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姬深皺眉問道。

西平公主怯生生的跪在了他膝前,小手抓着他皇袍下襬,很是可憐的說道:“母妃說,有德行的女子獻上膳食時都將那托盤舉得高高的,所以二孃要了那盆水果後,兒臣想到母妃說過的故事,也想學那有德行之人……”

“陛下,妾身雖然讀書不多,卻也知道這舉案齊眉四個字,乃是用在了夫妻之間!”孫氏衣裙未換,昂然坐於下首,森然說道!

在她下手牧碧微拿帕子半遮着嘴,輕輕道:“陛下,玉桐年紀小着呢,妾身啊也只是挑着典故給她講一講,小孩子麼記東西記一半忘一半猜幾分再正常沒有。”

聽她這不輕不重的替西平公主開解,孫氏就是一陣止不住的怒上心頭!她猛然轉過頭來,冷聲道:“牧宣徽當真是疼愛西平啊!只是新泰也要叫你一聲牧母妃罷?如今新泰好端端的來給太后拜壽,不想卻發起了熱來,牧宣徽一句話都不責備西平公主,反而字字句句把責任推到新泰身上,敢問牧宣徽,合着西平公主是金枝玉葉,新泰就什麼都不是嗎?”

“右昭儀愛女心切,妾身也是被叫做母妃的人,心裡清楚,右昭儀若有什麼不快只管衝妾身發罷,莫嚇唬了小孩子。”孫氏這麼一發作,牧碧微順手就把帕子點了點眼角,眼圈兒一紅,聲音裡立刻帶了幾分哽咽,顯得委屈極了。

姬深原本要安慰孫氏的話就是一頓,看了看孫氏又看了看牧碧微,心裡漸漸有些着惱起來——這幾日,禁中投毒的陰影還沒過去,姬深甚至有幾日都不曾召幸後宮,可見心中憂煩的程度,如今孫氏和牧碧微在太后的壽辰這樣公然鬧了起來,姬深心中便覺得很是不喜。

左昭儀便在此刻淡淡的對姬深道:“陛下,和頤殿之事,到底太后在呢。”

姬深還沒回答,孫氏已經氣極怒道:“太后事事護着牧宣徽,又怎麼會心疼妾身?”

“哀家不心疼你難道還不心疼新泰不成!”高太后因姬深兄弟到後,還沒行禮,孫氏就撲上去告狀,好端端的把和頤殿鬧成了公堂,心中早已怒到了極點,若不是前不久方賢人被處死,母子之間再現裂隙,彼此都很是需要藉助這回壽宴來緩和彌補,她早就發作了。

這回聽孫氏氣極之下的失口,更是一字字的道,“和頤殿中那麼多雙眼睛都看着,哀家身爲太后,要處置你一個右昭儀,莫非還非要將你誆騙過來,再拖上哀家一個孫女不成!你得冊右昭儀固然尊貴,在哀家眼裡,也不過是一個妾而已,什麼東西,莫非你還要告訴三郎哀家污衊你不成!”

說着也不等孫氏接話,沉着臉看向了姬深,“方纔之事,上上下下都看在了眼裡,三郎是不是聽了孫氏的話也要懷疑起哀家來了?”

如今宗室在姬深到後都被暫時打發了出去,殿裡這會還剩下的就是宣寧長公主並廣陵王妃兩家人,姬氏兄弟四人聞言,紛紛跪倒,姬深一跪,殿中再無人敢站着,姬深雖然寵愛孫氏,然而衆口一詞,何況牧碧微也是在他心目中頗有分量的寵妃,如今自然覺得孫氏是言過其辭了,何況今日乃是高太后壽辰,姬深便不欲追究下去,但也不想給太后處置孫氏的話柄,忙道:“母后息怒,茂姿想是心疼新泰,這才口不擇言,還望母后寬宏,莫要與她計較,此事母后既然已經處置過了,自然以母后的意思爲準。”

高太后聽了這話,心中覺得一片陰冷,半晌才淡淡的道:“三郎既然不想哀家與她計較,區區一個小妾,哀家也懶得多說,打發她回宮去罷。”

