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

“啓稟父皇,高句麗佔我遼東,而且屢抗我中原大軍,致使中國子弟傷亡慘重,實乃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所以兒臣以爲,當早日發兵奪其城、滅其國、絕其嗣,以除後患!”

李愔的話剛一出口,魏徵等人都是暗暗搖頭,覺得李愔年紀太輕,目光也太過短淺。而房玄齡則在心中嘆息,認爲李愔雖然足夠聰慧,但是卻欠缺膽氣和魄力,在李世民的壓力下竟然倒戈投降了。

李世民也有些意外,本以爲李愔會和其它人一樣反對征討高句麗呢,沒想到他竟然是唯一一個支持自己的人,這讓孤立無援的李世民感到格外欣慰。

李愔將衆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裡,心中卻在暗笑,接着說道:“父皇,高句麗雖說是個小國,但因其地處遼東苦寒之地,而且現在國內又沒有什麼大的變故,所以並不好打,爲此兒臣這裡有‘平遼三策’獻上,希望能對父皇有所幫助。”

“好,還是愔兒知我心,快將你的平遼三策講一下,讓朕與衆位卿家聽聽。”李世民是拍案大笑,好不容易有一個支持的人,看樣子還是早有準備,竟然連計策都想好了,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謂上陣父子兵,古人誠不欺我也!

房玄齡則是遲疑不定,難道昨天李愔是敷衍自己,其實他早就打定主意支持攻打高句麗?可這也說不過去啊,李愔只是一個閒散的王爺,怎麼可能關心這些軍國大事?其它大臣則對李愔的話嗤之以鼻,李愔只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半大小子,又從來沒有帶過兵、議過政,怎麼可能有什麼平遼三策,估計最多隻是一些淺薄之見罷了。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衆人施了一禮這才說道:“我這平遼之策是依據高句麗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共分爲三策,第一策爲疲敵之策:高句麗地處遼東,土地出產不多,每年夏秋時節,是他們糧食收穫的關鍵時刻,此時我大唐可以派小股精銳進行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同時封鎖大唐與高句麗的邊境,嚴禁大唐的糧食流入高句麗,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國力大損。”

“嘶~”李世民和文武羣臣聽了李愔的第一策後,都是倒吸了口涼氣,李愔此計可謂是毒辣之極,有道是‘民以食爲天’,如果真的實行李愔這條毒計的話,估計幾年後高句麗已經不是國力大損,而是直接陷入內亂和崩潰的邊緣了,到時哪裡還用大唐派兵,估計只用糧食收買人心就能平定遼東了。小小年紀竟然能想出如此老辣之計,這讓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得不對李愔刮目相看。

李愔已經完全陷入自己的思維中,並沒有注意到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反應,繼續說道:“第二策名爲離間之策:高句麗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除了國君榮留王外,還有不少將軍手握重兵,不聽國君的號令,而榮留王也一直想要收回軍權,我大唐可以派細作進入高句麗,或收買或威脅,挑撥榮留王和實權將軍之間的關係,以達到分化之目地,甚至讓其暴發內亂,到時我大唐再發大軍,就可一舉將其蕩平。”

“第三策爲強已之策:遼東乃是苦寒之地,特別是冬季尤爲寒冷,如果大軍在冬季之前無法攻克高句麗,就只能退軍等到來年春天再戰。不過兒臣聽聞高昌國有作物名爲白疊子,其花如絮,不但可以用來織布,而且將白疊子填充進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還要保暖,若是能大量裝備,將士們再也不用懼怕遼東的苦寒。”

李愔說完長出了口氣,幸好前世他喜歡歷史,對於大唐這個輝煌的年代,他了解的也比較多。再加上前世棒子國老是叫囂高句麗如何如何,所以李愔特意留意了一下唐朝與高句麗之間的歷史,所以才能在這關鍵時刻侃侃而談。順便再說一句,高句麗可不是棒子國的祖先,新羅這個小國纔是。

聽完李愔的平遼三策後,李世民和下面的羣臣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知說什麼好了,最後一條還好,白疊子他們也聽說過,長安就有賣白疊布的,只是沒想到白疊子還能用來做棉衣保暖。可前兩條計策卻是一個比一個毒辣,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爲達目地而不擇手段,雖說國與國之間並沒有什麼仁義可言,可大唐畢竟是一個大國,表面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而且就算是要做,也不用說的如此露骨吧?

不過李世民和羣臣也都承認,李愔前兩條計策的確很好,就算是達不到預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麗搞的半死不活,那時再發兵,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咳咳~,諸位愛卿以爲如何?”李世民第一個反應過來,有些尷尬的向下面的羣臣問道。對於自己兒子的這兩條毒計,他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李愔可是才十五歲啊,這些毒辣的手段他都是從哪學來的?

