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菩提子

書接上回,其實並非菩提子不願多說,他所有的無奈都在那句“菩提已無樹”當中。

話說開天之初有七大先天靈根,皆承天地造化而生,分別是:菩提寶樹,人蔘果樹,星辰神樹,以及甲木蟠桃、丙火杏黃、葵水月桂、庚金扶桑。

暫不提其他六根,單說那菩提寶樹,又叫千葉菩提,萬法妙樹,自生來便懂得大乘佛法,靈性極重。

俗話說:物極必反。

菩提樹就是天資太過出衆,才使得自己無法化形修煉。若是不然,西方教主之位也該有他來做,而不是接引二聖。

他之所以無法化形,是因爲靈根太過厚重,要想煉化法身非要大羅金仙修爲不可。而這無形是天道和他開的玩笑。

有道是:混沌不知年,盤古死在開天前。

自上清下濁,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又過了無數年間。

一日正午,有兩個道人路過西方須彌山,他們正是尚未得道的準提、接引。

二聖見菩提樹枝葉廣大,包含萬千妙法,一時忘記了紫霄宮開講的時間,只在山中與菩提子談天說地。

而後,便是接引、準提與妖師鯤鵬爭奪聖位之事。

他們回山之後,便將此事怪罪到菩提子身上,並把事情又頭又尾的說了一遍。

菩提子聽後心中過意不去,便把大乘佛法傳授與二人,又扯下一根靈枝當做賠罪。準提的七寶妙樹就是這麼來的。

二聖見此無話可說,從那開始就不在與菩提子往來,只在紫霄宮中聽聖人講的。

後來鴻鈞道人合道,六聖下山,接引準提念想昔日之事,覺得心中有愧,便又回到西方須彌山,許下諾言要幫‘菩提樹得道’。

這話說來,又是無數年間過去,直至他們證道也沒能實現當初諾言。

一日,菩提樹詢問二聖:“何時助我。”

準提只叫他再等,並說封神之後自有渡你之人。

之後果然來了一人,那人便是截教四大弟子之首——多寶道人。

多寶不知被太上師伯灌了什麼迷湯,鐵了心的在樹下求法,菩提子見他賴着不走,便說:“也罷,只要你以後幫我成道,我便將大乘佛法傳給你。”

多寶聽後便在樹下起誓,至此一萬三千年練就菩提金身,成爲三界諸佛之首。其修爲無限接近聖人。

修得正果的如來老僧不但沒有幫助菩提樹,還強行把他佔爲己有,並叫二徒弟金蟬子藉助他成道。

菩提樹因此暗惱如來忘恩負義,暗中將神識藏入菩提子當中,引他吃下。爲了防止如來發現,他又在樹中留下部分元神。

不過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只怕他菩提法身裡的神識也保不住了。

這便是他爲什麼說‘菩提已無樹’的原由。

說完菩提之事,再回到洞中。

卻說一番促膝長談,王鬆也算明白‘爲什麼六耳要棒打唐僧,爲什麼冒充齊天大聖’。

“原來一切都是如來的計策,弟子多謝老師指點。”

“王道友不必客氣。”三虛含笑起身道:“今一見將軍風采,果然更勝傳聞,剛纔貧道多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老師言重了。”禮畢,王鬆問道:“既然老師前來指點我等,爲何幻化成那靈感大王,在此……”

“哦。道友誤會。”三虛解釋道:“貧道雖然也歸妖類,但吃人之事我卻從來不做,之所已變成他也是一番巧合。而那陳家村的童男童女盡在水府之中……”

原來,自從三虛接到師命以後,便馬不停蹄的從東勝神州來到此地,希望能趕在六耳行兇之前到來。

巧的是,他路過通天河之時,正巧遇到訪友而歸的靈感大王,於是便跟他打聽三藏五人的行蹤。

那大王接道菩薩的法旨,本來就煩惱不堪,什麼唐僧肉他早就知道,悟空王鬆的厲害他在蓮花水池裡也聽過。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三藏一行來早了。

