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殺手鐗(中)

說了兩個條件的劉東,看着葉利欽那略顯不滿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打着什麼主意。雖然劉東的政治敏感度很低,但關係到商業方面的東西,多少也能觸類旁通。

要說蘇聯現在失業工人當中,最大的一塊是哪個方面,那絕對是軍工。說來很好笑,蘇聯在這世界上賴以生存的東西,就是他強大的軍工,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因爲他們那龐大的軍工,才導致了蘇聯現在經濟的困境。大家都去做軍工了,那別的行業還要不要發展?

戈爾巴喬夫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始裁撤蘇聯的軍工項目。這並不是他自廢武功,而是他非常有自知之明,蘇聯雖大,但要想一直保持這種強盛的武力,顯然是行不通的。

要說強大,美國強大吧?要真正論起軍事實力,蘇聯奮鬥了這麼多年,最鼎盛的時期,才能達到美國百分之六十的綜合國力。而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也很強大,但他們的軍事力量,都還控制在自己可消化的範疇當中。

而且美國賣的軍火,可以自給自足,也可以外銷,還能賺上很多。但蘇聯呢?爲了保持對抗的局面,軍火是生產出來了,但要說起軍火創造財富,那是百分百的趕不上美國。

爲什麼?那還不是因爲蘇聯的小弟,那都是真正的小弟,一個二個都是窮光蛋,就算想要買武器,也沒錢。但蘇聯爲了讓這些國家不倒向美國,即便是那些國家沒錢,蘇聯也得做虧本買賣,讓那些國家武裝起來。

可美國呢?他卻做得比較用腦子,那些他控制的小弟,別人不叫小弟,那叫盟友。單單是一個稱呼上的區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差異。而且美國人還很會做生意,別人好歹是資本主義國家,做買賣那是天賦機能。

他們知道只有把蛋糕做大,利益纔會更大,所以美國很會培養自己盟友的造血能力,但這種培養,又處於一種可控的狀態下。就像他們對以色列,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可以算作是中東的霸主,那些阿拉伯國家,根本就不是對手。

但爲什麼直到後世,以色列都沒有一統中東半島?不是因爲他們征服不了阿拉伯人,而是因爲美國的制衡。因爲美國人知道,如果讓以色列全吞下中東,即便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那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中東地區,雖然打打鬧鬧,但沒有說把國家都滅掉的時候。

這就是制衡,正是因爲有美國的制衡,以色列纔不能吞下中東這塊肥肉,空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依舊只有縮在那麼小的一塊土地上。雖然他們時不時的就要欺負一下巴勒斯坦,但他們也不敢真把巴勒斯坦人給全都趕出去,最多弄個聚居點,然後驅逐巴勒斯坦人。

而有了以色列這麼一頭惡狼在側,中東地區的人就不得不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美國人的軍用品,又有了一個很好的銷路,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人,有錢賺幹嘛不賺?

有了多個像中東這樣的地區,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強大,但他們卻可以靠着別人以戰養戰來補充自己的能量,端是一樁好買賣。而蘇聯卻不能這樣做,因爲他們的力量被以美國爲首的聯盟,牢牢的固定在了亞洲北部和歐洲東部,想要去美洲非洲,那根本就不可能。

而沒有了外來的血液補充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蘇聯的軍事實力就算再強大,根基也不可能安穩。再加上現在戈爾巴喬夫實行改革,軍工這個超級吸血怪獸,當然得大刀闊斧的砍下去一部分。要不然,戈爾巴喬夫哪裡有錢來推動自己的改革?

這樣一來,軍工產業的從業人員,就成爲了一個包袱。原本葉利欽還想着讓劉東從這裡面做點什麼。但劉東可不想碰觸這個雷區,所以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限制說了出來。

當然,劉東也不是毫不眼饞這些人。如果說最開始的時候,劉東不要這些人,可以說是爲了避免刺激蘇聯。但當他這段時間來實地考察以後,卻發現自己之前的擔憂完全是毫無道理的。蘇聯就算常規武器生產的人員,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就算弄上幾千這樣的人,對於蘇聯來說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爲在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的眼中,這些人已經成爲了改革的障礙,需要被清除掉。有人能出一定代價解決這個麻煩,對於蘇聯來說是好事兒。

而現在之所以不要,是因爲這些人雖然讓劉東眼饞,但實際上對於劉東的意義並不大,他又不能做軍工,拿這些人來有什麼用?真正在意這些人的,是華夏的政府,而不是他這個個人。