孫氏還待再說,卻聽姬深已經答應,她知道姬深素來不喜旁人逆了他的話,如今他既然同意了高太后的話,自己再爭,即使姬深這回同意了繼續追究,卻也會惹他不喜,反而不是什麼好事,孫氏覺得心中難過之極,恨恨的就要告退,不想高太后叫了衆人起來歸座,卻對姬深道:“快叫西平起來罷,說起來今兒這事,都是新泰沒被教好,放着自己跟前的水果不拿,偏要西平的,雖然西平纔是長女,可你如今就這麼兩個公主,哀家給她們預備的份例乃是一樣的,但有缺少自有人立刻添上,若不是新泰有了一份還不知足,卻打起了西平跟前的主意,又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

西平公主方纔一直跪着,高太后叫起卻也沒起,望去實在是可憐。

姬深對兩個女兒都很是疼愛,這會一邊拉起西平,不免也要給新泰說幾句話:“母后教訓的是,兒子回頭定然叫孫氏好好教導她,只是新泰年幼,想也只是小孩子之間玩笑罷了。”

他這話音一落,就聽牧碧微悽楚道:“陛下,這都是妾身不對,不該叫玉桐親自去送水果,只是玉桐惦記着陛下前幾日因她想將自己的愛件送與新泰公主,誇獎並賞賜了她,這次也堅持要親力親爲,妾身不忍拂了她的意,才釀成這番變故,還求陛下責罰妾身,以爲新泰公主出氣!”

西平公主早得了阿善叮囑,忙用力扯着姬深的袖子哭泣道:“父皇,是兒臣的錯,求父皇責罰兒臣,這不關母妃的事啊!”

一時間和頤殿上熱鬧無比,曲家姐妹默不作聲,安平王和廣陵王也感到頭疼,高太后卻與溫太妃交換了個眼色,姬深到底也是心疼長女的,忙將她抱了起來輕聲安慰道:“大娘莫怕,這不關你的事……”

又聽牧碧微嗚嗚咽咽的哭着自承不是,他本就沉迷於牧氏那弱不勝衣的模樣,如今看着牧碧微柔弱不堪之狀,心頭更軟,同時感覺到上首高太后的怒火,心下到底覺得孫氏過分了些,只聽高太后不冷不熱的道:“三郎覺得西平如何?”

姬深這會正要安撫西平,當然是挑好聽的話來說:“大娘甚好。”

“小孩子原本天真無邪,又是皇家血脈,自然錯不了的。”高太后悠悠的說道,“然而赤子之心,到底也要看落在什麼樣的人手裡,方纔的事情,念在新泰的份上,哀家也就不追究了,只是西平雖然是姐姐,卻也只比新泰長几個時辰罷了,一片誠摯孝順,三郎也說好,新泰小小年紀竟就學會了說謊……以哀家看,新泰若再放孫氏手裡教導怕是不妥吧?”

“這……”姬深其實有些意動,他倒不是爲了這件事,而是想到孫氏究竟出身卑微,孃家人竟都是活活餓死的,可見這樣的人家還談什麼教養……心念未畢,孫氏已經擡起頭來,向着殿上森然一望!

高太后居高臨下,也被她望的心頭一寒。

卻見孫氏冷笑了一聲,伸手掠了掠鬢髮,斂了先前的怒氣,對姬深輕聲慢語的道:“陛下,太后說的很對,妾身出身寒微,教導新泰,的確很多地方自己也糊塗着呢,太后如今既然提了出來,卻不知道是否願意爲妾身代爲照料新泰?”

沒想到孫氏這麼快就讓了步,姬深意外,高太后也是一臉愕然,隨即露出一絲怒色!

溫太妃看出高太后的心思,忙含笑圓場道:“今兒是太后壽辰,新泰公主左右是在宮裡頭,有什麼事等壽宴畢了再說罷……說起來這會偏殿那裡宴該要擺起來了呢?”

孫氏對溫太妃微一點頭,面上神色卻越發犀利,冷笑着瞥着高太后道:“太后說妾身教導新泰無方,妾身慚愧,還求太后收留新泰幾日,好叫新泰能夠曉得什麼纔是規矩!”

高太后如今卻是騎虎難下,她本想着孫氏至今膝下才這麼一個女兒,早早就請了女史教導上了,那定然是說什麼都不肯給旁人養的,不想孫氏如今竟直接開口要把新泰留在甘泉宮撫養——新泰公主雖然年紀還小,好歹也有三歲了,總是開始記點事了,再說高太后如今正急着姬深還沒個皇子,哪裡有心情去養個公主!