他見三虛問起唐僧師徒,腦中靈機一動,心思:“倒不如把因果給他,叫他去爲我擋災,省得又回到蓮花池中。”

於是,就邀請他進入水府,百般的誘惑。

而三虛聽後也想借助他的身份,將師命傳達給王鬆,故此纔有了三虛假冒靈感大王這一出。

王鬆恍然笑道:“原來如此,想不出天下竟有這般巧合之事。當真是兩全其美。”

“貧道也沒想到。”說着,三虛收起笑容:“我看時間已經不早,再晚一會只怕孫道友他們要找來,不如我們先在此設計一番,免得露出破綻。”

……

九霄之上,雲海之巔。

悟空瞪着火眼金睛四處張望,片刻之後收了神通嘆道:“想必那妖怪已經遠去,只怕老和尚當真保不住哩~”

“也許師父藏在哪座山中呢,大師兄,不如我們再找找?”沙悟淨連起袖口說道。

悟空聽罷不語,八戒眼尖指着北方叫道:“哥啊,你看那兒有人賭鬥哩,好像是王將軍!”

“哪裡?”悟空用起火眼金睛,只見前方刀氣磅礴,罡風凌冽,一紅一藍兩道光影在天上打的不可開交,並時而傳出幾聲叫罵:

“禿驢,你好大膽子!敢來我龍象山要人,不知死活!”

“你話太多了!七殺心蓮!”

“啊~好和尚,今日斷臂之仇暫且記下!”

“哼。走的了嗎?!”

……

“果然是賢弟!”聽到這裡,悟空抖起精神一個筋斗殺入戰場,八戒沙僧三人隨後跟上。

當他們來到場地之時,與王鬆交戰之人已經被他斬殺,卻是一隻千年梅花鹿。

“賢弟,這妖怪可是那老魔的同黨?”悟空望着他手中的妖屍道。

“正是。”說罷,王鬆彈出一朵三昧真火燒化了屍體:“大聖,詳情稍後再說,聖僧還在洞中。”

來到洞中,見三藏法師已經昏厥,悟空暗度一口丹氣道:“師傅師傅~”

“喝~唬殺我也!”三藏睜眼後見王鬆等人都在洞內,驚慌道:“哎呀,王將軍、悟空、八戒……你,你們也讓妖怪抓來了?”

悟空連忙道:“師父莫慌,洞內一干妖邪已經被賢弟除淨。”

“賢弟,你是怎麼找到師父的,那老妖現在何處?”

王鬆不敢將實情告訴他,編個謊話說道:“話說我與大聖分開後,便在北方找了三百多裡,後見此地有刀光閃爍,原來是一個小妖在磨刀哩……”

“我化便成他的模樣混入洞內,得知昨夜抓走聖僧的妖怪不在此地,好像說去什麼山邀請道友去了,洞中只有他的兩個妖怪童兒,一個就是剛纔那鹿精,一個……”

一番話說我,王鬆講的滴水不漏,悟空嬉笑道:“造化了,賢弟果然是師父的福星!”

“哥啊,我看我們還是早些上路吧,萬一那老妖回來見子孫被絕,還不與我等拼命啊~”

三藏匆忙的整了整衣衫,慌忙道:“八戒說的甚是,將軍悟空,有什麼話我們路上在再說,還是早些離開此地要緊!”

“也罷!”悟空收了如意棒左右吩咐道:“八戒三師弟,勞煩你們去河裡走一趟,把那些童兒救上來,我和賢弟小白龍先回陳家村收拾行李。”

