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太后之疑(上)

曲氏聽了阿善的懇求,沉思了片刻,道:“單憑本宮,幫不了你。”

阿善聽了,不曾心涼,卻先心驚,就聽曲氏又道,“宮裡這些年了,統共也就只得太后身邊如今養着的皇長子一個子嗣存活下來,就連公主,也不過生了三位,其中緣故,你和牧光猷想來都很清楚,她打算在行宮待到生產,也是心有餘悸,問題是,子嗣大事,終究是要告訴長輩一聲的。”

阿善這才聽出來,曲氏是要把事情告訴到太后跟前去,她心頭不禁暗暗的懊悔聽了牧碧微的意思,來向曲氏託付西平公主了——若是太后一個疑心,使了任太醫去問診,那……

她不敢想下去,這麼一遲疑,曲氏想來看出了她是對太后有所顧忌,便道:“這事情本宮可以替牧光猷去說。”

“奴婢代光猷娘娘謝左昭儀!”阿善此刻不論是不是願意把事情捅到太后跟前,也只得先謝了曲氏,然後才道,“只是……奴婢說句兒實話,光猷娘娘一向是不甚得太后疼愛的……”

“太后縱然對牧光猷並非十分喜歡,但陛下的骨血,太后自然是重視的。”曲氏淡淡的道,“哪有做母親的不盼望着自己兒子子嗣昌盛、枝繁葉茂呢?”

阿善忙將牧碧微授意的承諾說了出來:“若得左昭儀之助,使咱們娘娘在行宮平安生產,日後娘娘定當以左昭儀爲馬首!”她低聲道,“除非左昭儀,餘者若想踐足桂魄宮,咱們娘娘必定不與之善罷干休!”

曲氏聽了,卻笑了出來:“那一個後位對本宮來說,有什麼意思?莫非本宮名正言順的管了這六宮,有些人就會願意本宮插手她宮裡的事情嗎?”她瞥一眼阿善,“就是牧光猷,也是極不情願的罷?當初南齊來使,那位善福公主,遠隔千里的就叫咱們北樑的妃嬪都恨了一遍——你家娘娘難道沒在中間推波助瀾嗎?”

阿善面有尷尬之色,但隨即道:“先前光猷娘娘爲西平公主擔憂,言宮中除了左昭儀,再無他人可託付,還求左昭儀周全,若有所命,但凡能夠做到,必不推辭!”

“本宮沒什麼要你們做的。”曲氏平靜的道,“西平公主玉雪可愛,本宮也很喜歡她,雖然如今本宮這裡養了長康公主,但西平公主也比長康大不了幾歲,姐妹兩個一同養着,並不費什麼功夫……你去吧。”

щшш ▪ttκǎ n ▪co

“奴婢代光猷娘娘謝左昭儀!”阿善慎重的叩拜行禮,這才恭敬退出。

出了華羅殿,阿善心裡到底不放心,悄悄到了澄練殿中,喬裝一番後,就避着人往甘泉宮而去。

樂年殿裡,溫太妃聽說阿善前來,頓時吃了一驚,低聲問來報的解玉:“究竟怎麼回事?不是隻說是時疾嗎?怎的就病到要她過來的地步?”

先前牧碧微纔到御泉行宮就病倒的消息,自然是早就傳回了宮裡,一些宮嬪私下裡可沒少幸災樂禍,溫太妃也聽說了,但因爲知道這次隨駕中有個正當風頭的步順華,也猜到幾分,可能是牧碧微故意避其鋒芒,如今忽聞阿善趕來,自然就想到行宮那邊定然是出了大事,就擔心起來。

見到阿善,劈面就問:“微娘怎的了?”

“回太妃的話,女郎身子很好。”阿善曉得溫太妃是真心關心牧碧微,不敢叫她懸心,忙道,“並且,多謝太妃那副方子,女郎如今卻是有了身孕!”

溫太妃先是一呆,隨即喜道:“這是好事啊!”立刻就明白了過來,沉聲道,“那麼微娘稱病……可是爲了此事?”

阿善點頭,隱瞞了孩子乃是聶元生的,道:“先前女郎也不知道這回事,因此就如常跟去了行宮,不想那日蘇家女郎也跟到了行宮裡去,並且還想着入住靜澄堂,太妃曉得,那靜澄堂乃是歷代皇后所居,怎麼能夠叫她住呢?偏生行宮那邊這次隨駕的妃嬪裡頭以女郎位份最尊,管着事情,就被叫了過去,女郎只得代陛下拒絕了蘇家女郎……後來見步順華同蘇家女郎鬥了個不亦樂乎,女郎就索性想着稱幾日病,叫蘇家女郎把注意力都投入到步順華身上去,不曾想陛下聞說女郎病了,就使了太醫去爲女郎診治,這麼一診……就診出了孕事!”

