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范登堡四

戰爭的進程無需描述,我不是一個軍事學家。現在讓我們回到開頭,再說說結果。

1939年8月23日,從蘇聯帝國的首都爆發了一個新聞炸彈,納粹外長裡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

這個條約還有一份臭名遠揚的秘密議定和條約本身一樣不需要批准就立即生效,其中規定,如果對於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所屬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立陶宛的北部邊界應成爲德國和蘇聯勢力範圍的邊界。

如果對於屬於波蘭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應爲以納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爲界。

這個秘密附件實際上不過是很久以來的、常常是骯髒的國際關係史中所熟知的你我分贓公式的又一例證。

它所說的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顯然只能通過侵犯相關國家的領土主權而實現。

希特勒於9月1日以入侵波蘭西部而開始了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的第一階段,蘇聯於17日以入侵波蘭東部而告完成這一任務。

10天后,瓜分波蘭的細節宣告完成,從而把這個國家從歐洲政治地圖上一筆勾銷

。納粹主義德國和共產主義蘇聯取得了在侵略中進行有效合作的第一批成果。

莫斯科提出的和約是命令式的,不包含討價還價的建議和反建議。它直截了當地要求芬蘭割讓10月至11月談判間蘇聯要求的全部土地,還要求割讓位於1721年《尼斯塔德和約》規定的瑞俄邊界線俄國一側境內的整個芬蘭東南部。

此外,它還規定芬蘭必須放棄雷巴契半島和中部東卡累利阿地區的一塊土地,並以30年爲期將漢科地區租給蘇聯作爲海軍基地。蘇聯獲得了貝柴摩地區的過境權,芬蘭還必須同意在北方修建一條鐵路,將蘇聯城市坎達拉克沙和瑞典的鐵礦區聯繫起來。

和約沒有規定賠款,但蘇聯堅決要求芬蘭賠償割讓給蘇聯的芬蘭領土上的財產損失,數目在9500萬金盧布到14500萬金盧布之間。大量鐵路車輛等物資必須移交給蘇聯,割讓領土上的幾十座工廠必須重新裝備好機器。

蘇芬戰爭一結束,芬蘭方面還被勒令將5.5萬名戰俘轉交蘇聯當局。他們被悉數解送到伊萬諾沃州尤扎鎮的特種集中營,四周上了鐵絲網,由內務部押送隊負責看守,且不得通信和會見親友。大部分人被判處了期限不等的監禁,剩下的於1941年春被押送到極北地帶。他們後來的命運就無從知曉了。

儘管莫斯科和約的苛刻條件是令人沮喪的,但對芬蘭人民而言,還不是災難性的後果。大家都覺得全國人民在戰爭中已經作出了卓越的、令人欽佩的表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得到了保全。

芬蘭在全世界面前表明,在大國的入侵面前,一個小國也有權利屹立於自由國家之林,爲此付出的代價固然是巨大的。

雖然在4個月的戰鬥中芬軍殲滅蘇軍約20萬人,並導致40萬敵軍受傷,但芬軍自己的陣亡軍人也多達23150人,傷者達47550人,其中9500人成爲終身殘疾。如果把死於轟炸的城鄉乎民也計算在內,芬蘭在這場戰爭**犧牲了2.5萬人。有42萬人逃離被蘇聯吞併的地區,成爲無家可歸的難民。

然而當芬蘭人在1940年春天開始享受陽光照耀和白晝漸長的日子時,他們不難感覺到,不管正在進行的大國之間的戰爭結果如何,作爲一個表現了不是爲自由而生,便是爲自由而死的堅強意志的民族,芬蘭人在將來是不會得不到應得的報酬的

芬蘭人之所以接受極其苛刻的和約,是因爲國家的自由得到了保全。考慮到蘇聯在戰爭開始時的意圖,這件事似乎是個奇蹟。

常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在維堡防線被突破、芬蘭全國面臨軍事佔領之際,蘇聯突然同意決定結束這場戰爭?考慮到蘇聯所扶植的庫西寧傀儡政府,這個問題特別令人感興趣。

