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

李世民與衆大臣朝議的第二天,正式頒佈立儲召書,立晉王李治爲太子,入主東宮。這個消息一付出,雖然讓不少人有些失望,但若是從嫡庶之分來看,卻又在情理之中,所以倒也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反對。

不過在立太子召書頒佈的同時,李世民又下了一道聖旨,命東宮的崇文館與軍校合作,成立一個軍校少年班,這個軍校班招收的都是勳貴世家的一些十幾歲的少年,他們將和李治、李貞等幾個皇子一起,共同在軍校班學習,課程安排的也很簡單,上午在崇文館學文,下午則到軍校學武。

不過當這個軍校少年班的消息剛一傳出,卻立刻遭到孔穎達和于志寧等一些大儒們的反對,因爲在他們看來,太子身負江山社稷的重任,自然從小就要受聖人的教誨,根本沒必要去軍校學那些武夫之技。

孔穎達這些大儒們的話一出口,自然引得李靖等一幫武將的不滿,紛紛出言與對方吵了起來。現在的大唐還是文武並重,武將們在朝堂上雖然一般不發表看法,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話沒有份量,這點與後世宋明之時的重文輕武有着本質的區別。

對於孔穎達這些儒家之人的話,李世民自然是不屑一顧,從本質上說,他也是武將出身,而且身爲一個帝王,若是不知兵的話,那麼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帝王。也正是因爲如此,李世民根本沒理會反對者的話,而是以‘太子年幼體弱。去軍校歷練一番,至少可以強健一下體魄’爲由。強行將這件事定了下來。

關於讓李治去軍校這件事,正是出自李愔之手。不過他在信上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希望李世民可以讓李治到軍校裡歷練一番,畢竟軍隊是最磨練人的地方,若是李治能在那裡生活一段的話,應該可以增強自身的意志,改掉有些懦弱的性格。

李世民就是軍隊中出來的,自然知道軍中生活雖然堅苦,但卻也最磨練人,因此對於李愔的建議。自然十分贊同,不過他考慮到李治身份的特殊,而且軍校裡的一般班級也不適合李治,所以最後想了個單獨成立一個少年班的辦法,選拔一些貴族少年與太子一起學習,如此一來,李治身邊都是同齡人,也能更好的學習,而且這些貴族少年若是能學有所成的話。日後也會成爲李治登基後的一大助力。

東宮李治的寢宮之內,李治身上穿着軍校送來的學員制服,這套制服的設計李愔也參與其中,大體就是後世那種分成上衣和褲子的軍訓服。只不過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唐代服裝的特色,看上去雖然有些怪異,但軍校之中的學員成天摸爬滾打的。穿這樣的衣服不但方便,而且也極爲英武。

李治站在鏡子前面扭扭看看。雖然他的身子瘦弱,但是這套學員制服卻設計的極爲合體。這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少了幾分稚嫩,而多了幾分英武挺拔之氣。

“八哥,你看我穿上這身衣服是不是顯得大了幾歲?”李治興致勃勃的對旁邊喝茶吃點心李貞問道。其實除了李貞外,比李治小一點的李慎也在,他們兩個同樣穿着軍校的學員制服,以後將和李治一起,進入到軍校學習。

李貞沒好氣的瞪了正在臭美的李治一眼,語氣不善的道:“你再大又能怎麼樣,反正是一輩子都得呆在長安,說起來還是七哥運氣好,竟然提前去泉州當他的刺史去了,倒是不用再上什麼勞什子的軍校,早知道我也到外地之官了。”

李貞的抱怨自然也有他的道理,本來他今年十四歲,明年就可以到外地之官一年。而李貞一向最佩服李愔,早就想像李愔在登州那樣,治理出一個興旺繁榮之地,可是現在李治做了太子,他倒沒什麼意見,畢竟無論怎麼算,太子都不會落到他頭上,可惜接着父親李世民要成立軍校少年班,命他也要進去學習,這下還不知道要學多長時間,他想要到外地大幹一場的願望自然是落空了。

李貞的話音剛落,同樣正在整理衣服的李慎卻是大笑道:“八哥,你想到外地之官的目的恐怕沒那麼單純吧,我可是聽說,你府上住着應國公家的三小姐,長相是國色天香,而且與八哥你情投意合,現在就等着成婚呢,若是你到外地之官的話,恐怕兄弟們就得先喝你的喜酒了吧?”

