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向前走兩步!”李愔手捧着一把沒有刻度的尺子,一臉笑嘻嘻的對李世民說道。這裡是皇宮裡的一個小校場,除了他們父子兩人外,旁邊還有身爲工部尚書的段綸陪着,不過看他滿臉不情願的樣子,猜也能猜是被李愔硬拉來的。
“六郎,你搞這些有必要嗎?”李世民笑呵呵的向前走了幾步,邊走還邊向李愔問道。今天剛一下朝,自己這個兒子就進了宮,非要拉着他做什麼測量,雖然自己想不出李愔做這種事的意圖,不過也算是給自己留名的舉動,所以他也表現出幾分興趣。
“陛下所言不錯,老臣也覺得齊王殿下多此一舉!”段綸也不是外人,而且和李愔的關係極好,因此說話也沒什麼顧及,況且他工部裡還有一堆的事等着他處理,實在不想在這裡陪着李愔胡鬧。
“父皇和姑父有所不知,這可不是我在胡鬧,而是事關日後的工商業發展,所以千萬不要小瞧這件事!”李愔依然笑呵呵的解釋道。
前幾天他和長孫無忌在皇位一事上達成一致,等待機會將李治推上臺,而且他還警告了一下對方,讓他老老實實的輔佐李治,千萬不要有什麼其它的想法。這讓長孫無忌雖然感到十分憤怒,不過最後還是被李愔的氣勢和實力壓服。
不過搞定長孫無忌這件事後,李愔卻又爲另外一件事感到頭疼,而且這件事還是他偶然間發現的。現在雖然還看不出什麼,但日後卻可能會造成極大的不便。所以李愔才下定決心,想要在今年就把這個隱患給解決了。
等李世民在校場上走了幾步,身後立刻露出一連串的腳印,李愔則拿着空白尺子上前,逐個量了一下每個腳印之間的距離,然後交給旁邊的人。讓其取一個平均值,然後再將這個平均值乘以二,得到的就是一步的距離。這裡要說明一下。古代一步是指兩支腳交替邁出之後的距離,只擡一隻腳的稱爲跬,兩跬爲一步。
旁邊的人將一步的距離計算好後。又在空白尺子上做好標記,然後尺子多餘的部分給截去,這纔將尺子又交給李愔,只見他手捧這個還沒有標刻度的尺子,臉上也露出興奮之色,躬身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就是大唐新的長度單位,爲了和現在的長度單位區別,兒臣決定稱其爲皇步,也可稱爲公步!”
李愔爲了讓李世民同意自己接下來的舉動。話中是大拍對方的馬屁,反正只是一個長度單位,叫米也是叫,叫步也是叫,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在之前的冬運會上。特別是自行車比賽中,李愔偶然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比賽中損壞的自行車,很少能像後世那樣隨意更換零件,必須有高手匠人專門爲損失的自行車定製零件,然後纔可以再次使用。
這個發現讓李愔十分奇怪。等他特意瞭解了一下後才明白,原來現在自行車的生產廠家不一,每家工廠都有自己的規格,甚至同一個廠家生產的自行車,規格也都不一樣。這主要是因爲自行車的生產流程極其不規範,都是由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傅帶着一幫徒弟,從自行車的選材到最後的安裝調試,全都是由這幫人負責,這就導致每個老師傅生產出來的自行車都有微小的差異,零件之間很難通用。
對於這個發現,李愔本來想引進後世的流水線工作,可是後來發現根本行不通,因爲這其中還有一個最基礎的問題,那就是度量衡的不標準。本來李愔以爲自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後,古代中國在這方面應該都是統一的,可是瞭解之後他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說起來咱們的老祖宗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度量衡這麼基礎的東西,卻一直改來改去,雖然名稱可能沒變,但代表的含義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度量衡。比如拿長度單位尺來說吧,這個單位早在商代就有了,換算下來約等於後世的二十釐米,不過可能古代的君王卻不怎麼把這個單位和皇權掛上了勾,每個朝代新立,都要在在原來一尺的基礎上增長一點,以此來表示和前朝不同,到了唐朝時,一尺已經達到了三十釐米。而且貞觀年間才立國幾十年,許多地方還在沿用前隋的尺寸,所以一尺所代表的長度,在全國各地可能有不同的長度。
最簡單的長度單位都是如此,更不用說面積、體積以及重量單位了。沒有統一規範的度量衡,更不用提統一的工業標準了,因此李愔的流水線根本無從談起。