1940年2月以後,蘇聯悄悄地拋棄了這個政府,使人得到這樣的印象,即這個政府的成立只是迫使芬蘭求和的一種策略。

事實上,蘇聯有充分的能力和意圖把這場戰爭打完,哪怕是讓芬蘭人淹死在紅軍戰士的血海之中,從而完全佔領甚至吞併芬蘭。然而,正像非洲草原上的獅子也會首先捕食老弱病殘的獵物一樣,即使強大殘暴如蘇聯,也會選擇更弱小的目標先下手。

如果先撇開芬蘭不顧,轉而對付如同熟透了的果子一樣軟弱的波羅的海三國,使其自動落到蘇聯的口袋裡,比花巨大代價硬攻下拼死抵抗的芬蘭要容易得多。

而且如果戰爭繼續下去,英法等國必將派出遠征軍,即使不能拯救芬蘭,也勢必使瑞典和挪威落入盟國的勢力範圍,甚至使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的過程節外生枝,這是蘇聯所不樂意看到的。

其次,停戰之後,蘇聯向芬蘭提出了諸如改組政府、替換部長、禁止加入北歐共同防禦同盟等一系列干涉其內政的要求。

在1940年芬蘭總統選舉前夕,莫斯科甚至明白表示,如果被提名的4個候選人中任何一人被選爲總統,克里姆林宮將把這次選舉解釋爲芬蘭決心不遵守3月和約的表示。

這些手法此前已在波羅的海三國上演過,這一事實可以說明蘇聯對芬蘭的最終意圖。所有這些情況使得芬蘭到了1940年秋季已經處於聽任東鄰繼續勒索的凶多吉少的地步。

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鬥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慾望。

這也證明了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

第389章 無憂後方第584章 中尉日記十五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308章 攻擊出發點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593章 歐亞分離計劃二第163章 真相和策劃第375章 納來哈機場第717章 天空戰記八十八第36章 婚禮籌備第263章 奠基戰第173章 信仰論一第413章 孤膽英雄排二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30章 百浪多息第413章 孤膽英雄排二第655章 天空戰記四十二第137章 戴奧特事件一第559章 研究之放棄冬季攻勢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206章 開始解救第416章 勳章和認識第257章 復仇之戰第137章 戴奧特事件一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297章 港口之戰第855章 最低限發展第217章 今後的對手第269章 沒想到第49章 只是開始第658章 天空戰記四十五第468章 談判代表第74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八第115章 我們寫歷史第362章 艱難的董事會第36章 婚禮籌備第78章 德國的觀點一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413章 孤膽英雄排二第353章 堅持戰爭的分析第335章 外蒙古第473章 後備計劃第162章 打破常規第78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三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439章 對抗體系形成第416章 勳章和認識第696章 天空戰記六十七第40章 禮花第145章 二十六友第344章 沒有問題第470章 偉大的工作第211章 整體說明第508章 後勤之讓軍隊更自由第307章 多點準備第536章 後勤之車輪第692章 記憶的天空第762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三第535章 後勤之戰爭不是碰運氣第818章 情報偵察排第607章 天空戰記三第166章 黑白分明第581章 中尉日記十二第804章 斯大林的認識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640章 天空戰記二十七第460章 觀念的勝利第156章 日軍譁變第515章 西南之越盟的戰略第11章 軍火專家第592章 歐亞分離計劃一第842章 華夏聯邦第421章 佈置第290章 體制有問題第87章 英國人的觀點四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178章 人圈問題第649章 天空戰記三十六第702章 天空戰記七十三第279章 攻佔涉縣第14章 孫志武的故事第390章 巨大代價的勝利第440章 大戰結束後的印尼第235章 九山頂基地第268章 漢斯的要求第585章 中尉日記十六第317章 強攻石家莊第299章 理想的代理人第265章 談判原因第167章 焦頭爛額第70章 收服忍者五第709章 天空戰記八十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64章 收服忍者一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808章 部隊從哪裡來第100章 要執行承諾第165章 橫濱正金銀行第727章 天空戰記九十八第159章 公大七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