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

“晶晶,黎明有沒有搞錯,我們自己也能生產主戰坦克?”

“這是他發回來的補充說明,還有其他的裝備分析,您一看就明白了。”

從機械加工製造能力的硬件來說,具備以下設備的工廠都有製造坦克的能力。

鑄造設備:應有二十噸以上的電弧鍊鋼爐及其附屬設備。

鍛造設備:應有2500噸以上的水壓機及其附屬設備。

熱處理設備:十米井式油爐及其附屬設備。

金相檢測和無損探傷設備

主要的大型機械加工設備包括:

五米以上立式車牀。

十米臥式車牀。

十米拉牀。

十米臥式外園磨牀。

五米滾齒機。

八米龍門銑牀。

平面磨牀。

其他還有各種各類工藝裝備設備:

工、卡、量、刃、模具和各種各類專用加工機牀。

總裝配車間要有100噸的吊車。

只要有了這些大型機械加工設備就足以滿足製造重型坦克的需要。

從軟件方面來說,應當有一支過得硬的鑄造、鍛造、模型、熱處理、金相檢測和無損探傷、大型機械加工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術工人隊伍。

具備以上兩個方面的條件就具備製造坦克的能力了。

對於我們來說,只有水壓機,吊車和各種檢測設備需要從國外購買,其他的人員準備我已經完畢。

買貨輪的目的是運回我們定的貨物,二戰以後這些貨輪從事對日本,南朝鮮,東南亞,南亞,歐美之間的貿易。

步兵戰車,裝甲車和它的各種變形車我們能自己生產,成本在一萬五千美元左右,步兵戰車不到三萬美元。

攻擊機在測試,想法是利用p--51改裝,把六挺輕機槍改成兩門雙聯25mm口徑的機關炮,價格不會超過五萬美元。

自行火炮改成105mm口徑,可以達到以前三分之一的成本,這樣可以大規模生產自己製造。

155mm口徑榴彈炮改成牽引車,可以節約一半的成本,而且沒有專利權的問題可以直接購買成品配上牽引車

另外,二戰後美國的剩餘戰爭物資準備購買五千萬美元左右,那時的價格很低,比我們自己製造合適。

大型飛機我們沒有能力製造,除了大型殼體,製造各類其他發動機和零配件沒有問題,只要機體還能用,更換髮動機和必要的零件就能重新形成戰鬥力。

掃雷車沒想好採取什麼方式,您想想辦法看看德國方面有什麼想法,無非是機械式或者火箭炮。

“給黎明回電,我的要求只有三個,就是規格要少,便於大規模製造,成本要相對低廉。另外,問問他對騎兵偵察部隊和運輸隊的看法,因爲地形複雜的緣故,有的地方不能使用機械化。”

從1944年11月起,美國空軍以塞班島爲基地,開始對日本本土空襲,使日本遭受嚴重損失,戰爭潛力急劇下降,對中國戰場更是力不從心,武器消耗和人員已經無法補充。

1944年10月,蔣介石派人給史迪威授青天白日勳章,這是國民黨的最高級榮譽勳章,史迪威婉言謝絕了援勳,但他不得不硬着頭皮去參加國民黨當局的送別茶會,蔣介石裝出十分和藹可親的樣子對史迪威表示,對所發生的一切非常遺憾,說他們之間沒有利害衝突,主要是性格不和,希望和史迪威繼續做朋友。

他請史迪威就中國的局勢提出批評意見,史迪威作了簡短的講話,他要求蔣介石記住,他所作所爲的動機是爲中國好,他說了一句戰時的口號最後勝利就告辭回國了。

史迪威通過在中國同國民黨蔣介石打交道的經驗和接觸瞭解,使他清醒地看到,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信賴中國士兵和中國人民,他們是偉大的,熱愛民主的,可惜生活在一個政府治理不當的國家裡。

他們沒有等級和宗教偏見,他們誠實儉樸,吃苦耐勞,精神樂觀,胸有主觀,待人寬厚,親切友好,彬彬有禮。

國民黨則是:腐敗、失職、混亂、經濟困窘、苛捐雜稅、空話連篇沒有行動。囤積居奇、黑市交易,與敵走私通商。”