李慎這傢伙的年紀雖然不大,但卻十分早熟,說的話也一下子說到了點子上,李貞外出之官雖然是抱着一展抱負的目的,不過他和武美娘早就情投意合,甚至楊夫人也不反對他們成婚,不過李愔卻並不想讓他們結那麼早的婚,說是對身體不好。這讓李貞十分無奈。在他看來,美娘都已經十三歲了,而自己也馬上十五了,身邊像他們這麼大結婚的人多的是,根本一點也不早,可惜李愔說服了武媚娘,兩人都一起反對,這讓李貞十分無奈。

不過李貞也不笨,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李慎剛纔說的,若是他到外地之官的話,那麼按規矩是要先成婚的,有這個正當理由在,想必六哥想反對也沒有理由了,

李貞被李慎一語道破了心事,當下臉色一紅,上去敲了敲李慎的小腦袋氣道:“小孩子懂什麼,我與美娘是總角之交,相識相知這麼多年,早就該成婚了,若不是六哥……”

說到這裡時,李貞猛然閉嘴,李愔之所以能插手他的婚事,主要是因爲有武媚娘在,但是武媚孃的身份卻見不得光,李愔雖然是他兄長,但卻也就沒有插手他婚姻的理由,正是想到這一點,所以他才忽然停下來。

不過李治的耳朵極尖,聽到後丟下鏡子笑問道:“八哥,你成婚怎麼又和六哥扯上了關係,難不成六哥還能阻止你成婚嗎?”

要不是六哥阻止,說不定我現在連孩子都有了。

李貞心中咕噥一聲,不過他卻不敢這麼說,只是開口搪塞道:“怎麼和六哥沒有關係,當初他建議父皇,讓我大唐的公主要十八歲才能出閣,再加上報紙上又宣傳太早成婚的壞處,結果現在無論是民間還是貴族圈中,都是風氣大變,一般女子最少也要等到十六纔出閣,而美娘現在才十三歲,估計我還得再等三年!”

李貞說話之時,還半真半假的露出滿臉的苦笑,這倒是讓李慎面露同情。不過他畢竟年紀還小,對男女之情瞭解的不多,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倒是李貞聽後也在心中嘆了口氣,心中也想起分別半年有餘的採兒,也不知道他在六哥那裡過的怎麼樣?個子是不是又長高了?不過聽說海邊的太陽很毒,千萬不要把皮膚曬黑了纔好。

“皇后駕到!”正在李治在想着心事時,忽然外面的太監喊道,緊接着兩個小黃門打頭,後面跟着兩排宮女,最後則進來一位身着宮裝的中年貴婦,正是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

雖然長孫皇后盛裝而出,但是臉上卻難掩一股憔悴之色,甚至在烏黑的髮絲之中,還隱約可見一絲絲銀髮。長孫皇后貴爲一國之母,平時保養的極好,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平時看上去也只有三十許,不過在最近兩個月,她卻老的極快,不但皮膚失去了往日的光澤,連白頭髮也開始出現了。

看到長孫皇后進來,李治三人急忙站起來行禮道:“兒臣參見母后!”

長孫皇后看到李貞和李慎也在這裡,倒也不覺得意外,以前李治不是太子時,他們三兄弟的感情就很好,所以時常走動,長孫皇后對此也十分贊同,現在見到李貞二人,倒也在意料之中。

“起來吧,貞兒和慎兒你們也要到到軍校裡學習,不過我聽說那裡有許多訓練可是十分困難,你們三兄弟到時可要互相幫助,千萬不要丟了咱們皇家的臉!”長孫皇后笑呵呵的將三人攙扶起來道。

“母后放心,我是他們的兄長,誰要是敢欺負兩個弟弟,我非把他的腿打斷不可!”只見李貞笑嘻嘻站起來道。不過長孫皇后聽後卻是哭笑不得,她叮囑的意思是讓他們三兄弟在訓練時,要互相扶持,不能落於人後,可是李貞這個好鬥的小子卻理解偏差,聽他的意思,好像到軍校就是爲了與別人打架一般。

長孫皇后身爲所有皇子的嫡母,看到李貞如此沒正形的樣子,自然免不了教訓幾句。李貞雖然大膽,但卻不敢對長孫皇后不敬,只得裝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表示自己進到軍校後,絕對不主動找人打架。言外之意若是有人惹到他,那就只能打了。不過看到李貞被訓,李治和李慎卻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就差笑出聲來了。

長孫皇后訓斥了李貞幾句後,又誇李慎書讀的不錯,小小年紀就比幾個哥哥都強,結果這惹得李貞和李治都對李慎怒目而視。不過到最後時,長孫皇后忽然話鋒一轉道:“貞兒、慎兒,你們先回避一下,我找雉奴有些話要說!”(未完待續。)

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384章 奴港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132章 採訪(上)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34章 殺鯨懾敵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111章 工商論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656章 受傷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335章 落花崖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133章 採訪(下)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2章 鬥詩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91章 終於走了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