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環亞特鋼開工

有了一大批生力軍的加入,吳一平的工作明顯的好做許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就把鋼鐵企業真正的做起來了。

要做特種鋼,需要幾個硬件,一個就是技術,這個劉東自己就能做到。這個硬件對於環亞特鋼來說,沒有任何困難,而第二個硬件就是機械,也就是做特鋼的工具。第三個,纔是技術工人,骨幹。

而設備這個玩意,就是現如今國內大多數生產鋼鐵廠商最大的短板。巴統這個臭名昭著的機構,對於這些機械有着極其嚴格的控制。即便是你有錢也買不到,而且這些東西都是大傢伙,就算想要通過特殊渠道,也很難運得回來。

全世界著名的特種鋼鐵製造廠,沒有一家是華夏的,就比如奧克隆德,他是屬於瑞典的。比如迪林根和蒂森克虜伯,他們是屬於德國的,當然,還有技術實力雄厚的萊茵金屬,雖然他們是做軍火的,但是他們在金屬材料科學上的成就,足以讓所有人仰望。

當然,日本人的JFE的系列金屬,也是全球知名的。而這所有的公司,沒有一家是華夏的。而蘇聯雖然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也是處於世界領先,但是由於他被西方國家聯合抵.制,所以,他們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沒多大知名度,出了業內人士,一般外人根本就不知道蘇聯可以弄出什麼東西來。

本來劉東最鐘意的生產設備,是德國的,瑞士的也不錯,還有捷克斯洛伐克,他們的生產設備都是非常先進的東西。但很可惜,只要劉東派去的人談到這些設備要運往華夏,那些企業負責人就直接關上了談判的大門,即便是在香港也不行。

所以,到最後,劉東只有選擇蘇聯的設備。雖然日本人的設備也能用,但他們不但要價坑爹,而且這些設備也只允許在日本本土使用,想要挪到大陸去,根本不可能。

好在劉東現在在蘇聯的關係還算是不錯,列夫捷特對於又有新的買賣表示很歡迎,再加上最近這幾年,蘇聯的日子也不好過,鋼鐵企業剩下的生產設備封存的不少。於是,在富蘭克林開路的情況下,劉東很容易的就弄到了一批足以讓中型企業煥然一新的鋼鐵生產設備,而且還有很多富餘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由於劉東出手大方,列夫捷特的膽子也很肥,這批設備全是蘇聯最先進的東西。甚至劉東弄到手的這批設備,還是原裝貨。這樣的好東西,弄到手了,那就是給新的環亞特鋼弄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一月底,吳一平打電話給劉東,說公司第一爐鋼要出來了,叫劉東去剪綵。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東就急急忙忙的跑去了鐵都。

之前上面給劉東弄的十個鋼鐵廠,基本上都是在鐵都,就算最遠的兩個小型廠,也都是在鐵都範圍之內,呈V字型。十個鋼鐵廠,只有三個鋼鐵廠是中型的,其餘的都是小型。當初弄到這麼十個鋼鐵廠的名額,劉東不過是想要把這些鋼鐵廠整合到一起,湊成一個大型的鋼鐵廠。

至於爲什麼不弄個大型鋼鐵廠的指標給劉東,那是因爲迄今爲止,大型鋼鐵廠依舊是個雷區,一個私人想要直接拿到這樣的指標,就是老爺子的頂不住。所以,乾脆就給了十個工廠,到時候真整合到一起,也就有了大型鋼鐵企業的資格,這也算是這個年月的曲線救國。

由於不是一個廠,要一下子就整合起來,那根本就辦不到,於是劉東就指示吳一平,工程分爲四期,第一期工程就是要把最中間的那個中型鋼鐵廠給弄活起來。給其他廠子做個標杆,這樣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而第二期工程,就是要把三個中型鋼鐵廠整合到一起,弄成箇中型鋼鐵廠當中最強的廠子出來。第三期工程就是把剩下的七個廠子弄起來,讓十個廠子同時開動。

最後一期就是把這十個廠子精細化作業,每個廠子都有自己的專長。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劉東估計,等蘇聯解體都還不一定能夠完成,起碼得十年的時間,而這樣的速度,在鋼鐵企業發展當中,都無異於坐上了火箭。

等劉東趕到鐵都的時候,吳一平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包括邀請本地領導,還有那些關聯企業等等一切場面上的活動,他都弄好了,只要劉東到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辦。

聽到吳一平的彙報,劉東最關心的就是第一爐鋼會不會出現問題。因爲現在這個廠子裡面的設備,都是蘇聯人的,而且還是現如今蘇聯人最高的科技結晶。對比起其他任何鋼鐵廠,這些設備都要好很多。即便是得到了新日鐵技術的寶鋼,也不可能有他的設備好。

