年普遍。而國外很多國家的建築年限,都比這個要長很多,美國建築普遍可以使用七十年,英國則能夠達到一百一十年,法國能達到八十年。當然,這個數據不排除他們往自己臉上貼金,有縮水的可能。但即便如此,平均下來,六七十年是絕對毫無問題的。

當然,並不是華夏的建築水平很低,要這麼說,那麼京城的故宮早就不知道塌了多少百年了,也不至於能保存到現在。也不用拿這麼大個的東西來比較,就算小地方很多古代的建築,只要不是人爲拆除,保存的年限也不會很低,什麼千年石拱橋依舊能用,幾百年的老房子能抗地震,都算不上稀奇的事情。

要論到建築水平,華夏人的水平絕對要比國外人的高,至少一個石拱橋的年紀,都要比整個美國的年紀大個三四倍。但爲什麼又說華夏國內建築使用壽命是五十年罕見,三十年普遍呢?這就存在一個趕工期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當中,曾經有一段時間爲了誇張建築進度,幾天就蓋出一棟樓的成績都不稀奇。想想這個時候喊口號的江口速度,三天一層樓,絕對算不上什麼新鮮的事情。那段年月更是出現了只用竹片兩三天就蓋起高樓的荒唐事情出來。現在雖然沒有這樣的事情了,但影響依舊有一些,趕工期這樣的事情,在現代社會當中存在是非常普遍的行爲。

但是建築這玩意,就算劉東這個外行人也知道,不能全憑速度來搞,那樣是會出現問題的。用一個劉東比較能接受的觀點,那就相當於做機牀,有些機牀用的鋼鐵不能剛從鋼爐裡面出來就用,還得放它幾年,消除應力,要不然,這樣趕出來的機牀以後的精度問題,就很難解決。

而建築這一塊,大致也有這樣的規矩。沒見到剛蓋出來的新房子也不是立馬就能入住,還得空一段時間,透透氣,大概和應力問題的處理方式都差不多。

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567章 秘密戰線的苗家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51章 獨斷專行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450章 吳坤的辯解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45章 一份清單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218章 互惠互利,相互依存計劃第654章 進退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53章 家族第249章 上層的小變動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424章 環亞電子的發展方向第77章 着手拿地皮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08章 蘇聯的機械也不全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505章 大家一起來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199章 兄與弟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76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515章 僵持的局面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178章 政治謀劃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72章 多邊行動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45章 一份清單第37章 林家兄弟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135章 聯盟的野望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450章 吳坤的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