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

“金屬材料科學?不是吧?我的朋友,我還以爲你是在商學院畢業的。真看不出來,你居然是研究材料科學的。”聽到劉東的話,列夫捷特腦子都有些發矇。

“當然,難道你忘了我之前就給你說過,我的第一桶金是怎麼來的麼?如果我不是學這個學科的,又怎麼能賺到那麼多的錢?”劉東很自然的說到。

“好吧,我算是服了。金屬材料科學?這個東西我還真不太熟悉,請原諒我失陪一下,我去找個懂行的過來。”列夫捷特說完,馬上站起身子來,走向了人多的地方。

這個時候,周青富纔對着劉東問到:“老闆,你怎麼剛纔對列夫捷特說,你才帶來了兩千萬美元?我記得你那個本票,是可以籤兩個億美元的啊?爲什麼要放棄這麼好的機會,要是你拿出兩億美元,那列夫捷特所有的東西,你都能打包帶走,又何必把自己的資金說那麼少呢?“

劉東左右看了一眼,發現沒有什麼人注意自己這邊,纔對着周青富說到:“列夫捷特的手筆雖然大,而且他也能弄到很多的東西,但我們畢竟是第一次合作。不是說怕黑吃黑,主要就是錢太多了,他吃不下。兩億美元,他上面的人還差不多,列夫捷特這樣明面上的人物,不值這個價錢。你沒看到我兩千萬美元,他都吃不下,需要找幫手麼?”

“那是因爲老闆你不要他的好東西,就憑剛纔他開出來的那個東西,他的背景應該是軍工企業方面的。一個軍工企業的人,賣得最多的自然是軍用的東西,而老闆你偏偏不碰這個,他就算再有能耐,不也得碰壁麼?”周青富嘀咕到。

對於劉東不碰這些東西,周青富也不會勸解。雖然軍火這玩意,的確是個暴利的東西。但玩這個玩意的,都不是善茬。劉東的身份高貴,當然不能和那些亡命徒拉上關係。再說,就算劉東不賣軍火,他賺錢的能力也不可小覷。

這世界上,有幾個人把世界第一經濟體和世界第二經濟體都惹了,還能很悠閒。全世界都找不出兩個這麼大膽子的人,但劉東,自己的老闆卻偏偏這麼做了,而且現在還活得很好。

“軍火這玩意,至少我現在不會碰他,實在是太顯眼了。拉仇恨的能力很強,蘇聯可是世界的兩極之一。我總不能在惹了老美的情況下,再把蘇聯這頭北極熊一起得罪了吧?要真的讓兩個國家都發飆了,我家老爺子都扛不住。”劉東怕怕的說到。

就在劉東和周青富兩人聊天的時候,列夫捷特拉着一個帶着眼鏡的青年人走了過來。這個年輕人比起列夫捷特來,至少要小好幾歲。雖然以劉東的眼神,看這些外國人都好似長了一個模樣,但那眼鏡男的年紀,卻也看得差不多,最多比劉東大一兩歲,絕對不會超過二十五。

列夫捷特走到劉東面前,對着劉東說到:“我親愛的朋友,這個傢伙在我們這堆人當中,負責的就是資料這方面的東西。你叫他保爾就行。”

“保爾?保爾.柯察金?”劉東好奇的問到。

那個帶着眼鏡的保爾聽到劉東這樣說,居然用漢語對着劉東說到:“我爲我們偉大的蘇維埃出現了保爾.柯察金這樣的英雄感到自豪。但是,劉東先生,我和那位英雄,並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保爾在我們偉大的蘇維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名字。”

聽到保爾居然能夠說漢語,劉東感到吃驚。如果老一輩的蘇聯人有人會說漢語,那並不奇怪。因爲當時華夏和蘇聯是處於蜜月期,兩國之間的交流很頻繁,蘇聯人在華夏工作的也很多。

但是,看保爾的年紀僅僅才二十多歲,他出生的時候,華夏和蘇聯已經開始交惡了。就算會說漢語的蘇聯人,也不會在公開場合說漢語,並且,這個語種在蘇聯也不是那麼受歡迎。當時的赫魯曉夫政權,也是非常強力的,要是有人在蘇聯說漢語,是一件惹麻煩的事情。

那保爾能說漢語,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看到劉東十分驚奇,保爾又說到:“不用奇怪,我的漢語是和我父親學習的。他當年也是蘇聯援建人員當中的一員,而且對華夏很有好感,雖然兩國關係降至了冰點,但是他一直堅信,兩個社會主義大國,並不會無限制的這樣僵持下去,因爲那會讓資本主義有可乘之機。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就開始教我漢語。現在果然如我父親所料,我們兩國的關係又拉近了。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能在一個年輕的斯拉夫人嘴裡說出這麼流利的漢語,劉東也感覺親切。於是,趕忙把保爾和列夫捷特迎到沙發上,對着保爾說到:“當然,我相信我們兩國之間,關係肯定會進一步加強。而會說漢語的年輕人,以後所能接觸的工作肯定會很廣。我要恭喜你了。”