而設備太好了,就會造成那些技術員不會使用,即便是列夫捷特爲了讓劉東這邊早日能夠操作好這些機械,而拐帶了這個機械使用的團隊到華夏來,劉東依舊有擔心。因爲開工的時候,不可能全是由蘇聯人上場,還是要搭配國內的技術工人,這樣就有危險性。

雖然現在不講封建迷信這一套,但第一爐鋼要是搞砸了,出了廢鐵,依舊不是一個好兆頭。那樣對於環亞特鋼想要在國內鋼鐵企業當中打響名氣,打擊太大了。

對於劉東的擔憂,吳一平心態卻非常好:“老闆,其實這些設備操作真不是什麼難事兒。本來國內大部分鋼鐵企業,用的就是老毛子的技術設備,後面雖然研發出自己的東西,但傳承的都是那一套,那些骨幹都是玩了一輩子機械的老手,就算是其他國家的設備,只要給他們熟悉的時間,一樣能玩得順溜,就別說還有些淵源的蘇聯設備了,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聽到吳一平的保證,劉東稍微的安了一點心,就等着明天出結果了。對於這個鋼鐵廠,劉東可以算得上是非常費心的,鋼鐵廠生產技術是他弄的,鋼鐵廠設備也是他親自找列夫捷特弄來的,這些設備可不便宜,整整花了劉東八十萬美元。雖然依舊是白菜價,但也不算是小投資。更何況,就連那些技術骨幹,大部分也是他上回化緣過來的。

劉東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說,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中型的鋼鐵企業,資本有他雄厚,技術有他雄厚,設備比他先進,人員比他齊備。這樣可以說是站在全國中型鋼鐵企業至高點的公司,要還不出個像樣的成績,那絕對會讓國內所有的鋼鐵企業笑話。甚至連特鋼聯盟的位置都坐不穩。

第二天一大早,劉東就起牀了。看到窗外忙碌的人羣,他也跟了出去。

對於這個原名奮進鋼鐵廠的職工來說,今天是個大好的日子,因爲鋼鐵廠又要開爐了。對於一個鋼鐵廠的員工來說,沒有什麼比開爐更重要的東西。改革開放之初,由於大量的軍工下馬,他們這些鋼鐵廠也因爲沒有活做,過着半死不活的日子。

能耐的人都走了,剩下老弱病殘,哪裡還能開爐?只有靠着一些零敲碎打,賺點生活費。這都還是前幾年的事情了,那時候上面好歹會給點活來做,不至於餓肚子。但越到後面,上面給的錢也越少,別說開爐,整個鋼鐵廠除了機械設備,連零碎的那些鐵塊,都被人順走了。

但就在去年,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上面居然把鋼鐵廠弄給了私人。當時一批廠裡的老同志,那是堅決不願意,還聯名請願,但都讓上面的人壓了下來。

後面,廠子的新老闆來了,然後往回召回工人,以前上面欠下的那些錢,也由新老闆發下來了。這纔算是把大夥兒的嘴給堵住,但依舊沒多少人看好這個私人老闆。

可後面的一系列事情,算是把大夥兒的熱情給提起來了。新老闆不但把廠裡的那些房子給從新弄了一遍,還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嶄新的設備,還有蘇聯的技術員。

安裝設備,平整工廠,翻修廠房,一件件的事情做下來,讓廠裡的人知道,這個老闆看來是要大幹一場。隨着更多的技術骨幹,還有一般職工的到來。原本的奮進廠,現在的環亞特鋼也漸漸的恢復了元氣。不但恢復了元氣,還有超越以往的架勢。

到這個時候,那些廠裡的老人們,纔開始認同了這個私企老闆,而今年月初的時候,又從各大鋼鐵企業來了一批骨幹,纔算是徹底的把原來奮進廠的老職工鎮住了。來自寶鋼、首鋼這些特大型鋼鐵廠的技術骨幹,直接就把原本就小得可憐的廠里老人給嚇趴下了。這些原本仰望的人物,現在都能來環亞特鋼,他們那些傢伙,哪裡還有什麼優越感?

所以,原本還有些鬧彆扭的人們,現在卻是昂首挺胸起來。只要鋼鐵廠能夠開爐,能夠給他們發工錢,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別人大廠的人都不敢挑挑揀揀,他們這些人又算得了什麼?

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223章 警告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401章 紈絝們的大年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30章 拜年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682章 開啓大時代5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71章 託付第31章 準備工作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61章 紅星紡織廠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66章 積壓貨物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223章 警告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94章 好霸氣的人物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61章 紅星紡織廠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50章 初次接觸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221章 迴歸第60章 陪同考察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54章 大豐收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601章 物資換物資第476章 五千噸貨船建造之密第55章 坐地分贓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638章 打馬虎眼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264章 抄底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297章 能葬送前程的地方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