溫太妃驚喜道:“幾個月了?”

“兩個多月。”阿善刻意將時間多說了一個月,小聲道,“女郎知道後,就叮囑了太醫莫要往外說,先稱着病,如今也有些沒主意,這不,這幾日女郎覺得既然已經在行宮了,不如索性就在行宮裡生產——雖然那邊不如宮裡住着舒服,然而陛下也不在那裡久住,到了八月初就會回宮來的,屆時,行宮裡頭除了娘娘就是些宮侍,反而安心些!”

溫太妃的面色凝重了起來:“你說的很是,這宮裡子嗣要落地,可不容易!縱然微娘是個警醒的,你又忠心,我也好看顧一二,奈何防不勝防!這小產可是比什麼都傷身子!”

“還有一件,就是西平公主,女郎打算留在行宮待產,可西平公主卻不能跟着留在那裡,先不說伺候女郎的人手到了女郎不方便的時候必定是忙着的,怕看顧不好公主,況且行宮簡陋,公主年幼嬌嫩,到底還是回來的好。”阿善道,“今兒奴婢就是奉了女郎的命,回宮來求左昭儀能夠看顧西平公主一段時間的。”

“幼菽這孩子不錯,西平公主託付給她可以不必憂心。”溫太妃沉吟道,“但你也將微娘懷孕的消息告訴她了吧?”

阿善有些擔心的點了點頭。

溫太妃就問:“她怎麼說的?”

“左昭儀說,既然要在行宮裡住下去,又打算要在那裡生產,必定是要告訴太后的。”

“她說的很對。”溫太妃點了點頭,“你去了她那裡,又到我這裡來,可是不放心幼菽?這倒不必,她固然沒有在這宮裡救死扶傷的心,但也不肯伸手害人的,既然求到她頭上應了,自然就不會使什麼鬼祟的手段!”

阿善鬆了口氣:“有太妃這麼說,奴婢就放心了。”

“你回去守着微娘吧。”溫太妃溫言說道,“既然幼菽要稟告到太后這裡來,少不得要幫着說上幾句話,何況我離太后也近,自會設法,只是行宮那兒到底簡陋些,又是山上,若是有什麼不好,還是回宮來的好……這宮裡,小何美人不是也照樣生產了嗎?”

“回太妃的話,太妃也曉得,女郎自幼習武,身手是不錯的,身子骨兒也好,若非當年進宮時喝了近半年的避子湯,損傷身子,也不至於兩年多也沒個消息。”阿善就道,“後來太妃賜了那副方子,正如太妃所言,喝了也才幾個月,如今就有了消息,是以女郎這一胎,儘管先前不知道的時候有些勞累,據太醫所言,卻是極穩固的,便是在山上生產,定也無妨。”

溫太妃欣慰點頭:“若是如此那是最好的。”

阿善離開後,溫太妃就尋了個藉口,帶着解玉到了和頤殿,和頤殿裡如今只略放了冰,微感暑熱,是怕皇長子受了涼。

高太后着紗衣,親自守在了搖籃旁,慈愛的逗弄着方醒來的姬恢,見溫太妃過來,就笑着問:“你今兒倒不忙了?”

——姬深避暑去之前,就已經下了聖旨,以武英郡公蘇平嫡次女蘇嘉懿賜婚高陽王姬照,並於年底完婚,溫太妃終於擇定兒婦,又是她所中意的門第和模樣,連性情也是與高陽王投緣的,心中歡喜,這幾日一直興興頭頭的在樂年殿裡籌劃着要怎麼補貼高陽王府,高太后幾次叫她過來都趕上了她忙碌的時候,此刻就打趣她:“自打四郎定了新婦,你就少到這裡來了,這可真正是新婦娶進門,媒人扔過牆啊!”

“如今新婦可還沒娶過門呢!”溫太妃含着笑道,“不過是前幾日一直在琢磨要送什麼給蘇家二孃,總是挑來挑去挑不定的,這纔沒心思過來——幾日不見,皇長子倒是又長了許多?”

“恢郎卻極乖的,很少哭,吃的也多,自是長的快。”高太后笑着道,“如今每日裡看着他哀家也覺得胃口好了許多。”

“人家都說秀色可餐,皇長子如今尚且在襁褓裡呢,就叫太后看得胃口大開了,可見將來長大了,也不知道俊秀成什麼樣?”溫太妃笑道。

高太后道:“俊秀不俊秀倒沒什麼,哀家只盼着他平平安安的長大才好。”說着就是一嘆,“三郎膝下的子嗣到底還是單薄了一些啊!”

