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女雄秋後

太寧八年三月中,小何氏於牧府產下一個健壯的女嬰,何氏大爲失望,牧家卻很是高興,沈太君親自爲曾嫡孫女起了乳名鳶娘,蓋因三月別稱鳶時的緣故,牧碧微知道,也命阿善特意回去看了一回,給了許多賞賜,與沈太君約好,待鳶娘滿月,小何氏重新接掌家事,就由沈太君帶着牧嶸進宮給牧碧微見一見侄子。

月末,精挑細選出來的采女開始陸續入住綏狐宮,等待姬深親自過目決定去留,這批下至民間上至世家的采女,年紀在十三至二十之間,都是身體健康無恙、形容皎潔的童身之女,六宮雖然爲着架子沒有親自過去看,卻都派了心腹前往綏狐宮打探,各有盤算。

四月初的時候鄴都下起了連綿的細雨,雖然鄴都地處偏北,一向春來的晚,但這時候春暖花開的意思也已經很濃了,澄練殿中的池塘越發澄清明淨,池邊綠樹茸茸,空氣裡一片鮮春的氣息,牧碧微站在迴廊上遠眺對岸,就見葛諾殷勤的打着傘,引着聶元生沿池岸走來。

因時常入宮的緣故,聶元生沒有穿官服,而是着了絳色深衣,緣帶用純黑,烏髮玉冠,足踏木屐,行走之間廣袖飄飄,渾然不帶絲毫煙火氣息,襯托着身旁碧水綠樹,細雨濛濛裡,看着他從容而行,猶如畫卷,實在是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牧碧微不覺勾了勾嘴角,心想也難怪高祖皇帝那樣在亂世之中建立一朝的人,在選擇儲君時也被姬深迷惑了去,當他是個好的,可見以貌取人,固然人人知道偏頗,卻到底按捺不住受這外表的影響。

她笑容未收盡,聶元生已經到了跟前,瀟灑一禮:“下官參見宣徽娘娘!”

“舍人何必多禮?”牧碧微和氣的擡手道,“快起來吧。”

“謝娘娘。”因有外人在,兩人便依足了禮儀,聶元生到此刻才站起身,牧碧微就看了看左右,葛諾、阿善等人都識趣的退下回廊,在遠處撐着傘候着,雨聲淅瀝中,迴廊便只剩了兩人相對而站。

聶元生低低一笑:“領這採選新人的差事,倒也是有好處的,至少你要見我,白日裡也有理由。”

“這倒要謝那一位。”牧碧微哂道,“他倒不以爲這是嫉妒,聽之任之後妃收買於你——我還以爲,上回怎麼都要領幾句斥責來的。”

“你卻錯了,他怎會不覺得這是嫉妒?”聶元生輕笑,“只不過他很以爲得意罷了,這許多如花似玉的妃嬪愛他重他,所以才生嫉妒,這卻是他最喜歡的,只要不是太過逾越了,些許拈風喝醋,他豈會計較?”

牧碧微嗔道:“即使如此,你我也不能日日相見,又何必再去說他?”

“今日你不叫我來,我也要設法尋你的。”聶元生聞言,便正色道,“我等的人到了!”

聽了這話,牧碧微不由精神一振,忙問:“可是直接尋到你門上的?”

“非但直接尋到我門上,而且送的禮除了料想中的金珠玉器外,更有有一件你想不到的。”聶元生微哂,笑容高深莫測。

牧碧微眼珠一轉,眯起了眼:“莫非,南齊的秋皇后憐你至今孤身一人,這回還要爲南齊的事情奔波操勞,所以特特隨使者送來美貌出色的佳人,助你從此紅袖添香夜讀書?”

這話問得暗藏殺機,聶元生如何聽不出來?立刻正色道:“怎麼可能!區區美人,我北樑難道少了?還用得着他南齊千里迢迢的送來?別說秋後的使者沒有這麼做,就是他送了,我寧可叫他換成美人身價的明珠、黃金……”

他話音未落,便覺得腳上一痛,卻是牧碧微微提裙裾,用力踩了他一腳,咬牙切齒的道:“然後你自己去買你合心合意的?”

“自然不是!”聶元生痛的齜牙咧嘴,卻因迴廊外還有侍者看着,只得強自鎮定,作出一副對雨凝望、神色坦然的模樣來,低聲嘶着冷氣道,“你這雙木屐莫非特意磨過底麼?”

牧碧微橫他一眼:“沒有特意,不過是你運氣不好被踩着痛處罷了!”

聶元生立刻自我辯白道:“我幾時有痛處可以被踩?我的意思是我絕無二心好麼?”

“那秋皇后送了什麼?”牧碧微警覺道,“你可別告訴我,她是想叫你自己將那位善福公主笑納了!”