史迪威在他的筆記中預言道,只要蔣介石掌權,中國不可能向統一甚至是向有效的聯合前進一步,由於支持腐敗的重慶政府,美國在中國遭白眼,並把自己同舊的殖民制度聯繫在一起

葉奮韜給范登堡下達了準備戰爭以後赴美的全套方案,對他來說,從美國現在不是解決貸款的問題而是無償贈送的問題,一個全面在華北反擊日軍的方案即將全面實施。

與此同時,蘇聯懷着繼續分裂中國的目的,首先在新疆扶植一個盛世才爲首的極端親蘇政權,確立了自己在新疆的勢力範圍。

二戰後期,盛世纔在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面前從親蘇轉向效忠中國中央政府,這使蘇聯大爲惱火,特別是盛世纔在新疆開始驅逐親蘇份子。

當時,正直1944年抗戰開始進入反攻階段,中國極度缺乏運輸工具,盛世纔在新疆少數民族中展開獻馬運動,在具體操作上有些強制性,引起少數民族的不滿。

1944年,烏拉斯臺少數民族開始暴動,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迅速組織大批人員趕往阿拉木圖指導暴動,訓練暴動人員,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即內務部部長)貝利亞親自坐鎮指揮,伊犁暴動組織就是這時候由蘇聯駐伊犁領事館牽線,聯繫當地民族宗教勢力和蘇聯人員建立起來的。

焦急的葉奮韜一點辦法也沒有,新疆太遠了,黑字的部隊哪怕一個營也不可能趕到,只有通過在西北的姚水光密切的注視着。

同時,朱紹良將軍收到了姚水光送來的一萬盒盤尼西林和醫用嗎啡。

抗戰中中國軍隊絕大部分都在內地與日軍作戰,在新疆基本上沒有正規部隊,暴動游擊隊取得了一些勝利。

中國政府也緊急從抗日前線抽調部隊,當時正值日軍集中50萬以上的軍隊向中國軍隊發起了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攻勢即一號作戰就是豫湘桂大會戰。

而在另一條戰線雲南南部,緬甸,中國軍隊則在對日軍進行反攻。

中國軍隊只好派遣了一些由甘肅,陝西民團組成的三,四流部隊,派遣朱紹良將軍帶領他們穿越幾千裡大沙漠趕往新疆。

另一方面,伊犁解放組織得到了蘇聯軍火、人員的援助。

第306章 準備的原則第814章 最後一戰開始第425章 講話記錄第128章 又見三不管第192章 閉門會議第448章 新國家即將誕生第183章 沒有想到的襲擊第497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不計代價第643章 天空戰記三十第687章 談判登場第382章 烏蘭烏德第611章 天空戰記七第798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三第721章 天空戰記九十二第51章 興奮的見面第873章 國家武庫第242章 巧遇第225章 都有算盤第478章 前哨戰役第552章 研究之正確的戰略第630章 規劃二第425章 講話記錄第715章 天空戰記八十六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428章 總結第319章 國家大小在態度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845章 來源之辯第845章 來源之辯第79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九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284章 一號作戰計劃開始第710章 天空戰記八十一第148章 封鎖租界第314章 目標保定第104章 紀事報一第422章 不間斷的行動第464章 英國的利益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121章 碇泊場監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477章 準備的側重點不同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406章 王牌之爭越演越烈第618章 天空戰記十四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533章 後勤之鐵路的侷限第519章 後勤之嘲諷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484章 戰略儲備地點第68章 收服忍着四第141章 高志遠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395章 準備攻克第151章 吸引日軍主力第875章 我的設想第761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二第180章 北平抗團第759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第861章 海空軍的觀點第437章 中國最美麗的島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852章 國家戰略如此第520章 後勤之後勤是戰略的首要考第626章 天空戰記二十二第526章 後勤之交通第214章 約定第857章 備忘錄將矛盾公開第527章 後勤之鐵路時代第454章 掃除外圍第406章 王牌之爭越演越烈第320章 徹底被宰割第77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四第702章 天空戰記七十三第305章 戰爭的後方第703章 天空戰記七十四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814章 最後一戰開始第827章 不同的理念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593章 歐亞分離計劃二第597章 停戰協議一第636章 新起點的準備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548章 意想不到第634章 海軍規劃二第356章 民族軍第483章 中日條約第679章 全面準備第630章 規劃二第318章 初定河北第845章 來源之辯第820章 英勇情報偵察排第161章 新倉庫的火光第106章 達到目的第600章 堅強的盟友第622章 天空戰記十八第74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四第377章 戰爭反應第323章 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