溫太妃微微一笑,道:“陛下還年輕着呢,只怕回頭皇孫多的太后目不接暇了!”

高太后道:“倘若當真那樣,哀家可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兩人說了幾句閒話,見皇長子又要睡了,高太后就叫宋氏過來把姬恢送到特意爲他騰出來的偏殿裡去,兩人到殿上坐了,高太后不免要問起高陽王大婚的準備,溫太妃道:“蘇家二孃是極好的性.子,更難得才德俱備,高陽王府先前留出來預備給王妃籌劃的地方,工部幾次做了樣子,繪了圖與她看,蘇家二孃都不喜歡,最後索性自己挽袖子畫了樣子給工部,連積年的工匠都贊她才思敏捷,聞所未聞呢!咱們私下裡說句俏皮話——如今啊四郎對她是喜歡得不行,被我暗地裡訓了好幾回,纔沒去到行宮糾纏着陛下使他可以提前完婚!”

高太后聽着就笑了起來:“他們兩個感情好,這是最好的,咱們這把年紀了,不就圖個子孫和樂嗎?”

溫太妃道:“到年底也不差多少日子了,偏他就等不及……怎能不說他呢?”

這時候就有宮人上來稟告,說左昭儀在殿外求見。

高太后與溫太妃都笑:“她也有幾日沒來了,快請進來罷。”

不多時,就見曲氏帶着凌賢人並酣春、酣秋進來,和頤殿曲氏是極熟悉的,雖然是過來覲見太后,但也只穿了尋常的衣裙,行過禮,高太后就叫她到身前不遠處坐了,笑着道:“你如今倒脫得開身?”

這是說曲氏撫養着長康公主的事情了,曲氏微微一笑:“長康是極乖的,不怎麼哭鬧,多半睡着,我纔可以過來。”

“這話與方纔太后說皇長子是一個樣子的。”溫太妃對高太后道,“真真是太后看着長大的,連詞用的都一般無二。”

衆人一時間都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高太后才又問曲氏:“可是有事情?”

“正是。”曲氏先道,“這幾日因看着長康,我也有些疏忽,今早,酣春提醒,我才發現安福宮不久前才召了太醫。”

高太后一怔,溫太妃奇道:“誰病了?”

“太醫卻是召到了祈年殿去的。”曲氏平靜的道,“原本我就要使人去傳了那太醫問明情況,再來稟告母后,不想,方纔又得到了一個消息!”

“嗯?”

曲氏就不動聲色的道:“如今在行宮的牧光猷,卻是有了身孕!”

“當真?”高太后一呆,隨即也不知道是驚是喜的問。

“是牧光猷帶進宮來的乳母悄悄來報,料想不可能是謊話。”曲氏道,“雖然如今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卻要先恭喜母后了!”

高太后雖然不喜歡牧碧微,但正如曲氏對阿善所言,對孫兒孫女卻是重視的,即使如今有了皇長子,她到底還是覺得姬深膝下子嗣單薄,正是巴不得皇子接二連三的到來,何況牧碧微雖然不討她喜歡,但有孫氏比着,如今也一下子可愛了起來,當下就一拍掌,吩咐道:“那快安排人手把她接回來!”

又抱怨牧碧微,“既然有了身孕,怎的又跑到了行宮裡去?這來回顛簸,可別出了事!”

溫太妃正待說話,曲氏先道:“母后,喜事卻不只這一件。”

見高太后充滿期待的看了過來,曲氏淡然道:“方纔得了牧光猷的消息,我又想起了右昭儀那邊,把那去給右昭儀診脈的太醫叫到華羅殿一問,卻是右昭儀已經有了五個多月的身孕……且,據那太醫說,十有八.九是位皇子!”

高太后臉色複雜:“當真是皇子?”

“那太醫說得極是篤定。”曲氏平靜道。

她可以很平靜,高太后的心緒就很複雜了,沉默了片刻,道:“哀家曉得了,你先把牧氏接回來罷,好生安頓她。”

“母后,牧光猷如今還是稱着病呢。”曲氏道,“她派乳母先來向我說這事情,就是求我來懇求母后的——她想求母后容她在行宮裡待到生產滿月後再回宮中!”

高太后聽了大怒:“這是什麼話?堂堂妃子,居然在行宮生產!這是什麼道理?”