……

書說簡短,不說村民諸善怎麼感謝,單講八戒沙僧來到水府後,果然在一秘洞找到了那些孩童,還見到了水府真正的主人——黑水玄龜。並在他的幫助下,度過了通天河。

春秋來又過寒暑,話說王鬆五人自從離開陳家村,過了通天河,走了半年的太平路,並未遇到什麼獨角兕大王。

這叫王鬆緊繃的心終於安定下來,抽空修煉起荒廢已久的《日月經》。

初秋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了雲層灑向大地,王鬆高坐千尺樹梢上靜心打坐。

當火紅的朝陽照來之時,但見其身猛然乍起萬道金光,隨之那些金光化作柔和的太陽精火,一點一滴的滲入王鬆肉身之中。

那些太陽精火融入其身之後,又以任督二脈而發,行走奇經八脈,三百六十五竅主穴,一百零八偏穴,由百會穴灌入泥丸神宮當中。

當太陽精火與元神中的月華之力碰撞之時,頓時產生出一股不可思議的,近乎鴻蒙之初的奇妙感受。

就猶如天地交融,水火相遇,陰陽和合,兩儀生化!

這種感覺,一枯一榮,?p

喔找噯帷7緄廝穡醬ɡ自螅瑴`佛都從其中演化出來,就像是天地處於半分半合的狀態。

高一分,天地分離,低一分,乾坤合併。

“好玄妙的法門!聖人之法與尋常道法相比,不在於能增加多少修爲,而在於感悟多少大道!”

“玄妙!果然玄妙!陰陽五行合天地,遙感鴻蒙育道根。通天教主果然是通天教主,這《日月經》絲毫不比《地煞經》差,甚至高出許多!”

王鬆睜開雙眼滿面紅光,散去法印斂衣朝東方拜道:“今日王鬆領悟玄經奧秘,來日定登寶殿頂禮拜謝!”

東海,碧遊宮。

“哈哈~那通天便在此地備上薄酒一壺,恭候道友大駕!”說着,但見教主隔空還了一禮,隨之兩袖後斂,大笑回宮。

第18章 夜入高老莊第29章 枯骨山第11章 心虎遇心猿第68章 九頭蟲第53章 菩提子第11章 心虎遇心猿第65章 火蓮逢主第10章 出關尋僧第66章 羅剎女第7章 心蓮蕩魔第7章 心蓮蕩魔第58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81章 相二妖相助第65章 火蓮逢主第18章 前世今生第70章 黃眉大仙第21章 書生江道尋第49章 車遲國救三仙第90章 誅殺犀牛怪第70章 黃眉大仙第13章 白龍吞馬第61章 真假難辨第19章 烏巢禪師第46章 枯木逢春第54章 琴師狄仁傑第66章 羅剎女第52章 三虛道人第96章 此乃情緣第57章 雙妖合計第18章 夜入高老莊第96章 此乃情緣第47章 憨九郎第64章 陸壓再現第19章 烏巢禪師第66章 羅剎女第42章 道心第76章 紅玉第八十三 清華仙府第67章 萬聖龍王第21章 書生江道尋第32章 誅殺白骨精第38章 陳玄奘的美男計第85章 遊魂飄碧遊宮第1章 定志西行第14章 金蟬菩提第35章 成人之美第41章 青毛獅子第78章 盤絲大仙第92章 嫦娥第34章 黃袍怪第6章 白狐第55章 子母河鳳求凰第57章 雙妖合計第29章 枯骨山第40章 太子求師第12章 一棒之後第21章 書生江道尋第16章 黑風大王第82章 夜過獅駝嶺第76章 紅玉第38章 陳玄奘的美男計第76章 紅玉第5章 七殺刀法第八十三 清華仙府第62章 本心第32章 誅殺白骨精第18章 前世今生第49章 車遲國救三仙第26章 身死道未消第53章 菩提子第9章 人發殺機第81章 相二妖相助第68章 九頭蟲第69章 國滅寶珠還第92章 嫦娥第31章 張冠李戴第49章 車遲國救三仙第77章 破陣金箍現第36章 法天地象第79章 百腳大仙第50章 陳家莊第18章 前世今生第90章 誅殺犀牛怪第71章 巫血易主第35章 成人之美第6章 白狐第21章 書生江道尋第29章 枯骨山第75章 各有計謀第36章 法天地象第73章 前人因果第39章 誰是棋子第13章 白龍吞馬第1章 定志西行第27章 路至五莊觀第12章 一棒之後第25章 禍到臨頭死不知第65章 火蓮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