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嬤嬤

熱熱鬧鬧的在殿上坐定,又調笑了幾句,姬深再顧左右,見一對新寵卻是遠遠的站在了殿下,昂首挺胸衣帶當風,望着就是賞心悅目,只是都目不斜視,故意不看殿上,就笑着招手叫她們走近來:“怎的站那麼遠?”話是這麼說,語氣卻甚爲和藹,顯出縱容來。

孫氏微微眯眼,就見那雪兒向上面看了一眼,扭過頭去,冷哼道:“幾位娘娘不喜歡我們姐妹靠近陛下,當着娘娘們的面,我們哪來那麼大的膽子敢到陛下身邊去呢?”

“嗯?”姬深頓時皺起眉,狐疑的打量着身邊的妃子。

何氏淡淡的解釋道:“方纔使她們跳了一支舞,覺得好,想再使她們跳支,不想就慪起氣來了。”

“哼!”那冷兒、雪兒聽她這麼避重就輕的回答,很不滿意,姬深面對新寵舊愛,也不想她們結仇,便圓場道:“想是她們累了,你們若喜歡看舞,也別總支使她們,使內司從教坊傳人就是。”

這話一出,明擺着是維護冷兒、雪兒,孫氏臉色陰了一陰,看了眼何氏與牧碧微,牧碧微就道:“陛下說的彷彿咱們委屈了這兩人一樣,不過是叫過來問了幾句話跳了一支舞,想來陛下疼她們疼得緊,倒覺得咱們虧待了她們一樣,畢竟她們如今也只是美人之份,從前逢着節時,妾身宮裡的段美人柳御女也都是有拿手的活計演來看的,誰想到這兩位美人格外嬌弱呢?”

她這麼說着時,笑意盈盈的望着殿下,冷兒、雪兒本是一臉傲氣,被她這麼和顏悅色滿面春風的一看卻不禁有些寒意,冷兒出來道:“非是我們姐妹嬌弱,論到這柔弱之態,誰能比得過宣徽娘娘?只是幾位娘娘一會兒支使咱們姐妹跳這個,一會兒要跳那個,咱們姐妹進這宮來到底是爲了伺候陛下而不是供滿宮裡的貴任驅策,就是教坊裡專門習舞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呢,不然哪裡應付得了這許多貴人?”

“冷美人說的這話卻是好笑。”上頭戴氏冷笑了聲,尖刻道,“本宮巳時初請了幾位姐姐來宴飲,未中想到你們兩個,因此右昭儀讓居賢人親自前去,好聲好氣的把你們請了來,不過讓你們跳了一支舞,如今也才申末,這滿殿裡的人都看着你們跳了多久,怎就變成了支使個沒完了?”

冷兒一窒,雪兒卻接口道:“求陛下做主。”

牧碧微見姬深眼色,心中暗罵這雪兒好生狡詐,這是篤定了姬深會偏心,當下冷笑一聲:“這話說的倒彷彿是咱們幾個妃子聯合起來冤枉區區兩個美人了?”

孫氏雖然與牧碧微不和,樂得看戴氏丟臉,但被牧碧微提醒,也醒悟了過來,今日自己可也在這裡,這許多人居然沒辦法兩個新進宮的美人,往後這六宮裡還怎麼出門?

當下就將手搭上了姬深的肩,眼中噙淚,激憤道:“陛下難道就這樣想妾身與妹妹們?!”

…………………………………………

這日傍晚,回到澄練殿時天色已暮。

阿善替牧碧微解了裘衣,到後殿,牧碧微召來西平問了幾句,打發她去洗手預備用晚膳,等到了晚上西平被挽裳陪着去睡了,兩人才有功夫說起新寵的事情:“安平王這是打什麼主意?”

