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小龔氏

高太后因爲龔氏小產的緣故,訓斥何光訓的懿旨還沒到景福宮,景福宮裡卻先傳出了何光訓傷心皇嗣、以至於生生嘔血的消息,姬深聽了,便拋下奏章過去探望,很是安慰了何氏一番,這麼一來,宮裡才爲龔氏小產後姬深反而去了長錦宮而幸災樂禍,這會卻也看出何氏即使寵愛漸薄,到底還在姬深心上佔着幾分,倒也不敢立刻落井下石。

“娘娘不知,那何氏這一口血吐的倒是珍貴!”腿傷痊癒到了能正常走路,柳御女便到澄練殿來謝恩,一邊陪牧碧微說着宮裡聽來的閒話,笑着道,“叫人把太后訓斥的旨意都忘記了不說,又把陛下勾引到了定興殿……”說到這裡,她拉長了聲音,“最緊要的啊,咱們陛下走時又帶走了個人!”

阿善笑道:“龔氏才小產,她竟又送出了人?旁的不說,也不怕右昭儀不喜歡嗎?”

“先前何氏提了那龔氏侍奉陛下,有了身孕又查出男胎後,何氏那寶貝龔氏的樣子,就是右昭儀派的人過去也輕易瞧不見一眼呢!”柳御女拿帕子遮着嘴,脆生生的笑道,“不然,這回龔氏小產,太后下旨訓斥何氏,怎麼右昭儀都沒出來幫她說話?可見何氏心太大,右昭儀早就對她起了疑心!”

牧碧微問道:“你這麼會光景又打聽清楚了?她卻是又把景福宮裡的誰推給陛下了?”

“這一回其實倒不是何氏想擡舉的。”柳御女嘻嘻笑道,“卻是龔世婦小產,太后娘娘憐她失子,特特許了她孃家人進宮探望,昨兒在龔世婦那裡說話時恰好龔世婦又不太好,那龔世婦的母親不過一個尋常婦人,直嚇得六神無主,倒是一起進宮的一個小娘子反應迅速,跑到定興殿去跟何氏求救,龔家雖然出了個世婦也是貧寒的,那小娘子據說進宮來也是一身荊釵布裙,卻生得嬌俏鮮麗,娘娘也知道那何氏自打自己小產後容貌一天不如一天,越發的灰撲撲起來了,與那才十四歲的小娘子一比生生就是魚眼與珍珠,陛下當時就發話叫人傳太醫去看龔世婦,而將那小娘子留了下來!”

“那小娘子可也是龔家人?”牧碧微與阿善對望了一眼,問道。

柳御女是個閒不住的人,最愛到處打探,這些消息最是靈通,聞言笑道:“正是龔世婦的嫡親妹妹,妾身聽人說,龔世婦沒進宮前,和這個妹妹最是要好,寧肯自己受累捱餓也要護着她的,後來龔世婦因家貧不得不進宮爲婢,這小龔氏哭了好幾日……如今啊景福宮裡可是要熱鬧了!”

牧碧微淡淡笑了一笑,柳御女的這些消息倒和昨兒挽襟她們幾個收羅到的消息無差,只是龔世婦與小龔氏的感情挽襟她們卻不太清楚,這人倒也真是個人才。

她想了一想,意有所指的問柳御女:“這麼說來,這小龔氏如今是在宣室殿了?”

“昨兒陛下將她帶回宣室,這會應該還在罷?”柳御女眨了眨眼睛,低聲道,“娘娘可是有什麼吩咐?妾身一定盡力!”

牧碧微淡然一笑,道:“如今陛下怎麼安置這小龔氏咱們還不清楚,不過呢,龔氏才小產實在可憐,昨兒又受了一場折磨,雖然她不是本宮的宮裡人,可本宮聽着也怪不忍的,只是你也知道,本宮這邊養着玉桐實在難以脫身,也不便在這個時候過去免得龔世婦還要行禮,反而是累着了她……”

柳御女立刻會過了意來,掩脣笑道:“這可是件好差使,趁着旁的姐妹們不在這兒,娘娘可要疼一疼妾身,將這差使給了妾身罷!”

“御女就是嘴甜。”阿善打趣道,“娘娘想不疼你都難呢!”

“閔青衣不知。”柳御女笑靨若花道,“龔世婦位份比妾身要高,妾身奉娘娘之命前去探望,這探望的禮不必妾身出,龔世婦那兒記着娘娘的好,因爲是妾身去的,也要記妾身幾分情呢!這樣的好事,妾身哪裡能不搶?”

