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妃之選

六宮竊竊私語時,和頤殿裡高太后也稟退左右,只留宋氏伺候,與溫太妃小聲商議着:“那邊談氏發動了。”

溫太妃奇道:“咦?怎麼提前了十天?原本不是要再過幾日的嗎?”

“宋氏來說吧。”高太后臉色很不好看。

宋氏就輕聲道:“昨兒個,照料小何美人的宮人來報,說小何美人有了生產之兆,怕是就這兩個光景了。”

溫太妃明白過來,就意義不明的一笑:“她不是請人早就斷過了嗎?小何美人這兒的只不過是一個公主罷了,她那兒的纔是真正的龍子皇孫呢!這宮裡已經有了兩位公主,再多一個也不會是皇長女,話又說回來了,縱然是皇長女又如何能夠與皇子相比?怎麼還要這樣不放心?”

高太后冷笑:“她選的好日子!連新人賜宴都攪擾了不說,三郎才從哀家這兒出去呢,就被她拉到了安福宮,這分明是在對哀家示威!”

“太后莫要生氣。”溫太妃忙安慰她道,“依我看,事情也未必就一定是如此。”

“嗯?”高太后道,“莫非她……”

溫太妃笑着道:“今兒她既然敢當着衆多新人的面,在甘泉宮前就把陛下拉走了,可見不是太后想的那樣……再說若是那樣談美人這會就生產也沒什麼用,我倒是想,這孫氏怕是擔心那步順華呢!”

見高太后若有所思,溫太妃繼續道,“太后請想啊,這孫氏這些年在宮闈裡攪風擾雨的,她本出身卑賤,憑什麼這般張狂?無非是因爲生得好,陛下正當年輕喜歡罷了!後來進宮的何氏、牧氏固然也得寵,到底不及她呢,這都是因爲她的容貌向來是六宮裡頭一份的!

“可這一回採選進宮的步順華,今兒咱們兩個也都看了,那容貌可是一點都不在孫氏之下,要依我來說,孫氏到底是生養過的人了,那步氏卻正當青春,孫氏若不靠着盛妝嚴服,可未必及得上步氏了呢!今兒個新人過來覲見了太后,回去賜宴,晚間陛下自是要召幸,料想就要從這步氏起。”

接下去的話就要涉及到姬深的私德了,溫太妃到底是庶母,當着姬深生母高太后的面,自不肯多言,但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高太后哪裡還聽不出來她的意思,當下就皺起了眉:“你說的不錯,當初三郎爲着孫氏……如今可算他知道分寸,只給這步氏一個順華,嘿!哀家當初知道這步氏容貌堪比孫氏之後,還當這宮裡又要出個步貴嬪呢!”

兩人對望一眼,都是心照不宣——當初,姬深爲着孫氏,連生身之母、堂堂太后都忤逆了,如今又來個步氏,屆時等他陷入了步氏的溫柔鄉里去,談美人生子都未必能夠請到他過去,就算生了下來……別叫步氏開口來個從天而降,把那皇嗣的撫養要了過去!

孫氏之所以掐準了今日把姬深弄到安福宮,大半還是不放心步氏。

“當初你勸哀家不要與那孫氏置氣,道她不配,哀家固然明白這個道理,但見着她就煩心,如今看來她氣數也不過這麼兩年罷了。”高太后冷笑着道,“三郎還年輕,去年才加了冠,如今這宮裡就有了一個容貌不亞於她的步順華!且看她還能撐多久!”

溫太妃含着笑道:“區區小人物,哪裡值得太后惦記?”

高太后贊同的點了點頭,卻又發愁道:“宮闈裡的事情,如今人才進宮,還看不出什麼來,可四郎的王妃,你倒是給哀家句準話呀!”

“太后,這話我也告訴四郎了,只是四郎心裡也沒個主張。”溫太妃爲難道,“所謂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說來說去他也是這麼一句回我,到底還是要求太后操這個心呢!”

“唉,他是個知禮的孩子。”高太后感慨道,“卻是十一娘沒那個福分了!”

溫太妃溫和的道:“我這兩日與他說着,他道,這是兩個人無緣,倒也不能說旁的,只是四郎自來不怎麼出宮,再說他身邊雖然有伴讀等人,可也不會成日裡與他說各家女郎的長短,至於我,太后也是知道的,我對這鄴都的女郎們,到底還是在太后這兒才能夠見到,如今既然不能是十一娘,還求太后再幫着相看罷?”

高太后尋思良久,沉吟道:“高家如今是沒有合適的女郎了,到底四郎的身份放在那裡,其他房裡固然有年歲彷彿的,總是配他不上的。”

這是因爲當初先帝登基後,自感大限不久,爲了給姬深清路,將外戚尋了許多理由狠狠發作過,又提拔蔣、計以制衡,高家除了榮昌郡公到底是高太后的嫡親兄長,又一向低調謙遜,還保留着爵位與些軍權外,其他房裡都被先帝打壓削弱過,到了姬深登基後,固然起初聽着高太后對高家有所加恩,但因蔣、計反對,到底也沒擡舉到高祖時候的樣子。

而且高太后心裡清楚,溫太妃之所以一定要爲高陽王聘高家女爲王妃,卻也未必是當真多麼喜歡那才見過一回的十一娘,不過是爲着使高陽王有個助力,也是向高太后表示親近,高家是大族,單是高太后這一支就分了七房,但高太后只得一個嫡兄一個嫡弟並幾個庶弟,其他房裡女郎再多再好,血脈遠近放在那裡,卻就不是溫太妃爲兒子求娶高家女的本意了——高陽王好歹是王爵,哪裡就少了名門淑女來配?