軍工人才,對劉東來說,不但不是一個能夠增加實力的東西,相反,還是個麻煩。要談這些問題,不應該由他來解決,而是由政府來。當然,如果到時候政府需要他的幫助,劉東也會義不容辭,但這並不是現在。他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公司的事情搞定,通過計劃,換回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其他的,都可以拖到以後來做。

要現在他就把什麼事兒都辦好了,那政府就可以白撿便宜。不是劉東不想讓政府撿便宜,主要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誰都不會珍惜。政府要是很容易得到這些人,那自然不會覺得劉東有多大的功勞。只有等到那邊碰壁以後,找不到門路,不得不讓劉東出面,纔會體現出劉東的價值。這點,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商業上,都是有共通之處。

看到劉東說完兩點之後,就不再說話,葉利欽大致也明白了。劉東的條件就這麼多,但是,這個條件,葉利欽並不是很滿意,因爲他還沒有聽到什麼關於有利於蘇聯的消息。

雖然之前劉東說了,會給予那些人才應有的待遇,並且還相當不錯。但是,這其中並沒有包含蘇聯的利益,注意,這個蘇聯,並不是個人,而是蘇聯政府。

劉東的條件的確是有利於那些工人,但對於蘇聯政府來說,這其中的利益並沒有體現出來。別看這些人現在好象是蘇聯的包袱,還需要大筆的資金,讓這些人穩定下來,是個不擇不扣的麻煩。

但是,別忘了,這些人的價值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並不能因爲蘇聯的一時窘迫,就把他們本來的價值給忽略了。蘇聯這麼多年來攢下的家底,耗費了無數的資源,豈是說丟掉就丟掉的?要真這樣,蘇聯政府大可以不必維持這些人的基本生活條件,讓他們自謀出路,那樣,絕對會有大把的國家和企業,爭相跑到蘇聯來揮舞自己的小鋤頭。

人才,無論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其自身價值的。即便他們現在再怎麼窘迫,只要他們還沒變成白癡,或者已經死亡,他們腦子裡面的知識,就足以讓他們生活無憂。現在他們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蘇聯政府方面造成的。如果沒有蘇聯政府方面的制衡,他們去了國外,個個都能生活得很好,又豈會是現在這樣連麪包都吃不起?

正是因爲他們自身的價值,現在的蘇聯,只要是沒有人能出得了讓他們政府心動的條件,寧願讓這些人在蘇聯國內連飯都吃不起,也不能讓這些人隨意的走出國門。而劉東,剛纔雖然給予了那些工人很不錯的利益,但卻沒有考慮到政府的利益。如果劉東的計劃僅僅是這樣,葉利欽絕對不會答應實行這個計劃。

“劉東先生,你的籌碼,在我看來,確實不錯。至少,對於那些工人的籌碼,非常不錯。但是,你不要忘了。這些工人是屬於偉大的蘇維埃,蘇維埃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他們的最終利益,都應該是屬於蘇維埃。而在你的闡述當中,我並沒有看到有多少有利於我們蘇維埃政府的條件。你覺得,這樣合適麼?”葉利欽眼睛微微一縮,質問道。

聽到葉利欽這話,劉東依舊不急不徐。因爲他早就想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對於葉利欽的問話,並沒有感到詫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沒有了國家的利益,哪裡來的小家利益?

“葉利欽書記,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向您說明,並不是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是早就有了應對的方案。當然這份方案,暫時來說,僅僅只能應用於我們公司,至於因爲這個方案而衍生出去的另外的方案,可以以這個條件爲參考,但最終選擇權,並不在於我們這裡。”劉東平靜的說到。

因爲剛纔的一句話,而造成了之後交談當中對自己不利的因數。所以,現在的劉東變得非常謹慎。說話的時候,都要細細的思考,想着自己的話裡面,是否會存在漏洞。

他實在是不希望,因爲自己的大意,而付出更多的代價。之前葉利欽那話,就是一個警鐘,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第206章 考察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41章 佈局日本第625章 爭論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407章 實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2章 判斷錯誤?第290章 胡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強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72章 多邊行動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314章 事情還得當面談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557章 年薪百萬不是夢想第518章 陽謀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399章 兩個人的對話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543章 當面打臉第438章 相當滿意的視察結果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543章 當面打臉第197章 貧油井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260章 崩盤第156章 車上的談話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303章 解惑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265章 新的投資意向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625章 爭論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640章 放手去幹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102章 在路上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54章 大豐收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609章 宏偉計劃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15章 開始佈局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