阿善道:“要說他是看中了陛下喜歡好顏色的弱點,企圖前朝後宮裡應外合,但觀這對雙生子的爲人,驕橫跋扈,這才一進宮,就叫陛下冷落了包括右昭儀在內的宮妃不說,今兒行事,更是儼然不把六宮放在眼裡的架勢——”

“與我們這些人鬧翻,倒也在情理之中。”牧碧微冷笑了一聲,“你莫忘記龔世婦的例子!那龔氏的身孕滿宮裡都清楚到底是誰下的手,虧得陛下還能堅定不移的以爲是龔氏自己沒福氣!不就是因爲何氏從前一直對龔氏噓寒問暖的照料着嗎?此外,朝野都曉得陛下不喜歡世家女,無非是因爲世家女郎典雅守禮、貞靜淑賢——至少表面上如此,陛下卻嫌無趣呆板,安平王哪裡不知道要得陛下喜歡,這送進宮來的美人總也有些特別之處才能站住腳,不然,看看孫氏,她往那裡一站,有多少人能夠不黯然失色?”

“女郎是說,安平王故意教導這兩個人作出今日之態?”阿善沉吟道。

牧碧微道:“你看那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冷兒,一個雪兒,再看她們容貌舉止儀態,豈不是人如其名,冷冰冰的一副不易親近之態?”她輕蔑道,“陛下重色,卻非專一之人,若是美人如花,他啊是拿這六宮當花圃,裡頭的女子視作花卉,一心一意琢磨着百花齊綻的風情,若孫氏國色天香如牡丹,何氏嬌豔欲滴若玫瑰,我呢可比在水之蓮……這冷兒雪兒兩個,豈不是如同冬日之梅,凌霜傲雪——當然她們骨子裡未必有那麼好,但至少面上這副模樣正補了宮中所無,又怎麼能不得寵?”

阿善道:“她們就不怕惹了衆人之嫉?”

“這宮裡人只會越來越多,陛下卻始終只有一個。”牧碧微冷笑着道,“誰得寵不是招人嫉恨?你道人人都是生來是顏氏那一個性.子,麪糰兒也似由着人當面指桑罵槐都只低着頭忍了?”

阿善想想也的確如此,況且這冷兒、雪兒姐妹兩個固然出身不高,卻是安平王送進宮裡的,如今安平王也坐穩了右相的位置,她們兩個在前朝也不是沒人扶持,而且安平王既然要謀實權,自然對牧碧微是懷着敵意的,而孫氏呢,她自己是孤女,對有後臺的妃嬪哪裡能不懷着警惕?再加上何氏也不是手軟的,如此看來宮裡這三位都不能能討好的主,換作了她想到這裡也覺得乾脆鬧翻了纔好。

“只是她們跋扈太過,若不打壓,怕是要掃了女郎的面子。”阿善沉吟着道。

牧碧微道:“打壓自然是要打壓的,只不過孫氏頂在最前面,咱們先不急。”

“孫氏上回連唐氏的事情都忍了,奴婢在想這一回她會不會也忍了?”阿善道。

“這個不一樣。”牧碧微搖頭道,“對付唐氏,咱們是有理有據,而且我位份還壓唐氏一頭,在宮裡也有兩年了,如今這麼兩個新人,就公然打她的臉,這可不比我當年進宮時候,那一次固然祈年殿吃的虧比這回還大,但到底是私下裡的,表面上我總是對孫氏恭敬的,孫氏這次要再忍了,往後她這個右昭儀還有幾個人看得起呢?別說她還打着撫養皇長子的主意!這一回讓了,氣勢一喪,往後日子還怎麼過?”

阿善便笑着道:“叫她頂在前面也好,陛下護着新寵,孫氏又自詡寵愛一向都是頭一份,兩邊爭起來無論哪邊吃虧咱們都樂得看熱鬧。”

牧碧微懶洋洋的道:“宮裡進新人也不可能就這麼一次,不可能每個新人都是小龔氏的,看着就是,左右如今還輪不到咱們先出手……對了,黃女史那裡的事情?”