“多謝!聽列夫捷特說,你需要購買一些材料科學方面的資料?那你不妨說一下,到底是需要哪些資料,然後我纔好評估一下具體的價值如何。”保爾說起正事來,比列夫捷特要靠譜很多,至少,他談到工作的時候很認真,而不是像列夫捷特那樣顯得有些懶散。

“我的資金量相信列夫捷特已經給你說過了,那麼依照這個價值,我所能獲得的技術資料應該會有非常多。但是我這個人並不貪心,我會給你們留下充足的利潤。下面就是我需要的資料,就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夠拿得出來。”劉東說到。

由於之前沒有想過會遇到列夫捷特這樣的妙人,所以劉東根本就沒有機會整理一下他欠缺的東西。現在只有靠着他在材料科學方面的成就,來羅列目錄了。

第一個需要的資料,劉東打算要耐低溫鋼材方面的資料。這個玩意,蘇聯可以說是走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陣地。由於蘇聯的地理位置,註定了他們對於這類資料會有豐富的經驗,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和蘇聯比。

在寒冷的地方,鋼材的特性會有很大的變化。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一般的鋼材拿到蘇聯地區來使用,會導致鋼材變脆,延展性變小,很容易斷裂和粉碎。

而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域的蘇聯人,對於耐低溫鋼材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他們既有需要,也有能力在這方面走得更遠。而劉東就是看上了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才準備在這裡下手。

當然,他沒有打算把耐低溫鋼材的資料都給打包。那樣很不現實,並且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畢竟,在這樣寒冷區域的國家,畢竟是少數,市場潛力並不大,並且消費能力也不明朗。再說了,他那一千七百萬美元就想要打包所有的資料,在這個時候也不現實,除非蘇聯解體,這些科學院校管理混亂的時候,纔有可能用這樣的白菜價把所有好東西都給抱走。

他所需要的東西,僅僅是用於製造工業設備的那些資料,而不是一般民用型的那種建材。

雖然耐低溫鋼材就這麼幾個字,但有兩大分類。一個分類就是鐵素體低溫鋼。另外一個分類就是奧氏體低溫鋼。

鐵素體低溫鋼下面,還有三種小分類。一個是低碳錳鋼,一個是低合金鋼,最後一個就是中(高)合金鋼。而就算這三個小類,也還有好些細的分類。

奧氏體低溫鋼也按合金成份不同,分爲三個系列,第一個系列爲Fe-Cr-Ni系,主要爲18-8型鉻鎳不鏽耐酸鋼。這種鋼低溫韌性、耐蝕性和工藝性均較好。

第二個系列爲Fe-Cr-Ni-Mn和Fe-Cr-Ni-Mn-N系。這類鋼種以錳、氮代替部分鎳來穩定奧氏體。氮還有強化作用,使鋼具有較高的韌性、極低的磁導率和穩定的奧氏體組織,適用於作超低溫無磁鋼(即材料的磁導率很小)。如0Cr21Ni6Mn9N和0Cr16Ni22Mn9Mo2等在-269℃作無磁結構部件。

最後一種系列Fe-Mn-Al系奧氏體低溫無磁鋼。這個玩意就算找蘇聯人也沒用,因爲這個東西是華夏自主研究出來的。前世劉東對於低溫鋼最爲熟悉的就是這種鋼材。

因爲只有這種鋼材,才適合於當時的華夏應用,而其他的鋼材,或多或少都有些缺憾。也不能說是缺憾,只能說是有些資源華夏沒有,或者很少,需要進口,而爲了不被人卡脖子,就自主研究出來一種適合於國情的產品。

像這樣的東西,在各行各業都有,這就是國產化。

這麼多耐低溫鋼材的種類,能夠運用到工業設備上面的鋼材,不過是寥寥幾種。再加上現在華夏已經擁有的技術,和劉東自己知道的技術,扒拉下來,能夠在保爾這裡弄到的技術,還真不多,但也聊勝於無。

所以,雖然低溫鋼這個資料範圍很大,要是全弄回去,一千七百萬美元絕對一丁點都不可能有富餘。但挑挑揀揀了之後,一千七百萬美元絕對還能剩下一大部分,劉東還可以選擇其他所需要的資料。資料這東西,尤其是科技資料,絕對是好寶貝,增加科技公司的底蘊就全是靠的這些玩意。

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224章 堅持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398章 一頭冷汗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294章 真正的貧窮縣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7章 林家兄弟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194章 分田地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159章 展現實力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671章 前奏第108章 蘇聯的機械也不全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11章 首長召見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01章 商業考察團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333章 接受援助(上)第650章 人生大事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199章 兄與弟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221章 迴歸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7章 着手拿地皮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12章 提出要求第194章 分田地第322章 不能再拖下去了第333章 接受援助(上)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7章 土匪還是山大王?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401章 紈絝們的大年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653章 家族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