衆人都被她說的笑了起來,牧碧微轉頭吩咐挽襟:“去備些小產之後用的東西。”又對柳御女道,“本宮瞧你頭上的簪子顏色有些黯了,前幾日陛下才賜了本宮一匣內司新制的珠釵,本宮這兒差不多的已經有好幾匣,便打算分與你們,你如今先去挑幾支。”

柳御女知道這是事情說完牧碧微在趕人了,抿嘴笑着謝了,乖巧道:“瞧妾身說的沒錯罷?如今事情還沒辦呢,娘娘就變着法子賞賜起來了,可見給娘娘做事總是不差的。”

這纔跟着挽襟下去了。

阿善笑着對牧碧微道:“這柳御女雖然只是略有姿色,可這活潑的性.子確實生氣勃勃。”

“所以三不五時她不過來說上半日的話,總覺得澄練殿裡太靜了。”牧碧微也笑道,“玉桐是個好孩子,奈何性.子太文靜了點,當然她身子骨兒弱,文靜一點好,免得整日鬧着想玩,爲着她身子的緣故拘束着看着也可憐。”

阿善見話題轉到了西平公主身上,就道:“九月十九是太后五十壽辰,雖然太后厭惡右昭儀等人,怕還是與往年一樣不肯大辦,但從女郎晉位又撫養殿下起,太后好歹也是叫女郎帶着殿下過去一下的,就連孫氏,念着新泰公主,壽辰上太后也叫孫氏踏進了和頤殿,可見太后縱然不喜妃子,對兩位公主終究是憐愛的,女郎前兩日得了陛下准許殿下不必在這會就用心學什麼,但太后乃高家嫡女出身,怕是未必這麼看待。”

提到這個問題牧碧微就頭疼:“若西平是我親生該多好?管那孫氏背後怎麼個嘀咕法,也休想我不顧孩子的身子去跟新泰拼!便是太后說起來,我是她生母莫非還會害了她不成?如今頂下太后倒也不怕,就怕西平長大了見自己才藝件件不及妹妹來怪我。”

“殿下是文靜的性.子。”阿善道,“如今年紀小還看不出來什麼,但好好的孩子養了十幾年,怎麼就會被外人三言兩語哄了去?女郎不相信穆幼娘,也該相信自己和奴婢,當初那徐氏過門時,女郎還沒殿下這會大呢,那徐氏哄了女郎多少年,女郎可有被她矇騙?可見小孩子總是自己帶出來的,女郎真心誠意爲她好,將來長大了只有更明白女郎的道理,怎會怪女郎?”

聽阿善拿自己做比方,牧碧微心中倒是略定,想了一想,卻仍舊有些遲疑道:“從前祖母和徐氏帶我到沈家、徐家,我與這兩家的女郎格格不入,一個是我看慣她們那些繁文縟節的做派,而她們也瞧不起我出身與不耐煩的舉止,另一個就是她們個個講究琴棋書畫,如我那時候這些雖然也學,不過略知皮毛,有時間與一干人在花廳裡寫詩作賦,還不如偷偷溜出去尋大兄掏幾個鳥窩來的有趣……所以彼此看不對眼,雖然我這邊就只得我一個人,可我也不稀罕她們那些人的佩服,更不在乎她們的鄙視,畢竟她們又不是我嫡親的姊妹!”

說到這裡,牧碧微皺眉道,“那些個表姊妹既不是天天見,也不算一家人,不過是親戚罷了,沒什麼稀罕的,像玉桐,她貴爲公主,又是陛下長女,在郡主們跟前也沒人敢嘲笑她什麼,問題是新泰公主是她同父異母的妹妹,雖然這宮裡地方大,她們姊妹也是偶爾才見一面,可將來長大了,宗室裡頭說起陛下膝下的公主們,都說新泰如何如何才華過人,如何如何能幹,雖然不至於在提新泰時說玉桐的不是,可玉桐聽了心裡可會難過繼而埋怨我?”

阿善笑着道:“奴婢聽說小孩子跟誰長大的往往就像極了誰,西平公主爲女郎親自撫養教導,想來不是那等被旁人幾句話一說就牽着鼻子走的人呢!”

