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兵發呂宋

“每月四錢,而且還有帶薪的寒暑假,各種節日福利也十分豐厚,另外還有學院準備的房子居住,若是工作滿五年,還能分一套院子。嘖嘖,這種好工作若是放在後世的,肯定比公務員還要搶手!”李愔看着擬定的教師待遇,禁不住連連讚歎道。

爲了吸引一些讀書人加入教育系統,謝純和花廣可是下了大力氣了,光是開出的這份待遇就足以讓不少人心動。不過也幸好李愔在背後大力支持,否則光是這麼大的花費,崔巍就不會同意。

雖然花錢是多了點,但是隻要能將教育系統搭建起來,這一切在李愔看來都是值得的,況且教師身負着教書育人的重責,自然要有相應的報酬。不過現在因爲條件所限,所以教師的來源很廣,而且本身的品德素質也無法保證,不過現在主要還是將學校建起來,所以暫時只能這樣了,等以後人才多了,再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也不遲。

另外讓李愔十分高興的是,這麼高的福利待遇也沒白費,不少大唐的讀書人聽到這個消息後,也開始紛紛趕來任教,其實李愔也知道,最吸引這些人恐怕是那個可以入仕的條件,畢竟一來教書育人說出去好聽也有面子,二來也有升遷的通道,所以他們纔會如此熱切。

不過這也正是李愔希望看到的,無論這些人是衝着什麼來的,但最主要的是有了他們的加入,臺灣的教育系統終於搭建起來了,就在幾個月後,基隆城中有幾座剛剛建好的小學正式開始招生,同時臺南等幾個城市也陸續有小學建成,而且這些小學全都使用統一的教材。並且由統一培訓過的教師任教,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麼,但相信當第一批學生走上社會後,所有人都會明白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涵義。

而就在李愔爲了教化臺灣百姓付出巨大努力時,他還派出去另外一支隊伍去‘教化’異族,只不過這支隊伍中並沒有文質彬彬的教師,反而全都是手執武器的兇惡之徒,他們從各地乘船出發,而目的地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呂宋的馬尼拉。

六月的馬尼拉正是風暴肆虐的時節,若是放在以前,這座港口中的船隻會比平時少掉一半,整個馬尼拉也會進入一個經濟蕭條期,畢竟沒有哪個商人會冒着風暴翻船的風險出海。

不過今年的六月卻十分異常。港口中的船隻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平時還要多出兩三成,港口上更是繁忙無比,無數物資從船上卸下來,然後運到馬尼拉的倉庫中儲存,另外每天還有無數的商人趕到這裡,他們揮舞着金幣和銀幣。爲的就是想在馬尼拉城找到住的地方。

而在這些貨船和商人到達之後,一支支的運兵船隊也終於趕到馬尼拉,只不過當這些軍隊從船上下來時,軍隊中的士卒卻全都面帶敬畏的打量着這座馬尼拉城。而當城中的人看到這些士卒時,臉上也都露出不屑的神色,因爲這些軍隊沒有一支是齊王府的嫡系部隊,換句話說。全都是新羅人、倭人和草原人。

這些軍隊前腳趕到馬尼拉,一直呆在林邑的燕北後腳也趕到這裡。燕北本來早就該到馬尼拉了。不過他在半路上時,接到李愔的命令,讓他回臺灣一趟,結果見到李愔他才知道,李愔覺得光用異族軍隊不放心,所以就又撥了三千人的漢人軍隊,其中包括剛完成訓練的一千火槍兵和五百炮兵。

當初火槍和火炮在倭國戰場上大放光彩,等到戰爭結束後,李愔立刻加大火器的生產量,另外還將原來的火槍兵和火炮兵提升爲教官,組成火器培訓營,現在已經培訓了五千火槍兵和一千五百人的火炮兵,本來這些火器兵都是送到倭國鎮壓叛亂的,不過這次爲了呂宋的事,李愔硬是抽出了一部分交給燕北。

其實隨着李愔推行漢化政策之後,倭國那裡的統治情況已經大爲改觀,叛亂的情況已經很少發生了,所以若是李愔願意的話,可以抽出更多的火器部隊交給燕北,不過李愔也知道,呂宋那邊氣候多雨,而且還十分潮溼,以現在的火器部隊若是到了那裡,恐怕沒多大的用武之地,所以就只抽調了一千人的火槍隊和五百人的火炮兵。

燕北帶着三千人的漢人軍隊登陸馬尼拉後,這次參與對呂宋作戰的部隊就全都到了,不過燕北並不負責指揮軍隊作戰,他本來也沒那個本事,這次作戰是由周龍爲主帥,虎力爲副帥,所有軍隊都歸他們兩人統率。