“陛下,老臣認爲殿下的第一條計策可行,遼東本就地廣人稀,若以小股精銳騷擾,只要不和大股敵軍硬碰,絕對可以使高句麗疲於應付。”李靖第一個站出來,從軍事方面說道,他是一個軍人,在站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爲了取勝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對於李愔的計策,他卻是十分的欣賞。

房玄齡別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帶笑也上前說道:“陛下,高句麗榮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聞,其國中以泉蓋蘇文爲首的幾大將軍手握重兵,對於榮留王十分不敬,我大唐做爲宗主之國,怎能對這種欺君之事放任不管?因此老臣覺得,應該派人與榮留王聯繫,幫助他剷除蓋泉蘇文等人,還高句麗一個朗朗乾坤。”

李愔聽完房玄齡的話後是慚愧不已,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看看人家房玄齡,明明是挑撥離間,可到了他嘴裡,卻成了宗主國幫助屬國剷除奸佞。李世民和一幫文官聽的是眉開眼笑,卑鄙一些無所謂,但卻要在醜陋的卑鄙外面,罩上一層美麗的外衣。而那幾個武將則對此嗤之以鼻,看向房玄齡的目光中都帶着鄙視。

“哈哈哈~,兩位愛卿說的不錯,這兩條計策的確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過很快又轉向李愔說道:“愔兒你小小年紀,竟然能有如此見識,爲父感到十分欣慰,不過你說的那個白疊子朕也知道,朕的御苑中還種了一些,但是此物價格昂貴,想要如你所說填充衣物的話,是萬萬不可行的。”

“父皇,現在不行並不代表着以後不行,白疊子比較耐旱,我大唐有許多無法耕種的旱地皆可種植,只要朝廷大力推廣,想必不出幾年時間,價格就會降下來,白疊子的花可以織布,種子也可榨油,而且產量很大,如果能大量種植,無論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好事。”

“想不到殿下對於農桑之事也如此瞭解,真是讓臣等感到汗顏!臣請陛下下旨,大力推廣白疊子的種植。”房玄齡很湊趣的上前說道,而且還偷偷看了李愔一眼,看來他已經清楚了李愔的用意。

“哈哈哈~,好!如此利國利民之事,朕當然要大力推廣。”李世民現在心情轉好,剛纔的怒火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咦~?不對,這平遼三策有問題!”正在興頭上的李世民忽然臉上一僵,他發現自己好像是上當了,而且還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給忽悠了。李愔的平遼三策雖好,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耗費時日太久,無論是騷擾疲敵還是挑撥離間,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效果的,至於那個白疊子就更不用說了,從推廣到真正的實際應用,估計最少也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行。

“哼,好一個欲擒故縱,六郞你小小年紀,可是心眼倒是不少。”想明白了這一節,李世民怒哼一聲,冷冷的說道。

“父皇您說的什麼‘欲擒故縱’?兒臣實在聽不明白?”李愔睜着一雙無辜的大眼睛死不承認。別看李世民表面很生氣的樣子,但李愔卻知道老李同志並沒有真的生氣,而且已經決定採納他的計策,放棄了在最近就興兵征討高句麗的打算。

李世民看着李愔耍無賴的樣子,雖然很有自己當年的風範,但一想到被自己的兒子擺了一道,實在抹不開面子,一氣之下怒氣衝衝來到李愔面前,飛起一腳狠狠的踢了李愔屁股一下,然後大聲喝道:“在老子面前耍無賴,你還太嫩了點!”

在這個講究綱常的古代社會,老子打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李愔連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捱了一腳,然後只能一臉委屈的看着自己的皇帝老爹:封建社會就是沒有人權,好不容易獻上三條妙計,而且也被採納了,結果不但沒有一點獎賞,反而還捱了一腳,這都是什麼世道啊?

早就明白他用意的房玄齡是拈鬚微笑,在場的也沒有一個笨人,立刻都反應過來,一個個對李愔都是心生好感,再看看李愔捱了一腳後委屈的模樣,衆人不禁是轟然大笑。宋代之前的君臣關係,並不像宋之後那麼等級森嚴,比如平時議事大臣們都是和皇帝一樣坐着的,說話也比較隨便,開個玩笑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做的不太過分,就不會有御史閒的蛋疼,彈劾他們的‘失儀之罪’。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英主,雖然心中急切的想要征伐高句麗,但李愔獻上的計策不但穩妥,而且效果比直接用大軍征討更好,有如此妙計,他當然會採用,雖說耗時長了點,但與大軍征討所付出的代價相比,絕對是物美價廉之極。所以李世民當下就和衆位大臣商討起李愔計策的實施細節,看到李世民改變了主意,房玄齡他們當下都十分配合,爭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將李愔的三條計策補充的更加完整,其中白疊子將在長安周邊選荒地試種,一是積累經驗,二是多培育種子,以備來年的大規模推廣。

這些事上李愔根本插不上嘴,等李世民和房玄齡他們議完事後,李世民卻沒有直接散會,而是轉頭對李愔說道:“六郎,你先是獻上了水泥的製作之法,今天又獻上了平遼三策,兩者都是大功,有功當然要賞!不過你身爲皇子,平常的獎賞對你並不適合,所以爲你想先問問你想要什麼,只要是父皇能給的,爲父絕對不會小氣。”

聽到李世民如此大方的承諾,李愔是心中大喜,他在燒製水泥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計劃,又經過這幾天的慎重考慮,一個相當龐大的計劃已經出現在他的手中,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那麼不但會對整個大唐產生極爲重要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將一大批人用利益團緊緊的團結在自己身邊,大大增長自己樑王府的實力。不過這個計劃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先決條件,正需要有李世民的點頭,現在剛好是提出來的好機會。

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742章 駕崩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54章 李永逃了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96章 回登州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418章 搬遷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68章 虎頭軍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21章 崔氏女第29章 吐蕃大使第262章 聯姻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62章 敷面膜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72章 獻壽禮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345章 種植園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702章 李恪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