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冬天,蘇聯方面也在厲兵秣馬,一場大戰不可避免,蘇聯爲了對中華軍作戰,新組建了兩個大的方面軍。
1,蘇聯高加索方面軍
這是戰爭時期蘇軍組織的整個烏拉爾山以東作戰的戰役戰略軍團。
1948年6月22日由北高加索,外高加索軍區改編而成。
下轄第3、4、10、11、16、19、20、22、29、30、31、32、33、39、43、49、50、68集團軍,近衛坦克第10、11集團軍,坦克第3、4集團軍和空軍第1、4集團軍。
總兵力151萬,由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元帥指揮。
2,蘇聯烏拉爾方面軍
這是戰爭中蘇軍組織的整個中亞西亞地區作戰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
。
1948年6月22日由烏拉爾,伏爾加沿岸軍區和各中亞西亞地方軍區改編組建。
編有第3,5,,6,12、13、21、28、37、38、40、57、61集團軍,坦克第8,9集團軍和空軍第6,8集團軍。
總兵力133萬,由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
兩個方面軍由朱可夫元帥統一協調。
其中的裝備顯著的變化是新型的mig-15戰鬥機,t-54-1和t-54-2主戰坦克。
“爲了完成我們的任務,戰鬥一旦打響,第四飛行集羣的百分之七十五將加強到各個進攻方向的部隊。同時,大本營將派出遠東方向的四個裝甲旅和蒙古的兩個裝甲旅作爲隨時增援的部隊。”
海大江中將接着說道。
蘇聯駐東歐的各個作戰集羣應該不敢輕舉妄動,如果發現有此部隊的番號要立即報告。
1,蘇聯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波蘭北部集羣。
2,蘇聯托爾布欣元帥指揮的羅馬尼亞南部集羣。
3,蘇聯索科洛夫斯基元帥指揮的東德駐德集羣。
4,蘇聯庫拉索夫大將指揮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中央集羣。
此外,蘇聯以下軍區的部隊發現番號也要立即報告。
莫斯科軍區,基輔軍區,白俄羅斯軍區,敖德薩軍區,列寧格勒軍區,波羅的海沿岸軍區。
對於蘇聯由韋爾希寧元帥指揮的巴庫防空軍區只是作爲牽制的一部分,保持不間斷轟炸就可以了。
“本次進攻從1949年2月28日開始,8月3號之前必須佔領整個烏拉爾山脈兩側,肅清殘敵的戰鬥由嚴明中將將和孫二虎中將將負責,總參謀部要求不放過每一個地方
。”
“大家這個春節好好和家人團聚團聚,勝強可是要去庫爾幹督戰的,大家有個思想準備。這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我補充一點,爲了讓空軍不發生間斷的現象,西伯利亞方向和中亞方向大本營將各派出1000名飛行員和10000名機槍手,這是我們全部的預備力量,可以看出,這次的決心是很大的。”
“當然,各位,我們要先把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地方打掃乾淨。”蘭黎明難得的開了個玩笑。
“各位,我再強調一遍,此次任務必須完成,所有部隊要連續作戰。爲此,我將爲每個方面準備兩萬左右的老兵和五萬名新兵,從前線撤下來的部隊要馬上完編,隨時投入戰鬥。飛行部隊更要注意,你們是沒有休息時間的,要不間斷直到勝利。”
中華軍所有人員開始了緊張有序的準備。
細節決定成敗是有前提的,細節只是在戰略決策層面正確的具體體現,只有知己知彼基礎上正確可行的決策才能真正出現這樣決定最後成功的細節。
否則,只是一味地強調細節勝利的重要性,那就成了《三國演義》所描繪的諸葛亮,神機妙算,百戰百勝,但最終每次北伐都功虧一簣。
中華軍當然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後勤與戰略、戰術一起構成戰爭科學的三大分支,現代戰爭的準備和實施必須有相應的後勤保障,這包括國家動員全部資源。
後勤保障制約着戰略、戰術目標的達成,關係着戰爭的進退與勝負;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的進步引起了作戰手段、戰爭規模及其物質需求與消耗的變化,由此擴大了後勤工作的範圍,進一步提高了後勤的重要性和複雜性。
在戰爭已進入工業化的時代,後勤必須象商業部門那樣,建立合理分工協作的組織體制,採用科學的經濟管理方法,培養有知識的專業人才,精打細算,注重效率,避免重複和浪費。
戰略之於戰爭,猶如情節之於戲劇,戰術可比之爲演員扮演的角色,後勤則相當於舞臺管理、置辦道具及擔當演出的種種維持工作
。
它雖然默默無聞,但爲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戰爭而言,任何戰略問題和戰術問題都要從後勤的角度加以解決,忽視後勤的結果,付出的代價更高。
後勤應被承認是一門科學,只談戰爭科學而閉口不談後勤的軍事家是對戰爭的實際和後勤一無所知。
拿破崙侵俄戰爭的失敗原因在於沒有認識到後勤工作是戰爭活動的一大獨立方面,沒有組織好後勤協調工作,也是後勤的一大失敗。
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戰爭規模龐大,涉及衆多的部門,要把國家的各種資源轉化爲作戰手段,以保障戰爭的準備和實施,一旦國家處於戰爭狀態,它就成了一個武裝的民族——每個人不是直接投入戰鬥就是參與保障作戰,經濟因素和後勤因素以及國家戰時動員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影響越來越大。
戰爭中,交戰國家在資源動員方面的競爭空前激烈,看來只有最能經濟地使用其資源的一方,也就是誰最能從其資源的耗費中獲得最大效果,最善於選擇最經濟的武器等等,誰才能贏得戰爭。
哪一方擁有最後的後備人力和最後的財力,哪一方纔能打贏這場戰爭。現代戰爭已喪失神秘性和騎士精神,而與商業性及工業化發生了密切聯繫,並因之而使商業性方法適用於戰爭。
爲此,中華軍重視軍隊和後勤的組織體制、實行的是集中控制、分散執行的原則。
精確分工、密切協調、發揮下級和下屬人員的主動性,加強各項工作的科學管理和通過正規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等問題。
強調研究理論後勤不能不探討後勤組織的各個部分怎樣纔能有效工作的理論,一個組織的各個部分都要有效率,有知識,纔能有效率,基礎教育,對複雜的現代戰爭中的士兵來說,是發揮他們的最高效率所必不可少的。
爲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中華軍還以商業部門和現代工業生產的經驗爲依據,提出聯合是很大的節約。
各軍種的通用武器裝備要實行標準化,統一組織生產、供應,在其它方面,也要實行聯合和統一管理,如軍服生產的合併,醫院與衛生機構的合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