對於這件情況,李愔只得從最基礎的方面着手,準備制定一套工業專用的度量衡,只不過這件事卻要有工部參與其中,李愔雖然和段綸關係不錯,不過在這種事上,卻沒把握說服對方,所以就把主意到了李世民身上,將長度單位按對方的一步來做標準,所以纔有了今天的這一幕。
“殿下,咱們大唐早已經有了度量衡,而且民間也早已經適應,根本沒必要高用一套新的度量衡!”段綸依然反對道,他主要是考慮現在的度量衡已經被大部分人接受,若是貿然再推出一套的話,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混亂,給他們工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姑父你誤會了,我這套度量衡並不是給民間用的,而是用在工業生產中,與原有的度量衡並不衝突。”李愔笑着解釋道。他說的這種情況很普遍,比如在後世買東西,雖然標準的重量單位是千克,但中國民間還是普遍的用市斤這種單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那我就想不明白了,那爲什麼不直接在工業上用原來的度量衡?”段綸追問道。
“姑父,難道你沒發現原來的度量衡太複雜嗎,以衡的單位爲例,就有銖、兩、斤、鈞、石等單位,而且之間進位十分複雜,其中就有二十四銖爲一兩,十六兩爲一斤,三十斤爲一鈞,四鈞爲一石,這些單位之間的進位不一,計算起來十分複雜,另外度和量的單位,也都存在着這種問題,工業生產要用到大量的計算,老的度量衡根本無法適應這種要求,所以我纔不得不想出一套新的度量衡……”
李愔說到這裡,將自己想到的度量衡簡單的介紹了一遍,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大部分都是參照後世的單位,比如長度單位就有步、分步、釐步、毫步等等,而且之間都是以十爲進制,其實就是將後世的米換成了步,而一步的距離則定爲李世民一步的長度。有了長度單位,體積就更加容易了,只要引入立方的概念就可以,至於重量,李愔則將大唐一斤乘以二,定名爲公斤,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唐朝的斤實在太小了,在一些工業產品計算方面很不方便,一千公斤爲一噸,一公斤等於十公兩等等,
這些度量衡的單位之間,統一使用十進制,將原來那種四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甚至是二十四進制統統扔掉,使得計算起來大爲簡便,而且爲了讓工業生產便於計算以及提高精確性,特別還增加了一些大單位和小單位,比如噸、毫步之類的。
聽完李愔介紹的新型度量衡,李世民和段綸也都陷入沉思之中,雖然他們也早已經習慣了舊式度量衡,但是不得不說,李愔提出來的這套度量衡的確也更加便於理解,畢竟全都是統一的十進制,理解了一種,其它幾種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段卿,你以爲如何?”李世民沉思了一會,自己卻沒有率先表態,反而先問起段綸的意見。
“這……”段綸也是一陣躊躇,他明確的知道,新式的度量衡的確比舊式的要方便的多,但是一想到推廣,他就一陣頭疼,大唐這麼大,哪怕只是在工業方面推廣,那也夠他忙的了。
“姑父,其實新度量衡推廣起來並不難,特別是在工業方面,只要工部出一個正式的條文,將新度量衡發佈出去,並且強制工部下的所有產業都要使用,到時我再說服各個行業協會,讓他們帶頭在行業內推廣,如此一來官方和民間都有了參照的榜樣,到時其它行業想不變也不行啊!”李愔一看段綸的樣子,立刻明白對方是在顧慮什麼,因此立刻開口勸道。
段綸聽到李愔竟然主動幫自己分擔了不少工作,當下再也沒什麼顧慮,立刻拍板道:“即如此,老臣也沒有什麼意見了,只不過度量衡事關重大,六郎你在推廣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謹慎,絕對不可蠻幹!”
對於段綸的囑咐,李愔自然點頭答應,其實根本不用對方提醒,李愔也知道度量衡關係重大,而且度量衡的推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商定了這件事後,段綸又和李愔約了個時間詳談,畢竟兩人要攜手合作,自然要進一步溝通,接着段綸就匆匆的回工部忙他的事了。而李愔又陪了李世民一會,這才準備告辭,只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卻向李世民借了一樣東西。(未完待續)