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

李愔打量着面前這個相貌普通的年輕人,臉色也露出了讚許之色。對方在面對自己這個齊王時,卻還能保持一副淡然的態度,而且目光清澈堅定,拋去其它不談,光是眼神中透露出的這種性格,就已經算的上可造之材。

“下官王玄策,叩見齊王殿下!”年輕人上前一步,向李愔行了一禮道。

“嗯,免禮!”李愔聽到對方的名字時,當下就是一愣,因爲他感覺這個名字好耳熟啊,緊接着他就想起來了,這個王玄策不就是那個一人滅一國的牛人嗎?

王玄策這個名字可能並不像程咬金、秦瓊那麼有名,但這個人的事蹟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個無比牛叉的傢伙,本來在幾年後,他應該是大唐派往天竺的使者,但很可惜的是,他的運氣不好,出使的目的地就是雄霸北天竺的戒日王朝,可惜當時戒日王忽然死了,戒日王朝發生叛亂,宰相阿羅那順篡位,說起來這個阿羅那順也是個膽大包天之徒,竟然派人襲擊了王玄策的使團,而且還把王玄策抓了起來。

結果這下把王玄策給惹毛了,他和副使冒險逃到了吐蕃,然後他向吐蕃借了幾千兵馬,又以宗主國的身份,號令周邊的屬國出兵,集結了上萬軍隊,發兵攻打阿羅那順,結果一戰滅了天竺上萬頭大象組成的象兵。

而且這還不算完,王玄策帶着大兵一路南下,發誓要滅盡天竺,爲他的使團報仇,結果這傢伙一下子從北天竺殺到中天竺,最後終於把阿羅那順活捉,並且將對方的所有軍隊全都坑殺。甚至連人家的老婆都不放過,帶着大軍把阿羅那順妻子的勢力也給滅了,後來聽後東天竺曾幫過阿羅那順對抗過他們,於是王玄策還想把東天竺也順便滅了。不過東天竺王十分知趣,一看這種情況,急忙送上牛馬三萬頭,珠寶財物無數,這才讓王玄策息了滔天之怒。

王玄策靠着自己大唐使者的身份,一人集結數萬大軍。而且滅掉北天竺,一路南下攻下了近六百座城池,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事後他也受到李世民的重賞,只可惜後來因爲牽扯到李世民的死因。結果他的功績就被人刻意的隱藏了下來,甚至在後世也知道的不多,幸好李愔以前沒事喜歡在網上亂逛,所以對王玄策的事知道一些,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在聽到對方是王玄策時纔會感到如此驚奇。

不過李愔這些年也早就已經習慣和這些歷史名人打交道了,所以也僅僅只是一愣。立刻就反應過來,當下笑呵呵的道:“王先生應該也是太原王氏出身吧?”

“啓稟殿下,屬下是洛陽人,祖上的確出自太原王氏。”李愔的神色變化都被王玄策看在眼中。特別是在他聽到自己名字時,眼睛中的那一抹驚色,更讓他心中奇怪,難道眼前這位大名鼎鼎的齊王殿下聽說過自己的名字不成?可是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在朝堂上根本就不認識什麼人,對方應該不可能認識自己纔對啊?

而李愔聽到王玄策的回答。當下也是大笑道:“好好,世家出身果然不凡,本王的王傅也是太原王氏出身,這段時間你倒是可以去拜訪一下,向他請教一些學問,日後也能更好的輔佐七弟和八弟!”

隨着李愔在海外開拓出如此興盛的局面,他身邊的一些人也在大唐擁有了巨大的聲望,其中做爲李愔最重要幕僚的王安,更是成爲太原王氏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而王玄策既然也是太原王氏出身,看他的年紀也應該是王安的晚輩,所以李愔纔會讓王玄策向王安請教。

“多謝殿下提點,算起來王傅還是屬下的族叔,我也正準備明天拜訪一下他老人家!”王玄策聽後也是笑呵呵的說道。他現在只是一個一文不名的小人物,但人家王安卻已經貴爲齊王府王傅,再加上他又是晚輩,平時想請人家指點都不見得能見到對方,不過現在有了齊王這句話,那麼再去拜訪的話,對方肯定也會對他另眼相看。