“黃女史原本的確是推說不知道的,奴婢再三催逼,黃女史才說了幾個人,裡頭正有太妃當年趕出去的人在裡頭,黃女史倒是老實,連這個也說了,女郎你說若是這樣咱們還把人要過來,會不會叫太后注意,疑心到了太妃?”阿善小聲問。

牧碧微皺起眉來,她如今人手匱乏的很,尤其是能夠照料子嗣的人,在穆氏死後只有一個半,那一個自然就是阿善,輕易離不得自己的,半個是挽裳,她年紀較長,如今西平公主也快四歲了,不必乳母照料,叫挽裳帶人看着還能應付應付,問題是若一年後自己有了親生子,沒個老成放心的人照顧,怎麼能夠放心?

溫太妃特意趕走的那批老嬤嬤,顯然照料子嗣上面是有經驗的,背景也還清白,照理說溫太妃那兒的人手即使安插進去,多半不是先帝就是如今太后的人,總沒有謀害皇嗣的道理。

只不過雖然如此,到底也要親自看一段時間才成。

她思忖了良久,道:“就把她說的幾個人都叫了過來,咱們先不把溫太妃預備的人手全部留下,先留上一兩個,想來也未必多麼打眼。”

阿善也曉得如今澄練殿里人手不足,牧碧微又開始調養身子了,便道:“也好,奴婢明兒就去叫她們過來。”

“不要直接去叫。”牧碧微道,“先去華羅殿,告訴左昭儀,西平也大了,如今又請了女史在教導禮儀,想着她身邊伺候的人手總是不足也不是一回事,小宮女好補,但積年知事的老嬤嬤可也要補上一兩個,如此也好帶一帶那些年紀小的,知道該怎麼伺候。”

阿善會意,點頭道:“女郎放心,奴婢一定原話告訴左昭儀,請左昭儀也推薦一二——最好是撫養過皇嗣的老嬤嬤,也好叫女郎能放心。”

第十五章 長康公主第八十四章 樓萬古第一百三十章 寒夕第十八章 寄葉第六十章 壽宴風波(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屋第三十章 卻死香第五十六章 夜諫(下)第八十九章 一箭雙鵰第六十五章 高十一(下)第六十章 壽宴風波(下)第五十八章 驚喜還是愛我(下)第十七章 高婉君第一百十一章 武力是王道(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八十八章 橘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所謂掩袖工讒第一百十二章 武力是王道(下)第五十七章 蘇氏有孕第二十三章 舌戰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七十章 攪局第兩百十四章 中秋夜宴第七十三章 鳳穿牡丹與喜鵲登梅第二十七章 香第三章 菊糕第九十章 都是比出來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辛世婦第五十八章 驚喜還是愛我(下)第四十章 慕艾第四十五章 晉位第七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榮衣第二十四章 秋雨問罪(下)第五十一章 立後議第六十七章 幕將開第六十六章 生辰第一百七十三章 容戡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日出狩圖第九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十三章 兩代寵妃第七十八章 靈機一動(下)第一章 生機第三章 菊糕第一百八十六章 沾雪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溫太妃第八十章 變故起第十六章 初一榮衣第一百零七章 滿周第八十五章 底野迦第九十章 都是比出來的第四十三章 岑平第十八章 園中會(上)第九十九章 人心第五章 風雨漸來第六十四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疑第八十七章 家醜第三十八章 蕭、宋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櫨林中(下)第七十七章 母子(下)第六十四章 出宮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池魚之殃第六十七章 幕將開第三章 菊糕第一百二十章 預備第九十四章 對策(中)第七十九章 塵似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範氏第一百零五章 驚怒第七十二章 越山池第一百七十六章 黃櫨林中(上)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一百七十八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上)第十九章 當年事,今日謀第六十五章 高十一(下)第五十六章 甘泉宮開第四十四章 所謂主位(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教女(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料之外(上)第八十章 變故起第八十四章 救駕?第四十二章 遣返第九十七章 兩個妃位第二十二章 秋雨問罪(上)第十六章 藥第一百零六章 守靈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氏之智(下)第三十二章 樓透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屋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三十五章 雲夢如進宮第九章 帝王荒唐第一百八十六章 沾雪第七十八章 君臣第五十二章 金御女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三十五章 一箭七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