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遷都?

“陛下,臺灣與大唐隔海相望,相距不過幾百里,雖然現在我大齊的海軍強盛,但是大唐這幾年的海軍發展也依然十分迅猛,已經對我們臺灣形成了威脅,萬一日後兩國情況有變,我們大齊的首都將直接暴露在大唐海軍的炮口之下,因此臣等認爲,是時候考慮遷都之事了!”看到李愔沉默半晌,劉仁軌終於再也忍不住開口道。

這次劉仁軌來見李愔,主要就是爲了遷都一事。說起來這件事已經在大齊的政見吵了好多年了,臺灣這裡各方面都很好,但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距離大唐太近,以前李世民在位時,兩國根本不可能發生衝突,因此倒也沒什麼問題,但是現在隨着大唐海軍的擴張,緊臨大唐的臺灣一下子變得不安全起來,因此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要遷都了。

聽到劉仁軌的話,李愔終於擡起頭來,不過他的目光只是在劉仁軌的臉上停頓了一下,然後看向旁邊的王安問道:“太傅,你認爲現在遷都是否合適?”

王安雖然年老,但腦子並不糊塗,剛纔他坐在那裡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現在聽到李愔問到自己,只見他立刻欠了欠身道:“啓稟陛下,老臣認爲劉相言之有理,我們大齊雄霸太平洋,美洲、澳洲、甚至南洋等地,都比臺灣更適合做大齊的首都,因此老臣覺得是時候遷都了!”

聽到王安的話,李愔心中也是嘆了口氣,對於臺灣這塊土地,無論來自後世的感情,還是做爲他向海外擴張的第一塊根據地,他都對這裡充滿了感情,只不過現在隨着形勢的發展,大齊已經佔據了美洲、澳洲與南洋等地,從國土上來看,臺灣就顯得有些偏僻了,甚至嚴重點來說,已經影響到大齊對美洲、澳洲等地區的統治。再加上大唐海軍的興起,更使得臺灣的安全也成爲一個問題,現在已經到了非遷不可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李愔在心中也有些無奈,說起來大唐與大齊現在總體的關係還不錯,海上雖然有些摩擦,但卻不影響大局,至少現在他與李治的兄弟感情還是十分的親密。但還是那句話,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兩國相處之時,一定要從最壞的方面考慮,因此大齊的首都絕對不能置於大唐海軍的炮口之下。

“看來是時候實施最後的計劃了!”李愔最後忽然長嘆一聲自語道,當年在李世民去世之時,他就已經想到解決四國矛盾的辦法,只是當時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他纔等了這麼多年。

聽到李愔的話,王安半閉着的雙眼忽然睜開,眼睛中閃過一抹驚人的光彩,甚至一向波瀾不驚的臉上也露出幾分興奮之色。相比之下,劉仁軌卻沒明白李愔話中的意思,一時間有些迷茫的看向李愔和王安兩人。

李愔自語過後,轉過頭來對劉仁軌忽然笑道:“好吧,遷都之事我同意了,不過對於首都的選擇,朝臣們可有什麼提議?”

雖然劉仁軌沒明白李愔前面那句話的意思,但現在聽到李愔同意,當下他也是精神一振,再次上前一步道:“啓稟陛下,臣等已經擬定了幾個首都的候選,其中南洋有兩個,分別是馬尼拉與椰城,澳洲的則是南澳城與莫力城,另外還有人提議在美洲建造一座新首都,不過大部分朝臣認爲,美洲距離南洋與澳洲太遠,而且開發程度也不高,因此新首都最好選在南洋與澳洲兩地!”

“很好,這幾個城市都不錯,而且也都有一定的基礎,立爲首都可以節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去改造!”李愔聽後點了點頭,從大齊的版圖以及各地的經濟、文明程度來上來看,南洋與澳洲的確比較適合設立首都。

不過緊接着李愔又開口道:“只是遷都之事關乎江山社稷的穩定,以及日後對各地的統治,因此絕對馬虎不得,這樣幫,劉相你選幾個信的過的人,讓他們成立一個‘遷都考察團’,到那幾個選定的城市裡走上一走,看一看城市中各方面的條件如何?等到他們回來後,咱們再根據他們的報告選定一個城市做首都!”

“這……”劉仁軌有些疑惑的擡頭看了李愔一眼,雖然眼前這位皇帝陛下的表現看起來很正常,但不知爲何,他總有種被李愔敷衍的感覺,只可惜劉仁軌根本拿不出證據,最後只好答應道,“遵命,臣這就去辦!”

等到劉仁軌退下去後,一直坐着王安忽然站起來激動的對李愔道:“陛下,您真的決定要實施那個計劃了?”

李愔則是微笑着點了點頭:“當年我就一直在等着這個機會,現在終於是時候了,否則若是再放任四國這麼發展下去,恐怕最後我們兄弟會反目成仇,父皇他老人家在天之靈,恐怕也會十分傷心的!”