見高太后這麼說,溫太妃面上難掩失望。

就在這時,就聽宋氏忽然道:“太后,若是高家沒有配得上高陽王的女郎,莫如看看蘇家?”

“蘇家?”高太后一怔,溫太妃忙問:“是哪一家?”

“倒是哀家糊塗了!”高太后被提醒,猛然想起,露出歡喜之色道,“還能是哪個蘇?營州蘇氏,與前朝的守西北三關的牧家彷彿,論底蘊卻比牧家深厚多了——本朝初建時率先投奔高祖,因封武英郡公世襲罔替的那一家!第二任武英郡公更是娶了高祖原配樓皇后所出的長女、先帝時追封德陽大長公主的那位!”

她如數家珍道,“哀家的嫡親姐姐並幾個從前閨閣裡要好的堂姐妹,統共有三個姐妹嫁到了蘇家去的,這一任的武英郡夫人正是哀家嫡親姐姐——她卻是個有子孫福的,與武英郡公生了三子四女,有兩個彷彿與四郎年歲正相當,因她是嫁去營州的緣故,若非宋氏提醒哀家倒是把這一家給忘記了!”

溫太妃早在聽到武英郡公時就心動了,只是想到如今怒川邊的營州軍還在蘇家手裡握着,到底遲疑了下:“蘇家女自然是好的,又是太后親姐姐所出,必然錯不了……只是,這門第彷彿太顯赫了罷?”

“顯赫什麼?”高太后一拍手,道,“四郎乃先帝骨血,這天下誰能夠顯赫過他去?”

說着對溫太妃語重心長道,“哀家曉得你忌憚什麼,只是咱們姐妹多年,你是什麼樣的人,哀家還不清楚?就是四郎也是在哀家跟前看着長大的,他是個好孩子,你就這麼一個親生子,哀家怎能委屈了他?何況他又沒有外家之勢,你我一閉眼,總也有個人扶上一把,咱們才能安心!都是做父母的,哀家怎能不體諒你?”

溫太妃眼眶微紅,作勢要起身行禮:“卻是叫太后爲四郎操碎了心!”

“這是什麼話?咱們多少年做伴了。”高太后笑着命宋氏道,“快取紙筆來,哀家這就給姐姐寫信,三郎鬧出個採選來,打得還是四郎的幌子!他做下這事,原本只要悄悄訪問了再下詔,如今倒不能不叫蘇家女郎上鄴都一趟了,好在營州也不很偏遠,俱是寬敞的官道,拖上些日子倒還來得及!”

第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宣寧長公主第七十四章 再現第七十八章 邵氏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四十八章 告知孕事第一百十二章 獻方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四章 父慈女孝第二十四章 康氏受逐第九十章 先人遺澤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十六章 初一榮衣第四章 子衿第三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零五章 追封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四十八章 霜天汀上圖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五十二章 穆世婦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一百零八章 飛在青天端第八十七章 家醜第兩百十一章 塵落第三十七章 不捨第五十六章 夜諫(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局中局第四十二章 御花園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興議第三十三章 赤星第九十章 卻死香第四十四章 胡宮人第九十九章 安平王世子第八十五章 歐陽氏(老時間加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餘韻(中)第十三章 疊翠第十九章 當年事,今日謀第八十八章 橘子第九十一章 小高妃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日出狩圖第九十九章 人心第十六章 救人第八十二章 真性(下)第四十二章 御花園第一百十六章 姬恣婚事(下)第四十九章 太醫來第兩百零一章 婚事第十七章 畫眉第九十三章 王府消息第十五章 前朝後宮第二十一章 人比花嬌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三十八章 一箭七雕(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七郎第三十九章 歸來第六十六章 不滿第十七章 畫眉第六十五章 風寒第十三章 姐弟、兄妹第一百零二章 解玉第二十九章 兩位母親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四十一章 方賢人第五十六章 夜諫(下)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六十六章 生辰第兩百零九章 西平公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餘韻(下)第一百零二章 徐姍姍(下)第四十九章 歐陽昭訓第二十六章 姬悅第二十七章 甜兒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八十二章 真性(下)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四十七章 家務事第五十六章 甘泉宮開第五十五章 閣中旖旎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五十二章 穆世婦第十九章 園中會(下)第一百零一章 最大的意外(上)第四章 湯世婦第八十二章 荷包第兩百零五章 絕戶計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一百九十章 何氏之智(完)第兩百十一章 塵落第二十九章 大事第七十章 攪局第四十八章 追究第一百七十四章 卒中之相第五十六章 解裘第三十七章 不捨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三十九章 一箭七雕(五)第五十四章 公主仁善(上)第一百十一章 貴嬪孫氏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