“我一箇中書舍人,六品之官,與皇室血脈半點不搭邊,別說南齊寵妃所出的善福公主,就是我北樑太后不喜歡、前朝都快忘記的那位同昌公主,尚主的差使,也是輪不到我的。”聶元生一本正經道,“而且已經滄海,何惑衆水?區區公主,便是能尚,亦非我欲也!”

牧碧微欣然道:“這話我愛聽,你可以多說幾句。”

“有微娘,我眼裡怎還容得下旁的女子?我瞧你怎麼樣都是好,旁的女子比你總是有所欠缺,只奈何天意弄人,咱們如今不能長廂廝守,只得步步爲營的過着。”聶元生前一句還說的甜言蜜語,後面卻是悵然一嘆,牧碧微也不禁默了一默。

只聽雨聲潺潺,片刻後,牧碧微方道:“別賣關子了,秋皇后的使者到底給了你什麼,值得這樣特意想過來告訴我?”

“她親筆手書加皇后鳳印,給了我一個承諾。”聶元生聞言,也不再故弄玄虛,淡然笑道,“道是我若這回助她解決了善福公主之事,有朝一日我在北樑若是過不下去,去往南齊,她可以視情況助我改名換姓,甚至封一爵位,得享富貴餘生。”

“親筆手書又加了皇后鳳印,就是事後拿出來,也不怕她不認。”牧碧微雙眉一揚,“只是這秋皇后竟被逼到了這個地步?那麼即使善福公主做不成我北樑的皇后,恐怕她這個南齊皇后的地位也不太穩固了吧?”

聶元生一笑:“你是沒聽見她的使者登門求見,見着我後怎麼說的——我才進門,那使者確認了我的身份就是他要找的人後,就立刻冷笑了一聲,道,舍人可知,你就要大禍臨頭了!”

“哈哈!他以爲這是下古時代,縱橫捭闔,遊說之術,劈面先是一句驚人魂魄,然後好趁機說得天花亂墜引人不知不覺就點了頭?”牧碧微聽了,不覺笑道,“這使者莫非來時路上讀多了《春秋》不成?”她笑着問,“那你怎麼回他的?”

“我怎耐煩聽他羅嗦下去?便直截了當的告訴那使者,秋皇后有什麼籌碼先說來讓我估一估,若是價格不對,那他當場就會大禍臨頭了!”聶元生微笑着道,“我好容易勸止了陛下,是等秋皇后來求我,這使者登門,危言聳聽,卻是想誆我求問他,真是豈有此理!若不是爲着趁機撈一筆,單憑他那一句話——我雖然是官,卻也未必做不得謀財害命的無本買賣!”

牧碧微笑着道:“然後他就老實了?”

“那使者聞言卻是立刻變了態度。”聶元生淡淡一笑,“我本以爲秋皇后的使者直接找上我這裡,卻還妄想着恐嚇我,對秋皇后不覺大失所望,不想那使者見我神色不驚不變,倒是斂了先前的危言聳聽之狀,重新斂衣向我行禮,說是秋皇后命他如此,以試探我的態度,若我神色驚訝,甚至是向他詢問爲何會大禍臨頭……那封親筆書信就不必給我了。”

牧碧微聽了,若有所思:“這位秋皇后,倒是個人物。”

“不錯。”聶元生眼望雨簾,頷首道,“下古時候,時人遊歷諸國,遊說諸侯公君,十之八.九,都是採取危言聳聽之計,蔡澤說範睢、甘羅說張唐,皆以此法達到先聲奪人之效!範睢、張唐哪一個不是一時人傑?卻都敗在此法之下,哪裡是他們不知道對方是想先聲奪人呢?不過是因爲自己也知道當時局勢,再加上建議合理,這才聽從,且氣勢爲之而奪的緣故,這使者固然是東施效顰,但我若是自覺陛下對我的信任不夠、地位不穩,又或者面臨什麼困境,被他突如其來的一喝問,定然心志出現搖動,那麼原本是秋皇后求我辦事,就變成了我向她的使者請教……嘿嘿,一時落入下風事小,恐怕接着不是使者給我送上秋皇后的酬勞,而是我對使者恭敬殷勤,求他指點我一二了!”

他搖着頭道,“我如今倒是奇怪那封貴妃有什麼能耐,竟然將承寧帝迷惑到這個地步?單看秋皇后這一手,承寧帝若是個只會貪花好色的,就是如陛下這般,有秋皇后這等元配正妻,又有兩個嫡子,嫡孫都有了,居然還能叫頭一撥南使平安到了鄴都!”

“可見南齊的後宮,比咱們北樑水更深。”牧碧微若有所思道,“秋皇后的一個使者,一個見面,也暗藏鋒芒,縱然如此,到底還是叫封貴妃哄得承寧帝派出使者到了鄴都——也難怪先前那使者星夜飛馳,搞得咱們北樑,還以爲南齊出了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若是咱們這後宮,有這麼位皇后,就是孫氏盛寵時,恐怕也不敢過於囂張!”