當天晚上,李愔分別給李恪和李惲、李貞寫了封信,信中並沒有其它的內容,只是告訴他們,自己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要與他們見一面,地點則是依然選在大唐的長安,而且李愔在將信發出去後,然後自己就孤身上路,除了事前告訴過文心外,其它人根本不知道他的行程。

李愔這次便裝出行,身邊除了幾個忠心耿耿的護衛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人跟隨。而且這次他也沒乘坐自己的‘齊皇號’蒸汽船,而是和普通人一樣,在基隆港的船行買了一張客船的船票,然後登上了一條名爲‘平安號’的蒸汽客輪,這條船會到達登州,然後李愔在那裡換船,進入渤海後到達黃河河道。

因爲擔心自己會被人認出來,所以李愔給自己化了個妝,主要就是他把自己的頭髮給理成了短髮,看起來和後世的髮式差不多。說起來隨着這些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長頭髮太難打理,特別是那些生活在炎熱地區的人,再加上那些海員們的帶動,所以光頭和短髮開始在大齊各地流行開來,十個男子最少有一半剪去了長髮。

雖然李愔也覺得短髮要比長髮好打理的多,但是頭髮這東西是身體的一部分,傳統觀念認爲,剪頭髮也就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同樣也是不孝的舉動,再加上短髮也不符合一般漢人的審美,因此他身爲天下的表率,只能將長頭髮一直留着。

這次李愔剛好不想讓別人認出自己,於是乾脆一狠心把頭髮剪了,另外再把鬍子的樣式變一下,這樣一來,整個人一下子像是變了個人似的,若非是特別熟悉他的人,否則根本就認不出來。

剪成後世熟悉的短髮後,李愔感覺整個人一下子煥然一新,頭頂上也輕鬆了許多,走路的步子也輕快起來,甚至他還特意沿着平安號的甲板轉了幾轉,結果發現船上留短髮的乘客並不少,他現在的樣子根本就毫不起眼。

看到沒有人注意自己,李愔終於放下心來,然後開始打量起自己乘坐的這艘蒸汽船。平安號是屬於一帆海運名下的客船,同時也是今年剛剛下海的新船,船隻的性能十分可靠,這點李愔早就聽一帆講起過,這也是他選擇這條船的原因之一。

說起一帆海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蒸汽船的船行,由李愔與趙一帆共同創建,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帆海運已經成爲大齊最大的船行,幾乎每條航線上都有一帆海運的船隻在航行,這點連當初的李愔都沒有想到。

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一帆忽然生下一個男嬰,孩子的父親未知,這引起不少人的猜測,後來一帆被騷擾的人搞的很煩,於是告訴報社裡的先生,自己的孩子名叫李知。這下所有人立刻都閉上了嘴,偶而與朋友私下裡聊起這件事時,都會不由自主的向皇宮的方向看上一眼。

就在李愔背靠着船舷想着心事時,忽然不遠處傳來一陣孩子們的尖叫,緊接着他感覺頭頂一黑,一個人頭大小的皮球向他的腦袋飛來,不過還沒等到皮球落到他頭上,旁邊一個年輕魁梧的侍衛立刻上前,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一下子抓住了皮球。

直到這時李愔才發現,在他前面不遠的甲板上,有一幫孩子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身前護衛手中的皮球,剛纔的尖叫就是他們發出的。看樣子這幫孩子剛纔不小心把球給踢飛了,眼看要砸到李愔時,卻沒想到竟然被人用手抓住,這才讓他們露出如此震驚的表情。

李愔看着眼前這幫可愛的孩子,也不由得想起家中的那些兒女,說起來醜醜和李啓等幾個大點的已經成婚,其中醜醜嫁給了李業詡的兒子,對方名叫李忠信,從小就被醜醜欺負,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兩個年輕人就產生了感情,於是李愔做主,萬全了他們兩個,只是嫁女兒時,李愔卻感覺像是自己最珍貴的寶物被人偷走了一樣,比當初看着兕子出嫁還要難受。

至於李啓、李冕等人,也都娶了世家貴族之女,而且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使得李愔現在都已經是爺爺輩了。

想到家中的兒女,李愔也不禁有些發愣,不過他前面的那些小傢伙們卻是有些等不及,當下開口叫道:“大叔,麻煩您把球扔過來好嗎?”

聽到孩子們的叫聲,李愔這才醒悟過來,當下笑呵呵的答應一聲,從旁邊護衛的手中接過皮球,只是這時他也起了玩心,說起來他也好多年沒有踢過足球了。

因此只見李愔鬆開足球,然後一腳踢出,結果他的腳法果然和後世的國足相媲美,皮球在空中劃過一道輕漂漂的弧線,然後準確無比的飛過甲板,一下子落到了另一側的大海中,結果那些孩子中幾個比較年幼的看到自己的皮球沒有,一下子全都用委屈的眼神看着李愔,最後終於‘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未完待續。)

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66章 蕭家來人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418章 搬遷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62章 敷面膜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620章 大堡礁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133章 採訪(下)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36章 戰利品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163章 夢碎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418章 搬遷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