之所以讓周龍爲帥,而不是讓蘇定方和薛仁貴,這主要是呂宋這邊的環境所致,這裡氣候炎熱,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熱帶叢林,在這裡面打仗可比在平原或山地上打仗困難的多,而且除了要面對敵人外,還要面對叢林中的各種危險,若是沒有這方面經驗的將領帶隊,估計一萬人的軍隊扔到叢林裡,沒到與敵人開戰就得先損失一半。

也正是考慮到這些,李愔才讓周龍和虎力帶隊,若是不是陸青現在執掌着海軍走不開,他還真想讓陸青客串一下陸軍將軍。當初他們三個在臺灣時,就沒少帶着人與當地的土人打仗,臺灣那裡的天氣雖然比不是呂宋炎熱,但卻也有些相近,所以他們在這種熱帶叢林中的作戰經驗也十分豐富。

周龍和虎力是隨那些異族軍隊一起來的,這次爲了一舉平定呂宋,李愔一共調集了兩萬倭人,兩萬三韓軍隊,以及一萬草原人軍隊。本來李愔調集了兩萬草原人,不過周龍對此卻提出異議,最後李愔聽從他的建議,將一萬草原人調到了林邑。

呂宋是個大島,五萬人軍隊的自然不夠,而且周龍也沒打算讓他們做主力,真正的主力是他從林邑調來的五萬林邑大軍,這些林邑人本來是調到倭國的,但卻被周龍截了下來,因爲在他看來,草原人和倭人、三韓人都生活在北方,對南方的叢林戰並不適應,反而林邑那邊的氣候與呂宋相似,所以他才建議李愔,減少了草原人軍隊的數量,同時將林邑軍隊全都調到了呂宋。

對於這種合理的建議,李愔自然不會反對,況且他也已經將平定呂宋的事交給周龍,所以這些事本來就是周龍的份內之事。

周龍和燕北他們全都到達呂宋後,並沒有急着搶佔呂宋,反而是將所有軍隊都駐紮在馬尼拉城外,然後由周龍和虎力親自監督,十萬大軍進行緊急適應訓練,另外他們還找到一些對呂宋叢林十分熟悉的人進入軍隊,擔任暫時性的教官,向士卒們講解在叢林中要注意的地方和各種禁忌。

說起來這些軍隊全都是異族人,李愔和周龍他們並不在乎這些人的死活,不過現在李愔推行漢化政策,對這些異族也要用一些懷柔的手段,所以現在並不適合讓這些異族軍隊大量傷亡,再加上若是傷亡過多的話,齊王府也要拿出大筆的錢財用作撫卹。也正是因爲如此,接到指示的周龍纔會如此做這些準備工作。

另外現在的呂宋正處於雨季,不但雨水多,而且天氣炎熱異常,根本不適合開戰,只有等到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二月之間,呂宋的雨水纔會變得比較少,而且氣溫也會降低一些,那時纔是進攻的好時機。

現在才六月份,也就是說,周龍的大軍至少要在馬尼拉呆上四個月,當然了,這四個月的時間也不是白養他們,而是需要讓他們適應當地的氣候,而且時不時的要帶他們到叢林中進行適應性訓練。

本來李愔發兵呂宋就沒怎麼隱瞞,再加上李愔是以工商業起家,屬地中的商人個個都是神通廣大,所以他們事先就已經知道了李愔要發兵呂宋的事。另外還有不少聰明人推算出,大軍肯定會在乾季動手,而這中間的幾個月肯定會在馬尼拉駐留。

也正是猜到這一點,臺灣等地的商人們全都瘋了似的向呂宋運送貨物,哪怕是在風大雨大的六月份,往來呂宋的船隻也沒有斷過。畢竟所有人都知道,軍隊的錢是最好掙的,十萬人的大軍駐紮在馬尼拉,那每天消耗的糧草物資就不是個小數目,所以他們纔會積極,提前將各種物資都準備好了,到時就等着軍隊上門採購就行了。

對於這種情況,軍方其實也是樂享其成,因爲相比軍方的後勤運輸,這些商人運送的速度更加快捷,而且成本也比軍方的運輸系統要低的多,唯一需要的就是拿錢購買就是了。

當然了,這些商人運來的都是一些並不太重要的物資,至於像武器、鎧甲之類的東西,還是需要由軍隊的後勤系統提供的。

周龍和虎力將軍隊訓練的事情安排完後,立刻找到燕北,因爲他們需要呂宋島上面的詳細情報,特別是現在島上的三大部落聯盟,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只不過他們在看到燕北向他們提供的情報時,卻發現一個意外之喜。(未完待續)

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神棍”西來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32章 兩軍相對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745章 遷都?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143章 軍紀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11章 工商論第712章 回長安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96章 回登州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345章 種植園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34章 殺鯨懾敵第29章 吐蕃大使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713章 甘露殿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610章 三姐妹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201章 慘勝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41章 連環殺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133章 採訪(下)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0章 要動身了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