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李治剛一走進這片寬闊的建築中,就聽到一片育讀三字經的聲音,雖然口音略有怪異,但用的卻是純正的漢語。這裡是一處金城開設的學校,在這裡學習也都是金城本地的孩子,而且受到的也全都是漢語教育。

這所名爲金城漢語學校佔地五十畝,建有十五座四層小樓,全都是用的水泥混凝土建築而成,十分的堅固,而且每座小樓從一樓開始,教授最初的孩童學習漢語漢字,每年上升一個樓層,學習四年後畢業。一般來說,只要努力學習,到了畢業之時,就能成具備一級異族的漢語能力。

當然了,這僅僅只是漢語能力,想要成爲一級異族,還有其它方面的要求,比如必須改漢姓,每年的納稅額度等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嚴格,而且每提升一級,還要繳納一筆數目不小的錢財,因此這所學校裡的學生日後能否提升更高的等級,就全看他們家中的財力以及自己的努力了。

李治三人隨陸洪在學校轉了一圈,兕子和採兒倒是對這裡的教育十分感興趣,讓人找了幾本學生的課本看了一下,結果發現上面除了普通的識字外,其它還有大量讚美他們那位六哥李愔的詞句,特別是對幾年前,李愔以工換糧消除三韓饑荒的事,更是大寫特寫,好像若是沒有李愔的話,所有三韓人都會死光,他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不會來臨。甚至連誇張的說,三韓人的所有一切都是李愔賜給他們的等等。

這些誇張的詞句在採兒和兕子看來。都只不過是李愔的自吹自擂,而且她們也只是感覺十分好玩。因此是邊看邊‘咯咯’直笑。不過旁邊的李治在看完書上的內容後,卻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說來也巧,就在李治他們把學校轉了一圈,剛巧到了午飯時間,這座學校的收費不算很貴,普通人家就能上的起,而且中午還提供一頓午飯,這倒是讓李治提起了興致,因爲之前在泗沘時。他也參觀過當地的學校,只是那裡上學的都是漢人的孩子,學費十分便宜,每天中午也提供一頓午飯,因此他想將漢人與異族孩子的飲食做個比較。

既然李治有如此想法,陸洪自然也不會攔着,和這所學校的校長打了個招呼後,一行人來到學校的食堂。只不過這裡說是食堂,其實只是一排低矮的房子。房子上開着領飯的窗口,並沒有吃飯的桌椅,所有學生全都自備餐具,然後領了飯食到教室去吃飯。

李治他們來的時候。學校裡的學生們已經排起一條條長隊,手中拿着自己的餐具,眼巴巴的看着前面發放飯食的窗口。而前面的學生打好飯後,立刻就迫不急待的吃了起來。看他們狼吞虎嚥的樣子,估計還沒走到教室。手上的飯就吃光了。

看着那些學生吃的如此香甜,李治本以爲學校裡的伙食必定不差,不過當他走近時才發現,原來所有學生領的飯都一樣,無非是每人一塊手掌大的米飯,而且看米的成色,恐怕也不是什麼新米,另外還有兩份菜,一份是煮青菜,另外一份則肉菜,只是看上並不像普通的肉類,而是有些像動物的內臟。

正在這時,這所學校的校長走過來,手中拿着今天的午飯向李治展示道:“公子請看,這就是我們學校今天的午飯,主食是米飯,素菜是青菜,而葷菜則是羊腸,而且給的份量很足,學生們都很滿意!”

這個校長是整個學校中唯一的漢人,其它的教師都是由原來的新羅貴族擔任的,他們這些人全都是政府官方人員,手中拿的工資也由教育部統一發放,品級與吏相同,比官員要低,但是在地方上的威望卻是極高,畢竟無論走到哪裡,讀書人都是受人尊敬的。

本來李治正在努力辨認那份葷菜是什麼,不過當聽到校長說是羊腸時,當初在鬼哭島上看到那些被開膛破肚的屍體立刻浮現在他的面前,特別是那些花花綠綠的腸子,一時間在李治的眼前一直盤旋,慢慢的竟然與校長手中的羊腸重合起來。

那位校長雖然不知道李治的身份,但是卻知道眼前這些人是以這位李公子爲首,只是沒想到自己把學生的飯食拿來,這位李公子竟然盯着盤子中的羊腸,直愣愣的不知在想着什麼?

不過很快這位自作聰明的校長就誤會,以爲李治是來檢查學校的飲食的,而羊腸這東西又不容易洗乾淨,以前他們學位就讓上頭查到過幾次,雖然沒受重罰,但卻也丟了面子。

想到這裡,這位校長立刻開口道:“公子放心,我們學校的飲食經過上次的整頓後,已經十分乾淨了,絕對不會再出現上次那種情況,不信我吃過公子看!”