“牧光猷的原話是說,她身子骨還不錯,在山上生產料想無大礙,只求無論男女,能夠平安順利的落地。”曲氏平平靜靜的一句,溫太妃亦蹙起了眉,道:“這話……到底這兩年宮裡……”

高太后皺着眉,半晌方道:“行宮條件簡陋,再說這宮裡如今已經有了三位公主並恢郎,皆是平平安安落地的,怎麼她就不成了?”

溫太妃輕咳了一聲,道:“怕是覺得宮裡人多罷。”

宮裡人多,這四個字就是各品出其中之味了,曲氏道:“母后,依我之見,倒也不妨答應了她。”

“這不合規矩!”高太后沉聲說道,“傳了出去,還道這宮裡誰容她不下呢!”

“牧光猷如今進宮也有三年了,說起來也是宮裡的老人,這會新人紛紛,她好容易有了身孕,是不會拿來開玩笑的。”曲氏先道,“是以她在行宮裡生產,必然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之所以不敢回宮,我說句實話,許是宮裡這兩年的事情,叫她疑上了!”

高太后聽了這話就很不高興:“怎麼偏她就格外嬌弱些嗎?再說宮裡這幾年沒生下來的那些人,難道個個是人禍?還不是福分不夠!”

“我是說,先前右昭儀說的話,說宮裡早早傳出消息來的妃嬪總是生產不好,不是小產,就是趕上難產。”曲氏道,“這話若是平常聽着,一笑了之罷了,當真到了自己頭上,不免就疑惑起來。”

“你怎麼也聽那孫氏胡言亂語?”高太后輕責道,“她那麼說,無非是爲了隱藏談美人與小何世婦有孕之事,亦不想被因此問罪的緣故,若是這宮裡當真不宜生產,旁的不說,從高祖起的皇子王孫卻是哪裡來的?”

曲氏淡淡一笑:“我也覺得這些話沒什麼可信的,但牧光猷如今卻信了,恐怕勉強她回來,反而要疑心這個疑心那個,過也過不好,對皇嗣卻不利。”

溫太妃笑着道:“幼菽到底賢德,先前那牧氏可是同你爭奪過西平公主的,不想如今爲她考慮的到底還是你。”

被她提醒,高太后就問:“她若住了行宮,那麼西平怎麼辦?難道也跟在那裡?”

“接到華羅殿與長康一起養着罷。”曲氏笑了笑,“說起來從前西平也到我那裡住過些日子的,正好她們姐妹做個伴。”

高太后沉吟了片刻,道:“你先回去看長康罷,哀家再想想。”

曲氏也不糾纏,起身一禮,就告退回去了。

第七十五章 本卷終第八十二章 真性(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槲寄生第十一章 封宮第十三章 小龔氏(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餘韻(下)第六十一章 姜氏之慮(下)第二十三章 長康公主第三章 菊糕第六十二章 交鋒第四章 聲名在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興議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三十五章 一箭七雕(一)第十一章 曹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神香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八十八章 封園第兩百十四章 中秋夜宴第十二章 毒計&爲母之心第十九章 產子落幕第二十七章 甜兒第一百四十一章 石盛第七十二章 生產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十五章 長康公主第一百零四章 黃女史(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齊來使第五十二章 折梅向高枝第一百零四章 高陽歸來第五十七章 請罪(上)第一百二十章 預備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十一章 一封信箋第六十一章 家人來探第九章 世婦雲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犀角第七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章 唐氏歿第三十六章 等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十六章 藥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四十四章 所謂主位(中)第七十四章 再現第一百五十一章 狩獵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零五章 驚怒第六十九章 鳳凰傳說第九十九章 安平王世子第一百十三章 神馬叫霸道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五十五章 壺之玄機第四十七章 讓她等第六十七章 廣陵王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人選第十三章 小龔氏(下)第一百四十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零三章 這條路第四十八章 計家小娘子第十章 病第六十六章 生辰第四十一章 話到別時(還三章結,愛你們)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章 卻死香第一百五十三章 宣寧長公主第四十八章 追究第一百十五章 事發第二十一章 人比花嬌第四十章 樂美人第一百零六章 推測第七章 蝶兒第三章 危局第一百十六章 姬恣婚事(下)第九十九章 有怨報怨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六章 生來好姓第四章 父慈女孝第八十一章 天下小姑一般偏心第八十六章 臨水之花、傲雪之梅第兩百十三章 長錦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辛世婦第六十五章 高十一(下)第一百八十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戴氏第四章 父慈女孝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女雄秋後第六十九章 裘衣(下)第三十八章 同昌侍疾第九十九章 人心第三十九章 歸來第兩百零九章 西平公主第二十二章 秋雨問罪(上)第二十九章 避暑之前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十二章 小龔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