莫看秋皇后那使者的劈面一問彷彿只是一次小小的試探,其中卻可窺見南齊這位秋後的手腕城府,這一問固然有得罪聶元生的危險,但有秋皇后加蓋了鳳印的親筆書信在後爲賠罪,卻也等於是不露痕跡的捧了一把聶元生——單是這一點,聶元生也會轉嗔爲喜。

何況爲政之人,固然今日春風得意,誰知日後情景如何?聶元生並非鄴城大族子弟,其祖父聶介之離世已久,留下來的名聲,也不足以庇護他平安無事,而且他與世家望族並不和睦,在朝野也有佞臣的名頭,可謂是前途莫測,秋皇后給出這個承諾,無疑叫聶元生許多時候做事不必再束手束腳,至少心理上也要放開許多!

不僅如此,秋皇后在命使者試探後纔給出這封加蓋鳳印的信,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告訴聶元生,她並非走投無路,纔會對聶元生如此慷慨,卻暗示聶元生往她對自己很有信心上去想——她既有信心聶元生不會拿了這信倒戈向封貴妃,且也有信心給予聶元生完成這個承諾的能力,也就是說,她對自己的兒子登基很有把握!

從而讓聶元生不敢因此信肆無忌憚的獅子大開口!

可以說,單是這一場使者與聶元生見面的試探,一切盡在千里之外的秋後掌握中!

當然,秋皇后也有可能是真正走投無路,迫切需要聶元生阻止善福公主之事,但她的使者先前玩弄了下手段,兩地相隔迢迢,秋後又深居宮闈,即使聶元生親自派人到南齊打聽,也未必能夠知道其中情況,所以想懷疑,心中也不免有所顧忌!

而且若是秋皇后並非走投無路,反而欲藉此機會在北樑尋找合作之人,使者這一回試探,也等於是在測度聶元生這個朝野皆知的天子近臣到底有多近——畢竟秋皇后遠在南齊,勢力也在南齊,對北樑的時局未必非常瞭解,她的使者初來乍到,單聽坊間的傳聞,哪裡能夠了如指掌?

所以這麼一問,聶元生既然神態自若,那就說明要麼聶元生心志極爲堅定,絕非尋常之人!即使是突如其來的聳人聽聞,也難以使他心志搖動,這樣的人,自不可當常人視之!另外一個就是,聶元生心志或者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在朝中、在姬深身邊的地位,卻無可撼動!因此他自然不懼旁人作危言恐嚇!

如此一試,乃是當着使者的面,無可隱瞞,卻比使者在坊間打探到的消息靠譜多了……

牧碧微嘆息:“當真女雄!所謂一葉知秋,難怪封貴妃盛寵且有封太后扶持,亦不能搖動其位!”

…………………………………………

皇后都是兇殘滴……

第六十六章 風雲詭譎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氏之智(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救命之恩第七十四章 往事第二十九章 盆太重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犀角第二章 冤魂難安!第兩百零八章 風雲忽變(下)第四十六章 步氏出手(上)第九十三章 對策(上)第五十六章 解裘第八十章 相見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九十七章 兩個妃位第三十章 廣陵王妃第四十四章 反擊(下)第七章 阮文儀第兩百十四章 中秋夜宴第三十一章 子嗣(下)第三十八章 安平王之秘(上)第四十一章 一箭七雕(七)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一百二十四章 後手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四十章 一箭七雕(六)第十三章 傷神第一百零五章 爲子清路第五十八章 再會第七十九章 塵似落第六十八章 泄露第四十章 化干戈爲玉帛?(上)第六十二章 交鋒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四十三章 歸來與和親第一百九十章 何氏之智(完)第四十五章 晉位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六十八章 裘衣(上)第九十二章 西平的要求第兩百零九章 西平公主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七十七章 靈機一動(中)第二章 龔氏第三十九章 一箭七雕(五)第二十章 籠絡(上)第兩百零二章 何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獵第二章 龔氏第八章 以柔克剛第三十四章 唐氏(上)第六十七章 廣陵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雷墨第三十二章 白虹貫日第三十九章 安平王之秘(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本卷終)第七章 信第四十七章 家務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爲母之心第一百六十章 警惕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二十四章 秋雨問罪(下)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六十三章 雲盞月第九十八章 出發第九十四章 賜名第九十六章 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九十七章 何氏危機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御女第七十一章 覲見第六十七章 孩子第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九章 高充華第三十六章 赤星之夜(上)第七十八章 邵氏第兩百章 波折第一百六十九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二十二章 疑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湯第二十二章 歐陽氏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七十章 內幕第一章 有女懷刃第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本卷終)第十二章 綺蘭餘波第八章 小龔氏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十七章 家醜第一百零一章 徐姍姍(上)第六十四章 忍,不忍?第三十二章 驚覺第一百十九章 求退第八十四章 酣春第七十八章 靈機一動(下)第一百十九章 求退第二十三章 長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