校長說着,拿起一片羊腸就塞到了嘴裡,然後美美的吃了起來,連吃還邊想,今天食堂的大師傅做的羊腸有點鹹了,雖然鹹了下飯,但是鹽也是要錢的,食堂每月的伙食費都有定數,絕對不能再超標了,看來下次開會時,自己要講一下這個問題了。

李治本來就已經對肉食有了心理陰影,再加上又是羊腸這樣的內臟,因此眼睜睜的看着這位校長將羊腸扔進嘴巴里,然後美滋滋的吃起來時,立刻感到胃裡一陣翻騰,捂着嘴轉身就跑,好不容易忍着跑到一處牆角,結果再忍耐不住,俯下身子就是一陣狂吐。

看到這位李公子的反應,校長有些莫名其妙,當下十分不解的看向陸洪。其實陸洪也感覺有點噁心,不過他都一把年紀了,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多,因此倒不至於失態,當看到校長疑惑的眼神時,當下也是笑道:“我們是從海上而來,李公子前幾日受了顛簸,聞不得葷腥,因此纔會如此!”

聽到陸洪的解釋,這位校長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李公子的暈船還沒有好,難怪會如此。

等到李治吐的差不多了,採兒讓人拿水給李治漱口,不過這時李治也沒力氣再參觀學校了,因此一行人上了馬車回到總督府。不過李治回去卻沒有休息,而是強打精神喝了碗養胃的粥後,又來到書房中將今天的所見所想記錄下來。

說起今天最重要的收穫,自然是三韓這裡的推行漢化之策,之前陸洪提出大唐國內重要胡人,埋下日後的隱患時,就向他說起過這個政策,只是今天親眼所見後,讓他終於知道這項政策的深遠影響,以現在三韓人的狀態,別的不說,估計百年後,這世上將再無三韓人,有的只是被同化的漢人。

想到若是能在大唐也推行漢化之策的話,李治不禁有種熱血沸騰之感,現在大唐國力鼎盛,而且軍隊也都是百戰雄師,可以說要人有人,要財有財,本來正是向外擴張的大好時機。只不過這幾年大唐擴張的太快了,先是吐谷渾、然後是高句麗,再接着是高昌,最後連整個北方草原都被大唐吞併,可以說在大唐的周圍,除了一個四五五裂的西突厥和一個被打怕了的吐蕃外,再無任何的敵手。

但是這種過快的擴張,卻也給大唐帶來不小的影響,首先這些地方被打下來並不是扔在那裡不管,而是在駐軍,同時也在派駐百姓進去,然後發展當地經濟,徹底的將打下來的地方消化掉,成爲大唐領土的一部分。

不過這其中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地方被征服的百姓並不會立刻服從大唐的統治,比如像吐谷渾人、草原人等,這些人雖然表面上服從大唐的統治,但是背地裡的小動作卻是不斷,而且只要一有機會,就有可能反叛,也正是爲了防備這些人,大唐不得不在這些地方駐紮大軍,結果使得大唐根本無力再向外征伐,白白便宜了西突厥與吐蕃。

想到這裡,李治的眼睛一亮,鄭重的將推行漢化四個字寫下來,然後參考李愔定下的策略,再結合大唐的現狀,將自己能想到的幾條細則記錄下來,並且用紅筆標註。

不過在寫完這些之後,李治卻總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麼,而且還是一樣十分重要的條件,應該還與推行漢化有關。但是任他想了半天,卻還好像是霧裡看花,怎麼也想不明白。

“難道又要去請教陸先生?”李治忽然自言自語道。不過這個想法很快被他否決了,他知道若是自己問的話,陸洪肯定會告訴他,但是六哥李愔費了如此大的心思給他安排行程,肯定是想讓他通過自己的眼睛與耳朵,領悟其中內在的東西,而陸洪則只是最後的保障,除非是他真的看不出來了,才能向陸洪請教,否則他此行也就沒有了意義。

想到這裡,李治也不禁激起幾分傲氣,拿起旁邊的茶碗喝了口茶,然後讓自己的腦子靜下來,將今天的行程從頭到尾想了一遍,不過就在他剛坐下來沒多久,忽然‘啊’的一聲再次站起來,臉上也終於浮現出一絲笑容,他終於知道自己忽略了什麼了!(未完待續。。)

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194章 黑馬第614章 動物園第204章 慶功宴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73章 煙花絢爛第85章 華服美人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107章 角力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288章 風癱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614章 動物園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91章 暴打李佑第351章 試槍(下)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460章 南山村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620章 大堡礁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550章 好姐妹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46章 大唐備戰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163章 夢碎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306章 儋羅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14章 王傅第80章 少年“隋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