可孫氏不會教孩子這話卻是高太后自己提的,高太后這麼說,一來是爲了打孫氏的臉面,二來也是真心這麼想,只不過高太后就算奪了新泰公主也是不願意自己養的,這會被孫氏逼問之下,高太后陰着臉,看向了下方的曲氏,卻見曲氏神態平靜,捧着茶碗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看到這樣子,高太后也曉得曲氏無意接手新泰公主了,這麼一想,高太后便冷冷道:“你既然一心一意要爲新泰求個教導規矩的人,哀家便準了你,崔列榮!”

高太后這麼一喚,殿上卻纔留意到了早早到場、但一直爲人所忽視的列榮崔氏來。

崔氏就在牧碧微的下首,她與姬深同歲,肌膚白皙眉眼清秀,寡言少行,但並不顯得拘謹與怯弱,聞言一愣,隨即應道:“妾身在。”

“新泰公主便先放到你身邊養上幾日。”高太后冷冷的吩咐道。

曲家勢大,不在高家之下,何況當初曲氏入宮,也是高太后力主之事,並且向曲家許過皇后之位,不想到今日都不成兌現,高太后一面理虧,一面也忌憚曲家之勢,卻不想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丟到曲氏手裡,而牧碧微已有西平公主,高太后自然就順下去找到了崔列榮。

崔列榮面上閃過一絲苦色,顯然也是知道這差使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猶豫了下,正要回答,孫氏已經輕蔑一笑:“妾身聽聞當初牧氏晉位,原本並無宣徽之份,是因爲西平公主的生母姜順華位列下嬪之一,陛下爲了西平公主的顏面,所以才特特冊牧氏爲宣徽!如今新泰雖然不是皇長女,莫非也要這樣受辱嗎?”

聽到這裡,宣寧長公主再也忍耐不住,對姬深冷笑道:“陛下的宮闈,當真是熱鬧!”

第六十四章 出宮第七十二章 孕訊第一百十八章 離間與反間(下)第六十七章 夜深共說私話時第二十九章 盆太重第三十八章 同昌侍疾第一百六十三章 陷阱第十七章 高婉君第三十七章 賞玉第二十七章 逼迫第一百零五章 追封第一百六十一章 松下會第一百零一章 最大的意外(上)第四十章 一箭七雕(六)第三章 安神湯第三十六章 等第三十六章 赤星之夜(上)第八十八章 橘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六十一章 家人來探第三十七章 賞玉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四十九章 歐陽昭訓第一百零一章 徐姍姍(上)第三十四章 唐氏(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御女第七十章 內幕第十六章 藥第十二章 小龔氏(上)第八十一章 天下小姑一般偏心第八十八章 橘子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忍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一百零四章 高陽歸來第三十三章 長姐風範第五十五章 夜諫(上)第一百四十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零五章 爲子清路第九十四章 賜名第十六章 各逞心計第二十五章 自擡身價與自降身價第一百六十三章 陷阱第二章 牧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十章 曲家手段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三十八章 林良人第一百零七章 冢婦之憂第兩百十一章 塵落第五十二章 穆世婦第七十五章 母子(上)第五十一章 挽袂第十五章 兜兜轉轉第八十四章 樓萬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族第八章 姬惟第一百十三章 兩代寵妃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四十四章 太后之疑(下)第二十章 武英夫人第九十四章 移宮前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族第二十七章 太后壽辰第九十章 都是比出來的第一章 呂氏第一百三十八章 拒絕第三十三章 流放第三十九章 安平王之秘(下)第六十章 意外第七章 阮文儀第九十八章 出發第八章 小龔氏第二章 冤魂難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五十一章 珠釵第八章 小龔氏第十二章 綺蘭餘波第六十九章 裘衣(下)第九章 流年第六章 陳世婦第八十六章 爲姊之心(上)第六十九章 裘衣(下)第四十八章 告知孕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溫太妃第五十二章 月光(上)第九十九章 安平王世子第一百十章 壽安長公主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八十七章 阿善的到來第十九章 當年事,今日謀第三十九章 安平王之秘(下)第一百零四章 高陽歸來第一百零五章 驚怒第八十一章 邵氏第二十五章 武英來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平王第五十二章 折梅向高枝第九十六章 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