牧碧微到底因爲西平不是自己生的,辛辛苦苦養大若被他人離間了去究竟不好,想了片刻,對阿善道:“龔氏才小產,陛下至今膝下無子,太后今年壽辰上必定會問到公主的教導,反正有了陛下那句話,我也可以叫女史如今只隨意教上一教,免得玉桐傷神,左右玉桐比我幼時乖多了,那些不難的東西先學起來也好。”

阿善見她這麼說了,便道:“那麼奴婢先去打探一下如今宮中幾位女史、女書,擇那心情和善知道進退的請到長錦宮來。”

“這樣就好。”牧碧微點了點頭,原本皇家公主都是與皇子一般六歲正式啓蒙,入蘭蕙館,由女史教導禮儀,女書教導詩文,如今西平和新泰兩位公主年紀都小是一個,此外人也少,這女史女書在蘭蕙館開課,公主們親自過去聽課的規矩是前魏時所定,前魏諸帝子嗣大多興旺,有時候連郡主們也被恩准入館聽講。

像現在這情況,女史、女書分給兩位公主還有多餘,纔可以叫到長錦宮來專門爲西平講課,而不是要西平自己去蘭蕙館。

阿善不太同意這麼早給西平請女史和女書教導,除了因爲覺得沒必要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女史、女書都是宮外年長守寡、又有賢德名聲的女子聘請入宮——但尋常婦人再怎麼賢德也鮮有這樣的機會的。

也就是說,這些女史、女書,多半還是各大世家裡頭因爲種種緣故沒了丈夫,膝下無子無女,又不想就那麼在孃家或夫家住着,便進宮做個女官終老,有時候若教導的公主有了感情,上了年紀之後也由公主請示皇后或太后,封一個誥命給份尊榮。

這些人進宮,皇家的目的是希望她們能夠教導皇家的金枝玉葉,而不是進宮爭寵,所以擇的都是年長之人,至少也要三旬以上,而且因是寡婦之身,又司教導公主之責,長年穿戴沉悶單調,多數性情苛刻嚴厲,即使牧碧微是寵妃,西平乃長女,有一個對世家教養推崇之極的高太后在,恐怕也未必會對西平放鬆什麼。

阿善是閔家家生子,跟着閔家姓,她的母親是閔如蓋之母的婢女,小時候聽多了那位老夫人講古,對世家的一套最厭惡不過,所以對宮裡這些女史、女書也沒個好印象。

這會得了牧碧微的話,心裡想的卻是若找不出來和善的,該怎麼私下裡好生收拾她們到和善……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宣寧長公主第六十八章 桂庭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辛世婦第七十章 峰迴路轉山不定第兩百零七章 風雲忽變(上)第五章 春狩第一百七十六章 黃櫨林中(上)第七十四章 醒來第一百四十章 天賜良機!第十四章 荷包第七章 阮文儀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一百三十六章 薜荔山庭第一百四十一章 石盛第九十六章 報恩第五十八章 子女之福第五十四章 薄太妃第九十一章 孫氏之孕第五十二章 金御女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二十四章 秋雨問罪(下)第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二十五章 自擡身價與自降身價第四十九章 銀錢第九章 世婦雲氏第九十六章 太妃獻策(下)第十九章 園中會(下)第八十二章 真性(下)第十一章 一封信箋第九十二章 西平的要求第十八章 出事第九十二章 曲氏之智第八十九章 一箭雙鵰第五十九章 請罪(下)第九十六章 太妃獻策(下)第五十九章 家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虧了第九十章 先人遺澤第二章 冤魂難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四十二章 字帖第一百零三章 蘇徊第十章 曲家手段第八十一章 邵氏第五十八章 再會第五十四章 薄太妃第一章 呂氏第二章 歌青、歌天第十五章 焦氏第八十二章 皎雪驄(嗯,大轉折出現了)第六十七章 孩子第九十六章 報恩第一百九十七章 戴氏第九十四章 賜名本書後宮制度第九十二章 曲氏之智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盟(上)第七十一章 提醒第四十一章 方賢人第十七章 後位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櫨林中(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族第三十三章 試探與綢繆(上)第二十六章 祈福、擔憂第五十章 人選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五十三章 月光(下)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四十二章 字帖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一百十四章 紫檀木包金嵌玉芝蝠如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容戡第七十章 計較第十二章 姐弟再見第六十章 意外第五章 沈環第一百零七章 冢婦之憂第五十一章 立後議第一百三十章 謠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薜荔山庭第九十五章 對策(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溫太妃第七十五章 本卷終第五十二章 月光(上)第十七章 母子和好第二十二章 送禮第一百四十七章 忍第八十三章 清夕猜對了第一百零五章 追封第四十九章 銀錢第二十一章 籠絡(下)第七十六章 靈機一動(上)第三章 菊糕第六章 生來好姓第七十三章 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