李貞和李惲一看李愔對王玄策如此重視,還以爲是看在他們倆的面子上,所以也顯得十分高興,當下就把王玄策也拉了進來,讓他參詳一下剛纔三人所制定的計劃,而李愔也從談話中,得知王玄策現在是李貞和李惲手下的第一智囊,許多事情都是交給對方去辦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玄策其實是李惲在軍校中的同學,兩人都是學的參謀科,而且以前王玄策本來已經做到一縣的縣令,但是卻投筆從戎,以文官的身份進入到軍校中學習,結果成爲李惲的同窗。再次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隨李貞和李惲出來的軍校學生,都沒有從軍校畢業,也沒有取得軍校的結業證。換句話說,包括李貞和李惲在內,這次去天竺的全都是一幫大齡輟學“兒童”。

王玄策雖然還年輕,但是這幾年的軍校也沒白上,很快對李愔三人的計劃提出自己的意見,有些方面還進行了完善,這也讓李愔對王玄策更加讚賞,甚至還動過挖兩個弟弟牆角的念頭,不過看在他們兩個一窮二白的份上,最後李愔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其實李愔不知道的是,王玄策的確是同批學員中最優秀的,李惲也是仗着兩人關係好,再加上王玄策也不是安於現狀的人,所以才被李惲說動,答應他們去天竺開疆拓土,畢竟在王玄策這些人看來,無論是給大唐效力還是給李貞、李惲這些皇子出力,全都是爲大唐的皇室效命,並沒在太大的區別。爲此軍校還特意找過李惲,想讓他放棄招攬王玄策的打算,可惜李惲手中有李世民的特許,所以厚着臉皮不買賬。

到了晚上的時候,李愔仗着膽子又去了武媚娘那裡,結果發現楊老夫人和武氏姐妹都在,一家裡正圍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着晚餐,李啓這小子更是一口外祖母一口姨母的叫着,惹着楊老夫人和武順、武美娘都是笑個不停。看到如此溫馨的場面,李愔也就沒有進去打擾。

從第二天開始,李愔就親自帶着李貞和李惲,以及兩人的心腹,先是在基隆轉了一圈,然後又乘船南下,沿着臺灣島轉了一圈,每到一片港口時,他們都停下來看看,而李愔則給李貞和李惲講解了一下臺灣的發展歷程,以及臺灣各方面的制度與法律。這些東西看似好像沒什麼趣味,但是李貞和李惲,以及王玄策這些屬下們都聽的十分認真,因爲他們若是能在天竺站穩腳根的話,那麼在治理方面就可以借鑑臺灣現成的經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美娘和蔣王妃元氏等人,他們做爲李貞或李惲的家眷,會暫時住在李愔這裡,而李愔也爲她們準備好了宅子,現在正由文心和媚娘幫着她們安置,估計最少也得住上一兩年,不過只要等到李貞和李惲在天竺真正的立足後,她們就會到天竺與自己的夫君同住。

在隨李愔將臺灣參觀了一遍後,李貞和李惲又在基隆陪着家人過了幾天,然後這才準備趕往林邑。之前他們招募的草原人都被李愔安置在那裡,雖然開始時因水土不服,死了上百人,不過現在大部分人已經慢慢的適應了,而李貞和李惲就是要趕到那裡,組織這些草原人進行訓練,爭取讓他們早日的形成戰鬥力。

在李貞和李惲去林邑的時候,李愔帶着人給他們送行,武美娘和元氏自然也在,只是兩人都哭了成淚人兒。而當李愔看着船上的李貞和李惲毅然轉身,背對妻子家人離開時,他不禁輕嘆了口氣,自己這兩個弟弟終於都長大了,也知道身上揹負着男人的責任,爲了妻子後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同時也爲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他們捨棄了尊貴的身份和安逸的生活,和自己一樣,走上了一條滿是荊棘的道路。

送走了李貞和李惲後,兩人的家眷也都被安置到緊鄰王府的兩個宅子內,另外還有像王玄策這些人的家眷,也都被妥善安置,而李愔更是告訴文心和媚娘等人,讓她們平時多與兩位王妃走動一下,別讓她們感到寂寞。

安排好這些雜事後,李愔又將目光轉向呂宋,那裡的土人已經不足爲慮,雖然到現在還有一些零星的抵抗,但卻已經難成氣候,再加上又有矮黑人的幫助,現在燕北已經在對島上的幾個平原進行開發,並在一些地略要地建立堡壘,以保衛這些平原的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呂宋的移民條件已經成熟,現在就缺移民們入駐了。不過呂宋那裡不比臺灣,那裡的氣候更加炎熱,而且大部分都是未開發的熱帶叢林,想要說服漢人大量移民到呂宋,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李愔又不想用強制手段,所以這件事還要好好思量一下。(未完待續)

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81章 碧玉指環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81章 碧玉指環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204章 慶功宴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06章 鬧洞房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54章 李永逃了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35章 落花崖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614章 動物園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745章 遷都?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